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久越好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1 12:34:49
越久越好
越久越好
越久越好
原始的传说
有关藏族的起源众说纷纭,有说是来自印度,是释迦牟尼的后裔;有的以藏族人相貌与马来西亚人相似,而认为应是有马来西亚半岛迁徙而来.然而,在藏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则是记载在藏文史书《西藏王统记》中的一段“猕猴变人”的传说.
相传普陀山上的观世音菩萨命其猕猴徒弟,由南海到雪域的西藏来修行.为了度化西藏,猕猴与当地的妖女结合,生下六只小猴,老猴将它们送到果树林间,任他们各自觅食生活.这些小猴长大后,互相交配又生下了五百只小猴,如此愈生愈多,眼看树林间的果子渐渐稀少,观世音菩萨便命老猴到须弥山中取来天生五谷种子,撒向西藏大地,于是长出了各种谷物.这些猴子改吃五谷,尾巴渐渐缩短,逐渐进化成人形,这便是藏族的祖先.
传说在泽当东方的贡布山上,还留有当年猴子们栖息的“猴子洞”遗迹,而“泽当”在藏语里就是“猴子玩耍之地”.离泽当不远的撒拉林,传说是老猴当年谷撒大地的地方,有“藏族第一块田地”之称,至今,每逢春耕播种时节,藏人们仍要到这里抓一把“神土”,以保佑丰收.
这样的神话传说固然无从考证,却反映了西藏高原在人类有记载历史之前便已有原始人类活动,这由近年陆续在林芝、定日、昌都等地发现的旧石器、新石器遗址可得到佐证.
西藏的原始人类又与甘肃、青海一带迁徙而来的羌人融合,而发展成为藏族.藏族原来只是居住在山南地区的一个原始部落,部落的第一个首领叫聂赤赞普,“赞普”是英武之王的意思.他是后来吐蕃王室的始祖,他的子孙也世袭“赞普”的尊号,所以历史上将藏王称为“赞普”.公元七世纪前,藏族部落分散各地,直到第三十三代赞普--松赞干布,以武力统一了各部落,建立了吐蕃王朝,藏族才开始壮大.
统一的吐蕃王朝
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后,将都城迁到拉萨,并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推行一系列重要措施,并且仿照印度的梵文创立了西藏文字.此外,松赞干布也打算以联姻的外交来巩固王朝,于是先向南方的尼泊尔请婚,娶得赤尊公主.然后又在唐太宗贞观八年,派遣使者到长安上表求婚,但这门婚事被唐太宗婉拒,松赞干布一怒之下挥兵攻打唐朝,唐太宗也不甘示弱,以武力反击,大败吐蕃.但经过这一战,唐太宗也深知吐蕃顽强,不易征服,故答应其宰相,将文成公主下嫁给藏王,时为贞观14年.
第二年(贞观15年),文成公主由长安出发,经过两年多的翻山越岭,长途跋涉,终于抵达拉萨.随着文成公主的入藏,汉族的文学、艺术、医学、历算、农业等文化技术也传入了西藏.后来,文成公主又由唐朝召来五百名工匠协助建造大昭寺、小昭寺,大昭寺不仅建筑宏伟,更成为西藏佛教的圣殿,至今香火不绝.文成公主带来的佛像、佛经及其虔诚的心,也促进了佛教的推广.佛教对西藏文化及藏族生活习俗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文成公主可说是最关键的人物.
公元650年松赞干布过世之后,大唐和吐蕃的关系恶化,双方时战时和,一直持续到唐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23年),双方各因国内战乱频繁,于是协议互不侵犯,并将盟文刻在石碑上,分别立于长安和拉萨.如今拉萨的“唐蕃会盟碑”仍树立在大昭寺前.
自松赞干布开始,佛教在吐蕃日渐盛行,后来更是礼遇印度高僧入藏弘法,结果融合了西藏原始宗教钵教(笨教),创立了西藏密教,即现在所说的喇嘛教.随着喇嘛教势力的日渐增大,与旧贵族大臣不断发生矛盾,各种冲突愈演愈烈,甚至演变为群雄割据的局面,吐蕃逐渐沦落为黑暗时期,国力日渐衰落.
萨加王朝与政教合一
经过了漫长的黑暗时期,十一世纪初,吐蕃文化开始复兴,佛教在西藏也衍生数个教派.十三世纪时,吐蕃向元朝请降,第一次纳入中国版图,元朝虽然派有将军驻吐蕃,但藏人仍享有相当的自主权.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对西藏的统治采取怀柔政策,他尊西藏佛教萨迦派领袖八思巴为国师,赋予他西藏的统治权,于是西藏又成为一个统一的王朝---萨迦王朝.另一方面,西藏的佛教也籍着元朝皇帝的信仰,而逐渐向北方的蒙古草原传播,这就是今日中亚、内蒙、外蒙的蒙古各族所以会信仰喇嘛教的原因.
元朝被灭以后,萨迦王朝也跟着衰亡,终于被葛举派的帕竹教派所取代.之后,藏王又取得政权,成为西藏的当权者,但由于藏王与喇嘛教的关系相当密切,政教合一的局面仍然维持.
这一时期,西藏还有更重大的一件事,那就是宗喀巴(1357-1419)的宗教改革.他鉴于当时西藏佛教界的颓废,而创立了严守戒律的新教派--格鲁派,格鲁派兴起后迅速发展,不久便成为西藏的主流教派.宗喀巴死后,格鲁派以“活佛制度”解决掌教的继承问题,他的两大弟子分别转世为“达赖”和“班禅”.
明神宗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格鲁派掌教被蒙古土默特部的俺答汗赠以“达赖喇嘛”的尊号,是达赖三世,他追认前两位掌教为达赖一世、达赖二世;公元1645年,日喀则的格鲁派掌教也被蒙古和硕特部的固始汗尊为“班禅喇嘛”,他也追认前三世而自认为班禅四世.
由十七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中叶,虽然时有外来势力介入,但一直与西藏政权、历史息息相关的仍是达赖喇嘛政权.而达赖喇嘛政权的建立,达赖五世居功其伟.达赖五世(1617--1682)富有政治才能,公元1643年,他籍蒙古固始汗的兵力打败藏王,统一西藏,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甘丹颇章王朝”.然后,又于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到北京朝觐,接受清廷的册封,更加巩固了他的地位.他在世的时候,可以说是西藏文化的黄金时代,不论经济、文学、艺术都有显著的发展,集西藏艺术大成的布达拉宫,也在这时开始重建.
清初的统治与英国的入侵
达赖五世死后,西藏局势不稳,清廷以安定西藏为由,派大臣驻守西藏,时为康熙44年(公元1705年).康熙59年,清廷又派兵驻守拉萨,立达赖七世成立新政府;雍正五年,清廷明定驻藏大臣制度;乾隆15年,提高驻藏大臣的职权,西藏重要政务必须由达赖喇嘛与清廷驻藏大臣合议,才能作成决定,西藏成为清朝宗主权下的保护国.乾隆55年,尼泊尔入侵西藏,攻陷日喀则等地,清廷派兵协助藏人击退尼泊尔,并将领土分为卫(前藏)、藏(后藏)、康(西康)及阿里四部分,从此确立了中国对西藏的统治权.
十八世纪末叶以后,英国以殖民地印度为基地,试图将势力向中国西南地区伸展,屡次要求与西藏通商.1888年,英国与西藏发生武力冲突,彼此的关系恶化,终于在1903年,英国以英领印度军队强行通过边境攻入西藏,双方在江孜宗山激战,至今宗山上的抗英炮台仍然存在.江孜失陷后,英军攻入拉萨,达赖十三世流亡到蒙古,班禅被迫和英国缔结“拉萨条约”.达赖十三世由蒙古辗转到北京,但他深知那时的清廷无法依托,于是在宣统元年(1909年)返回拉萨,图谋独立.清廷知道后,派四川总督攻占拉萨,达赖十三世不得不再度由西藏出走,这回他逃往印度寻求英国的保护.
独立冲击下的西藏
辛亥革命爆发后,达赖十三世重返拉萨,在英国的扶持下宣布独立,并主张金沙 江以西应划归西藏,所以经常在西康边境一带滋事.国民政府成立后,西藏虽然派有驻京代表,中央也在拉萨设有驻藏办事处,但是政府很少能到达金沙江以西 的区域.
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签定和平解放西藏协定.1956年,设立西藏自治区,并将原金沙江以西地区并入西藏.由于设立自治区政权后,传统的奴隶制社会体制和宗教至上的僧院制度被改革,于是西藏各地对此不满的人士陆续掀起了反抗运动,甚至于1959年在拉萨爆发了大规模的动乱,达赖十四世逃亡印度,追随他逃亡的藏人多达十余万.
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也波及了西藏,多数寺院被夷为平地,僧侣被驱逐,文物也遭捣毁,给西藏的历史文化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现在国家已恢复藏人的宗教自由,并推动藏人治藏政策、加强藏语教育、免除税收、免受计划生育限制等措施,努力改善藏民的生活水平.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独立的呼声仍然不断.1987年秋到1988年春,短短半年之间,拉萨数次发生反政府运动者与军队之间的冲突事件,使得拉萨不得不在88年春宣布戒严,直到90年四月才宣布解除.
另一方面,流亡的达赖十四世仍不时地游走各国,为西藏非暴力的独立运动到处宣传.1988年6月,他在法国发表宣言:假如中国承认西藏的自治权,西藏也将承认中国拥有西藏的外交权.达赖十四世本人于198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