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2化学中的几个问题1.在SAT2化学的普林斯顿中明确指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氧化作用(Zn),且无论是电解池还是原电池中电子都从正极流向负极.但是在我们中国的教材当中却说原电池里负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8 10:14:11
SAT2化学中的几个问题1.在SAT2化学的普林斯顿中明确指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氧化作用(Zn),且无论是电解池还是原电池中电子都从正极流向负极.但是在我们中国的教材当中却说原电池里负极
SAT2化学中的几个问题
1.在SAT2化学的普林斯顿中明确指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氧化作用(Zn),且无论是电解池还是原电池中电子都从正极流向负极.但是在我们中国的教材当中却说原电池里负极失电子.是普林斯顿的书错了呢还是中西方差异.
2.在普林斯顿书里说NH3是base,可是中国教材里说NH3不是碱,而是碱性气体.我又查了字典,发现base好像只是指碱而没有碱性物质的意思.这是怎么回事?
3.按照有效数字规则计算,the massof 2.5moles deuterium gas(isotope mass=2.014amu) 应该等于2.5X2.014=5.0g(得到的有效数字等于计算式中最少有效数字),而答案是5.035g,
如果有中西方知识点上比较大的差异的话麻烦举出来,如第一个.
1.图上分明在原电池(zn-cu)的zn端标注了anode.而按照国内理论,zn是cathode.
2.这算咬文嚼字吗?国内常常会问你NH3是不是碱,答案是NO,因为它是碱性气体.莫非国内的考试考的都是咬文嚼字吗?国外的都是意会就可以的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国外是不是凡是碱性的都可以被称为base呢?na2co3难道也是base吗?
3.“得到的有效数字等于计算式中最少有效数字”这句话基本是原话.书中还给了一个例子:4.29cmX3.2cm=13.728cm2=14cm2.
SAT2化学中的几个问题1.在SAT2化学的普林斯顿中明确指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氧化作用(Zn),且无论是电解池还是原电池中电子都从正极流向负极.但是在我们中国的教材当中却说原电池里负极
1.此处anode指的是阳极,而不是正极;cathode是阴极,而不是负极.国内的理论对于原电池只有正极和负极,而对电解池才讨论阴极和阳极.但是最新的一些教材上讲原电池是提到正极对应阴极,负极对应阳极.原因是阴极、阳极是从得失电子的角度来讲的,失去电子的是阳极,得到电子的是阴极;而正极、负极是从电势高低的角度讲的,电势高的是正极,电势低的是负极.因此在Zn-Cu原电池中,Zn因为失去电子,所以是阳极(anode),而且由于电势低,所以是负极,二者并不矛盾.
p.s.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正阳负阴,而且要准确理解cathode作为专业术语的含义.
2.酸碱理论是在不断发展的.我们高中教材上的酸碱理论称为酸碱电离理论,将电离时生成的全部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称为酸,全部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称为碱.这一酸碱定义较为局限,比如只能将Na2CO3水溶液显碱性的现象用水解来解释等.这个定义符合最初的认识习惯,较为简单,因而被纳入中学教材,出题也依照这一理论进行.然而,酸碱理论还有其他的体系.此处的base应为质子酸碱理论,或布朗斯特酸碱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凡是能放出质子的原子、原子团、离子、分子都叫做酸,能接受质子的原子、原子团、离子、分子都叫做碱;相差一个质子的酸碱称为共轭酸碱对.例如,NH3 + H+-->NH4+,这说明NH3能接受质子,所以NH3是布朗斯特碱(质子碱),而NH4+为其共轭酸.同理,在酸碱质子理论中,(CO3)2-是碱,其共轭酸为(HCO3)-.因此,这里的base应为酸碱质子理论中的base,而不是电离理论中的碱.酸碱理论还有多种,如路易斯酸碱理论、软硬酸碱理论等.这些理论都在某些方面能很好的解释现象,但都不是非常完善,故处于共存状态.人类对自然现象的理解是不断深化的,理论也在逐渐发展,而中学课本只是在介绍阶段性理论,以适应学生的接受水平.如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高中就比初中深入得多.酸碱理论也是这样,你可以看看大学的无机化学教材,就会发现酸碱质子理论的局限性.也许这一点上国外要比我们超前吧.
3.这要看题设背景了.对于理论题,这些不应抠得太死,因为编书者往往在讲误差理论时说得头头是道,而自己出别的题时却不那么认真.有效数字的确有严格规定,但往往只在处理实验数据时才强调这点,理论题偏重知识点的掌握,所以有时对这些就疏忽了.事实上,如果完全按照有效数字规范,1.0mol和2.0mol的平均值是1.5mol,但1mol和2mol的平均值是多少?如果作为理论计算,这一点就忽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