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区位理论与传统区位理论相比在内容上有哪些进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9 06:02:41
现代区位理论与传统区位理论相比在内容上有哪些进步现代区位理论与传统区位理论相比在内容上有哪些进步现代区位理论与传统区位理论相比在内容上有哪些进步区位理论一、区位及区位理论的概念区位是指人类行为活动的空

现代区位理论与传统区位理论相比在内容上有哪些进步
现代区位理论与传统区位理论相比在内容上有哪些进步

现代区位理论与传统区位理论相比在内容上有哪些进步
区位理论
一、区位及区位理论的概念
区位是指人类行为活动的空间.具体而言,区位除了解释为地球上某一事物的空间几何位置,还强调自然界的各种地理要素和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空间位置上的反映.区位就是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交通地理区位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
区位主体是指与人类相关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如企业经营活动、公共团体活动、个人活动等.区位主体在空间区位中的相互运行关系称为区位关联度.区位关联度影响投资者和使用者的区位选择.一般来说,投资者或使用者都力图选择总成本最小的区位,即地租和累计运输成本总和最小的地方.
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具体地讲,是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空间区位选择及空间区内经济活动优化组合的理论.
二、农业区位理论
农业区位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他于1826年完成了农业区位论专著——《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简称《孤立国》),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
(一)杜能“孤立国”理论的前提条件
1.在孤立国中只有一个城市,且位于中心,其他都是农村和农业土地.农村只与该城市发生联系,即城市是“孤立国”中商品农产品的唯一销售市场,而农村则靠该城市供给工业品.
2.“孤立国”内没有可通航的河流和运河,马车是城市与农村间联系的唯一交通工具.
3.“孤立国”是一天然均质的大平原,并位于中纬,各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等都完全相同,宜于植物、作物生长.平原上农业区之外为不能耕作的荒地,只供狩猎之用,荒地圈的存在使孤立国与外部世界隔绝.
4.农产品的运费和重量与产地到消费市场的距离成正比关系.
5.农业经营者以获取最大经济收益为目的,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调整他们的经营品种.
(二)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
1.杜能区位理论的基本经济分析.杜能根据其理论前提,认为市场上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决定农业经营的产品和经营方式;农产品的销售成本为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之和;而运输费用又决定着农产品的总生产成本.因此,某个经营者是否能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最大利润(P),将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的市场价格(V)和把农产品从产地运到市场的费用(T)三个因素所决定,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
P=V-(E+T)
按照杜能理论的假设前提进一步分析,“孤立国”中的惟一城市是全国各地商品农产品的惟一销售市场,故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都要由这个城市市场来决定.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孤立国”各种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应是固定的,即V是个常数.杜能还假定,“孤立国”各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完全相同,所以各地生产同一农产品的成本也是固定的,即E也是个常数.因此,V与E之差也是常数,故上式可改写成:
P+T=V-E=K
上式中K表示常数,也就是说,利润加运费等于一个常数.其意义是只有把运费支出压缩为最小,才能将利润增至最大.因此,杜能农业区位论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归为一点,就是如何通过合理布局使农业生产达到节约运费,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利润.
2.杜能圈.根据区位经济分析和区位地租理论,杜能在其《孤立国》一书中提出六种耕作制度,每种耕作制度构成一个区域,而每个区域都以城市为中心,围绕城市呈同心圆状分布,这就是著名的“杜能圈”.
第一圈为自由农作区,是距市场最近的一圈,主要生产易腐难运的农产品.
第二圈为林业区.本圈主要生产木材,以解决城市居民所需薪材以及提供建筑和家具所需的木材.
第三圈是谷物轮作区.本圈主要生产粮食.
第四圈是草田轮作区.本圈提供的商品农产品主要为谷物与畜产品.
第五圈为三圃农作制区,即本圈内1/3土地用来种黑麦,1/3种燕麦,其余1/3休闲.
第六圈为放牧区,或叫畜牧业区.
3.杜能圈的修正模型.杜能根据假设前提,得出的农业空间地域模型过于理论化,与实际不太相符.为了使其区位图式更加符合实际条件,他在《孤立国》第一卷第二部分中将他的假设前提加以修正,指出现实存在的国家与“孤立国”有以下区别.
(1)在现实存在的国家中,找不到与孤立国中所设想的自然条件、土壤肥力和土壤的物理性状都完全相同的土地.
(2)在现实国家中,不可能有那种惟一的大城市,它既不靠河流边,也不在通航的运河边.
(3)在具有一定国土面积的国家中,除了它的首都,还有许多小城市分散在全国各地.
针对以上情况,杜能根据市场价的变化和可通航河流的存在对“孤立国”农业区位模式产生的巨大影响,对“杜能圈”进行了修正.他假设当有一条通航河流可达中心城市时,若水运的费用只及马车运费的1/10,于是一个距城100英里,且位于河流边上的农场,与一个同城市相距10英里远,位于公路边上的农场是等同的.这时,农作物轮作制将沿着河流两岸延伸至边界(如图所示).
杜能还考虑了在孤立国范围出现其他小城市的可能.这样大小城市就会在产品供应等方面展开市场竞争.结果根据实力和需要形成各自的市场范围.大城市人口多,需求量大,不仅市场范围大,市场价格和地租亦高.相反,小城市则市场价格低,地租亦低,市场波及范围也小.
三、工业区位理论
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是德国经济学家阿尔申尔德•韦伯.其理论的核心就是通过对运输、劳力及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最低点,作为配置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一)韦伯工业区位理论假设条件
为了理论演绎的需要,与杜能一样,韦伯首先做了下列若干基本假设:
1.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均质的国家或特定的地区.在此范围内只探讨影响工业区位的经济因素,而不涉及其他因素.
2.工业原料、燃料产地分布在特定地点,并假设该地点为已知.
3.工业产品的消费地点和范围为已知,且需求量不变.
4.劳动力供给亦为已知,劳动力不能流动,且在工资率固定情况下,劳动力的供给是充裕的.
5.运费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
6.仅就同一产品讨论其生产与销售问题.
(二)以运输成本定向的工业区位分析
以运输成本定向的工业区位分析,是假定在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下,仅就运输与工业区位之间的关系而言.韦伯认为,工厂企业自然应选择在原料和成品二者的总运费为最小的地方,因此,运费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运输距离和货物重量,即运费是运输物的重量和距离的函数,亦即运费与运输吨公里成正比关系.
在货物重量方面,韦伯认为,货物的绝对重量和相对重量(原料重量与成本重量间的比例)对运费的影响是不同的,后者比前者尤为重要.为此,他对工业用原料进行了分类:一是遍布性原料,指到处都有的原料,此类原料对工业区位影响不大;二是限地性原料,也称地方性原料,指只分布在某些固定地点的原料.它对工业区位模式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以上分类,韦伯提出原料指数的概念,以此来论证运输费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所谓原料指数,是指需要运输的限地性原料总重量和制成品总重量之比,即:
原料指数=限地性原料总重量/制成品总重量
按此公式推算,可得到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不同种类原料的原料指数.一般使用遍布性原料的指数为0,纯原料的指数为1,失重性原料的指数大于1,限地性原料加用遍布性原料,其指数都可能大于1.由此可知,限地性原料的失重程度愈大,原料指数也愈大;遍布性原料的参用程度愈大,原料指数则愈小.而原料指数的不同将导致工业区位的趋向不同.因此,当在原料指数不同的情况下,只有在原料、燃料与市场间找到最小运费点,才能找到工业的理想区位.
(三)劳工成本影响工业区位趋向的分析
韦伯从运输成本的关系论述了工业区位模式之后,对影响工业区位的第二项因素——劳工成本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劳工成本是导致以运输成本确定的工业区位模式产生第一次变形的因素.所谓劳工成本,就是指每单位产品中所包含的工人工资额,或称劳动力费用.
韦伯认为,当劳工成本(工资)在特定区位对工厂配置有利时,可能使一个工厂离开或者放弃运输成本最小的区位,而移向廉价劳动力(工资较低)的地区选址建厂.其前提是在工资率固定、劳动力供给充分的条件之下,工厂从旧址迁往新址,所需原料和制成品的追加运费小于节省的劳动力费用.在具体选择工厂区位时,韦伯使用了单位原料或单位产品等运费点的连线即等费用线的方法加以分析.同时,还考虑了劳工成本指数(即每单位产品之平均工资成本)与所需运输的(原料和成品)总重量的比值即劳工系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