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的起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2 14:14:22
图书的起源
图书的起源
图书的起源
图书的起源
一、汉字产生
汉字产生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汉字是怎样产生的,是什么人发明的?对于这个问题,历来有不同的说法,最为流行的是:"仓颉"造字说.
(一)"仓颉"造字
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早在战国时期已经广泛流传.《韩非子》、《淮南子》、《说文解字》等书中都认为仓颉创造了文字.司马迁、班固等史学家认为仓颉是黄帝的史官.还有的史籍,如《论衡》中说仓颉长着四只眼睛,"仰观奎星圆曲之势,府察龟纹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文".但是,对于一种独立发展又有相当久远历史的文字来讲,它是不可能由一个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发明的.在原始社会,生产水平和文化水平都极为低下,文字的产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任何人都无法经历如此之长的过程,所以,仓颉造字之说是不可信的.我们还可以举出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早期文字成于众人之手;而非一人独创.中国的早期文字,无论是甲骨文还是金文,都有许多异体字.也就是说,同一个字有几种甚至十几种不同的写法,如果是仓颉一个人发明,他为什么要给自己和别人制造这么多麻烦?苟子就曾经认为,古时候,创造文字的人很多,文字是众人发明的,而仓颉的名字为什么单独流传下来呢?因为他做了一些整理文字的工作.也就是说,在仓颌以前,文字已经产生,不过当时的文字还在初期阶段,殊体异形,没有定制,而仓颉的功劳正在于对这种形体不一的文字进行了整齐划一的工作,因此他的名字世代被人们称颂.
从"仓颉是黄帝的史官"这一说法,我们还可以分析出,文字记录与古代的史官关系密切.至于仓颉的活动范围,现在,在山东寿光,河南开封,河北南乐;陕西长安和白水等地都有仓颉墓、仓颉庙和仓颉造字台等遗迹.其中以陕西白水县的仓颉庙规模最大,长安县的仓颉造字台保存尚好.尽管这些古迹都是后人根据传说附会后造出来的,但是也从另一侧面说明,造字活动波及地域之广,以及人们对文字发明者的崇敬.
仓颉本人曾被人们神化.《论衡》说仓颉长四只眼睛,《淮南子》中说仓颉造字时天上下小米,夜里鬼哭泣.这种想象虽离奇荒诞,但其中却孕育着深刻的含义.人都只有两只眼睛,而仓颉却比普通人多生了一对眼睛,无怪乎他能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辨鸟兽之迹,见常人之所不见,造出文字来.仓颉造因文字后,人的能力空前提商.人们利用这位比常人多一双眼睛的仓颌的发明,不仅能看到千百里之外发生的事,而且能够看到千百年前发生的事.这岂不是给世人也多添了一对神奇的眼睛吗?至于"天雨粟,鬼夜哭",则是对文字的威力的形象化的赞歌.文字的发明,使千百万人的经验得以流传,也使那些在黑暗中活动的魑魅魍魉无所逃其形,无处隐其身.在文书上,历史上,永远记录他们的劣迹、罪恶,鬼怎能不躲在黑暗的角落里流泪哭泣呢?因此,我们既不能将仓颉作书当作史实,也不能把它当作迷信简单地完全摒弃,而应把它看作对现实事物所作的非现实的反映.这反映了人民对发明文字的祖先的无限景仰和钦佩,也表达了对文字产生及其价值的高度评价.把发明文字的功劳归于仓颉,正像说伏羲发明畜牧,后羿发明弓箭,神农后稷发明种植,夏禹的父亲鲧发明筑城一样、并不是在他们之前没有这些活动和成果,而是后人将祖先的创造力人格化,赋于一身,这些传奇才如此神奇动人,流传不断.
(二)文字产生的基础
我们认为文字的产生,首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必须有两个基础:即语言和实物.没有语言,便没有文字.文字依附于语言而存在,是记录和传播语言的工具,这早已成为众所周知的道理.
人们也曾用实物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这种方式的特点是直观,不用旁人多加解释.据古希腊历史学家记载,古代波斯人曾接到北方斯西德人的一封"信",里面有一只鸟、一只老鼠、一只青蛙和五支箭,这封信表达的意思是;波斯人听着!你们能像鸟一样高飞,像老鼠一样在地下话动,像青蛙一样跳进池塘吗?如果不能,日你们就休想和我们打仗,当你们踏上我们国土时,我们就用箭射死你们!我国历史上也常常看到一些用实物传递信息的画面:吴王夫差赐伍子胥剑,是示意让他自刎.唐明皇赠杨贵纪细盒和金钗,是象征商人要永远厮守,不分离.送给流放者以"环"(还),表示结束放逐,允许回来.出示"玉玦"(决)示意永别或促使对方下决心…这些虽然是在有了文字以后的事,但也可看作是古代以实物传递信息的遗风.
时至今日,用插草标表示出卖;用烽火表示战争警号;信上插鸡毛表示十万火急等,在某些民族中依然存在,并得到社会的共同理想,约定俗成,无需解释.但是这类象征性的实物毕竟数量太少,而且范围也有限.复杂的大千世界以及人世间的种种情感、意念、行为、很多是难以用实物来表示的,而且这些记事也不易保存,这就促使人们进一步探索,于是便产生了后来的象形图画,并成为文字的源头.
(三)文字产生的过程
从语言、实物到文字,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为了帮助记忆,记录和传播知识信息,人们进行了多种尝试,结绳记事、契刻、图画和刻画符号是文字产生的重要步骤.
所谓结绳记事,是用绳子打结采帮助记忆.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曾利用过这种方法.我国的古书上就有许多"上古结绳而治"的记载.例如《庄子》中说:"昔者……民结绳而用之."直至现代,这种结绳记事的方法在我国边远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中还在使用个如云南的哈尼族、西藏的门巴族、台湾的高山族等.哈尼族买卖田地时,就用单股麻绳打结来标志田价,买卖双方各执-根,以为凭证.在国外,波斯人、墨西哥人、秘鲁人也都使用过结绳记事的方法.
刻契,是在竹、木等材料上刻上各种痕迹和记号,用以记事或帮助记忆.这也是古今中外曾广泛使用过的方法.古代双方订约时,将两块木片合拢起来,在上面划刻记号,双方各执一块,以帮助记忆,并有符信之意.《易经》、《北魏书》、《隋书》等古代史书中还记录了当时我国一些少数民族"无文字,刻木记契"的情况.直至近代,某些少数民族仍有采用此法的.云南省博物馆曾收藏有侗族的一根传代木刻,木头两侧刻有许多缺口,每一缺口代表着一件事情,以刻口的深浅表示事情的太小.据说每年在吃新米的时候,便拿出这块刻木,由一位长者叙述每一刻口代表的事件,人们借此得知本村的历史和其他各种事情.
契刻同结绳一样,留下的只是代表某件事情的符号,而不是语言符号.它只能唤起对某种事情的回忆或想象,而不能表达抽象的思想和概念,只能记事而不能达意.因此,它虽然有着帮助记忆的作用,但还不是知识的具体记录.
图画是文字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劳动和生活的需要,上古人常把所观察到的和自己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事物画在所居住洞穴的石壁上.起初,这些记事的图画是非常生动而逼真的,人们一看便知道画的是什么.如想要人知道所说的是鹿,就精心地画出一只鹿.有时还同时画几件东西来表示一件事情.但时间久了,当人们习惯了这种图画之后,就不再画得那么复杂、细致,只用几根线条勾勒个大概轮廓,把原来画的复杂图画,简化成一定的图案符号,人们见到这个符号,也就知道它所代表的是什么了.这样,图画就逐渐脱离了对具体事物的描绘,变为事物的一般意向的代表,可以拿它所代表的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于是,图画便和语言相结合而成为交流思想的工具了.这就形成了原始的图画文字或称图形文字.
刻画符号和刻画文字大约出现在原始公社的后期,即新石器时代的发达阶段.在公元前四千年的仰韶文化和其后的龙山文化遗址中,都曾发现了这种刻画符号和文字.在我国山东莒县陵阳河和大朱村出土的陶器上,发现刻画符号十八个,可以归纳为八种,我们举四个为例:不少学者认为它们就是文字,于省吾认为第一、二为"旦"字,第三为"锛"字,第四为"斧"字(于省吾《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载《文物》一九七三年第二期).唐兰先生认为第一为"灵"字,第二为"炅"字的繁体,第三为"斤"字,第四为"戍"字和"戊"(古为一字) (《文物》一九七五年第七期).也有的学者认为是"代表个人或氏族的形象化的图形标记".它们属于山东大汶口文化晚期,约为公元前2800--前2500年.我们将其与更晚一些的甲骨文及金石铭文相对照,可以发现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有些刻画符号,与青铜器上表示族徽的文字就更为相似.从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过程来看,这种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和刻画文字与汉字的产生、发展是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的,它们是汉字的始祖,是我国文字的萌芽阶段.
二、图书起源
(一)"河图洛书"的传说
关于我国图书的产生,还有一个近似于神话的传说,即"河图洛书"中国最早的古籍《尚书》中也有同样的说法.有人进一步解释说:"伏羲统治夫下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和"书"画成八封,就是后来《周易》的来源.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河图》、《洛书》,是由一系列的神秘符号所组成的数字方阵.它们是经过周、秦、汉几代儒生方士们之手加工后的形态,其原始面貌已无法知晓了.有人认为它是古代游牧民族所画的立体的天象图(《内蒙古师范学院学报》一九八九年第六期);还有人认为它是由自然界的天然痕迹--龟甲发展而成的抽象符号,是中国第一部图书(《大学图书馆通讯》一九八八年第四期),并认为《河图》与《洛书》在中华文明史上曾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华夏文化的源泉也可以说就是"河洛文化",而《河图》《洛书》)则是河洛文化的初基.它所建立的辩证思维的模式,对后世的思想、哲学、文学和科学都有重要的影响.孔子曾说过:"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矣夫!"(《史记·孔子世家》) 传说和神话并不是历史,但它是历史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为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些启示:在文字发明以前,就先有了图画和一些简单的符号作为传播信息的工具.我国文明的最早发生之地是在黄河、洛水一带的中原地区.
(二)图书产生的时代
有了文字,就有了创造书籍的基本条件.当然并非从有文字开始就有了书籍.人们最初利用文字,不过是用来弥补生活劳动中语言的不足,促进思想感情的交流和信息的传递,借以唤起共同的行动.当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将文字刻写在各式各样的材料上,借以记录经验,阐述思想,并使之传播久远的时候,书籍便开始出现了.
我国书籍最早出现于何时,现在很难作出校准确的结论.我们至今尚未发现夏朝的文字和文献实物,根据其它文献判断分析,很可能就是在夏这一历史时期--即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十六世纪,完成了由文字到文献典籍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其论据有七条:1.《史记》和《竹书纪年》都载有夏代帝王的世系表,尽管两者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这说明两者是以同一份原始文献记录为依据的.而且,在殷墟甲骨文发现后,王国维据卜辞中殷商的先公先王世系考证出《史记》中的《三代世表》是"信史",因为夏代诸王与商先王刚好是同时代的人,都在距今四千年左右.2、我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尚书.多士》中有这样一段话:"唯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这是武王灭商后,周公对殷商贵族的训话,大意是:你们殷的先人,在推翻夏朝时,已有典籍,记载了这段史实.3.殷墟甲骨文是较为系统成熟的文字、其数量、规模及完备程度说明它已经不是历史悠久 一脉相承.
早期原始文字,一定是经过了若干年的发展.特别是一九八三年又在西安西郊的一个原始社会遗址,发掘出一批更早的甲骨文,时间是四千五百至五千年前.这批甲骨文字体细若蚊足,字形清晰,刚劲有力,结构严谨,更新了人们的传统观念.据考证,这批早期甲骨文比殷墟甲骨早一千二百年,比夏朝还要早五百年以上.4.夏代,人们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总结并掌握了一定的天文历法知识,以十二个月为一年,有大小月之分,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还懂得了十九年置七个闰年.夏代的历法称"夏历"和"夏小正",夏历以寅月为岁首.春秋时,孔子曾主张"行夏之时"(《论语·卫灵公》).5.在《竹书纪年》和《世本》等古书中,有"夏发七年,泰山振","夏桀十年,夜中星陨如雨"等记载,这也是世界上关于地震和陨石雨的最早文字记录,可作为夏代有文献记录的旁证.6.《吕氏春秋·先识览》载:"夏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而泣之--乃出奔如商".该书写成之后.曾公布于咸阳城门,声称能增删一字者,赏予干金.可见这段史料的来源大会毫无根据.7.《国语.晋语》载:晋文公时,阳人犹"有夏商之嗣典……樊仲之官守焉".《国语》亦是一部严肃的史书.上述诸条虽为旁证,但足以说明夏代有典籍并非无稽之说.
三、掌书史官
分析图书起源这一问题,除上述的文字、图象符号和下一章展开叙述的物质载体及其形制以外,还需要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掌书之人.我国早期的文字和图书与史官的联系十分密切,这也是中国图书的一大特点.
我国古代把掌管文字记录的专职入员通称为"史"."史"字象征右手持物,至于所持为何物,则有许多不同的解释.清代吴大澄说是简策;江永说是官府的书籍;王国维说是盛策之器;马叙伦说是笔;劳斡说是弓钻,这弓钻也是为钻灼卜骨之用.总之/这些解释尽管有异,但有一共同点,都与文字和图书有关.王国维说"史"是专门保管、研究及写作的官吏,它的另一个名称是"作册",负责起草册命和记录宫廷中的重要事件、天子诸侯的言行和政府各机构的种种活动.很多金文和古籍中常有一个公式化的句子:"王若曰--",就是说,这些文件不是王自己写的,而是史官受命而作.
史官既要记录帝王言行和军国大事,又要负责管理政府的各种档案图籍,还要从事宗教事务,负责贞卜、祭祀等迷信活动.因此,他们身边积累了大量档案文书资料,他们是当时最博学的人,修史重任自然落在他们身上.
传说中造字的仓颉就是黄帝的史官,这也是历史的反映.三代之际,史官人数渐多,分工更加细密.我们可以从甲骨文、金文及早期典籍中找到众多的史官名称,如夏代的太史令,殷商的贞人、作册、史、太史、内史,周代的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等.这些史官各有所职,如"大史掌国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书使乎四方,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史通·史官建置》).各诸侯国也设有史官,开始由周王室委派,所记材料也要送交王室保存;春秋战国时期堵侯崛起,王室衰微.各诸侯国自立史官,利用自己的纪年来记载历史,以示独尊.于是出现于鲁国的《春秋》、晋国的《乘》、郑国的《志》、楚国的《梼杌》等上百种文书.生逢其时的孔子曾派他的弟子"求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公羊传疏》).墨子也自称"吾见百国春秋".可见当时各国富修史书之盛.
史官的职位是世袭的.世守其职的家族,通常有一个与书籍或记录保管相关的氏名.诸如简、籍、史、董等.《左传·昭公十五年》记载公元五二六年,晋国有一史官的后人名叫籍谈,虽然相承了祖先的姓氏,却不知自己家庭的历史,周景王讲述了其姓氏的来历届,讥讽其"数典而忘祖".
我国早期文献还常常有史官逃往他国,并把图书典籍带走的记载.《吕氏春秋》记载了夏太史令终古在夏桀不听其哭谏后,携图法出奔如商.殷内史向挚,见封王迷乱,载其图法出亡之周.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自序》中也说他的祖先曾世袭掌管周室典籍.公元前七世纪中叶,"司马氏去周适晋".这些历史记载由于出自史官之手,大都偏袒史官,而斥责统治者迷惑淫乱.这种逃亡大都带有出卖情报的性质.在朝代交替之际;更显示出图书典籍在统治者争权夺位中的重要性,也说明图书档案保管者--史官举足轻重,他们带着重要的国家档案、地图等逃亡,有时促使旧王朝的削弱和倾覆.秦末汉初,刘邦攻入咸阳,众将争夺金银财宝,唯独萧何先入秦丞相府、御史府收集图籍文书而宝藏之.其后,汉王刘邦之所以对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间疾苦全都了解得清清楚楚,就是因为有萧何从秦丞相府和御史那里得到的地图和文书档案.这也从另一角度说明了图书的重要性.
历史悠久 一脉相承
秦汉之际,太史令实掌史职,秦有胡毋敬,汉有司马迁等.东汉又有兰台、东观之设.这两处既是中央的档案、图书馆,又是官修著述之所.明帝曾以班固为兰台令史,诏换国史.与《史记》、《汉书》并称为"三史"的《东观汉记》就是我国第一部由众多史官集体编修的史书.它开创了政府组织史官集体编史书的先例,为后世史馆的出现奠定基础.曹魏明帝太和年间,始置著作郎及佐郎,专掌国史.到北齐时,改称史阁,又称史馆--国家专门修史机构,后经唐代的发展完善,形成较为完善的史馆修史制度.宋代史馆分置有国史院.实录院、日历所、会要所等机构.史官有修撰、直馆、编修官、检讨官等名目.元、明、清三代,改置翰林院,史官则设修撰、编修、检讨等掌修国史.除常设机构外,还有临时性特开史馆,名目繁多.
我国古代形成了为前朝修史的传统,"国可亡,史不可亡"(《元史.董文炳传》)历代统治者非常重视历史的连续性和继承性.各类史籍,品种繁多,体例多变.其中,以《史记》为首的纪传体正史绵延数千年、一部二十四史,篇帙长达三千二百五十九卷,上下五千年,是举世无双的一部通史百科全书.又如在编年体史书中,历代共修实录一百一十六部,仅《大清实录》一种,就有四千三百五十五卷.史官在我国一直受到极大的尊祟,常由皇帝挑选任命,有的皇帝如唐太宗、明太祖等还亲自拟定编修规则,参加修史活动.历代最高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修史活动,并把它制度化呢?其 原因有四:
一是为借鉴前期经验,以史为鉴,垂训后世,以达到继往开来的目的.
二是为前朝修史,证明新朝的合法地位,自圆其正统之说,以争取民心.
三是为点缀升平,铺张门面,笼络士人,特别是那些"不食周粟"的前朝遗老,消磨他们的敌对意识.他们在其他方面断然与新朝誓不两立,极难合作,唯独在编修故国之史这一点上,心情复杂,尚可通融,他们带着怀念、留恋、悲愤之情,投身其中,唯恐忠奸不分,是非颠倒,他们熟悉旧朝史事,多少可抑制新朝史官对前朝历史的歪曲贬低.
四是为控制褒贬大权,惩恶扬善,垄断舆论,为本朝统治者歌功颂德,树碑立传,以巩固王朝统治.历代相沿的修史制度,保证了我国史书上下衔接,绵延不断.这仅是我国图书的一个缩影.我国整个图书文化事业都称得上历史悠久,一脉相承,这一点,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比的.
摘自《中国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