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文艺常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9 14:38:14
编导文艺常识
编导文艺常识
编导文艺常识
一、填空
24.意大利
25.词 光未然 (原名张光年) 曲 冼星海
26.《风云儿女》
27.王洛宾
28.巴赫
29. 理查德·克莱德曼
30.贾科莫·普契尼
31.《鹿鼎记》、《书剑恩仇录》
32.《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
33.舒婷
34.余华
35.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
36.陈可辛
37.《推手》、《喜宴》、《饮食男女》
38.罗伯特·弗拉哈迪
39.希区柯克
40.《月球旅行记》
二、名词解释
景别
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电影画面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景别的划分,一般可分为五种,由近至远分别为特写(人体肩部以上)、近景(人体胸部以上)、中景(人体膝部以上)、全景(人体的全部和周围背景)、远景(被摄体所处环境).在电影中,导演和摄影师利用复杂多变的场面调度和镜头调度,交替地使用各种不同的景别,可以使影片剧情的叙述、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人物关系的处理更具有表现力,从而增强影片的艺术感染力.
主观镜头
主观镜头表示片中角色观点的镜头.当角色扫视一场面,或在一场面中走动时,摄影机代表角色的双眼,显示角色所看到的景象.从镜头给观众的印象而言,又有客观镜头和主观镜头两种.从导演(也是观众)的视角出发来叙述的镜头叫客观镜头.从剧中人物的视点 出发来叙述的镜头叫主观镜头.主观镜头把摄影机的镜头当作 剧中人的眼睛,直接“目击”生活其他人、事、物的情景.它因代表了剧中人物对人或物的主观印象,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可能使我们观众产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效果,进而使观众和人物进行情绪交流,获得共同的感受.
超现实主义电影
现代电影的一种运动,1920年兴起法国,主要是将意象做特异、不合逻辑的安排,以表现潜意识的种种状态.超现实主义电影把文学上的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运用于电影创作的电影流派.承袭了这一创作主张的倡导者安德烈-布菜东的原则,强调无理性行为的真实性、梦境的重要意义、不协调的形象对列的情绪力量和对个人快感的执着追求.一度成为二十年代法国先锋派电影的主要倾向,后来又成为美国实验电影和地下电影的重要一翼.在供商业发行的故事片领域,超现实主义不构成独立的流派,它的影响只见于影片的个别镜头或段落.阿杜-基洛的《电影申的超现实主义》是进行这种研究的典型论著.
二十年代,法国先锋派电影人士发现电影的照相本性和蒙太奇对列技巧使它成为超现实主义最理想的表现手段.这一观点始终流行在反传统的影片制作者中间,并被不断付诸实践.
曹雪芹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小说家.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最复杂的作家之一.按照曹雪芹好友张宜泉的说法,他应该是姓曹名沾,字梦阮,号芹溪居士.但有的研究者认为他的字是芹圃,号雪芹.曹雪芹是内务府汉军旗人,出身“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音乐旋律
音乐的首要要素.通常指若干乐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节奏的序列.按一定的音高、时值和音量构成的、具有逻辑因素的单声部进行的.人们习惯上所说的旋律其实指的是曲调.而旋律则可以指任何有音高与节奏的乐音序列.旋律是构成声部的基础,只有先构成旋律,才能产生声部(此处的声部指某旋律在音乐中的位置),从而产生(复合)音响.
旋律线
构成旋律包含两个要素,即旋律线(或称音高线)和节奏.
节奏
生动的语言节奏和丰富的生活节奏是旋律节奏的自然基础;调式、旋律线和节奏的有机结合,并通过一定的音乐结构来加以体现,便是完整的曲调.
曲调
“曲调”即歌唱性旋律或主要旋律,“歌唱性的旋律”即能表达某种乐思的旋律,“主要旋律”(或称主旋律)即在听感上占有主导作用的旋律.
长焦距镜头
长焦距镜头是指比标准镜头的焦距长的摄影镜头.长焦距镜头分为普通远摄镜头和超远摄镜头两类.普通远摄镜头的焦距长度接近标准镜头,而超远摄镜头的焦距却远远大于标准镜头.以135照相机为例,其镜头焦距从85毫米— 300毫米的摄影镜头为普通远摄镜头,300毫米以上的为超远摄镜头.长焦镜头的焦距长,视角小,在底片上成像大.所以在同一距离上能拍出比标准镜头更大的影象.适合于拍摄远处的对象.由于它的景深范围比标准镜头小,因此可以更有效地虚化背景突出对焦主体,而且被摄主体与照相机一般相距比较远,在人像的透视方面出现的变形较小,拍出的人像更生动,因此人们常把长焦镜头称为人像镜头.但长焦镜头的镜筒较长,重量重,价格相对来说也比较贵,而且其景深比较小,在实际使用中较难对准焦点,因此常用于专业摄影.
二人转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它植根于汉族民间文化,属于汉族走唱类曲艺曲种,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用东北人的俏皮话说: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莲花落亦称“落子”,是北方地区汉族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边说边唱,载歌载舞.名段有《大西厢》、《回杯记》、《祝九红吊孝》、《梁塞金擀面》、《马前泼水》、《包公断太后》等.东北是清朝的“龙兴”之地,自古以来除辽东、辽西有少量汉人外,以白山黑水为中心的广袤地区则是少数民族特别是满、蒙等骑射、游牧民族的天下.在康雍乾盛世期间,清朝实习严厉的“封关”政策,严禁汉人进入关东.康雍乾盛世过后,清朝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国力日弱,加上外敌入侵,“封关”政策名存实亡,导致清后期和民国初年出现“闯关东”大潮,大批山东、河北人进入东北,“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的二人转就是“闯关东”的人从关内带至关外的.
三言二拍
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总计四百多万字,收录故事尽200篇.“三言”是明代冯梦龙所编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则是凌蒙初所编《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由于“三言”和“二拍”编著年代相近,内容形式类似,故后人常将其合并,称为“三言二拍”."三言"内容广泛,从各个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二拍”的有些作品反映了市民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有些作品提出在爱情婚姻生活中要求男女平等的观点.“二拍”善于组织情节,因此多数篇章有一定的吸引力,语言也较生动.但从总的艺术魅力来说,它比“三言”差得多."二拍"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一些优秀篇章还写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新变化,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及封建婚姻制度等."二拍"的出现,开创了文人拟作话本专集的先例,在古代小说史上有着重要影响.
注:部分来自百科,如果解决了楼楼问题,望楼楼采纳,您的支持将是我前行的希望,还有我也是学编导的哦,希望我们可以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