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革命英雄人物的文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6 11:40:06
关于描写革命英雄人物的文章
关于描写革命英雄人物的文章
关于描写革命英雄人物的文章
喜迁莺·边城寒早
真宗幸澶渊
李纲
边城寒早,恣骄虏,远牧甘泉丰草.铁马嘶风,毡裘凌雪,坐使一方云扰.庙堂折冲无策,欲幸坤维江表.叱群议,赖寇公力挽,亲行天讨.缥缈,銮辂动,霓旌龙旆,遥指澶渊道.日照金戈,云随黄伞,径渡大河清晓.六军万姓呼舞,箭发狄酋难保.虏情慑,誓书来,从此年年修好.
这也是李纲七首咏史词之一.写的是宋真宗景德元年(1104)辽国侵略军深入宋境,京师震动.主和派力主迁都避敌.寇准独排众议,力主真宗亲征澶渊.结果打败了辽军,保住了疆土,宋辽议和,史称澶渊之盟.澶渊在今河南濮阳.
澶渊之盟距李纲时期已有一百多年了,已成为历史.但历史往往有某些相似之处.钦宗时金对宋的侵略无异于当年辽对宋的侵略,且又过之.李纲在词中叙述史事,目的是以古喻今,对钦宗进行讽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希望钦宗能从真宗幸澶渊的史实得到启示,振作起来,抗金卫国,不要一味怯懦逃跑.
首句“边城寒早”.从边境自然气候的早寒,烘托战争威胁之严重.骄横恣肆的胡虏,竟敢远来侵占中国甘美的泉水,丰茂的草原,“铁马嘶风,毡裘凌雪,坐使一方云扰”.敌人的铁骑纵横,他们披着毡裘,冒着大雪,使一方国土受到敌人严重的骚扰.在强敌压境的情况下,“庙堂折冲无策,欲幸坤维江表”.庙堂,指朝廷.折冲,指抗击敌人.坤维,地的四角.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景德元年(1004),辽兵大举入侵,“急书一夕凡五至”,真宗惊慌失措,无计抗击辽兵,召群臣商议对策.宰相寇准力主真宗御驾亲征,真宗感到很为难.参知政事江南人王钦若主张驾幸金陵;四川人陈尧叟主张驾幸成都.成都远离汴京,故曰“坤维”,即地角之意.不论南逃或西逃,都是主张放弃中原,包括汴京在内.把辽兵在战场上得不到的土地,拱手送出去.真宗问寇准:到底怎么办?寇准答道:“谁为陛下画此策者,罪可诛也.今陛下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奈何……欲幸楚蜀远地?所在人心崩溃,贼势深入,天下可复保耶?”(《宋史·寇准传》)真宗不得已,勉强同意亲征.真宗到澶渊南城,群臣畏敌,又请求圣驾就此驻扎,不再前进.又是寇准力排众议,据理力争.真宗乃渡澶渊河(即“径渡大河清晓”),直达前军.所以李纲满怀热情地写道:“叱群议,赖寇公力挽,亲行天讨”.“亲行天讨”就是天子代表上天亲自讨伐有罪的人.此指抗击辽军.“銮辂动,霓旌龙旆,遥指澶渊道.日照金戈,云随黄伞,径渡大河清晓.”对真宗亲征澶渊,李纲在词中极力夸张、铺叙,热情地、形象地描绘了天子御驾亲征的仪仗之盛,威仪之大,恰与钦宗的畏缩逃跑构成鲜明对比,一扬一抑,从侧面对钦宗作了委婉的批评.
“六军万姓呼舞,箭发狄酋难保.”皇帝亲征,大大鼓舞了宋军的士气,大大振奋了民心,宋辽两军在澶州对峙,当辽国统军挞览出来督战时,被宋军用弩箭射死,挫败辽军.于是,“虏情慑,誓书来,从此年年修好.”宋辽议和,互立誓书,订立“澶渊之盟.”
本来澶渊之战,形势对宋有利.由于真宗畏敌之心未除,而主和派王继忠、毕士安和曹利用等洞悉真宗隐衷,力主和议.和议的结果是战胜国北宋反而向战败国辽国每岁输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不但胜利果实化为乌有,反把辽军从战场上没有得到的财物拱手送辽,自愿居于屈辱地位.这真是历史上的大笑话.本来,当辽使请和时,寇准不许.辽使坚请,寇准要“邀使者称臣,且献幽州地”(《宋史·寇准传》).真宗惟恐和议不成,主和派又诬蔑寇准“幸兵以自取重”(同上).寇准不得已,勉强同意和议.这次和议的结果虽不够理想,条件也不能令人完全满意,但皇帝毕竟亲征了,军事上毕竟取得了一次胜利,阻止了辽军攻势向内地推进,保住了京都,保住了中原,没有丧失土地.寇准应该是有功的,但事后却被投降势力排挤,被贬往陕州.
处于南北宋之交的李纲,在他浮沉起伏的宦海生涯中,颇有与寇准相似的遭遇.靖康元年(1126),金兵围汴京,钦宗表面上表示要亲征,保卫京城,实则内怀恐惧.投降派宰相白时中和李邦彦等乘机劝钦宗弃城逃跑.当时任尚书右丞的李纲却振臂一呼,登城督战,击败金兵,保住了京城,立了大功.事后却被罢免,削去兵权,远谪扬州.高宗时虽曾一度为相,积极准备抗金.但仅七十五天,措施尚未及见成效,又被罢相贬斥.他虽有寇准之才,但时势不允许他成就类似寇准的业绩,这时南宋的国势已远不及真宗时期,而高宗的怯懦畏敌,却超过了真宗.李纲所受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却甚于寇准.现实使李纲明白:现在要想如澶渊之盟那样用银绢换取和平已经不可能了.但由于李纲对国家对民族的高度热爱,对侵略成性的骄虏无比痛恨,他在主观感情上不愿意接受这个严酷的现实.所以,他对寇准功绩的赞扬,也是希望能有像寇准这样的忠臣力挽狂澜,也寄托着他的自勉和身世之感.他对真宗的歌颂,也是对高宗的激励,因为曾御驾亲征的真宗,比起一味逃跑的高宗毕竟大不相同,结果也不一样.(王俨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