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睦,博爱,坚毅,责任的古诗文名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2/05 16:40:20
关于和睦,博爱,坚毅,责任的古诗文名句
关于和睦,博爱,坚毅,责任的古诗文名句
关于和睦,博爱,坚毅,责任的古诗文名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川》)
迎来送往,依依惜别之时“儿女共沾巾”是人之常情,但诗人却有独特的体验,真正知心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如果心心相映,也如同近邻一样,近在咫尺.真正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获得永恒的价值.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南宋·陆游《游山西村》)
诗人穿行于山峦、溪流之间,山径依稀难辨,迷惘之中,眼前忽然柳暗花明,豁然开朗.这使人联想到人们遭遇挫折、面临困境时,在扑溯迷离之际,眼前出现新的天地.它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告诫人们要对前途充满希望.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北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登上山巅,就不用担心浮云遮挡远望的视线.诗句形象地说明了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才能不被假象迷惑,从而看到本质的道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从平凡的自然现象中,感悟社会、人生新陈代谢的哲理:事物总是不断地向前发展,新的事物必将取代旧的事物.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北宋·朱熹《观书有感》)
池塘因有活水而清澈见底,那么人之学习呢?诗句告诉人们,只有不断地从书本、实践中汲取新的营养,才能保持知识的更新,达到更高的境界.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北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词人把酒问月,问人生,借月之盈亏终于得到人生哲理的启迪:世事自古就难以完美无缺,人们应当以豁达的胸襟去面对.
二、抱负类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登岳的愿望,流露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有所作为的雄心和气概.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由于施行政治改革的宏愿受阻,诗人不得已辞官还乡,心情愁闷,愁思无限情所难免,但诗人仍想干些有益于社会的工作,诗人以花自喻,愿像落花一样,化作泥土,更能起卫护新花的作用,以此表达自己辞官后志在培育一代新人的愿望.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视死如归的决心,义正词严,正气凛然,这不仅在当时使敌人的企图落空,在后世也一直鼓舞了许多志士仁人英勇赴国难,为国而献身.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这两句激越高昂,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唱出了自信,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这两句体现了作者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千百年来曾引起无数读者的感慨和共鸣.
三、风物类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北宋·王安石《题湖阴先生壁》)
不说人们引水灌田,却说小河携带绿水,围绕着秧田流转,担负着“护田”的任务;不说人爱看山色,舍不得关门,却说大山推门直入,把苍翠的山色送给人欣赏.诗人赋绿水青山以人的思想感情,把静止的景物写得生动活泼,富有灵性,感染力极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富于奇想的诗人用催开百花的“春风”比喻带来雪花的“北风”,用“雪白”的梨花比喻晶莹的雪花,用“千树万树梨花开”形容银装素裹的边塞雪景,使读者仿佛看到了明丽而润泽的梨花,仿佛嗅到了梨花清新的香味,仿佛置身于大好春光之中.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
工整的对偶绘出了莲叶田田,荷花飘香美景,使夏日的荷塘显得生机盎然.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南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在稻花飘香的季节里,蛙声一片是农民最爱听的音乐,充满生机的蛙鸣也使读者和诗人一样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无垠,一缕孤烟直上云天;黄河如带,映衬西沉的夕阳.塞外风光,多么奇特壮丽!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诗人从植物的变化写出早春的勃发生机.鲜花绿草装点的湖畔,让游人陶醉在融融的春光里,也让读者为之心喜神往.
四、抒情类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抽刀断水水更流”是生活中的现象,道出了诗人不能解脱,只能愁上加愁的不得志的苦闷心情,比喻奇特而富有创造性.
●我寄愁心到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诗人与友人天各一方,难以相从,只能将自己的愁思托付给千里可共见的明月,随着风儿飘到好友身边,以表慰问.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南唐·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形象的比喻反映了诗人心头无可解脱的离愁.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女词人黄昏赏菊,一人独斟,寂寞无比,此句以花比人,一个“瘦”字刻画出相思之苦对人的煎熬,极富创造性.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北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明月千里寄相思,明月可以突破时间的局限,明月可以打通空间的阻隔,使天各一方的亲人精神上相通.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天下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美好的祝愿.
和睦
所谓“家和万事兴”,“家中不和外人欺”,“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这是强调家庭邻里要和谐;“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透骨寒”,“冤家宜解不宜结”,“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是强调人际关系要和谐;“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大家礼让三先,互敬互爱,常怀感恩之心,自然相处和谐;另外,“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只要人人修身正己,严以律己,这当然增强了社会和谐的因...
全部展开
和睦
所谓“家和万事兴”,“家中不和外人欺”,“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这是强调家庭邻里要和谐;“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透骨寒”,“冤家宜解不宜结”,“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是强调人际关系要和谐;“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大家礼让三先,互敬互爱,常怀感恩之心,自然相处和谐;另外,“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只要人人修身正己,严以律己,这当然增强了社会和谐的因素。
塞下曲 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词语解释: “玉帛”,指朝觐时携带的礼品。执玉帛上朝,是一种宾服和归顺的表示。 “帝乡”,指西汉国都长安 “乌孙”是活动在伊犁河谷一带的游牧民族,为西域诸国中的大邦。 “天涯静处”,甘肃玉门关一带,泛指往年征战之地 “兵气”,同样是指战象 译文: 乌孙的使臣带着玉帛觐见了汉朝的皇上,在回归的路上仍然不时回望帝都长安;乌孙回到自己的领土不再为了称王而征战。 以往征战频繁的地方不再有战火,日月的光华照彻寰宇。 (自己译的,不太雅,包涵下~) 赏析: 边塞诗大都以词情慷慨、景物恢奇、充满报国的忠贞或低徊的乡思为特点。常建的这首《塞下曲》却独辟蹊径,弹出了不同寻常的异响。 这首诗既未炫耀武力,也不嗟叹时运,而是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题。中央朝廷与西域诸族的关系,历史上阴晴不定,时有弛张。作者却拈出了美好的一页加以热情的赞颂,让明媚的春风吹散弥漫一时的滚滚狼烟,赋予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 诗的头两句,是对西汉朝廷与乌孙民族友好交往的生动概括。“玉帛”,指朝觐时携带的礼品。《左传。哀公七年》有“禹合诸侯干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之谓。执玉帛上朝,是一种宾服和归顺的表示。“望”字用得笔重情深,乌孙使臣朝罢西归,而频频回望帝京长安,眷恋不忍离去,说明恩重义浃,相结很深。“不称王”点明乌孙归顺,边境安定。乌孙是活动在伊犁河谷一带的游牧民族,为西域诸国中的大邦。据《汉书》记载,武帝以来朝廷待乌孙甚厚,双方聘问不绝。武帝为了抚定西域,遏制匈奴,曾两次以宗女下嫁,订立和亲之盟。太初间(前104-前101),武帝立楚王刘戊的孙女刘解忧为公主,下嫁乌孙,生了四男二女,儿孙们相继立为国君,长女也嫁为龟兹王后。从此,乌孙与汉朝长期保持着和平友好的关系,成为千古佳话。常建首先以诗笔来讴歌这段历史,虽只寥寥数语,却能以少总多,用笔之妙,识见之精,实属难能可贵。 一、二句平述史实,为全诗铺垫。三、四句顺势腾骞,波涌云飞,形成高潮。“天涯”上承“归去”,乌孙朝罢西归,马足车轮,邈焉万里,这辽阔无垠的空间,便隐隐从此二字中见出。“静”字下得尤为有力。玉门关外的茫茫大漠,曾经是积骸成阵的兵争要冲,如今却享有和平宁静的生活。这是把今日的和平与昔时的战乱作明暗交织的两面关锁的写法,于无字处皆有深意,是诗中之眼。诗的结句雄健入神,情绪尤为昂扬。诗人用彩笔绘出一幅辉煌画卷:战争的阴霾消散净尽,日月的光华照彻寰宇。这种理想境界,体现了各族人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崇高理想,是高响入云的和平与统一的颂歌。
坚毅
陆游《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毛泽东诗词》·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责任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曹植《白马篇》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
可以吗,望采纳,O(∩_∩)O谢谢
收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透骨寒”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全部展开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透骨寒”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杜甫·春望)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唐·杜甫·登高)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唐·杜甫·蜀相)
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收起
坚毅
陆游《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毛泽东诗词》·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全部展开
坚毅
陆游《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毛泽东诗词》·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责任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曹植《白马篇》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
收起
家和万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