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最好按课来总结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1 09:40:53
求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最好按课来总结求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最好按课来总结求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最好按课来总结匿名回答的问题要及时采纳最佳啊1.公民的政治生活(1)我国的国家性质宪法对我国的

求 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最好按课来总结
求 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最好按课来总结

求 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最好按课来总结
匿名回答的问题要及时采纳最佳啊
1.公民的政治生活
(1)我国的国家性质
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的规定P5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P5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P5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2)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P9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含义:公民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2)条件:(3)地位与重要性: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
(1)内容:(2)地位与重要性: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3.监督权:(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P9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P10-P11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含义: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2)要求:①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②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③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1)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①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②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③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2)要求:①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②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原因: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2)要求:①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②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P12-13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是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是公民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2)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是公民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应有之义.
(3)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P16—171.选举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①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②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2.具体选举方式:
(1)直接选举:县及县以下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产生;城市居民委员会选举、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都采取直接选举方式.
(2)间接选举:县以上各级人大代表间接选举产生,各级人大代表选举都实行差额选举,乡及乡以上各级政府的领导人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P201.公民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通过民主选举,选举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这是使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
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P21-P22我国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P23-P261.基层民主的形式
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
2.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
(1)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和重要内容.
(2)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P27-P281.内容: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者检举.
2.公民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
3.民主监督的意义:既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也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P292.公民应怎样行使监督权
(1)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2)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2.我国的政府
(1)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
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P371.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2.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注:主观题不必一一展开)
目的措施
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卫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保护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打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等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经济建设中负有重要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
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政府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导人民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2、政府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优生优育;优化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等
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则P39-411.我国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2.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要求: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2)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
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P43-441.依法行政的地位: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依法行政的意义(1)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2)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3)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4)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3.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
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P441.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工作.
2.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3.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P47—48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1.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
2.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3.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
4.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我国行政监督体系P46—47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2.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系.
①行政系统内部监督:上级政府的监督,监督部门的监督,审计部门的监督,法制部门的监督,国家预防腐败局的监督.
②行政系统外部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
(3)政府的权威
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P491.政府权威的含义: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公信力.
2.政府权威的决定因素: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是否具有权威(威望和公信力)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3.我国政府权威的体现4.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接受.
我国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
P50-P511.政府的权威是通过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决策的科学性,依法行政的态度和能力,履行职责的效果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的道德形象等树立起来的.
2.政府树立权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P551.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有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2)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P56职权表现
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决定权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地方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决定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任免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的权力.
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
人大代表的产生P56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1.产生方式:①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间接差额选举产生.②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差额选举产生.
2.任期:每届任期五年.
人大代表的职责P56-57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有民主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1.义务:(1)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2)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2.权利: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1)审议各项议案的权利.(2)表决各项决定的权利.(3)提案权——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4)质询权——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P61含义: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基本内容: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3.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4.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P59—6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实行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的表现: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大代表有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②在人民代表大会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其他国家机关由人大产生,对让负责,受它监督.③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2)我国的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P63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郑重做出的历史性选择.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3.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P63+P67+P681
4.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P64-65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
2.依法执政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关系: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P70——71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地位: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内容
①政协的性质:它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也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②政协的主题:团结和民主.
③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P73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P73-751.民族平等:各民族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2.民族团结:(重要性)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3.各民族共同繁荣: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富裕.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4.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的关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1)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2)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3)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76-77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1)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2)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1)前提和基础: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2)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3)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区、变通执行权和其他自治权).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性: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持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P78-79我国的宗教政策P80-81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宗教活动. 3.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注: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要弘扬科学精神,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爱哦.
4.当代国际社会
(1)国际社会的成员
主权国家P89-901.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2.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作为国家统一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具有对内至高无上性和对外独立性)
3.主权国家在国际上享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等基本权利,也都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 
国际组织P901.含义:2.类型:(1)政府间的和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2)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国际组织
3.作用:各个国际组织宗旨、性质不同,职能和作用相异,对每个国际组织的作用要进行具体分析.
(1)有的国际组织受某些大国控制.
(2)许多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①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②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③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等.
联合国P90-911.性质和地位:当代国际社会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2.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1)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2)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的原则:①各会员国主权平等,②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③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④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⑤集体协作,⑥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3.联合国的作用:(1)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2)联合国也有其局限性.
4.中国与联合国:(1)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2)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P941.国际关系的含义: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2.国际关系的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3.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和冲突.
4.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冲突的根源.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尊重其他国家的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5.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P95-96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
2.我国的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
(1)安全利益:国家的统一、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2)政治利益: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的巩固.
(3)经济利益:我国资源利用的效益、经济活动的利益和国家物质基础的增强.
3.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3)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当今时代的主题P98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和平问题:(1)和平问题的内涵: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2)和平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世界形势总体稳定,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
(3)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国际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
3.发展问题:(1)内涵和实质: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问题.(2)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3)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4.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P99-1001.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要求:
(1)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2)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3)保障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4)保障各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3.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中国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此,各国应当做到:
(1)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2)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3)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4)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5)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P101-1021.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2.世界多极化的表现: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3.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21世纪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4.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意义: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5.国家间既合作又竞争,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4)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和立场P1061.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基本内容:①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就是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②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③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主张).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处理国际关系的黄金法则)
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P106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P107-1081.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2.中国取得如此辉煌的外交成就,有许多条件(参看P108)
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P109-1101.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自主创新,采取和平的方式,增加财富,实现自身的发展.
2.为什么走和平发展道路?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本原则是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做出的战略抉择.这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构建和谐世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③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积极因素和重要力量,走和平发展道路有利于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
3.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外交上的表现: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我们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和深化合作,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我们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