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和评价科举制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9 04:09:49
如何认识和评价科举制度如何认识和评价科举制度如何认识和评价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一)积极作用1、科举极大地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为了适应科举的需要,中央官学、地方官学、各地书院及各种乡村私塾不断

如何认识和评价科举制度
如何认识和评价科举制度

如何认识和评价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一)积极作用
1、科举极大地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为了适应科举的需要,中央官学、地方官学、各地书院及各种乡村私塾不断发展.
明清时期,“科举必由学校”,各类学校就更加发达了. 明朝南京国子监学生多达 9000人,是15世纪中国规模最大的最高学府. 清代府、州、县学的教官就有 4000多人,府、州、县学及私塾的学生,大概有上百万人.
科举极大调动了广大学子的学习积极性,对形成中华民族刻苦学习的优秀传统发挥了重要作用.读书人数的增加,学校教育的发展,导致对经、史、子、集等各类书籍的需求量也大为增加.书籍需求增加,文化得到普及.而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造纸技术的提高,使各类书籍得以大量印刷和广泛流布,这样就大大推动了文化的普及.
2、科举明显地推动人才的选拔,提高 整个官吏集团的文化水平与素质 .
科举制度主要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以提高官员的素质,科举选拔的仕人虽然有个别败类,但多数以“修齐治平”为己任,更不乏政绩显赫者.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3、科举有利于国家政治的统一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
科举则是向社会各阶层开放,允许普通士人和官员都可以自愿报名,这就扩大了选举范围,使封建地主阶级的选举制度能够发挥更大的效力.科举制度把考试和考核结合起来,通过分级考试,层层挑选,择优录取,考试方法比赛完备,它为广泛网罗人才,保持社会的稳定,以至对于社会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科举促进儒家文化的传播,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文化与道德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文化是儒家文化 ,科举制度是知识分子和占统治地位文化的连接点. 科举规范了广大士人学习和修养的内容,有利于促进思想的统一.在中国广阔土地上,在交通通讯不发达的情况下,科举对各民族之间使用不同方言的汉族之间共同使用汉语文,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促进了祖国的统一,各民族的融合.
4、对国外选官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科举制度在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选拔官员制度,因而对东亚许多国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日、朝、越三国模仿中国设立科举制度,各有特色,时间长短也不一样,但对于三国儒家文化的传播和文化水平的提高,都有积极的作用.
中国的科举制度不仅东传日本、朝鲜、越南,而且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产生过重要影响. 16世纪以后,许多来华的欧洲传教士,纷纷将中国的科举制度介绍到西方.
曾任美国联邦人事总署署长的艾伦 ?坎贝尔教授来华讲学时曾说:“当我接收联合国的邀请来中国讲授文官制度的时候,我深感惊讶.因为在我们西方所有的政治学教科书中,当谈及文官制度时,都把它的创始者归于中国.”
(二)消极作用
总的说来,在科举制实行的前期,其进步作战较期突出.而后期消极作用较突出.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主要有四点:
1、 用科名羁糜人才,统治人民思想.
科举制将教育和做官直接联系起来, 以科名荣誉 , 令天下读书人对功名利禄趋之若鹜, 使举人贡士以上安富尊荣,效忠君上, 这就造成中国教育官本位的思想.天下读书人怀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幻想整日埋头苦读.在“功名”二字的利诱下,不再关心国家的盛衰、人民的疾苦了,他们俯首贴耳地服从封建统治者的一切安排.
唐太宗曾经私自登上宫殿正门,看见进士们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2、八股文体,严重束缚了思想.
特别是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内容限制在四书五经范围内,考试内容单薄, 两两对偶, 规律严 ,束缚多. 所以士人只钻研作文诀窍,知识面已狭窄到极点. 八股取士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究实际学问,大多数读书人经历的是头白齿摇、终老科场的失意. 让万千学子困死考场,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终生一事无成.
专制王权的高压下,科举制已蜕变为扼杀人才的工具,一些清醒的士人发出了“科举杀人”的呐喊.如顾炎武所言:“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 龚自珍在诗中呼吁:“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3、 教育沦为科举的附庸.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实施,就像一根指挥棒一样,对教育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和影响.一方面,科举有力地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士人的学习积极性和社会兴学设教的热情;另一方面,又使得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 学校教育完全以科举考试为准尺而调节、变化,成了考试的预备场所, 混淆了选拔人才与培养人才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
4、科举仅存“进士”一科,限制了社会所需多种人才的成长.
广大士子专在四书五经之文字形式中耗费心力 ,而不注重实学. 跟社会民生紧密相关的艺术与科技门类的知识文化由于远离科举而遭冷遇,鄙薄自然科学技术与实际能力,造成知识分子孤陋寡闻.清末, 民族危机和清王朝统治危机日益加深,旧式科举出身的士大夫在知识和能力方面都应付不了国难当头的局面. 至18世纪中叶,面对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强行贩卖鸦片毒品,中华文明古国屡战屡败,国破家亡,落入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
(三)对生活习俗的影响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年,是中国古代一项集文化、教育、政治、社会等多方面功能的基本制度,它曾长期左右着士人的命运和文风时尚.1300年间,传统中国官僚政治、士绅社会与儒家文化皆以科场为中心得以维系和共生,科场成为中国社会政治生活和人文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现在有不少地方还有用科名命名的食品,如酒令中的“五经魁”等叫法,一些地区的“状元红”酒、“状元豆”等食品,体现的也是从前人们对科名的崇尚心态.开封现在还有“进士糕”与“状元饼”的传统名点,是人们馈赠亲友和招待贵宾的高级礼品.
在厦门、漳州、泉州、金门一带,中秋节有 “夺状元饼”的习俗.
状元筹的出现是与科举制密切相关的. “状元筹”(又称“状元签”),是明清时期流行于士人阶层的博弈用品. 状元筹是古人寓教于乐的娱戏,力图激励人们公平竞争、启发思维、进取向上的一种教育方法.当然,也有人用这种方法来占卜流年运气,状元筹有时也被当作赌博的器具.
(一)积极作用
1、科举极大地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为了适应科举的需要,中央官学、地方官学、各地书院及各种乡村私塾不断发展.
明清时期,“科举必由学校”,各类学校就更加发达了. 明朝南京国子监学生多达 9000人,是15世纪中国规模最大的最高学府. 清代府、州、县学的教官就有 4000多人,府、州、县学及私塾的学生,大概有上百万人.
科举极大调动了广大学子的学习积极性,对形成中华民族刻苦学习的优秀传统发挥了重要作用.读书人数的增加,学校教育的发展,导致对经、史、子、集等各类书籍的需求量也大为增加.书籍需求增加,文化得到普及.而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造纸技术的提高,使各类书籍得以大量印刷和广泛流布,这样就大大推动了文化的普及.
2、科举明显地推动人才的选拔,提高 整个官吏集团的文化水平与素质 .
科举制度主要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以提高官员的素质,科举选拔的仕人虽然有个别败类,但多数以“修齐治平”为己任,更不乏政绩显赫者.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3、科举有利于国家政治的统一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
科举则是向社会各阶层开放,允许普通士人和官员都可以自愿报名,这就扩大了选举范围,使封建地主阶级的选举制度能够发挥更大的效力.科举制度把考试和考核结合起来,通过分级考试,层层挑选,择优录取,考试方法比赛完备,它为广泛网罗人才,保持社会的稳定,以至对于社会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科举促进儒家文化的传播,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文化与道德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文化是儒家文化 ,科举制度是知识分子和占统治地位文化的连接点. 科举规范了广大士人学习和修养的内容,有利于促进思想的统一.在中国广阔土地上,在交通通讯不发达的情况下,科举对各民族之间使用不同方言的汉族之间共同使用汉语文,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促进了祖国的统一,各民族的融合.
4、对国外选官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科举制度在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选拔官员制度,因而对东亚许多国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日、朝、越三国模仿中国设立科举制度,各有特色,时间长短也不一样,但对于三国儒家文化的传播和文化水平的提高,都有积极的作用.
中国的科举制度不仅东传日本、朝鲜、越南,而且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产生过重要影响. 16世纪以后,许多来华的欧洲传教士,纷纷将中国的科举制度介绍到西方.
曾任美国联邦人事总署署长的艾伦 ?坎贝尔教授来华讲学时曾说:“当我接收联合国的邀请来中国讲授文官制度的时候,我深感惊讶.因为在我们西方所有的政治学教科书中,当谈及文官制度时,都把它的创始者归于中国.”
(二)消极作用
总的说来,在科举制实行的前期,其进步作战较期突出.而后期消极作用较突出.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主要有四点:
1、 用科名羁糜人才,统治人民思想.
科举制将教育和做官直接联系起来, 以科名荣誉 , 令天下读书人对功名利禄趋之若鹜, 使举人贡士以上安富尊荣,效忠君上, 这就造成中国教育官本位的思想.天下读书人怀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幻想整日埋头苦读.在“功名”二字的利诱下,不再关心国家的盛衰、人民的疾苦了,他们俯首贴耳地服从封建统治者的一切安排.
唐太宗曾经私自登上宫殿正门,看见进士们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2、八股文体,严重束缚了思想.
特别是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内容限制在四书五经范围内,考试内容单薄, 两两对偶, 规律严 ,束缚多. 所以士人只钻研作文诀窍,知识面已狭窄到极点. 八股取士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究实际学问,大多数读书人经历的是头白齿摇、终老科场的失意. 让万千学子困死考场,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终生一事无成.
专制王权的高压下,科举制已蜕变为扼杀人才的工具,一些清醒的士人发出了“科举杀人”的呐喊.如顾炎武所言:“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 龚自珍在诗中呼吁:“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3、 教育沦为科举的附庸.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实施,就像一根指挥棒一样,对教育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和影响.一方面,科举有力地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士人的学习积极性和社会兴学设教的热情;另一方面,又使得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 学校教育完全以科举考试为准尺而调节、变化,成了考试的预备场所, 混淆了选拔人才与培养人才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
4、科举仅存“进士”一科,限制了社会所需多种人才的成长.
广大士子专在四书五经之文字形式中耗费心力 ,而不注重实学. 跟社会民生紧密相关的艺术与科技门类的知识文化由于远离科举而遭冷遇,鄙薄自然科学技术与实际能力,造成知识分子孤陋寡闻.清末, 民族危机和清王朝统治危机日益加深,旧式科举出身的士大夫在知识和能力方面都应付不了国难当头的局面. 至18世纪中叶,面对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强行贩卖鸦片毒品,中华文明古国屡战屡败,国破家亡,落入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
(三)对生活习俗的影响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年,是中国古代一项集文化、教育、政治、社会等多方面功能的基本制度,它曾长期左右着士人的命运和文风时尚.1300年间,传统中国官僚政治、士绅社会与儒家文化皆以科场为中心得以维系和共生,科场成为中国社会政治生活和人文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现在有不少地方还有用科名命名的食品,如酒令中的“五经魁”等叫法,一些地区的“状元红”酒、“状元豆”等食品,体现的也是从前人们对科名的崇尚心态.开封现在还有“进士糕”与“状元饼”的传统名点,是人们馈赠亲友和招待贵宾的高级礼品.
在厦门、漳州、泉州、金门一带,中秋节有 “夺状元饼”的习俗.
状元筹的出现是与科举制密切相关的. “状元筹”(又称“状元签”),是明清时期流行于士人阶层的博弈用品. 状元筹是古人寓教于乐的娱戏,力图激励人们公平竞争、启发思维、进取向上的一种教育方法.当然,也有人用这种方法来占卜流年运气,状元筹有时也被当作赌博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