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时期形容人物品质的贬义词和典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7 15:37:14
关于三国时期形容人物品质的贬义词和典故?关于三国时期形容人物品质的贬义词和典故?关于三国时期形容人物品质的贬义词和典故?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语见《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高贵乡公髦纪·裴松之·
关于三国时期形容人物品质的贬义词和典故?
关于三国时期形容人物品质的贬义词和典故?
关于三国时期形容人物品质的贬义词和典故?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语见《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高贵乡公髦纪·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帝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乃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谓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
《宋史·卷四七一·奸臣传一·安敦传》:“无君之恶,同司马昭之心;擅事之迹,过赵高指鹿为马.”
三国时,魏国政权由曹氏渐入司马氏手中.司马懿杀曹爽;其子司马师废曹芳,另立曹髦为帝;司马师之弟司马昭益专横跋扈,自为相国,独擅朝政,恣意妄为,尽屠曹氏中人,逼曹髦封之为晋公,加九锡.昭佯辞不受,谋篡帝位.曹髦召近臣共商对策时,愤曰:“‘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吾不能坐受其辱,誓与卿等共讨之.”后曹髦为司马昭所杀.
亦作“司马昭之心,路人皆见”.
今人多列为歇后语.喻人所共知之阴谋或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