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过程中形成了哪些理论成果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4 08:27:42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过程中形成了哪些理论成果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过程中形成了哪些理论成果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过程中形成了哪些理论成果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在总结“大跃进”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主要包括:在领导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时提出了不能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提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毛泽东还从哲学的高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有它自身的规律,必须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逐步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才能实现认识上的飞跃;提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难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没有100多年的时间,是不行的,要准备着由于盲目性而遭受到许多的失败和挫折;提出了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在中国的具体国情下,应当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同时,从世界范围内两种社会制度的根本对立与斗争的角度,提出了要防止和反对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保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和永不变质的思想;等等.
与此同时,党中央许多领导同志都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刘少奇提出,我们应该学会自己走路,应该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要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他认为,农村生产和分配的单位不能太大,如果生产关系跑到生产力的前头就会破坏生产力;主张在农业生产中实行同产量联系起来的责任制.周恩来提出了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等观点.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主张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进行的自由生产是补充;在流通领域,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的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提出了计划指标必须切合实际,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必须兼顾,制定计划必须做好物资、财政、信贷平衡的观点.邓小平提出了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朱德提出了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观点,他还强调党执政后纪律检查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保护生产、巩固和纯洁党的组织、巩固党同群众的联系、保证党的集中统一.邓子恢等提出了农业中要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所有这些,都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仍然提出了一些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他提出了党际关系不应影响国家关系;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构想;提出了我国永远不称霸的重要思想;等等.
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及其所取得的成果,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和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基础.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就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