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长江三峡形成的主要原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4 17:18:14
我国长江三峡形成的主要原因
我国长江三峡形成的主要原因
我国长江三峡形成的主要原因
三峡水利枢纽的坝址在湖北省宜昌市上游40公里处,由拦江大坝、水电站和通航建筑物等三部分组成.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水电站为坝后式,共装机26台,单机容量7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847亿千瓦时;通航建筑物由升船机和双线五级船闸组成.
三峡工程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综合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
在防洪方面,历史上长江洪灾频繁,荆江河段尤甚,“万里长江,险在荆江”.2000年以来,共发生过洪灾200多次,平均每十年一次.1870年的洪水,淹地 3万余平方公里,受灾人口近 200万,死亡 38万人.20世纪的1931年和1935年的洪水,均死亡14万多人.三峡工程建成后,可基本解除长江中下游的洪水威胁,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将由目前的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如遇大于百年一遇的洪水,配合临时分洪,可以避免毁灭性灾害的发生.
在发电方面,三峡水电站将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其年发电量相当于目前全国总电量的 1/10,相当于 7座 240万千瓦的火电站和一个年产5 000万吨原煤的巨型煤矿及相应的铁路运煤能力.
在航运方面,可从根本上改善宜昌到重庆660公里川江航道的航运条件.工程建成后,险滩淹没,航深增大,航道加宽,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将从目前的1000万吨增加到5 000万吨,运输成本可降低35%左右.
总之,三峡工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巨大的.
1992年七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会议批准将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列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由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选择适当时机组织实施.决议同时要求,对已发现的问题要继续研究,妥善解决.目前,三峡工程建设的准备工作已经进行,进展情况如下:
一、组建了三峡工程建设的领导和执行机构
为了确保三峡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1993年1月国务院成立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该委员会是三峡工程高层次的决策机构,由李鹏总理任主任委员,邹家华副总理、陈俊生国务委员及四川、湖北两省省长和有关同志任副主任委员,全国政协钱正英副主席任顾问.
委员会成员包括: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科委、国家体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水利部、电力部、民政部、中国科学院、国家环境保护局等20多个部门的负责同志.
委员会下设三个机构:一是办公室,负责三峡工程建设的日常工作;二是三峡工程移民开发局,负责三峡工程移民工作规划、计划的制定和监督实施;三是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这是一个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这三个机构按照精干、高效、统一的原则已组建完毕,并已开展工作.
二、审查批准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报告(枢纽工程)》,工程进入施工准备阶段
1993年7月,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十个专题组126位专家初审的基础上,审查批准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报告(枢纽工程)》.这是三峡工程准备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枢纽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与1991年批准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研究报告》相比,有以下几项主要变化.
1.枢纽工程总工期17年,第11年首批机组发电,比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前1年.工程分三期进行施工,第一期工程(包括施工准备阶段)5年,以大江截流为完成标志;第二期工程6年,以首批机组发电为完成标志;第三期工程6年,以26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为完成标志.工程建成后,为观察库尾泥沙淤积对重庆港的影响,还需经过3年的观测后才能确定蓄水位能否达到设计高程.
2.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由68万千瓦调整为70万千瓦,与此相应,水电站的总装机容量、平均发电量均有所提高.
3.枢纽工程概算(按照1993年5月末价格水平)为500.9亿元,比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枢纽工程概算(按1990年价格水平)增加202.9亿元.经专家组分析,初步设计报告与可行性报告中的各项实物工程量基本上没有增加,概算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物价因素引起的.
关于三峡水利枢纽的技术设计工作,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已全面展开,8个重要工程的单项技术设计可于1994年年底以前审定完毕.
自1993年7月三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被批准后,三峡工程正式进人施工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进行坝区的征地移民、坝区的四通一平(即通电、通水、通讯、通路和平整场地)、对外交通、建设沙石料供应系统、进行部分基础开挖工作.这些工作都是为工程进人正式施工阶段创造必要的条件.1993年和1994年,施工准备工作已经或计划完成土石方开挖5 113.9万立方米,填筑2 437.4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 31.36万立方米.1993年工程投资 20亿元,1994年计划安排投资50亿元.
1994年是三峡工程全面开展施工准备的一年,关系到能否如期实现1997年大江截流,施工任务十分繁重.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组织各施工单位按照李鹏同志提出的“三个第一流”(即第一流的现代化管理,第一流的文明施工,创造第一流的工程质量)的要求,夜以继日地搞好施工准备工作,为适时宣布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创造条件.
三峡工程准备工作一开始,李鹏同志就明确要求,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组织三峡工程建设,决定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工程项目法人(业主)负责制.作为三峡工程的法人□□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要全面负责三峡工程的建设和建成后的经营管理,在国家确定的政策和工程初步设计范围内,负责资金的运用和债务的偿还,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工程的主要项目都要引进竞争机制,采用招标的方法,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标,以控制工期,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到1994年4月底为止,招标、议标共46个项目,总合同金额为40.6亿元.参与投标的涉及全国各类建设公司,有水电、铁道、交通、解放军、武警部队,还有各省市的建设公司,是一次全国建设行业的大竞争和大协作.各中标单位已陆续进驻施工地点,开始了大规模机械化土石方开挖.
三峡工程严格实行全面的工程监理制度,到1993年4月底为止,通过议标的形式选择的11个监理单位,都已进驻施工现场.业主.监理、承包三方各自独立,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是三峡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的重要保证措施.
三、三峡工程资金的筹措
按1993年5月末的价格水平,枢纽工程概算500.9亿元人民币.输变电工程概算和水库移民安置概算尚在编制之中.
三峡工程投资虽然很大,但由于建设周期长,年度投资额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不是很大.以1993年为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12 000多亿元,三峡工程准备工作投资20.2亿元,还不到.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02%;1994年计划投资50亿元,约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0.4%.
从整体上看,三峡工程的资金自筹能力是比较强的.在施工开始第11年首批机组发电后,工程即开始有收人.工程17年完工,之后还有3年观察期,共计20年.在这个期间所发电量(5 079亿千瓦时)的收人,除可以解决工程后期所需的资金外,有可能还清工程所有的贷款本息.但发电前11年是纯投人期,也是整个工程建设期内资金平衡的困难时期.
按照国家已确定的政策,国家对三峡工程的资金投人主要有两项:一是全国每度电加价4厘钱,作为三峡工程的资本金,平均每年有20亿元左右,随着发电量增加,这部分资金还会相应增加.这部分资金体现了全国人民对三峡工程的支持.二是三峡总公司所属葛洲坝电厂的发电纯收人不再上交,完全用于三峡工程.这两项资金前11年共约283亿元,占资金需求的大部分.对部分缺口资金,除利用一部分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外,正在探讨利用外资、发行国外债券等筹资方式.已有多家国际金融组织开始参与三峡工程国际融资方案的研究,其中世界上著名的美国美林集团、摩根财团、所罗门兄弟公司和日本野村证券公司等都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利用外资也要引人竞争机制,有关部门将对各家的条件进行比较,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融资方案,经国家批准后实施,力争以比较低的成本筹措到所需资金.
四、制定库区移民的方针、政策、法规,抓紧编制库区移民实施规划
三峡工程规模浩大,其移民人数和淹没实物量,在中国水利水电工程史上是空前的.三峡工程的移民工作只能搞好,不能搞坏.在一定意义上讲,移民工作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
按正常蓄水位175米方案,库区淹没涉及四川、湖北两省20个县(市、区),按1992年统计,共淹没耕地、果园、林地2万8千公顷、移民84万.
三峡库区淹没的特点,一是淹没人口和耕地数量虽大,但单位指标低.每万千瓦装机容量,全国水电站平均淹没耕地和人口分别为3 510商和2 120人,而三峡工程是244亩和640人.二是淹没人口分散在长江干支流2 000公里长的两岸上,涉及5 000多个村民组,326个乡,但没有一个乡全部淹没.因此,大部分移民可以不出原乡,采取就近后靠的办法加以安置.三是城镇人口多,涉及搬迁和部分搬迁的城镇140个,占搬迁人口的56%,城镇人口搬迁没有农村人口的就业安置等复杂问题.四是被淹没区的干部群众有改变三峡地区贫困面貌的强烈愿望,希望借三峡工程兴建的机会,加快地区经济的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峡工程移民和库区经济发展十分重视,并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主要有:
第一,确定了三峡库区实行开发性移民的方针.其基本点是改变过去单一将水库移民看作赔偿对象的处理方式,对水库移民迁建后生产和生活安置作出全面的安排,统一规划,负责到底,使库区移民的生产和生活得到保障.农村移民要立足于开发大农业,就地后靠,以农为主,并辅之以发展二、三产业和采取其他措施,进行妥善安置.同时,对库区的经济发展要给予重点支持.早在1984年,国家就开始了库区移民试点工作.8年多的移民试点,共安排移民试点经费4.6亿元,完成开荒造田近1万公顷,可安置移民7万多人,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普遍欢迎.
第二,要求对三峡库区移民实行“中央统一领导,分省负责,县为基础”的管理原则.江泽民总书记在1993年8月中央的一次会议上,要求四川、湖北两省党政领导必须认真执行这一原则,充分调动各级干部和群众积极性,做好开发性移民工作.
第三,提出三峡库区移民安置进度的原则.移民工作要突出重点,远近结合;移民的进度要与工程的进度相衔接;在资金到位的前提下,移民宜早不宜晚.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工作,由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移民开发局负责规划、计划的制定和监督,由四川、湖北两省各级政府负责组织实施,赋予两省必要的权力和义务,保证完成任务.
第四,国务院颁布了《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该条例从法规的角度对三峡库区移民方针、管理体制、组织管理机构的设置、移民规划大纲和移民安置规划的审批程序、库区生态与环境保护、淹没区和安置区的管理、对库区的优惠政策、对移民工作中单位和个人的奖惩等,都作了明确规定,使移民工作纳人了法制的轨道.
第五,研究制定对库区的优惠政策.为了搞好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工作,国务院已经并正研究给三峡库区一些优惠经济政策.如给三峡库区所在的县、市以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政策;给库区主要城市(宜昌、万县、涪陵)以沿江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为支持企业搬迁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安排一定数量的技改贷款和发展乡镇企业贷款以及其他的优惠.
第六,开展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e从1992年底国务院下发《关于开展对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工作对口支援的通知》以来,国务院各部门和各有关省、市、自治区对这项工作都很重视,普遍成立了对口支援的领导机构,派出专业考察团赴库区,共同研究落实对口支援项目.河北省库区各县已先后与13个省、市结成对口支援对子,签订意向书近300项.国务院各部委确定支援四川省的对口项目已有141个.湖北、四川两省根据国务院要求,明确规定省直部门、地市大型企业、各大专院校承担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并落实了一批支援项目.
国务院各部委还结合本部门的长远发展规划,制定三峡库区的行业发展规划,落实措施和具体项目.如投资近16亿元的四川省万县市川东盐化工厂已列人计划并批准动工;宜昌□□江陵公路已开工建设;万县、涪陵两座长江大桥的前期工作正在进行等.
五、对泥沙、生态环境和文物保护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
虽然在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过程中已经完成的泥沙科研成果为三峡工程的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但是考虑到泥沙问题是三峡工程建设与运行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仍需要进行长期的试验、研究与验证工作.因此,已在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下设泥沙课题专家组,由我国著名泥沙专家林秉南院士担任组长.1994年上半年,专家组已提出三峡工程泥沙研究规划.长江科学院、南京水科院、清华大学等泥沙模型均已开始投人试验研究.三峡工程每年将拨出专款支持三峡库区和长江上游泥沙变化情况的研究.
在三峡初步设计报告中已对主要环境问题的重点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作了初步安排,如为防止库区污染加重,将修建污水处理设施;为保护物种资源,将建立森林公园或植物保护区、珍稀植物保护点、水生生物自然或半自然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人工繁殖放流站等;对施工区施工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对生态和环境监测网的建设也提出了总体设计.但为了进一步组织实施,有关部门已组织起来,在1994年提出三峡工程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提出管理机构组织方案,完成生态与环境监测网的具体实施规划.移民迁建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将在移民规划中具体落实.
文物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对三峡库区和坝区的文物保护十分重视.将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要求,努力贯彻“重点保护、重点发掘”和既有利于文物保护又有利于工程建设的方针;已针对三峡工程施工期长、目前主要活动集中在坝区的特点,提出了在坝区内抢救为主和在库区内抓紧规划逐步实施的指导原则.文物保护的规划正在编制之中.国家文物局已确定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文物研究所为负责单位,已有全国20多个单位的数百名文物保护工作者在库区现场进行普查、勘探和试挖掘,这将为文物保护规划的制定提供重要的依据.
六、加强三峡工程的财务管理
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作为三峡工程项目的业主,实行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全面负责三峡工程的建设和经营”,三峡工程总公司作为业主,从性质上看,它从国家获得资本金,享有国有资产的法人所有权;向银行贷款,发行债券,是项目投资的实际负债人;公司按合同规定,负责项目建设后的经营还贷,是投资风险的承担者和效益的受益者;从任务上看,在建设过程中,负责工程的建设,通过招标选择施工单位和设备制造厂家,聘请监理单位对设计、施工进行监督;工程完工后,负责电厂的经营管理,并将取得的收人,对长江中上游进行流域开发,同时开展多种经营,逐步发展成为集团公司.为了完成以上任务,公司就要建立起一种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讲求效益的业主管理机制:公司的整个工作要以“经营管理为中心,项目管理为目标”,在经营方针上实行“以水电为主,多种经营、流域开发、滚动发展”的方针;在管理体制上,以业主负责制为核心,实行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投资包干制、内部约束制等制度.这每一个方面都与财务管理密切相关,并且都要通过财务管理体现出来.这对我们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财务管理要树立业主意识,确立新的理财观.
三峡工程反映在财务上的特点是:资金需求规模大,筹资任务重,资金使用有相当的节约潜力可挖,同时利益主体多元化,要真正实行业主负责制,就要维护国家和其他投资者的利益.因此,财务管理责任重大,这就要从项目的筹划、资金的筹集、建设、生产经营以及成果的分配的全过程进行管理.
(一)筹划阶段的财务管理
这一过程的管理就是要从价值角度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参与项目的筹划,从整体角度预测项目的经济效益,以最低的财务风险,达到预定的投资报酬率.
(二)筹资过程的财务管理
筹集资金是财务部门的首要任务.三峡工程资金需求规模巨大,能否足额、及时筹集到工程所需资金是三峡工程能否顺利兴建的关键所在.因此,拓宽筹资领域,多渠道、多形式地按投资流的要求,广集资金,保证工程需要是筹资管理的基本方针,同时要采用动态的管理办法,把资金筹集与工程建设对资金的需求结合起来,从时间上看,工程进程中不同的时间对资金在量上有不同的要求;从空间上看,工程项目之间在工程系统中有轻重缓急之分,这就要求把资金筹集与工程在时间空间上对资金不同的需要相结合,做到既满足工程需要,又节约资金,灵活吞吐.
三峡工程所需资金多,特别是前11年资金有较大的缺口,筹资任务很重.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社会资金积累有了巨大的增长,加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这为三峡工程提供了良好的筹资环境.
(三)建设过程的财务管理
建设过程是资金使用、耗费过程,同时也是资产的形成过程,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建设过程的管理包括项目的质量、工期、成本三个方面.这三方面是既矛盾、又统一的辩证关系.质量是第一位的,整个管理必须以创优质工程为目标;由于占用资金多,工期的提前是最大的效益,由于投人的资金多,提前发电还贷可节约一笔相当数额的利息.因此,在保证质量前提下,要尽可能地缩短工期.建设过程财务管理任务,就是在保证质量、缩短工期的情况下,努力降低工程成本.
(四)生产经营的财务管理
生产经营要坚持“以水电为主、多种经营、流域开发、滚动发展”的方针.生产经营阶段是项目建成后发挥效益、收回投资的阶段.财务管理在这一过程中就是保证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尽快收回投资.
(五)经营成果分配的财务管理
获得经营成果是建设、生产经营的目的,这一阶段的财务管理就是要正确处理好收益的分配关系,维护投资者的利益,使其资本保值增值.同时正确运用负债经营,搞好还本付息.
案例提示
三峡工程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综合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它是世界上罕见的最大水利枢纽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