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不锈钢在晶间腐蚀温度,保温足够时间后,晶间倾向为什么消失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5 11:19:23
奥氏体不锈钢在晶间腐蚀温度,保温足够时间后,晶间倾向为什么消失了?
奥氏体不锈钢在晶间腐蚀温度,保温足够时间后,晶间倾向为什么消失了?
奥氏体不锈钢在晶间腐蚀温度,保温足够时间后,晶间倾向为什么消失了?
晶间腐蚀可以由于敏化处理或磷,硅在晶粒边界的偏聚造成的.你说的情况应该是将奥氏体不锈钢又重新加热到敏化温度(450℃~850℃),原来敏化生成的不稳定碳化物Cr23C6又分解,融入到奥氏体中.
1.固溶处理:将奥氏体不锈钢加热到一定温度(通常为1020℃~1100℃),保温一定时间后,待奥氏体不锈钢中的金属间相、碳化物全部溶入钢中时,快速冷却至室温.这一热处理工艺称之为固溶处理(其实相当于奥氏体不锈钢的淬火处理,只不过奥氏体不锈钢的淬火处理不能提高自身强度、硬度而已).经过固溶处理后,其组织为单一的奥氏体不锈钢,不含金属间相、碳化物(Cr23C6等),因此其抗晶间腐蚀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2.敏化处理:奥氏体不锈钢从高温快速冷却至室温后,碳以过饱和的形式固溶在奥氏体不锈钢中.但是在适当温度加热(450℃~850℃)或者经过焊接后,碳就会以Cr23C6的形式在奥氏体不锈钢的晶界沉淀出来.Cr23C6的Cr含量很高,因而晶界附近的Cr大部分被集中到Cr23C6中,由于Cr的原子半径大,扩散速度慢,来不及从基体向晶界补充Cr.因而造成晶界贫Cr(一般指低于12%时),从而造成晶间腐蚀.这也是敏化处理的原理.
3.稳定化处理:稳定化处理通常为固溶处理的后续处理工艺.一般针对含Ti、Nb的钢种.将这种钢再加热到850℃~900℃保温一定时间,在该温度下Cr23C6几乎全部溶解,而TiC、NbC只是部分溶解.而后缓冷,在冷却过程中钢中的C充分地Ti、Nb等结合,而析出TiC、NbC,而不析出Cr23C6.从而提高抗晶间腐蚀性能.
(850℃~900℃的选择原则:这一温度范围在Cr23C6的溶解温度之上,TiC、NbC的溶解温度之下.在进行固溶处理之后,如果奥氏体不锈钢钢中的Cr、Ti、Nb等都固溶在不锈钢中,如果不进行稳定化处理,在敏化温度区间,Cr23C6依然会优先沉淀出来.这就是稳定化处理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