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是细胞唯一的直接能源物质吗?ATP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在现在的生物课本中明明写着,那么是不是唯一的能源物质呢?NADPH是光合作用光反应的产物,与ATP一起同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且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2 22:05:15
ATP是细胞唯一的直接能源物质吗?ATP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在现在的生物课本中明明写着,那么是不是唯一的能源物质呢?NADPH是光合作用光反应的产物,与ATP一起同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且有
ATP是细胞唯一的直接能源物质吗?
ATP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在现在的生物课本中明明写着,那么是不是唯一的能源物质呢?NADPH是光合作用光反应的产物,与ATP一起同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且有强还原性,所以,NADPH是否也应该是直接的能源物质?
请各位网友注意题中的“唯一”二字,ATP是唯一的直接的能源物质吗?请就这“唯一”作答,不是“唯一”,那么还有什么?
ATP是细胞唯一的直接能源物质吗?ATP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在现在的生物课本中明明写着,那么是不是唯一的能源物质呢?NADPH是光合作用光反应的产物,与ATP一起同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且有
这样自然而然地就引出ATP这一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ATP这种绝对含量极少的物质为什么成为直接能源...葡萄糖、糖元、淀粉、脂肪、氨基酸、脂肪酸、磷酸肌酸等,这些都可作为生物体的能源物质,但生物体不能利用这些能源... 知识方面1、理解ATP的分子简式及其结构特点
2、理解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对细胞中能量代谢中的意义
3、理解ATP的形成途径
4、掌握ATP是新陈代谢的直接能源,并理解ATP作为"能量通用货币"的含义
能力方面:学生通过分析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及其对细胞内供能的意义,初步训练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让学生在分析自己身体内发生的ATP-ADP循环及其重要意义过程中,体验到生物学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价值,加强学生对身边的科学(RLS)这一理念的理解.
教材分析
1、对于ATP的分子结构,教材首先介绍了ATP是腺嘌呤核苷的衍生物,分子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基,~代表高能磷酸键,然后从比较高能磷酸化合物释放能量的标准数值和ATP释放能量的数值入手,使学生很信服地认识到ATP的确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2、对于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教材中首先介绍了ATP水解和重新合成的过程:ATP与ADP的转化中,ATP的第二个和第三个磷酸之间的高能磷酸键对于细胞中能量的捕获、贮存和释放都是很重要的.第二个高能磷酸键的末端,能很快地水解断裂,于是ATP转换为ADP,能量随之释放出来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同样,在提供能量的条件下,也容易加上第三个磷酸,使ADP又转化为ATP.在ATP与ADP的转化过程中都需要酶的参与,活细胞内这个过程是永无休止地循环进行的.
同时还介绍了ATP与ADP的这种相互转化是十分迅速的,ATP在细胞中的含量是很少的,如肌细胞中的ATP只能维持肌肉收缩2钞钟左右.从而易于引发学生讨论ADP-ADP循环的意义,同时可使学生加强ATP是生物体维持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的观点.
3、对于ATP的形成途径,教材是在介绍了ADP-ATP循环的基础上,从动物(包括人体)和绿色植物两方面进行了阐述.对动物而言,产生ATP途径是是氧化磷酸化,即呼吸作用;对植物而言,产生ATP的过程包括氧化磷酸化(呼吸作用)和光合磷酸化(光合作用).
4、对于ATP的生理功能,教材先分析了生物体内糖类、脂肪等物质具有储存能量的特点,指出新陈代谢不仅需要酶,还需要能量,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之一,脂肪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但这些有机物中的能量都不能直接被生物利用,它们的能量只有在细胞中随着有机物的逐步分解而释放出来,且储存到ATP中才能被生物体利用,从而使学生易于理解为什么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在本节的最后,教材还用ATP是流通着的"能量货币"这一形象的比喻,以加深学生对ATP的生理功能以及ADP-ATP相互转化的认识,即伴随着ATP的水解与合成的过程,发生着能量的释放与储存,从而推动新陈代谢顺利进行.
教法建议
本节教学内容中,ATP的分子简式、ATP的生理功能是重点,ATP与ADP的相互转变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既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1.引入本节课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以下事实,即生物体的生存不仅仅要依靠物质上的支持,同时还必须有能量的维持,在生物体内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必定伴随着能量的获取、储存、释放、利用和散失.这样,引入ATP这一生物体直接能源就顺理成章了.
2.引出ATP这一高能化合物时,还是先从学生较为熟悉的能量形式入手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比如,可先从宏观上引导学生分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把光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糖类、脂肪等有机物中;动植物又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体内的有机物而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出:光能只有转化成一种活跃的化学能,才能被绿色植物利用;同样,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出的能量,除了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或维持体温外,其余的都要转化成一种活跃的化学能,才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那么这种活跃的、随时可以利用的化学能是什么呢?这样自然而然地就引出ATP这一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
3.ATP的分子结构不宜讲授得过于深入.学生只要了解ATP中具有不稳定的高能磷酸键,ATP水解时释放其能量,形成ATP时需要能量就可以了,应把学生讨论的重点放在ATP释放出的能量用于哪些生理过程,及形成ATP的高能磷酸键时,能量来自哪些生理过程,以便使学生易于理解ATP和ADP的相互转变在细胞中能量的储存、转移和利用中的作用.
4.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及这种转化在能量的储存、转移和利用中的作用,是本节学习的难点.为使学生的讨论顺利进行,教师应适时给学生以下提示:其一,细胞内ATP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其二,ATP在细胞内的含量是极少的,其三,细胞内的糖类、脂类等能源物质不能被细胞直接利用,ATP的水解后释放的能量才是细胞内各种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其四,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不能为生物体直接利用,只有这些能量转移给ATP,且ATP水解后释放的能量才可被细胞利用.最终应使学生认识到ATP与ADP之间高效、迅速的转化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的,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是细胞能量代谢的"通用货币".
5.ATP的形成途径也不宜太深入,因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具体过程还没学到.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ATP中的化学能,并将ATP中的化学能最终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即光合作用过程中固定的光能是绿色植物、动物和人形成的ATP的能量源泉.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 第二节 新陈代谢与ATP
【教学重点】ATP的分子简式及其结构特点、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对细胞内能量代谢中的意义、ATP的形成途径、ATP是新陈代谢的直接能源,能理解ATP作为“能量通用货币”的含义
【教学难点】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对细胞内能量代谢中的意义、理解ATP作为“能量通用货币”的含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手段】板图、挂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引言
设计1:通过学生列举生活实例引入ATP这一高能化合物.
新陈代谢的物质变化过程中,必定伴随着能量的转化.为了使学生对能量的转化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教师应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找一些能量转化的实例,比如可以提问:
(1)“你能举出几个生物体内发生的诸如能量转化、或能量的吸收储存、或能量的释放利用的例子来吗?”
(2)“绿色植物能把光能直接用于有机物的合成吗?”或“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这些能量能直接被细胞利用吗?”
不能,光能必须要转化为一种活跃的化学能才能用于有机物的合成;有机物中的能量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后,也必须转化为一种活跃的化学能才能用于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携带这种活跃的化合能的物质就是一种高能化合物,即ATP,这样很自然地引入了ATP这个概念.
设计2:从细胞中能量利用存在的矛盾入手,设计相关的问题串引入ATP这一高能化合物.
(1)“细胞中主要是由什么细胞器来产生能量的?”
线粒体的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细胞中有哪些生理过程在不断地消耗着能量?”
细胞分裂、细胞核中DNA的复制、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细胞膜主动运输、高尔基体合成分泌等需要能量
(3)“细胞内产能与用能很明显地存在着空间上的隔离,细胞是怎样解决这一矛盾的呢?”
(4)“细胞内存在有糖类、脂肪等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含有大量且稳定的能量,但某项生命活动可能不用大量的能量就足以进行,而且糖类、脂肪中储存的能量又过于稳定,不易被生物体利用,细胞又是怎样解决这一矛盾的呢?”
这样就可自然地引入ATP这种储能少、不稳定、可为所有生理活动供能的高能化合物.
2、ATP的分子简式及其结构特点
在引导学生讨论ATP的分子结构简式及其特点时,可从ATP的英文名称中的三个字母含义、中文名称、ATP是高能化合物等方面入手,使学生易于理解ATP的结构特点及其生理作用.
需要向学生解释清楚高能化合物的概念,即高能磷酸键水解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是一般的共价键的2倍以上,如ATP末端磷酸水解生成ADP和磷酸时,释放出的能量约30.5kJ/mol上,而6-磷酸葡萄糖水解成葡萄糖和磷酸时,释放的能量只有13.8kJ/mol.这种键称为高能键,常以“~”符号表示.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统称为高能化合物.
然后让学生自己分析ATP的结构简式的含义,如ATP中两个磷酸基团之间(P和P之间用“~“表示)的化学键是高能磷酸键.
细胞内释放能量的反应,如呼吸作用常会伴随ADP转变成ATP;而耗能的反应,如蛋白质的合成等,需要用ATP水解成ADP再将能量释放出来,以推动需能代谢反应的进行.
ATP和ADP在体内总是处于不停地转化中,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3、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变及其意义
在引导学生讨论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变时,需强调细胞内ATP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ATP在细胞内的含量是极少的,细胞内的糖类、脂类等能源物质不能被细胞直接利用,ATP的水解后释放的能量才是细胞内各种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不能为生物体直接利用,只有这些能量转移给ATP,且ATP水解后释放的能量才可被细胞利用.最终应使学生认识到ATP与ADP之间高效、迅速的转化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的,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是细胞能量代谢的“通用货币”.
4、在讨论了ATP和ADP之间相互转变及其意义后,在小结ATP在细胞内能量的转换、运输、利用中的关键作用时,可结合本节所讲的内容,提一些与ATP有关的综合性问题供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ATP这一生物体直接能源物质的理解.比如,可以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众多能源物质中,ATP这种绝对含量极少的物质为什么成为直接能源?
葡萄糖、糖元、淀粉、脂肪、氨基酸、脂肪酸、磷酸肌酸等,这些都可作为生物体的能源物质,但生物体不能利用这些能源物质中的能量,这些物质中储存的能量必须要转移给ATP中.生物体直接从ATP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形式的能量,如ATP可转化为机械能、电能、渗透能、化学能、光能和热量等.(2)为什么ATP是细胞内能量释放、储存、转移和利用的中心物质,成为生物的直接能源呢?
我们来看看葡萄糖和ATP分子中储存能量的差异就明白了.ATP末端磷酸基团水解时,释放出的能量是30.5kJ/mol,一般把水解时释放20.92 kJ/mol以上能量的化合物叫高能化合物,可见ATP是高能化合物,而且其能量与某些高能化合物(如磷酸肌酸)相比,要低一些,因此磷酸肌酸中的能量可在不需额外供能的情况下转移给ATP.而葡萄糖分子彻底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后,释放出2870kJ/mol的能量.结果,存在于葡萄糖分子中的能量就像存在银行里的钱,而储存在ATP分子中的能量则像“零钱”,它更容易在细胞中被使用,因此还有的说ATP是能量的“通用货币”就是这个道理.
(3)ATP对生命的维持是极其重要的,试想:当产生ATP的过程停止时,会发生什么?
举一个例子,学生可能知道氰化物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使人死亡,其毒理就是阻挡ATP的形成.当人体ATP合成受阻后,机体没有ATP,神经细胞和其他细胞中的细胞活动就不能继续,人在3-6分钟内就会失去知觉.
(4)还有一个问题值得一提,就是ATP在生物体中的绝对含量是极小的,但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每时每刻都在消耗着ATP,但在正常情况下,生物体内的ATP量可满足机体的要求,奥妙何在呢?
生物体可把其它能源物质的能量高速地转移给ATP,以补充ATP的消耗,即ATP—ADP循环速度是很快的.
qqbb1943 发表于 >2005-10-3 9:05:44 [全文] [评论] [引用] [推荐] [档案] [推给好友]
2005-10-3
呼吸作用教案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类型、场所、生理意义、以及在生产、生活实践上的运用.
2.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和图解.
3.掌握有氧呼吸物质和能量变化的特点,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对教材新旧知识组合,使学生领会认知结构须逐步深化,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和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比较的思考能力.
2.适当扩展认知面,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践的能力.
3.通过学生读书及与教师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自学和主动理解新知识的技能技巧.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分析比较;尤其是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相伴发生的理解,对学生渗透辩证唯物论的思想.
2.拓宽发酵理论在生产、生活中运用的科普实例,使学生受到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熏陶.
3.呼吸作用的突出意义是为生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充足的氧是有氧呼吸的前提和条件,教育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四)学科方法训练点
1.掌握相关知识的区别与联系,学会运用比较法.
2.结合多媒体复合片,对板块知识能采用读、想、议、练等灵活多变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
有氧呼吸作用的生理过程.
[解决方法]①通过提问、读书、思考、理解反应式及图解、课堂练习来突出.
②通过简表列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栏目,简明地抓住要点.
2.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
①有氧呼吸全过程的物质与能量的变化特点.
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解决办法]①通过引导、思考,学会写相关反应式,须有“能量”栏才能表达其完整性和科学性.
②通过列表比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启发学生思考不可分离的联系点.
3.教学疑点及解决办法
为什么无氧呼吸的产物有的是酒精?有的是乳酸?
解决办法]启发学生运用酶的特性解释.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方法:以启发式谈话法和引导对比法为主,兼用讲述法、归纳小结法.
五、教具准备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分步图解.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连环图解.
3.线粒体亚显微结构图.
4.洪水淹没植物前后和水稻生长环境动画模拟情景图.
5.学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6.教师板书提纲.
六、学生活动设计
1.通过学生阅读、勾书、视图、思考、叙述、讨论、练习等多种形式逐一完成学习目标.
2.通过无氧呼吸内容启发学生用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讨论形式去归纳小结.
3.给学生思考和讨论问题的时间.
4.比较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5.归纳总结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七、教学
引言: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形成了有机物,能量也储存在有机物中,但这个能量还不能直接用于生命活动,要将它用于生命活动,必须要经过一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呼吸作用.
一)呼吸作用的过程
植物(包括所有的生物)的呼吸作用分两种类型,即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1.有氧呼吸:即有氧呼吸作用
(1)概念学生阅读课文P·67页,把有氧呼吸的概念勾画在书上,同时指导学生把其中的“氧气、酶、彻底、分解、大量”等词汇标上重点符号.
(2)总反应式
我们通过对有氧呼吸概念的理解,怎样写出与概念相符合的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学生思考、口头叙述概念,并把文字“翻译”成化学反应方程式,教师对不完整处进行引导和补充.
从有氧呼吸化学反应式两边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进行逆向思考,可与植物的什么生理作用联系起来?让学生展开议论,教师引导到与光合作用相联系的知识点上.
提 问:呼吸作用是不是光合作用的简单逆转?为什么?学生思考后,教师总结.
有氧呼吸是植物分解自身的有机物成为无机物CO2和H2O,并释放能量的过程,而光合作用是利用无机物来合成有机物,储藏能量的过程,这两种生理作用前者是分解代谢,后者是合成代谢,表面上,它们的反应过程正好相反,但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体现植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代谢过程.
①有氧呼吸是需氧生物(包括绝大多数植物和动物)必须的生命活动,而光合作用只是绿色植物才具有;②完成两个生理过程的场所不同;③所需要的酶不同;④中间步骤也不同.
提问:光合作用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上进行,那么,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哪儿呢?让学生答出.
用屏幕展示)线粒体结构图,让学生回答线粒体结构名称.
提问: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线粒体的什么结构上?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结构与功能相关,我们将讨论有氧呼吸的具体生理过程,并理解“主要”场所的内涵.
(3)有氧呼吸的全过程
学生阅读教材P·68,思考:有氧呼吸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分别在细胞的什么场所进行?让学生讨论,教师肯定,屏幕逐一展示.
第一阶段:C6H12O6 2丙酮酸+4[H]+2ATP(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第二阶段:2丙酮酸+H2O 2CO2+2O[H]+2ATP(在线粒体中进行)
第三阶段:24[H]+6O2 12H2O+34ATP(在线粒体中进行)
第一、二阶段产生的氢传递给氧,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产生大量的能量.有氧呼吸的意义主要表现在第三阶段.
提 问:怎样理解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让学生充分讨论,教师在此基础上小结: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并不是全部在线粒体内完成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中进行,可提供的能量十分有限;第二、三阶段的生化反应不但在线粒体中完成,而且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要的绝大部分(占95%)能量.所以,线粒体成为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以上三个阶段都需要酶的催化,那么这些酶是否相同?启发学生回答.
屏幕显示)有氧呼吸过程图解即教材P·68页图22,请参看图解做练习.
①把教材中有氧呼吸过程连环图解的三阶段用三个圈划分出来.(多媒体分步展示)
②有氧呼吸过程中需要氧和产生能量最多的阶段和场所是 [ ]
A.第三阶段和细胞质基质B.第二、三阶段和细胞质基质C.第三阶段和线粒体D.第二、三阶段和线粒体
③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的共同产物是[ ]
A.CO2、ATPB.[H]、ATP、O2C.[H]、ATPD.[H]、ATP、CO2
④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能形成的产物是[ ]A.CO2B.[H]C.O2D.ATP
①略; ②C; ③C; ④D.
由第三小题可以推知,有氧呼吸在分解有机物的同时,都要释放能量,二者总是相伴进行着.
4)有氧呼吸释放能量
1摩尔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产生2870千焦的能量,大约1255千焦被“ADP+Pi”捕获,并转移到ATP的分子结构中.请想一想,ADP和Pi接受能量并形成ATP的反应式应该怎样表达?抽学生口述(屏幕显示):
DP+Pi+能量 ATP
2.无氧呼吸:即无氧呼吸作用
(1)概念
指导学生读书.请把概念中的“无氧、酶、分解、不彻底、少量”等词下划上着重符号.
酸奶或泡菜,啤酒或醪糟,在制作过程中都要密闭处理——发酵后制成口感舒适、略带酸味或酒味的食品.那么,“密闭处理、酸味、酒味”是怎么一回事?生化原理是什么?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密闭处理给相关微生物创造缺氧条件,使其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或酒精.
提问:发酵指什么?让学生答出,发酵指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不知同学们是否看见过做醪糟,糯米煮熟稍微冷却后,加入醪糟即酵母菌,盖上棉絮,几天后,揭开棉絮,即闻酒香,是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搅动醪糟,有气泡,是同时产生的CO2,摸容器周围是热的,则是发酵过程放出的热量.启发学生根据微生物无氧呼吸的原理再举出10个左右运用发酵的实例,教师给予肯定.如:酱油、醋、味精、面包、馒头、果酒、白酒、工业酒精、沼气、发酵饲料等等.阐述生物遗传工程高科技技术的运用,将大大提高相关厌氧微生物的生产力,在此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待同学们攀登和创新.
发酵通常是指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但无氧呼吸不完全是指发酵.无氧呼吸的生理过程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在细胞的什么部位完成?请同学们读书,教师梳理:无氧呼吸分两个阶段,均为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屏幕显示)
(2)过程
(3)总反应式
①C6H12O6 2C2H5OH(酒精)+2CO2+能量
②C6H12O6 2C3H3O3+能量
提 问:为什么无氧呼吸的产物有的是酒精 有的是乳酸?启发学生回忆有关酶的知识,在生化反应过程中,起催化的酶不同,产物就不同.
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释放出的能量要少得多,未释放的能量储存在酒精或乳酸等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中,酒精能燃烧,说明酒精中还储存有大量的能量.
学生模拟情景讨论:(分步展示图像)某地区和庄稼长势良好;一场洪水将庄稼淹没;十多天以后,洪水才慢慢退去.请联想,洪水退去后,庄稼会出现什么后果?为什么?
学生读书P·70,发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适时小结:庄稼会枯萎甚至死亡(展示图象).因为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所以陆生植物不能长期忍受无氧呼吸.
屏幕显示图像:水田中的水稻.为什么水稻常年泡在水中仍无恙呢?学生讨论,水稻是中空的,地上部分可通过气腔把氧气运送到根部,再加上长期生活在水中,水稻的根比较适应无氧呼吸.
学生练习:屏幕显示.
填表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二)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
凡是活着的生物都要进行呼吸作用,你们了解呼吸作用的意义吗?让学生阅读教材P·70-P·71“呼吸意义”一段,并找出重点词语.
三)总结:学生讨论,屏幕依次再现板书提纲,教师口述:(1)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它是一切生物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生命活动.(2)植物的呼吸作用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3)高等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是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CO2和H2O的过程,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移到ATP中储存,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在无氧的条件下,高等植物可以进行短时间的无氧呼吸,但是无氧呼吸放能少,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4)微生物进行无氧呼吸,又叫发酵.
(四)布置作业:列表比较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作用
(五)板书设计
四 呼吸作用
(一)呼吸作用的过程
(二)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八、参考资料
人不停地在进行呼吸:吸进氧气,吐出二氧化碳.植物也同样日夜不停地在进行呼吸,它是通过体表上的气孔或生物膜吸收氧,排出二氧化碳的.白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二氧化碳,远远地超过了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因此,植物好像是在白天只有光合作用,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其实不然.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内的细胞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植物的呼吸作用通常指有氧呼吸,有氧呼吸要消耗光合作用所产生的一部分有机物,还要利用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与光合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植物的这种呼吸作用又叫做“光呼吸”.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和两种类型;2、理解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和总反应式;3、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4、理解呼吸作用在绿色植物新陈代谢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和协作学习的精神.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综合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和提问反馈法
三、学习方法:
观察法、回忆法、讨论法和比较法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重点展示细胞内线粒体的结构、呼吸作用的细微过程)
五、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什么?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物质:二氧化碳+水 葡萄糖 葡萄糖 二氧化碳+水
能量: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葡萄糖中贮存的能量释放
并贮存在葡萄糖中
合成代谢 分解代谢
(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
新陈代谢
引入新课:
引导提问:呼吸作用是不是光合作用的简单逆转呢?我们来看看呼吸作用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引出课题,[电脑显示“呼吸作用”].[出示教学目标]呼吸作用作为一种分解代谢,其化学本质属于氧化分解,那么,一般地说,氧化反应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氧气的直接参与,一种是没有氧气参与下的氧化反应.这里我们把有氧气参与的呼吸作用称为有氧呼吸,把无氧气参与的呼吸作用称为无氧呼吸,即呼吸作用的两种类型.首先我们来看在有氧气参与的情况下,呼吸作用是如何进行的.[电脑显示“有氧呼吸”,出示“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哪儿呢?”]提示学生回忆前面所学的细胞器的有关知识,[出示“线粒体的结构模式图”],问:为什么说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引导学生从酶的角度上来讲).再从“主要”上引出其他的场所,从而引出对呼吸作用过程的分析.
3、重点对有氧呼吸的过程进行具体的分析. [动画显示每一阶段的过程、条件、产物、场所.]第一阶段,显示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产生了[H]和ATP,着重强调[H]的写法、还原性和量,此时,让学生对照图解说出第一步的反应式,提示学生注意条件;第二阶段,反应场所转到线粒体中,丙酮酸在水(强调)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的过程,同样产生了[H]和ATP,让学生写出第二步的反应式;第三阶段,从外界吸入的氧与前两次的[H]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形成大量的ATP,让学生说出第三步的反应式.这样,逐步反映有氧呼吸的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