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和《三国演义》的摘抄和读后感总共加起来50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5 07:04:49
《红楼梦》和《三国演义》的摘抄和读后感总共加起来5000字,
《红楼梦》和《三国演义》的摘抄和读后感
总共加起来5000字,
《红楼梦》和《三国演义》的摘抄和读后感总共加起来5000字,
《红楼梦》摘抄
金陵十二钗:
林黛玉,薛宝钗: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王熙凤: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史湘云: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贾元春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贾迎春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贾探春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贾惜春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秦可卿 : 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李纨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妙玉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贾巧姐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1、林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2、薛宝钗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任是无情也动人.
3、元春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销耗.望家乡,
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啊,须要退步抽身早!
4、迎春
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
一味的,骄奢淫荡贪欢媾.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
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5、探春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
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
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6、惜春
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
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
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
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
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7、王熙凤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8、史湘云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
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
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9、秦可卿
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
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
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10、妙玉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好高人愈妒,
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孤负了,
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
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11、巧姐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
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
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12、李纨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讯!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后人钦敬.
红楼梦曲:飞鸟各投林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自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至于读后感,网上抄一下,有很多的,拼一下就行了!对三国演义我没有什么研究啦,抱歉,也只能给你这么多了!
cccccc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
黄巾之乱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讲了黄巾起义之后,东汉政府的反击,出现了刘备,曹操等英雄,而东汉政权也快灭亡了.
董卓之乱是讲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从何进与十常侍对战到少帝逃出京城,结果被董卓救驾.董卓入...
全部展开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
黄巾之乱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讲了黄巾起义之后,东汉政府的反击,出现了刘备,曹操等英雄,而东汉政权也快灭亡了.
董卓之乱是讲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从何进与十常侍对战到少帝逃出京城,结果被董卓救驾.董卓入京后收买了猛将吕布,又废少帝,立献帝,大权独揽,实施暴政,逼得群雄联军伐董卓,虽然后来联军失败了,但是董卓最后也被吕布所杀.
群雄割据是讲董卓死后,中原诸侯群龙无首,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互相厮杀,最主要分为三个战区,即北方的袁绍与公孙瓒,江东地区孙策的崛起,中原地区曹操,刘备,吕布,袁术之间的战争.
再后来的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我就不一一细说了,最主要的我想谈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 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贤令》.曹操在令中一开始就总结历史经验,认为自古以来的开国皇帝和中兴之君,没有一个不是得到贤才和他共同来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贤才,又往往不出里巷,这绝不是机遇,而是当政的人求,访得来的.有鉴于此,曹操立足现实,指出现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贤最迫切的时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虑出身,帮他把那些出身贫贱而被埋没的贤才发现和推举出来,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后来,曹操于公元 214和217年又下了两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责备,即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受有关系,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经过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当时各地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而且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
曹操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揽人才,还在于他有着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在赤壁的惨败之后,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笑着说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并且三次大笑展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收起
j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