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崛起的科技因素以及对中国的启示,3500字左右的论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0 15:02:14
德国崛起的科技因素以及对中国的启示,3500字左右的论文德国崛起的科技因素以及对中国的启示,3500字左右的论文德国崛起的科技因素以及对中国的启示,3500字左右的论文论德国经济崛起的科技因素及对中国

德国崛起的科技因素以及对中国的启示,3500字左右的论文
德国崛起的科技因素以及对中国的启示,3500字左右的论文

德国崛起的科技因素以及对中国的启示,3500字左右的论文
论德国经济崛起的科技因素及对中国的启示
  德国,1871年方才立国,这个欧洲大陆民族国家中的姗姗来者却在极短的时间爆发出巨大的能量,一举站在巨人的行列中,原因何在?统一与分裂,这个痛苦的命题,又对这个国家的命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本文将试图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展示德国——这片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土地,在在近两百年来追求国家统一崛起的曲折历程中,曾经上演的的悲喜剧.同时也为讨论国家发展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和文明资源,为当下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寻找镜鉴,为人类共同的进步提供思考.
  莱茵河滔滔北去,它见证过的光辉岁月和折戟沉沙都已汇入历史的深处,笼罩德国上空的硝烟更是早已散尽,但是历史的记忆并没有泛黄,也没有褪色.这个在20世纪的世界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国家,曾经是欧洲大陆上一个姗姗来迟者.对德意志来说,过去的500年是荣耀与屈辱、富强与衰落并存的五百年,战马剑盾铸成的刚性社会使它迅速进入现代化.然而第二帝国的现代化则是背负着军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现代化,纳粹则是极端暴力的现代化,他们把德国推向了征服与扩张的道路,给世界和德国带来了两次浩劫.
  当欧洲各国纷纷建立民族国家之际,欧洲大陆中部的一片国土始终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对分裂有着痛苦记忆的德意志人在思索中呼唤着一个统一的国家. 通过不懈努力,经济学家李斯特提出的通过经济统一实现政治统一的方式得以实施,关税同盟的建立使贸易壁垒被打破,德意志经济快速发展. 铁血宰相俾斯麦则在欧洲列强环饲的夹缝中求生存,在外交上作足准备后,最终以三场对外的战争在1871年完成了德国统一.他遵循欧洲大国的均衡原则,为德国带了宝贵的和平发展空间. 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教育、科技的德意志,迅速站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沿,用30多年的时间超过英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但是,随后德国却很快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再次分裂.通过对战争的深刻反省,德国最终以和平的方式完成了国家的再次统一.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这片土地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也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以惊人的破坏力,伤害了世界,也伤害了自己.而这一切,都源于这个民族对长期分裂和战乱的集体记忆.统一和强大,成为德意志发展的最大动力.在近两百年来追求国家统一的曲折历程中,在这片一再让世人惊叹的土地上,曾经上演了怎样的悲喜剧? 2005年10月3日,德国国庆日.柏林市没有举行大型的庆典,市民们自发地聚拢在勃兰登堡门前,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国家的生日. 勃兰登堡门,德国的国门,它见证了德国跌宕起伏的坎坷命运. 守护着这扇国家命运之门的女神,德国人称她为和平女神. 但是,两百年前,攻陷勃兰登堡门的征服者却从这里抢走了和平女神. 1806年的10月27日,以征服者的身份进入勃兰登堡门的,是法兰西帝国的皇帝拿破仑•波拿巴. 拿破仑率领强大的法国军队飓风般地席卷了欧洲,轻而易举地征服了这片位于欧洲中部的土地. 和平女神被当作战利品从勃兰登堡门上拆下,运回了法国. 屈辱再一次降临,它唤醒了深藏在德意志人心灵中的沉痛记忆. 在过去的几百年间,这块被称为欧洲走廊的土地,一直就是整个欧洲的战场.德意志人经常成为环伺在周围的欧洲列强的雇佣军,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相残杀. 1648年,在进行了争夺霸权的“三十年战争”之后,欧洲各国签署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德意志的分裂局面,这一年,这片土地分裂为314个大大小小的邦国,虽然它们还共同拥有“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这样一个名称,但邦国各自为政,中央权力几乎不存在. 当拿破仑的军队在1806年悍然入侵时,这个所谓的帝国根本无力抵挡,帝国中两个最大的邦国:普鲁士和奥地利遭遇惨败,普鲁士还被迫割让了一半的国土,支付1.5亿法郎战争赔款.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轰然解体. 当这片土地上连一个名义上的国家都不复存在时,人们想起了德意志诗人席勒的一声感叹:“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那块地方.” 席勒的朋友歌德则干脆地说道,没有一个城市,甚至没有一块地方,使我们坚定地指出,这就是德国.如果我们在维也纳这样问,答案是,这里是奥地利;如果我们在柏林提出这个问题,答案是,这里是普鲁士.德意志在哪里?这个历史性的问题,拷问着每一颗德意志的心灵. 德意志的诗人们用诗句探寻民族的未来;德意志的音乐家们用音符抒发抗争的激情;德意志的哲学家们,用理念激发至高无上的国家崇拜. 采访: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现代史 教授 奥古斯特•温克勒 德国19世纪历史的主要题目就是统一和自由,那时,德国还不是像法国和英国那样统一的民族国家.19世纪德意志统一的运动始终在追求建立一个民族国家和立宪国家. 1814年,拿破仑被欧洲各国组成的反法同盟击败,在英国和俄国主导下,由38个邦国组成的“德意志邦联”成立了,但各邦依然拥有着独立的主权.因为,欧洲列强们始终不愿意看到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在欧洲的中部崛起. 战败后的法国交还了和平女神,但是,回到了勃兰登堡门的和平女神面对的依然是一个分裂的德意志. 历史之所以耐人寻味,也许就在于它的复杂和微妙.征服者拿破仑虽然加重了这片土地的屈辱,但是拿破仑却成为德意志统一的推动者.他用武力扫荡了这片土地上存在了几百年的封建秩序,并在所到之处广泛传播法国大革命所倡导的自由和平等的原则. 德意志人在法国大革命思想的引导下,开始寻求建立一个统一与自由的国家. 罗伊特林根是德国南部一座美丽安静的小城,两百多年来,小城一直享受着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带来的荣耀.在德国实现统一的过程中,李斯特被认为是最活跃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采访:德国罗伊特林根大学 教授 奥伊根•文德勒 李斯特认为德国只有实现政治上的统一才能够与英国和法国相抗衡.这种统一不能靠革命来实现,而应该通过和平的方法来实现,而且李斯特非常清楚,这种统一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通过渐进的方式来实现,也就是说,他认为应该先实现德国经济上的联盟. 在人们还习惯于用战争来解决国家问题的19世纪,李斯特的想法显然有些超前.从经济统一走向政治统一,这既是一个经济学家的独到眼光,更是一个大胆的设想.提出这个设想的现实原因是:德意志的经济发展受阻于分裂. 在汉堡的关税博物馆中,陈列着当年德意志各邦国使用的一些货币.最多的时候,这片土地上使用的货币种类达到过6000种. 除了混乱的货币,邦国之间还设立了重重关卡,收取繁重的关税,从柏林到瑞士,现在不过几个小时的车程,但在19世纪初,却要经过10个邦国,办10次手续,换10次货币,交10次关税,沿途缴纳的关税,甚至超过了所运货物的价值. 这些关税一方面严重的阻碍了内部贸易,另外一方面也阻碍着德国经济的发展和德国产品的竞争力.正是出于这一原因,李斯特认为如果当时落后的德国要发展,要达到当时发达工业国家的水平,就必须消除这些内部关税,为德国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创造可能. 李斯特呼吁各邦国建立全德关税同盟,为此,他四处游说.但是很多小邦国都将他驱逐出境,德意志邦联的第二大邦国奥地利,称他为“最危险的煽动者”.因为,各个邦国都不想取消关税这一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李斯特身体虚弱,在很长的时间里,他没有固定的职业和收入,也没有一个正式的助手.但这一切都没有阻止他的脚步.十多年的时间,李斯特几乎跑遍了所有邦国,最终,德意志邦联中最大的邦国普鲁士接受了李斯特的建议. 经济融合仿佛坚冰下的细流,缓缓汇聚.破冰的一天不可阻挡地到来了. 1834年1月1日零点,在德意志18个邦国的边界上,满载着货物的四轮马车,像潮水一般汹涌而过,几百年来第一次,无须在边界停下来交纳过境税.德意志关税同盟建立了.它的主导者是普鲁士.
  在不同的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世界性大国”,不是人口和面积意义上的大国,而是在历史“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之后出现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本来西方大国还应该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和奥地利等,可能这些国家的历史还不够典型;而像荷兰那样的小国,却被列入大国行列,显然该片对大国的定义,并没有以国土和人口的大小或多少来衡量.
  那么,该片所定义的大国,有什么共同点呢?
  一、曾经有过(或正在经历)对外扩张的历史或现行;
  二、曾经或正在称霸世界、或进行殖民统治;
  三、曾经经历推翻封建王权或殖民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
  四、在工业、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和社会改革方面有过突出表现.
  五、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曾经发生过重大影响(包括正反两方面).
  大国的兴衰风云变换,也让人感慨万千.但真正感动我的却是一些细节.荷兰载物船出海,遇大风暴被困,在生命垂危之际也坚决不动用客户的商品,拼死把客户的商品安全送到了指定地点,树立了良好的信誉
  每一个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大国,都可以当作我们的老师.西班牙与葡萄牙告诉我们:要有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好奇心才能使我们拥有别人不会拥有的东西;荷兰告诉我们,无穷无尽的资本力量可以创造奇迹;英格兰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崛起还得需要科学与文化思想的支持;法兰西告诉我们:以武力征服世界不能使征服者长时间地站在王者的位置上;德意志则用第一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失败更加深刻地证实了法兰西的教训;德意志还告诉我们只有统一完整的国家才能走上强国之路;日本告诉了我们:要使国家崛起就需要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完善自己;前苏联的兴衰告诉我们:伟大的社会变革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智慧;美利坚合众国告诉我们:要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前进道路
  遗憾的是,我们今天距离成为大国的目标还很遥远.我们庞大的躯体里是空洞的,缺少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基础,反而充斥着许多封建的、腐败的、落后的、愚昧的东西,也包括来自西方的垃圾.随着对“文革”的“全盘否定”(包括对“计划经济和苏式社会主义”的否定),人们的思想好像出现了“真空”.老的东西被否定了,新的东西还没有建立起来,甚至出现了“信仰危机”、“文化空白”.除了金钱以外,人们似乎什么都不相信了.不管是伏尔泰的启蒙思想,还是马克思的“资本论”;不管是过去的孔孟之道,还是今天的市场法规,人们似乎都不感兴趣.实用主义、钱权交易、急功近利、损人利己,却成为了不少人遵循的“潜规则”.连刚毕业的大学生,也迅速滑入了“传销”的团伙之中.
  德国的崛起告诉人们,只有统一才能强大.
  当席勒还在痛苦哀叹德意志在哪里,当英法已经走上世界的舞台,德国还始终是一些分散的邦国.拿破仑的横扫欧洲为这个民族带来无尽的屈辱,却在客观上扫清了封建的旧秩序,带来法国自由平等的新思想.李斯特从经济统一到政治统一的创造性构想,为德国带来统一的希望.关税同盟,让德意志在经济上走向强大,也为政治的统一奠定了统一.但是议会制的失败说明了,一个后发国家想要强大就必须走上一天全新的发展之路.
  俾斯麦的铁血政策,最终统一了德国,推动了的德国发展,而全民教育,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铸就了德国经济的腾飞,在电气化的革命中迎头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