历史上的曹操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1 16:30:20
历史上的曹操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历史上的曹操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历史上的曹操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战,为全国尽快统一,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作为一代枭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
以上为曹操的生平介绍.以下是本人对曹操的评论,仅作为个人观点.
年轻时的曹操:
壹:素有大志.曹操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官宦家庭.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末年官宦集团中的一员,据说是汉相国曹参的后人,曹操是曹嵩之子,而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官至太尉.这一切表明,曹操从出生开始就注定了他的不同,祖上显贵,不仅使他物质生活比普通人更充实,在当时那种门阀大族垄断社会大部分资源的时代背景下,曹操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了解更多的社会秘辛,这是普通人所不具有的先天条件,对于曹操以后的统军治国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也正是因为祖上位高权重,曹操本人的眼界也更高,志向也更远大,他的目标不是一旦粟,一斗米,而是整个天下.
贰:立誓报国.曹操在年轻时是否忠于汉室,这是毋庸置疑的,直到他年老将死之时,也未行那改朝换代之事,何况年轻之时.曹操出身官宦,一直渴望为官一方,造福百姓,当然也不排除他扬名立万,流芳百世的目的,但就一个官宦子弟的身份来说,曹操无疑是一个志向远大,为人正派的青年才俊了.这些从以下事迹中可以看出: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入洛阳为郎.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贵势聚居之地,很难治理.曹操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将蹇图用五色棒处死.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黄巾军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受命与卢植等人合军进攻颍川的黄巾军,结果大破黄巾军,斩首数万级.随之迁为济南相.济南相任内,曹操治事如初.济南国(今山东济南一带)有县十余个,各县长吏多依附贵势,贪赃枉法,无所顾忌.曹操之前历任国相皆置之不问.曹操到职,大力整饬,一下奏免十分之八的长吏,济南震动,贪官污吏纷纷逃窜.“政教大行,一郡清平”.曹操之志,乃济世救国,救万民于水火尔.
叁:正义果敢.曹操立五色棒,整顿吏治,一方面说明他立志投身于国事,另一方面,又表明他是一个内心嫉恶如仇的人,这是一个人本性,或者说是此时曹操的性格使然,是无法伪装的,后人常说曹操是奸雄,但细细数来,他又做了多少利国利民的大事呢?征伐徐州,杀戮百姓,他又有多少说不出的苦衷呢?撇开别的不说,如果换做是我们自己,生身父亲被杀,你是否会失去理智?而你又明明有复仇的力量,你又是否会变得疯狂?细看曹操的一生,他有两个最大的对头,袁绍和刘备,而袁绍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便是遇事犹豫不决,纵观曹操一生,杀伐果断,无有迟疑,毙蹇图、起兵讨董、战官渡皆是明证.
肆:不畏强权.当然,曹操年轻时不畏强权也有他具有强悍背景的因素,但试想,已是成年人的曹操,难道不知道形势比人强的道理吗?皇帝宠臣,言定天下的十常侍是他一个洛阳北部尉可以惹得起的吗?当时,也只有大将军何进有这个资格,而何进也未尝敢下这样的决心,何况他乎.曹操献刀,起兵讨董,曹孟德又是冒着多大的风险?又需要多大的勇气与决心.
伍:能力出众.曹操的能力无疑是很强的,他能成为汉末乱世中最为庞大的一股势力绝非偶然,能力不够的领袖就算打得下天下,恐怕也不懂得治理,而曹操崭露头角也正是在他年轻的时候,治理洛阳、济南、领兵平乱皆可说明.
成势后的曹操:
壹:礼贤下士,唯才是举.这一点相信人们都知道,也正是因为曹操的这一举措,才会出现后来的战将千员,智谋之士多不胜数的盛况.
贰:关注民生.建安元年,曹操采纳部下枣只等人的建议,利用攻破黄巾所缴获的物资,在许下募民屯田,当年即大见成效,得谷百万斛.于是曹操命令在各州郡设置田官,兴办屯田.屯田有效地解决了曹操集团的粮食问题,所以曹操说:“后遂因此大田,丰足国用,摧灭群逆,克定天下”.在兴置屯田的同时,曹操采取各种措施,扶植自耕农经济.针对当时人口流失,田地荒芜的情况,曹操先后采取招怀流民、迁徙人口、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检括户籍等办法,充实编户,恢复农业生产.此外,曹操还陆续颁布法令,恢复正常租调制度,防止豪强兼并小农.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颁布新的征收制度,到建安九年,又明确:“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曹操前后实行的这一系列措施,使濒于崩溃的自耕农经济不断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叁:重视胡患.建安十二年,为了彻底解决三郡乌桓入塞为害问题,决定远征乌桓.汉末,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乌桓结合,是为三郡乌桓,其首领为辽西部的蹋顿.三郡乌桓与袁氏关系一直很好,并屡次侵扰边境,掳掠人口财物.虽然曹操征伐乌桓有消灭袁氏残余的因素,但他讨伐乌桓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中国东北的部分边患,造福了百姓.
肆:善掌时机.曹操是一个眼光长远,善于把握时机的枭雄,他的这一特点在中国历史上十分出名.诸侯讨董、称雄兖州、东迎献帝、官渡大战、北定邺城、南覆荆州.皆可看出.
壮士暮年:
人不论高低贵贱总有一死,老年时的曹操,依然壮心不已,但他始终没有取汉代之,我想,不论年轻的时候多么轻狂,当年华不在之时,看清了世事无常的大千世界之后,曹操更多的是对自己一生的回忆,富贵荣华唾手可得,却已不再诱人,儿时的梦想才是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曾几何时,曹操梦想着自己死后的墓碑上刻着“大汉征西将军之墓”,此生则无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