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宋徽宗是一位怎样的皇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8 01:00:53
宋徽宗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宋徽宗是一位怎样的皇帝?宋徽宗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宋徽宗是一位怎样的皇帝?宋徽宗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宋徽宗是一位怎样的皇帝?宋徽宗在蔡京、童贯、王黼等一帮奸臣的包围下,越来越走上了

宋徽宗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宋徽宗是一位怎样的皇帝?
宋徽宗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宋徽宗是一位怎样的皇帝?

宋徽宗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宋徽宗是一位怎样的皇帝?
宋徽宗在蔡京、童贯、王黼等一帮奸臣的包围下,越来越走上了奢华无度的道路.后世的记载中,关于宋徽宗奢华无度的故事有很多,史不绝书. 宋徽宗有一个爱好,就是收集奇石异木.他的这一爱好,引发了一场举国骚然的举动,就是运送花石纲.我们知道,《水浒传》里有“智劫生辰纲”的故事,这个“纲 ”指什么?宋朝将大宗运输的货物称为“纲”.徽宗时期,将十艘船编为一组,将外地的各种奇石名木大宗运往京师,称为“花石纲”.刚开始时,运送花石纲的举动还没有弄到搅得天下不安的程度,只是从东南地区运石到京师.宋徽宗非常欣赏这些珍奇石木,只要看中哪块石头,就会赏赐给运送石头的人高官厚禄.皇上的这一举动,化成了一道无声的命令.于是,一场祸国殃民的大规模运送花石纲的举动,就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 史书上记载,有人在太湖发现一块巨石,长宽高均两丈有余,需要造大船将它从太湖流域运到东京汴梁.巨石抵京之后,由于城门的高度有限,石头进不了城,最后竟拆城门将石头运了进来.后来,又有人在太湖发现了一块更大的石头,这块大石头运进京时,仅运费就花了八千贯,将近两百户中产人家一年的生活费.石头被运来后,徽宗看了非常高兴,竟给这块石头亲笔题名,并钦赐玉带.还有一次,有人在今天上海附近发现了一棵古松树,如九曲盘龙一般,树形非常奇特.古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运输的话要连同土块、假山一起连根刨起,所以体积很大,无法走运河,只能走海运.结果运输船只在海上遇到风暴,全部沉没了,损失不计其数. 主持花石纲运送事宜的,正是六贼之一的朱勔.他为了运送一块巨石,现造了两艘大船.石头运抵京城后,徽宗皇帝看了非常喜欢,赏赐参与运输的劳工每人一只金碗,加封朱勔节度使衔.而这块石头,竟被徽宗封为盘固侯.古代的位阶次序,王之下是公、侯、伯、子、男.当初周武王分封子弟功臣,功劳最大的姜子牙的后代才被封为齐国侯爵,而宋徽宗一高兴,竟把一块石头封为了侯爵.这样滥施封赏, 那些在战场上一刀一枪舍命保江山的将士心里会怎么想?难道我们在皇帝眼中还不如一块石头? 【宋徽宗身为一国之君,却不懂得治理国家要赏罚严明的道理,他封官加爵全凭自己的爱好,所以官员们便投其所好,拼命地收集天下的奇石异木.这样一来,会给国家社稷带来什么样的灾难呢?】 运送花石纲前前后后持续了二十多年,这对整个南中国的人民来说,是一种掠夺,是一场真正的灾难.二十多年间,被运到东京汴梁的石头,总计有十多万块.其中,最贵一块石头的运费花了三十万贯,相当于一万户中产阶级家庭一年的收入.而在运输这些石头的过程中,死了多少人,沉了多少船,拆了多少桥,扒了多少城门,却是无法统计的.贪官佞臣们利用皇帝的这一喜好,勒索百姓,大肆征敛.不管是高山深谷还是激流险滩,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只要谁家的一石一木尚堪玩味,谁家就要遭殃.这些衙役们如狼似虎,冲将进来,黄封条往上面一贴,就成了皇室御用之物,还要主人仔细看管,来取时如有半点损坏,就是大不敬之罪.大不敬的罪过,在古代可以处以凌迟,就是一刀一刀地剐死,而这些只是为了一石一木.所以主人如果不给官吏一点好处,官吏就会在搬运时故意碰掉一角,然后诬陷是主人故意弄坏的,无中生有地扣上 大不敬的罪名.另外,这些运石的官吏还会以房屋墙垣阻碍运输为由,强迫百姓拆墙扒房,丝毫不顾百姓死活. 官府无限度的压榨,引发了百姓的反抗.在花石纲闹得最严重的东南地区,爆发了方腊起义.据记载,方腊起义从者二百万,起义军逮住宋朝的官员,剖腹挖心,熬人油点天灯,那种刑法的残酷程度,超乎我们的想象.中国人向来不为己甚,一般不会把事情做得太绝,起义军会这样,足见花石纲给百姓造成的痛苦有多大,老百姓对这件事情的痛恨有多深.所以就连官修史书也不得不承认,方腊造反事出有因,实在是官逼民反. 【宋徽宗的一个爱好,给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那些想升官发财的官员,不顾百姓的死活,大兴花石纲,弄得官逼民反,满地狼烟.那么,宋徽宗把这么多的奇石异木运到京城来干什么呢?最后的结果又将是什么样子呢?】 宋徽宗搜罗如此多的珍奇石木,是为了在京都建一座园林,叫做艮岳.艮是八卦中的一卦,方位东北,艮岳就建在皇宫的东北方向.徽宗为什么要在皇宫东北方向建园林呢?原来,徽宗皇帝继位之后,一直膝下无子,有个茅山道士告诉他,这都是因为皇宫东北方向地势低洼,若把地势垫高,则子孙繁盛.于是,徽宗命人把东北方向垫高.不久,王皇后怀孕生子,就是太子赵桓,也即后来的宋钦宗.此后,其他嫔妃开始比赛似的给他生孩子,一共生了三十多个皇子,三十多个公主.在中国古代帝王中,宋徽宗大概是儿子比较多的了.这样一来,徽宗就更加宠信道士,而且相信皇宫东北方向好,要在此修建艮岳. 宋徽宗治国无方,但是他的艺术品位还是相当高的.就连贬低宋徽宗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这座艮岳可谓集中国古典园林之大成.艮岳纯粹是皇上玩的地方,它不像圆明园、颐和园之类的建筑,还有皇帝上朝居住的那种宫殿,而完全是仿效白墙黑瓦的江南风格,其间还有高阳酒肆,甚至有一条买卖街.进了大门,一条笔直的御道,两边全是那些耗费重金运来的太湖石.艮岳的主峰完全由太湖石堆成,高一百五十米,遍栽奇花名木.值得一提的是,山上存了两样东西,一样是雄黄,另一样是炉甘石.雄黄的作用是避蛇鼠蚊虫;炉甘石的妙处则在于下雨时,石头遇水会冒烟,云蒸霞蔚,恍如仙境.与这人间仙境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汴城十里之外的人间地狱,是国家的满目疮痍、百姓的饿殍盈路,是北方宋江、南方方腊官逼民反的农民起义.可宋徽宗根本看不到这些,他能看到的,只有繁华遍地的汴梁城,甚至只有他的皇宫、他的艮岳.我们这位艺术家皇帝,就这样无忧无虑地徜徉在这仙境般的园林中,恣情激荡着他艺术的灵感,想到的也只有笔下的丹青和心中的诗作. 艮岳里面除了奇石名木之外,还养了许多珍禽异兽.据说,光梅花鹿就养了几千头,还有仙鹤、锦鸡及各种水鸟,其他动物也是一应俱全,整个一座皇家野生动物园.白天还好说,可是每到夜里,就传出一片鸟叫兽号的声音.你想,堂堂一座京城,弄这么个野生动物园,天天晚上都得听动物叫,这不快成畜生聚居之地了?京城百姓都觉得这无异于荆棘铜驼,是亡国之音、不祥之兆.宋钦宗继位以后,金人围攻东京汴梁,百姓没有粮食吃,皇帝只得下令开放艮岳,园中的动物可随便杀来充饥.要知道,古代的老百姓是很难吃到肉的,只有当官的才吃得上,老百姓只能吃五谷杂粮.这下可倒好,开了荤了,梅花鹿、仙鹤等各种难得的珍禽 异兽被百姓分食一空.而那些太湖石,则被用来堵城门,砸金兵,充当礌石了.这些曾经斥巨资运来的石头,最后就这么白白糟蹋了,整座园林也被毁掉了. 北宋灭亡以后,金朝的第四代皇帝海陵王完颜亮,把都城从遥远的上京(今黑龙江阿城)迁到了北京.迁都后,他下令将艮岳的太湖石拆下,运往北京堆砌自己的园林,就是今天北海公园的琼华岛.一个回族商人承包了拆运的工程,据说当时拆出来的雄黄竟有十多万斤.这个商人因此发了大财,富可敌国.我们今天去北海公园的琼华岛,在白塔北坡靠近五龙亭的方向,仍然可以看到很多精美的太湖石,小巧精致,非常可爱.而且一到下雨天,还有石头往外冒烟,的确恍如仙境.这些石头就是八九百年前宋宫的旧物,可以说每一块石头都不知道是牺牲了多少条性命,带着多少百姓的血汗来到这个地方的. 【宋徽宗不但喜欢在仙境般的花园里吟诗作画,而且非常迷信道教.那么,宋徽宗为什么会痴迷于道教?他对于道教的过度崇信,又给国家带来了什么样的灾难呢?】 除了搜奇石、建艮岳,宋徽宗还有一个劣迹,就是举国崇道.宋徽宗崇奉道教,而且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形成于东汉时期,是中国传统道家思想与神仙方术结合形成的一种宗教.中国古代自汉唐以来,佛儒道三教逐渐合一.严格意义上说,儒家算不上是宗教,而是一种思想.佛儒道三家的区别在于,儒家修性,就是修身养性,讲求舍身取义、杀身成仁.孔夫子说“不知生焉知死”,意思是,你别问我人死之后的事,别跟我谈那些鬼鬼神神的事,我不管那些,我只管人活着的时候品性怎么样.道家修命,就是要延年益寿,修炼成仙,白日飞升.道家说,人死不了,人可以修炼成仙.人到底能不能成仙,反正我们也看不见,所以无从知晓.佛教进入中国之后,提倡一种终极的人文关怀.佛家思想说,人死之后,灵魂就会转世投胎,追问人的来世会怎么样.圣人以神道设教,中国古代的皇帝对各路宗教,一般都是要支持的.事实上,道教的思想往往跟皇帝的想 法是最契合的,因为皇帝最关心的无外乎两件事:第一,我坐的这把椅子别被别人抢走,所以谁也不能造反;第二,这把椅子坐稳之后,我怎么能活得长久一点,最好永远活下去.道教认为,人可以修炼成仙,长生不老.这样一来,皇帝自然就非常喜欢道教. 我们前面提过,有个道士建议宋徽宗把皇宫东北垫高,就会子孙繁茂,结果真的应验了.这样一来,徽宗就更加宠信道士了,于是广招有道行的道士.相传,有个叫王老志的道士,一见徽宗的面,就递给徽宗一个大信封,说我别的不说,您先看看这个.徽宗把信封打开一看,里边是他早年写给妃子的情诗,据说内容很下流.徽宗一下被震晕了,心想这个道士怎么会知道这些,觉得确实有神通,就重用王老志,当时人称老王先生.老王先生失宠之后,又有一个叫王仔昔的道士受到徽宗的宠信,人称小王先生.据说,王仔昔没见到皇帝的爱妃,只在宫中作法,就把这位妃子的眼病治好了,因此更得徽宗宠信.但是,这两个道士受重视的程度,都比不上一个叫林灵素的妖道.这个妖道蒙骗君主,祸害国家,应该说,北宋之亡与他有很大的关系. 【由于宋徽宗过度崇信道教,当时许多自称有高深道行的道士都涌到了皇宫里.林灵素是一个什么样的道士,他是怎样玩弄巫术的呢?宋徽宗过度迷信道教,又给国家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呢?】 林灵素年轻时,苏东坡曾给他看过相,说他将来必然大富大贵.可是,林灵素一直没有富贵的机会,于是就去赌钱,结果输得一塌糊涂.债主上门讨债,他还不起债,为让债主解气,自折其面,就是自己把自己给毁容了.所以,林灵素的形象是一半脸像骷髅,一半脸润色如常人.我们可以想一下,这样一副尊容,给人的感觉就不像一般人,因此被举荐给了宋徽宗. 林灵素觐见徽宗,一见面就故弄玄虚地说,太奇怪了,我当年在天上伺候玉皇大帝的时候,见过陛下.徽宗听罢,也跟着装神弄鬼,说是啊,朕也瞅你眼熟,朕还记得你当年骑着一头青牛,你的牛哪儿去了?我们知道,道家的祖师爷是老子,传说老子骑青牛过函谷,所以人们又把道士叫牛鼻子道士.林灵素大言不惭地回答:“寄牧外国,不久即来.”意思是说,我把它放到外国养着去了,不久就会来.没过多长时间,高丽国进贡青牛,满朝文武大惊失色,认为这个林灵素真是天上的仙人下凡. 林灵素行骗得逞,胆子更大了.他对徽宗说,陛下,您知道您的前身是谁吗?您是上帝的儿子,神宵宫玉清王,目睹中原被金狄之教(佛教)毒害,所以上帝派您下凡,拯救苦难的中原人民.我是玉皇大帝跟前一个叫左慧的仙人,是跟着您下凡的.林灵素还在朝堂上大放厥词,他一指蔡京,说这位是左元仙伯,一指王黼,说这位是文华吏,当年都伺候过玉帝.当时宋徽宗最宠爱的刘贵妃,被林灵素说成是九华玉真安妃,是天上的仙女下凡.就连童贯、梁师成两个大宦官,也被说成是天上的神仙.昏君佞臣们一听,心想太好了,怪不得我们相处得这么 融洽,原来我们在天上就是一家. 徽宗皇帝认为林灵素真是仙人,有通天彻地之能,于是钦赐林灵素道职,还经常让林灵素开法会讲法.林灵素在东京汴梁开法会,宣称来的听众每人赏三百文钱,这下汴梁城真可谓是万人空巷了,百姓都弄块青布,把脑袋一包,就冒充道士去听他讲法了.林灵素每次开法会的花费,都合今天的百万人民币之巨.那么,林灵素真的懂什么道法吗?事实上,林灵素也未必懂道法,他讲的都是一些市井俚语,皇帝听惯了之乎者也,乍一听这些市井糙话,觉得比较新鲜.而且,据说林灵素说话比较幽默,讲东西深入浅出,能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连皇帝本人也不顾君体,跟着忘形大笑.这样一来,林灵素的威望就越来越高了.据说,林灵素麾下有弟子两万人,他出行与宰相、太子争路,人称“道家两府”.在宋朝,“两府”指的是东府、西府,东府是宰相,西府是枢密使.林灵素的地位能与宰相、枢密使相提并论,可见他的势力气焰之大.所以,很多奸邪小人都来贿赂林灵素,以求官职. 宋徽宗崇信道教,觉得仅仅修道观、塑神像还不够,他又跟道箓司说,朕本来是玉皇大帝的儿子,是因为看到中原生灵涂炭才下凡的,朕这样高尚的行为是不是应该表彰一下?于是,道箓司册封宋徽宗为教主道君皇帝.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大臣们见皇帝崇奉道教,纷纷投其所好,上朝不穿朝服,而穿道袍.于是每到朝会时,但见大庆殿前,人人黄冠羽扇,满廷乌烟瘴气,其情其状煞是可笑.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不少帝王慕佛崇道,梁武帝就曾三次舍身同泰寺.梁朝的大臣一上朝,发现皇上不见了,一问才知道皇上出家了,众臣只好捐钱给寺庙,把皇上赎回来.这样一来,同泰寺是修得金碧辉煌了,可是被不断搜刮的百姓,最后只能造反了.可见,皇帝慕佛崇道,会给社稷百姓带来灾难. 【此时的宋徽宗,已经完全成了一个昏庸的皇帝.他不顾百姓的死活,只图自己的享乐,身为一国之君,甚至玩到了风月场上.那么,历史上留下的宋徽宗和李师师的故事,是怎么回事呢?】 宋徽宗贪图享乐,光在自己的豪华宫殿里修道炼丹、吟诗作画还觉不够,又开始打起美色的主意.徽宗皇帝一朝,宫里有宫女近万人.我们讲,唐玄宗那会儿后宫粉黛三千人,但跟宋徽宗比都不算什么了.徽宗有这么多嫔妃,还觉得不过瘾,说宫里的佳丽都看腻了.这时,奸贼高俅给宋徽宗出主意,说咱们上街逛逛去,听说东京汴梁城有一个名妓,叫李师师,艳名远播,陛下您愿不愿意去看看?宋徽宗当然是欣然前往.高俅引着宋徽宗来会李师师,李师师见高俅贵为太尉,对这位陌生的客人都如此恭敬,就知道这个人的身份不一般,于是使出浑身解数,曲意逢迎.宋徽宗非常高兴,在李师师处一直待到天亮,才依依不舍地回宫. 李师师的父亲是开染房的,三岁的时候,她被寄养在佛寺里,因为当时称呼佛家弟子为师,所以得名师师.李师师长大之后,父亲因罪获刑,她孤苦无依,被一个姓李的经营风月场所的女人收养,成了娼妓.那时候的名妓,光长得漂亮还不行,还要有一点艺术修养,李师师从小耳濡目染,琴棋书画样样在行,所以艳名远播.遇上我们这位艺术家皇帝,俩人就成了艺术上的知音. 皇帝逛妓院,这事不管怎么说都是有悖礼法的,是不光彩的事.所以,宋徽宗虽然还想再会李师师,但是碍于礼法,不方便去.于是,奸贼王黼给徽宗出主意,说您何不挖一条地道,直接通到李师师的家?徽宗听了很高兴,赶紧命人挖了一条地道,从皇宫大内直通李师师家.从那以后,徽宗经常趁着夜色,着青衣小帽,带着几个太监,就往李师师那儿去了.其间,还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 李师师认识宋徽宗之前,有不少相好的,其中就包括著名的词人周邦彦.一天,趁着宋徽宗生病的时候,周邦彦来探望李师师.不料,他进门刚一落座,就听说宋徽宗不顾病体,也来到李师师家了.周邦彦着了慌,心想皇上来了,我跑也来不及,君臣相见更不合适,只好赶紧躲到了床底下.这时,宋徽宗就进门了.皇帝在李师师这里享用过美酒佳肴,欣赏过佳人歌舞,见天色已晚,就说朕要起驾回宫了.李师师劝宋徽宗说,夜已三更,马滑霜浓,陛下龙体要紧,就别走了.宋徽宗那天大概确实有事,最后还是走了.宋徽宗走后,周邦彦从床底下爬出来,擦着冷汗感叹,好险好险.我们想,周邦彦是文人性情,可能性格也有几分轻佻,再加上目睹徽宗与李师师的亲密举动,有点吃醋,于是他就填了一首词,把刚才在床底下的目睹耳闻写了进去.词里有这么几句:“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后来,宋徽宗又来会李师师,问她近来有没有新曲子唱来听听.我们知道,词就是那个时候的流行歌曲,谱上曲就能唱.李师师就把周邦彦填的那首词唱出来了.她一唱完,宋徽宗脸就变了,心想,这不都是当时李师师跟朕说的话吗?于是问,这首词的作者是谁?李师师自知失言,但又不敢隐瞒,只好说是周邦彦写的.这样一来,可就给周邦彦惹祸了.徽宗皇帝听完愠怒,抖衣拂袖,站起来就回宫了.没过几天,徽宗皇帝就对左右的人说,找找周邦彦的茬,看看他写的词里面有没有淫词艳曲.左右的人心想,这太容易了,随便找一首就是.为什么这么说呢?婉约派词人一般写的就是两大永恒主题——生命与爱情,所以在当时经常为人诟病,被指为淫词艳曲.宋徽宗拿过左右呈上的“证据” 一看,斥道,就这样的人还配做官?于是将周邦彦贬出了京城.实际上,徽宗皇帝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比周邦彦也强不到哪去.因为一个名妓,皇帝竟与臣下争风吃醋,这不能不说是荒唐至极的事情. 宋徽宗自从结识了名妓李师师,整日沉迷享乐,不理朝政.我们借用《长恨歌》里的一句,“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可想而知,皇帝一到晚上就去妓院,天亮了才回来,他还有精力早朝吗?俗话说,纸里包不住火,皇帝逛妓院的事,不久便在整个东京城闹得沸沸扬扬,朝廷中一些正直的官员都看不过去了. 【宋徽宗重用一帮贪官佞臣,整日贪图享乐,不理朝政,致使北宋国势日衰.朝廷中一些正直的官员,看到国家危亡的处境,决定向皇帝进谏.但是,当有忠臣义士大胆进谏的时候,宋徽宗还能够像当初登基时那样虚心纳谏吗?】 当时,一个名叫曹辅的小官就给徽宗上奏章,说皇上您千万不能这样,您这样对得起天地祖宗吗?徽宗龙颜大怒,又不好发作,就让宰相王黼审问曹辅.王黼斥责曹辅说,你是个小官,这事儿是你该说的吗?曹辅回答得不卑不亢:不管小官大官,爱君之心是一样的,大官不说就得小官说.一句话就把王黼噎回去了.王黼问身边的两个副宰相张邦昌和李邦彦,说你们听说过这种传闻吗?这两个人赶紧回答,我们都没听说过.于是,王黼又对曹辅说,我们做宰相的都没听说过,你这小官怎么听说的,你这不是侮辱圣上吗?曹辅这时大概也豁出去了,慷慨答道,你们是听说了装作没听说,你们这种人根本就不配做宰相,国家亡就亡在你们手里了.王黼恼羞成怒,于是把曹辅打入狱中,找了个机会将其发配,最后迫害致死.这样一来,满朝文武,再也没人敢提这事儿了. 在这种奸佞当道、忠言绝耳的情况下,宋徽宗这位风流天子整日流连美景、吟诗作画,与一帮佞臣优哉游哉,却没有料到,一场亡国惨祸已经近在眼前了.
记得采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