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席慕容的《乡愁》就是这首“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用月亮的晚上响起………………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6 07:05:28
如何理解席慕容的《乡愁》就是这首“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用月亮的晚上响起………………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如何理解席慕容的《乡愁》就是这首“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用月

如何理解席慕容的《乡愁》就是这首“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用月亮的晚上响起………………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如何理解席慕容的《乡愁》
就是这首“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用月亮的晚上响起………………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如何理解席慕容的《乡愁》就是这首“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用月亮的晚上响起………………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席慕容的《乡愁》】
【诗歌全文】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诗歌赏析】
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进行概括: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形象、贴切自然.第三层写乡愁的永恒.是从上两层的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过渡而来,这在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诗人用没有车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
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悠远.比喻的贴切自然、语言的朴素优美更使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
【作者简介】
席慕容(1943-),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出版的诗集有《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边缘光影》、《迷途诗册》、《我折叠着我的爱》等.新作《席慕容和她的内蒙古》用优美的文字和亲手拍摄的照片,记录了席慕容自1989年与"原乡"邂逅后,17年来追寻游牧文化的历程.
生于四川,幼年在香港度过,成长于台湾.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赴欧深造.一九九六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
曾在国内外个展多次,曾获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欧洲美协两项铜牌奖、金鼎奖最佳作词及中兴文艺奖章新诗奖等.曾任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教授多年,现为专业画家.
著作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读者遍及海内外.近十年来,潜心探索蒙古文化,以原乡为创作主题.2002年受聘为内蒙古大学名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