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H=3的CH3COOH溶液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请问:混合后的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如何?2、NH4HCO3是酸式盐还是碱式盐?为什么?3、为什么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PH不一定为7?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2/03 19:16:33
1、PH=3的CH3COOH溶液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请问:混合后的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如何?2、NH4HCO3是酸式盐还是碱式盐?为什么?3、为什么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PH不一定为7?
1、PH=3的CH3COOH溶液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请问:混合后的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如何?
2、NH4HCO3是酸式盐还是碱式盐?为什么?
3、为什么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PH不一定为7?
1、PH=3的CH3COOH溶液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请问:混合后的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如何?2、NH4HCO3是酸式盐还是碱式盐?为什么?3、为什么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PH不一定为7?
PH=3的CH3COOH溶液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者不可能恰好完全反应,醋酸将剩余很多.所谓的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是指按照方程式所表示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
碳酸氢铵是酸式盐.酸式盐的水溶液不一定显酸性,比如NH4HCO3溶液显很弱碱性,碳酸氢钠溶液显弱碱性,而亚硫酸氢钠溶液显弱酸性.
因为生成的不一定是强碱强酸盐.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
1/就是正好反应生成了醋酸钠,醋酸和氢氧化钠没有剩余,C(Na+)>C(CH3COO-)>C(OH-)>C(H+).
2/酸式盐,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易失电子)除金属离子【或NH4+(有金属离子性质)】外还有氢离子,阴离子(易得电子)为酸根离子的盐。这是定义,也就是说电离后HCO3-中含H。和酸性盐要区别开。
3/因为指示剂没有正好是7的,而且一滴滴下来也无法正好让PH等于7,那...
全部展开
1/就是正好反应生成了醋酸钠,醋酸和氢氧化钠没有剩余,C(Na+)>C(CH3COO-)>C(OH-)>C(H+).
2/酸式盐,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易失电子)除金属离子【或NH4+(有金属离子性质)】外还有氢离子,阴离子(易得电子)为酸根离子的盐。这是定义,也就是说电离后HCO3-中含H。和酸性盐要区别开。
3/因为指示剂没有正好是7的,而且一滴滴下来也无法正好让PH等于7,那是个突变过程。
收起
1、恰好完全反应------正好按方程式的系数比反应
2、酸式盐。酸碱中和时酸过量生成的盐为酸式盐,NH4HCO3是1mol 氨水和1mol 碳酸反应生成的,氨水是一元碱,碳酸是二元酸,酸过量。
3、因为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有误差,甲基橙是3.1--4.4;酚酞是8--10....
全部展开
1、恰好完全反应------正好按方程式的系数比反应
2、酸式盐。酸碱中和时酸过量生成的盐为酸式盐,NH4HCO3是1mol 氨水和1mol 碳酸反应生成的,氨水是一元碱,碳酸是二元酸,酸过量。
3、因为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有误差,甲基橙是3.1--4.4;酚酞是8--10.
收起
1、一比一反应 离子浓度:Na+>CH3COO->OH->H+
2、酸式盐 碱式盐是当中带有氢氧根的
比如Cu2(OH)2CO3
3、滴定终点有个范围的,在那个范围内都算,到PH=7附近稍微多个半滴什么的都会引起PH比较大的变化,所以一般PH=4-10貌似都算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