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乡村秋天风景的小诗快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08 05:45:28
描写乡村秋天风景的小诗快描写乡村秋天风景的小诗快描写乡村秋天风景的小诗快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

描写乡村秋天风景的小诗快
描写乡村秋天风景的小诗

描写乡村秋天风景的小诗快
归 园 田 居(其三)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这首诗和其他的诗对比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这两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起句很平实,就像一个老农站在那里说话,让人觉得很亲切.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虽然很辛苦,但他并不抱怨,这从“带月荷锄归”的美景就可以看出来.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湿了有什么可惜的呢?这句话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使得“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过 故 人 庄
《过故人庄》写的是诗人融身于世外的特殊感受和认识,体现了他悠然闲适的诗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田园情趣的感受.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写朋友邀我做客.“具鸡黍”“至田家”,朴朴实实的叙述,表现了老朋友之间真挚的感情,洋溢着愉悦的田家情趣.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写山村风光.绿树环抱着村庄,这是近景;郭外青山逶迤,那是远景.由近渐远,景色越来越开阔,一派清幽恬静的气氛.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写把酒闲话.窗子一开,扑面而来的是谷场和菜圃,远处是绿树、青山,知心朋友喝着酒,谈谈农事,风儿送来阵阵泥土和庄稼的气息.这田园风光简直令人陶醉!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写诗人告诉朋友:重阳节我还要到你家,喝菊花酒.朋友间那种融洽的感情、诗人对田园的喜爱溢于言表.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在艺术上有很高成就,他善于用看似平淡的描述创设深邃高远的意境,《过故人庄》很能表现他的这一风格.
值得强调的是,孟浩然的田园情趣毕竟是封建文人的闲适恬淡之情,与劳动者的田园情趣有本质区别.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诗人春游西湖,从孤山寺北到贾公亭西,远望湖水平堤,朵朵白云低临水面,像要探足水中濯洗一般.春天来了,西湖水涨了.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诗人一路行来,偶尔可见早来的黄莺争抢着飞上向阳枝头唱歌儿,它们还有些怕冷;不知是新到谁家的一双小燕子从水边衔了泥飞回去筑巢.春到西湖,鸟儿们开始活跃起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诗人看到路畔野花似开未开,但看势头不久就会开得五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已是绿草如茵,但草地还不够深,骑马走过,马蹄刚刚被它埋没起来.西湖之春,到处都是生机勃勃.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最后,诗人来到绿柳成阴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使人久久不忍离去,于是赞叹地说:这才是我最喜爱的地方呢!
这首歌咏西湖的诗,旨趣不在于介绍某一处名胜或某一种景物,而是要从总体着眼描绘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为此,作者采取了两种写法:一、在行进途中展开景物描写.开始从孤山寺写到贾公亭,结尾又写到东湖白沙堤,诗人足迹遍及大半个西湖;二、选取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四句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莺、燕是禽鸟,属动物,花和草是植物,这样的选择组合,独具匠心.
诗人还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诗中写水、写云,写莺、写燕,写花、写草,无不如此.试看“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的“渐欲”“才能”两个字眼,是多么富于动态,表现着乱花和浅草的勃勃生机.
前面六句中,诗人已把西湖春色描绘得十分美好,在结尾处则说自己“最爱”湖东的白沙堤,至于这里怎样可爱,除点明是在“绿杨阴里”而外,未作任何形容,全凭读者根据前面的描写发挥联想和想象,从而取得了“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效果.诗贵含蓄.这样含蓄的结尾,更是难能可贵.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对于他的政绩,历史对他褒贬不一,但是对于他的文学成就无不交口称赞.他的许多诗文都写得别具一格,既具有高超的文学色彩,又具有很深的思想性,深得人们的喜爱.他的许多诗文讲究章法和格律,遣辞造句颇费推敲,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此诗中“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中的“护田”“排闼”等等,既是很深的典故,修辞手法也十分高超.此诗共有二首,这是第一首.
这首七绝,从院内写到院外,写庭院,也是对主人的称赞,这样再写院外,才能把山水写得充满深情.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茅檐”代指庭院,可见主人屋舍的简朴,然而主人非常爱干净,人又非常勤快,庭院经常打扫,总是干干净净的,叫人感觉舒适.“静”就是“净”,连青苔都扫得一干二净,别的不必说,该是多么整洁.更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花木,各种各色,一畦一畦的,整整齐齐,万紫千红,都是主人亲手栽培的.诗人称赞主人,他是多么富有生活情趣,用自己的双手把整个庭院摆弄得干干净净,美不胜收.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着一“护”字,“绕”字也显得那么有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样美丽,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庭院增色添彩,顾不得敲门就推门而入,奉献上自己的一片青翠.诗人以神来之笔,挥写出千古传诵的名句.
游 山 西 村
《游山西村》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农村风光,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哲理,至今被人传诵.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农家虽无好酒,但遇上丰年也要留足鸡、肉等款待客人.这一句写出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性格.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是动中即景,写出曲折多变的景色.“山重水复”见地形复杂,显出所经山水之无穷变化.一个“疑”字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又一村”则写出自己的欣喜之情.这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的哲理.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描绘乡村社日前夕的热闹情景.社日未到,但农民们已经吹箫击鼓,结队往来,衣着都很简朴.“古风存”,用农民服饰的简朴盛赞他们性格的淳厚质朴.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一句写主观心境,如果今后有时间乘月色出游,我会随时拄着手杖来敲你们的门的.作者的恋恋不舍之情溢于言表.诗人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里,对这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这首诗语言质朴清新,塑造了一个游客形象.全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晰,语言生动.中间两联对偶自然工整,显出诗人锤炼字句的非凡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