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和陆游这两首咏梅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的什么品格?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3 03:57:35
毛泽东和陆游这两首咏梅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的什么品格?无
毛泽东和陆游这两首咏梅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的什么品格?
无
毛泽东和陆游这两首咏梅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的什么品格?无
这首词是毛泽东读了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同题词后写的.词的大意是:风雨刚刚把春天送回来,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寒冷的时刻,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梅花虽然美丽,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信息.等到百花盛开的时候,她将感到无比欣慰.
陆游的原词是他坚贞不屈的品格的写照.陆游生活在金朝派兵攻打宋朝的时代,面临山河破碎的现实,他力主抗战,然而遭到的却是投降派一次次的打击和排挤.词中那株生在荒郊野外的梅花,在断桥边自开自落,无人理睬,暮色将临,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这显然是陆游不幸遭遇的缩影.陆游虽然饱经摧残,屡遭打击,但矢志不移.他就像那株梅花一样,不想去争艳夺宠,任凭百花的妒忌与排斥,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坚定的信念和坚贞不屈的品格.
这两首词,虽然写的都是梅花,但由于毛泽东和陆游所处的时代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审美情趣不同,所以词的思想内涵也就明显的不同.这是理解本课的一个难点.
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2.了解词的大意,感悟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谦逊的作风.
三、教学建议
1.预习中关于“词牌”的介绍,仅要求学生对这种体裁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不要求知之过深,也不必加以发挥,只要知道“卜算子”是一种词牌名即可.教学可以由学生读读背背其他的词导入.
2.高年级诗词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在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根据这一要求,可先让学生自读,做到能正确朗读.然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把课文读熟,大体了解词意.教师可启发学生讲一讲词的大意,对讲错的地方,师生互相补充修正.在读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朗读指导可在学生基本了解词意、体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进行.指导的基本方式是: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试读——示范指导——再练读——再试读.还可以创设情境,如展示图片、配上激昂欢快的乐曲等,使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词的朗读与古诗略有不同,同样讲究节奏与韵律,但句与句之间的语气更加连贯,上下阕之间停顿略长一些,注重意境的营造.这首词在语言形式上接近现代汉语,便于朗读时情感的酝酿与抒发.
4.在读、悟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毛泽东笔下梅花的特点——凌寒独放、俏不争春、乐观谦虚来讨论交流,领悟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与开阔的胸襟,从而满含激昂赞叹之情读出梅的风姿,梅的品格.文中附了陆游的词,可让学生对比读一读,体会两首词同样写梅,但给人截然不同的感受.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两首词各赋予梅花不同的思想内涵,不必引导学生比较两首词的高下.
5.“思考·练习”中第二题的意图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赞颂的梅花不畏艰难险阻、凌寒独放的品格和不居功自傲的精神.可在学生基本理解词意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充分讲讲自己的看法.必要时教师可参考“教材说明”和“参考资料”作一些指点.
第三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根据词句中“悬崖”“百丈冰”“花枝俏”展开想象,从而加深对梅花品格的理解.学生既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画简笔画,教师对学生基本合理的想象要予以肯定.如有必要,教师可搜集一些著名画家为这首词所配的画,但不要以此为标准答案来限制学生.选做题的主要目的是积累.一是通过这首词的学习,激发学生诵读和积累毛泽东诗词的兴趣,有条件的,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搜集毛泽东诗词的图文音像资料,做好准备,组织一次毛泽东诗词朗诵、演唱会.二是将陆游的咏梅词背诵下来.
6.对词语的理解,要放入这首词中,联系句子体会.以下解释仅供参考.
百丈冰:形容极度寒冷.
丛中笑:百花盛开时,感到欣慰和高兴.
开无主:无人过问,无人欣赏.
更著:更加受到.
四、参考资料
毛泽东与梅花中国的传统文人视梅花为花中“清客”,并把它与松、竹称为“岁寒三友”.在大自然千姿百态的花卉中,毛泽东最喜爱梅花,他用过的地毯、笔筒、茶杯、烟灰缸、饭碗上均见花枝摇曳的梅花图案.上海宋庆龄故居的梅花地毯就是毛泽东所赠.中国历代咏梅的佳作,毛泽东几乎都阅读并手书过.这种雅致深婉的梅花“情结”,铭刻着一代伟人生活的情趣和人生的追求.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亦工词.曾任镇江、夔州通判等职.他坚决主张抗击金朝统治者的侵扰,因此受到投降派的压制.他一生勤于创作,留下诗词文章很多,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放翁逸稿》《老学庵笔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