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用气候资料气候图识别气候类型(求教案!)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世界的气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2 14:45:42
如何应用气候资料气候图识别气候类型(求教案!)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世界的气候!
如何应用气候资料气候图识别气候类型(求教案!)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世界的气候!
如何应用气候资料气候图识别气候类型(求教案!)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世界的气候!
世界的气候
一、教案背景
\x09 1、面向学生:七年级;学科:地理
\x092、课时:1课时
\x093、学生课前准备:预习本节知识
二.教学课题:
\x091、通过自主学习理解气候的含义;
\x09 2、通过活动和探索理解世界气候类型;
\x093、举例分析纬度位置等主要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x094、结合地图记住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三.教材分析:
\x09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天气、气温和降水,为学习气候这一节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只是这一节的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规律较难识记,可充分利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地图反复练习、记忆即可.
\x09重 点: 1、理解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x09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x09难 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四.教学准备:
\x091.多媒体课件
\x092.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图
五.教学方法:
\x09比较法、启发法、归纳法.
六、教学过程:
\x09〈一〉导入新课:
\x09看57页三个小朋友家乡的自然景象导入新课(出示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
\x09〈二〉自主学习
\x09自学57——58页,填空
\x091、气候是一个地方 ;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 ,一般变化 .
\x092、人们关注天气的时间一般是 ,常用到 、 、 、 、 等因素.
\x093、世界上气候类型有: 、 、 、
、 、 、 、 、 、 、 .
\x09预习后,指名口答以上问题.
\x09〈三〉合作探究
\x09活动一:(同桌合作,)
1、看看下面几句话,哪些是说气候的,哪些是说天气的?
\x09 昆明四季如春 ( ) 明天大风降温 ( )
\x09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 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
\x092、我们从图3.22的谈论中可以看出,人们关注气候的时间是 ,一般只注意 和 两个因素.
\x09活动后,指名回答以上各题
\x09 活动二:(四人一组,找两个小组演板)看图3.23,完成59页活动题第3题
\x09(1)找出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类型,填在下表中:
\x09分布地区\x09气 候 类 型
热 带\x09
温 带\x09
寒 带\x09
\x09(2)找出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填在下表中
分布地区\x09气 候 类 型
大陆东岸\x09
大陆内部\x09
大陆西岸\x09
\x09〈四〉精讲点拨(课件演示)
\x091、看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找出各温度带中的气候类型和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完善以上表格.
\x092、以赤道地区和两极附近为例分析纬度位置等主要因素对气候影响.
\x09让学生用5分钟的时间读背气候类型
\x09〈五〉拓展提升
\x09说一说咱们当地的自然景观是什么?属于哪种气候类型?
\x09〈六〉作业
\x09读图3.23,把相应的气候类型填在表格内:
气候类型\x09主要分布地区
\x09赤道附近
\x09两极地区
\x09非洲、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x09南亚的印度半岛和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为代表
\x09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
\x09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
\x09南北纬30℃~40℃大陆的西岸(以地中海沿岸为代表)
\x09北纬400~600的大陆西岸
\x09北纬400~600的大陆东岸
\x09中纬度内陆地区
\x09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
\x09
板书设计:
世界的气候
\x09一、定义: 三、类型:
\x09二、特点: 四、分布
教学反思:
\x09地理是一门边缘学科,尤其是初中地理学科在整个学习课程中的非中考地位性,使学生对地理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有效的把握教学目标、调控教学过程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完成教学的关键.由于本课内容的枯燥性和理论性太强,所以本课主要采用小组学习方式,达到培养自主学习的目的.教师则通过问题的设计、分组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结合问题进行课件演示等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育理念,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和创新意识,从而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x09教学不足之处:由于本课内容的知识难度大,趣味性差,需要记忆和理解的比较多,所以大多学生学习的结果是他们只知道典型气候类型的名称,而有关各种气候类型的具体分布状况不是很清楚,表述不清,出现了“张冠李戴”现象.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让他们感受到地理学习的乐趣性.如何真正实现学生在新课程中的“全体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还需要在今后实践中进一步摸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