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梅雨,伏旱现象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2 11:21:43
什么是梅雨,伏旱现象
什么是梅雨,伏旱现象
什么是梅雨,伏旱现象
初夏江淮流域一带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简称“霉”;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在中国史籍中记载较多.如《初学记》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梅熟而雨曰梅雨”.唐柳宗元《梅雨》:“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等.中国历书上向有霉雨始、终日的记载:开始之日称为“入霉”,结束之日称为“出霉”.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入霉,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霉.入霉总在6月6~15日之间,出霉总在7月8~19日之间,中国东部有一个雨期较长、雨量比较集中的明显雨季,由大体上呈东西向的主要雨带南北位移所造成,是东亚大气环流在春夏之交季节转变其间的特有现象.6月中旬以后,雨带维持在江淮流域,就是梅雨.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
此外,由于这一时段的空气湿度很大,百物极易获潮霉烂,故人们给梅雨起了一个别名,叫做“霉雨”.明代谢在杭的《五杂炬•天部一》记述:“江南每岁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霉腐,俗谓之梅雨,盖当梅子青黄时也.自徐淮而北则春夏常旱,至六七月之交,愁霖雨不止,物始霉焉” .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更明确指出:“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霉也”.
http://baike.baidu.com/lemma-php/dispose/view.php/38767.htm
伏旱
我国旧历最热的仲夏季节叫“伏天”.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梅雨静止锋已于7月上旬推移到横河中下游和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高”控制,形成反气旋天气,以下沉气流为主,日照长,太阳辐射很强,气温高,蒸发旺盛.农作物生长也快,农田需水量很大.但由于气团单一,除局部地区的雷阵雨外,无大片雨区,普遍出现干旱酷暑天气,故叫“伏旱”.这一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午后气温一般达33~35℃,个别地方有高达43~45℃的高温记录.
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指宜昌以东的28—34°N范围内或称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这狭长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这时正值江南梅子黄熟季节,故称“梅雨”。梅雨天气的主要特征是多阴雨天气,日照短,相对湿度大,雨量充沛,常有大雨到暴雨。
梅雨是一种大型降水天气过程,是由于大气环流相对稳定而成,在梅雨期,...
全部展开
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指宜昌以东的28—34°N范围内或称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这狭长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这时正值江南梅子黄熟季节,故称“梅雨”。梅雨天气的主要特征是多阴雨天气,日照短,相对湿度大,雨量充沛,常有大雨到暴雨。
梅雨是一种大型降水天气过程,是由于大气环流相对稳定而成,在梅雨期,在50°N以北的较高纬地区常有阻塞高压维持,致使冷空气不能大规模南下,而在较低纬区。西太平洋副高脊线位于20—25°N左右。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恰是西太平洋副高输送的西南暖湿气流和北方小股冷空气交汇区域,这一带常有切变线,西南低涡活动,地面上则有准静止锋和锋面气旋活动,造成长期的阴雨天气及一次次的大—暴雨过程,在卫星云图上常稳定着一条梅雨锋云带。
不过,每年梅雨的“入梅”和“出梅”日期是不同的。早晚可相差40多天,有时则会出现“少梅”或“空梅”现象,有时则会出现“丰梅”现象。如1954年和1991年都是梅雨期特长而降水特别多,造成江淮流域的洪涝灾害。而1994年出现少梅、江淮地区异常干旱。这种梅雨期的异常情况,往往与全球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联系在一起的。
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指宜昌以东的28—34°N范围内或称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这狭长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这时正值江南梅子黄熟季节,故称“梅雨”。梅雨天气的主要特征是多阴雨天气,日照短,相对湿度大,雨量充沛,常有大雨到暴雨。
梅雨是一种大型降水天气过程,是由于大气环流相对稳定而成,在梅雨期,在50°N以北的较高纬地区常有阻塞高压维持,致使冷空气不能大规模南下,而在较低纬区。西太平洋副高脊线位于20—25°N左右。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恰是西太平洋副高输送的西南暖湿气流和北方小股冷空气交汇区域,这一带常有切变线,西南低涡活动,地面上则有准静止锋和锋面
不过,每年梅雨的“入梅”和“出梅”日期是不同的。早晚可相差40多天,有时则会出现“少梅”或“空梅”现象,有时则会出现“丰梅”现象。如1954年和1991年都是梅雨期特长而降水特别多,造成江淮流域的洪涝灾害。而1994年出现少梅、江淮地区异常干旱。这种梅雨期的异常情况,往往与全球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联系在一起的。
我国旧历最热的仲夏季节叫“伏天”。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梅雨静止锋已于7月上旬推移到横河中下游和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高”控制,形成反气旋天气,以下沉气流为主,日照长,太阳辐射很强,气温高,蒸发旺盛。农作物生长也快,农田需水量很大。但由于气团单一,除局部地区的雷阵雨外,无大片雨区,普遍出现干旱酷暑天气,故叫“伏旱”。这一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午后气温一般达33~35℃,个别地方有高达43~45℃的高温记录。
收起
梅雨--初夏时期从中国长江流域到日本南部雨期较长的连阴雨。因时值梅子黄熟,故名。
梅雨产生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的锋区(可称梅雨锋),是极地气团和副热带气团相互作用的产物。梅雨雨带的位置和稳定性,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脊线一般稳定在北纬20°~25°之间)和强度密切相关,还与西风带有无利于冷空气南下到长江流域的环流形势有关。每年6月初,当大气环流的形势产生比较大的调整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
全部展开
梅雨--初夏时期从中国长江流域到日本南部雨期较长的连阴雨。因时值梅子黄熟,故名。
梅雨产生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的锋区(可称梅雨锋),是极地气团和副热带气团相互作用的产物。梅雨雨带的位置和稳定性,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脊线一般稳定在北纬20°~25°之间)和强度密切相关,还与西风带有无利于冷空气南下到长江流域的环流形势有关。每年6月初,当大气环流的形势产生比较大的调整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跳到北纬20°以北,就开始人梅。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进一步北跳,越过北纬25°时,梅雨期结束,这时长江流域进入伏旱期。
梅雨时节话梅雨
梅雨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指宜昌以东的28―34°N范围内或称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这狭长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这一时期,由于大气环流的季风调整,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在江淮流域持续交绥,形成一条东西向准静止锋,一般称为梅雨锋,使得阴雨连绵和暴雨集中。由于正值江南梅子黄熟时期,故称“梅雨”或“黄梅天气”。又因这时高温高湿,衣物容易霉烂,又称“霉雨”。
在梅雨时期,从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维持一条稳定持久的雨带。雨带中的暴雨分布不均匀,常有数个暴雨中心。梅雨锋的暴雨强度一般比台风暴雨要小得多,但由于梅雨锋持续时间长,暴雨范围广,造成的洪涝灾害的区域一般比台风要大。如1991年和1999年江淮流域梅雨期持续均达2个月,长江下游、太湖、淮河等地区出现了暴雨天气和严重的洪涝灾害,受灾害面积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受灾程度之重,均为历史罕见。太湖、里下河、滁河、秦淮河地区均出现历史最高水位。
形成梅雨锋暴雨的大气环流条件一般包括:
(1)在亚洲的高纬度地区对流层中部有阻塞高压或稳定的高压脊,大气环流相对稳定少变;
(2)中纬度地区西风环流平直,频繁的短波活动为江淮地区提供冷空气条件;
(3)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一次明显西伸北跳过程,500hPa副高脊线稳定在北纬20度至25度之间,暖湿气流从副高边缘输送到江淮流域。
在这种环流条件下,使得梅雨锋徘徊于江淮流域,并常常伴有西南涡和切变线,在梅雨锋上则中尺度系统如锋面气旋非常活跃。这不仅维持了梅雨期连续性降水,而且为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而梅雨锋暴雨则是不同尺度环流系统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特定地区的特殊天气。
由于大气环流的变异性,导致每年梅雨的“入梅”和“出梅”日期不同,早晚可相差40多天。有的年份,梅雨锋特别活跃,暴雨频繁,造成洪涝灾害。有时梅雨锋不明显,则会出现“少梅”或“空梅”现象。如1954年、1991年和1999年,都是由于梅雨期特别长,降水特别多,从而造成江淮流域的洪涝灾害。而1994年出现少梅,使江淮地区显得异常干旱。还有的年份,会出现梅雨带北移后又返回江淮流域再度维持相对稳定的现象,习惯上称“倒黄梅”。如1980年8月的“倒黄梅”对浙江各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种梅雨期的异常情况,往往与全球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联系在一起的。
在正常情况下,7月上旬后,江淮流域梅雨自南而北陆续结束,锋面雨带移至华北地区,江淮流域进入高温少雨的伏旱天气。
什么是伏旱,它是怎样形成的?
在伏天时期出现的干旱,称为伏(夏)旱。其特点是太阳辐射强烈,温度高、湿度小、蒸发和蒸腾量大我国长江流域特别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等省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晴热少雨,伏旱的发生比较频繁,高 达50%。其他地区有些年份也出现伏(夏)旱。 夏季是农作物生育旺盛的时期,伏(夏)旱虽不及春旱 出现的频率高;但对作物的危害一般较春旱重,所以有"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的农谚。伏旱不仅关系到当年作物的生长,而且也决定当年水库的蓄水量和土壤底墒的形成, 对来年的冬小麦和春播作物的生长及产量都有重要影响。
收起
居住在长江中下游的人们,往往有这样的体验:晴雨多变的春天一过,初夏随着而来,但不久,天空又会云层密布,阴雨连绵,有时还会夹带着一阵阵暴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梅雨”来临了。
梅雨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指宜昌以东的28—34°N 范围内或称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这狭长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
"梅雨”的名称是怎么得来的呢?原来它源于我国的一个气...
全部展开
居住在长江中下游的人们,往往有这样的体验:晴雨多变的春天一过,初夏随着而来,但不久,天空又会云层密布,阴雨连绵,有时还会夹带着一阵阵暴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梅雨”来临了。
梅雨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指宜昌以东的28—34°N 范围内或称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这狭长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
"梅雨”的名称是怎么得来的呢?原来它源于我国的一个气象名词。梅雨,在古代常称为黄梅雨。早在汉代,就有不少关于黄梅雨的谚语;在晋代已有“夏至之雨,名曰黄梅雨”的记载;自唐宋以来,对梅雨更有许多妙趣横生的描述。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过一首咏《梅雨》诗:“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其中的“梅实迎时雨”,指梅子熟了以后,迎来的便是“夏至”节气后“三时”的“时雨”。现在气象上的梅雨是泛指初夏向盛夏过渡的一段阴雨天气。
宋代贺铸曾被称誉为“贺梅子”,据说就是因为他在《青玉案》一词中写下了这样的名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宋代陈岩肖在《庚溪诗话》中也有“江南五月梅熟时,霖雨连旬,谓之黄梅雨”的记述。明代徐应秘在《玉芝堂谈荟》中写道:“芒后逢壬立梅,至后逢壬断梅”。历史上所称的“黄梅雨”通常是指“梅”节令内的降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群众习惯上取“芒种”节气为梅节令,此时正值梅熟时节,因此也叫“黄梅”。
此外,由于这一时段的空气湿度很大,百物极易获潮霉烂,故人们给梅雨起了一个别名,叫做“霉雨”。明代谢在杭的《五杂炬•天部一》记述:“江南每岁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霉腐,俗谓之梅雨,盖当梅子青黄时也。自徐淮而北则春夏常旱,至六七月之交,愁霖雨不止,物始霉焉” 。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更明确指出:“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霉也”。
可见,“梅雨“或”霉雨“的称谓由来已久,它开始在我国流传,至少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
收起
初夏江淮流域一带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简称“霉”;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在中国史籍中记载较多。如《初学记》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梅熟而雨曰梅雨”。唐柳宗元《梅雨》:“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等。中国历书上向有霉雨始、终日的记载:开始之日称为“入霉”,结束之日称为“出霉”。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入霉,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霉。入霉总在...
全部展开
初夏江淮流域一带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简称“霉”;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在中国史籍中记载较多。如《初学记》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梅熟而雨曰梅雨”。唐柳宗元《梅雨》:“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等。中国历书上向有霉雨始、终日的记载:开始之日称为“入霉”,结束之日称为“出霉”。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入霉,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霉。入霉总在6月6~15日之间,出霉总在7月8~19日之间,中国东部有一个雨期较长、雨量比较集中的明显雨季,由大体上呈东西向的主要雨带南北位移所造成,是东亚大气环流在春夏之交季节转变其间的特有现象。6月中旬以后,雨带维持在江淮流域,就是梅雨。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
此外,由于这一时段的空气湿度很大,百物极易获潮霉烂,故人们给梅雨起了一个别名,叫做“霉雨”。明代谢在杭的《五杂炬•天部一》记述:“江南每岁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霉腐,俗谓之梅雨,盖当梅子青黄时也。自徐淮而北则春夏常旱,至六七月之交,愁霖雨不止,物始霉焉” 。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更明确指出:“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霉也”。
http://baike.baidu.com/lemma-php/dispose/view.php/38767.htm
伏旱
我国旧历最热的仲夏季节叫“伏天”。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梅雨静止锋已于7月上旬推移到横河中下游和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高”控制,形成反气旋天气,以下沉气流为主,日照长,太阳辐射很强,气温高,蒸发旺盛。农作物生长也快,农田需水量很大。但由于气团单一,除局部地区的雷阵雨外,无大片雨区,普遍出现干旱酷暑天气,故叫“伏旱”。这一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午后气温一般达33~35℃,个别地方有高达43~45℃的高温记录。
回答者:高楼居士 - 状元 十四级 7-1 19:56
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指宜昌以东的28—34°N范围内或称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这狭长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这时正值江南梅子黄熟季节,故称“梅雨”。梅雨天气的主要特征是多阴雨天气,日照短,相对湿度大,雨量充沛,常有大雨到暴雨。
梅雨是一种大型降水天气过程,是由于大气环流相对稳定而成,在梅雨期,在50°N以北的较高纬地区常有阻塞高压维持,致使冷空气不能大规模南下,而在较低纬区。西太平洋副高脊线位于20—25°N左右。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恰是西太平洋副高输送的西南暖湿气流和北方小股冷空气交汇区域,这一带常有切变线,西南低涡活动,地面上则有准静止锋和锋面气旋活动,造成长期的阴雨天气及一次次的大—暴雨过程,在卫星云图上常稳定着一条梅雨锋云带。
不过,每年梅雨的“入梅”和“出梅”日期是不同的。早晚可相差40多天,有时则会出现“少梅”或“空梅”现象,有时则会出现“丰梅”现象。如1954年和1991年都是梅雨期特长而降水特别多,造成江淮流域的洪涝灾害。而1994年出现少梅、江淮地区异常干旱。这种梅雨期的异常情况,往往与全球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联系在一起的。
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指宜昌以东的28—34°N范围内或称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这狭长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这时正值江南梅子黄熟季节,故称“梅雨”。梅雨天气的主要特征是多阴雨天气,日照短,相对湿度大,雨量充沛,常有大雨到暴雨。
梅雨是一种大型降水天气过程,是由于大气环流相对稳定而成,在梅雨期,在50°N以北的较高纬地区常有阻塞高压维持,致使冷空气不能大规模南下,而在较低纬区。西太平洋副高脊线位于20—25°N左右。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恰是西太平洋副高输送的西南暖湿气流和北方小股冷空气交汇区域,这一带常有切变线,西南低涡活动,地面上则有准静止锋和锋面
不过,每年梅雨的“入梅”和“出梅”日期是不同的。早晚可相差40多天,有时则会出现“少梅”或“空梅”现象,有时则会出现“丰梅”现象。如1954年和1991年都是梅雨期特长而降水特别多,造成江淮流域的洪涝灾害。而1994年出现少梅、江淮地区异常干旱。这种梅雨期的异常情况,往往与全球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联系在一起的。
我国旧历最热的仲夏季节叫“伏天”。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梅雨静止锋已于7月上旬推移到横河中下游和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高”控制,形成反气旋天气,以下沉气流为主,日照长,太阳辐射很强,气温高,蒸发旺盛。农作物生长也快,农田需水量很大。但由于气团单一,除局部地区的雷阵雨外,无大片雨区,普遍出现干旱酷暑天气,故叫“伏旱”。这一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午后气温一般达33~35℃,个别地方有高达43~45℃的高温记录。
回答者:凭栏看剑 - 大魔导师 十三级 7-1 19:56
梅雨--初夏时期从中国长江流域到日本南部雨期较长的连阴雨。因时值梅子黄熟,故名。
梅雨产生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的锋区(可称梅雨锋),是极地气团和副热带气团相互作用的产物。梅雨雨带的位置和稳定性,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脊线一般稳定在北纬20°~25°之间)和强度密切相关,还与西风带有无利于冷空气南下到长江流域的环流形势有关。每年6月初,当大气环流的形势产生比较大的调整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跳到北纬20°以北,就开始人梅。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进一步北跳,越过北纬25°时,梅雨期结束,这时长江流域进入伏旱期。
梅雨时节话梅雨
梅雨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指宜昌以东的28―34°N范围内或称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这狭长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这一时期,由于大气环流的季风调整,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在江淮流域持续交绥,形成一条东西向准静止锋,一般称为梅雨锋,使得阴雨连绵和暴雨集中。由于正值江南梅子黄熟时期,故称“梅雨”或“黄梅天气”。又因这时高温高湿,衣物容易霉烂,又称“霉雨”。
在梅雨时期,从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维持一条稳定持久的雨带。雨带中的暴雨分布不均匀,常有数个暴雨中心。梅雨锋的暴雨强度一般比台风暴雨要小得多,但由于梅雨锋持续时间长,暴雨范围广,造成的洪涝灾害的区域一般比台风要大。如1991年和1999年江淮流域梅雨期持续均达2个月,长江下游、太湖、淮河等地区出现了暴雨天气和严重的洪涝灾害,受灾害面积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受灾程度之重,均为历史罕见。太湖、里下河、滁河、秦淮河地区均出现历史最高水位。
形成梅雨锋暴雨的大气环流条件一般包括:
(1)在亚洲的高纬度地区对流层中部有阻塞高压或稳定的高压脊,大气环流相对稳定少变;
(2)中纬度地区西风环流平直,频繁的短波活动为江淮地区提供冷空气条件;
(3)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一次明显西伸北跳过程,500hPa副高脊线稳定在北纬20度至25度之间,暖湿气流从副高边缘输送到江淮流域。
在这种环流条件下,使得梅雨锋徘徊于江淮流域,并常常伴有西南涡和切变线,在梅雨锋上则中尺度系统如锋面气旋非常活跃。这不仅维持了梅雨期连续性降水,而且为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而梅雨锋暴雨则是不同尺度环流系统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特定地区的特殊天气。
由于大气环流的变异性,导致每年梅雨的“入梅”和“出梅”日期不同,早晚可相差40多天。有的年份,梅雨锋特别活跃,暴雨频繁,造成洪涝灾害。有时梅雨锋不明显,则会出现“少梅”或“空梅”现象。如1954年、1991年和1999年,都是由于梅雨期特别长,降水特别多,从而造成江淮流域的洪涝灾害。而1994年出现少梅,使江淮地区显得异常干旱。还有的年份,会出现梅雨带北移后又返回江淮流域再度维持相对稳定的现象,习惯上称“倒黄梅”。如1980年8月的“倒黄梅”对浙江各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种梅雨期的异常情况,往往与全球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联系在一起的。
在正常情况下,7月上旬后,江淮流域梅雨自南而北陆续结束,锋面雨带移至华北地区,江淮流域进入高温少雨的伏旱天气。
什么是伏旱,它是怎样形成的?
在伏天时期出现的干旱,称为伏(夏)旱。其特点是太阳辐射强烈,温度高、湿度小、蒸发和蒸腾量大我国长江流域特别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等省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晴热少雨,伏旱的发生比较频繁,高 达50%。其他地区有些年份也出现伏(夏)旱。 夏季是农作物生育旺盛的时期,伏(夏)旱虽不及春旱 出现的频率高;但对作物的危害一般较春旱重,所以有"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的农谚。伏旱不仅关系到当年作物的生长,而且也决定当年水库的蓄水量和土壤底墒的形成, 对来年的冬小麦和春播作物的生长及产量都有重要影响。
回答者: qsmm - 榜眼 十二级 7-1 19:56
居住在长江中下游的人们,往往有这样的体验:晴雨多变的春天一过,初夏随着而来,但不久,天空又会云层密布,阴雨连绵,有时还会夹带着一阵阵暴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梅雨”来临了。
梅雨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指宜昌以东的28—34°N 范围内或称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这狭长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
"梅雨”的名称是怎么得来的呢?原来它源于我国的一个气象名词。梅雨,在古代常称为黄梅雨。早在汉代,就有不少关于黄梅雨的谚语;在晋代已有“夏至之雨,名曰黄梅雨”的记载;自唐宋以来,对梅雨更有许多妙趣横生的描述。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过一首咏《梅雨》诗:“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其中的“梅实迎时雨”,指梅子熟了以后,迎来的便是“夏至”节气后“三时”的“时雨”。现在气象上的梅雨是泛指初夏向盛夏过渡的一段阴雨天气。
宋代贺铸曾被称誉为“贺梅子”,据说就是因为他在《青玉案》一词中写下了这样的名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宋代陈岩肖在《庚溪诗话》中也有“江南五月梅熟时,霖雨连旬,谓之黄梅雨”的记述。明代徐应秘在《玉芝堂谈荟》中写道:“芒后逢壬立梅,至后逢壬断梅”。历史上所称的“黄梅雨”通常是指“梅”节令内的降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群众习惯上取“芒种”节气为梅节令,此时正值梅熟时节,因此也叫“黄梅”。
此外,由于这一时段的空气湿度很大,百物极易获潮霉烂,故人们给梅雨起了一个别名,叫做“霉雨”。明代谢在杭的《五杂炬•天部一》记述:“江南每岁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霉腐,俗谓之梅雨,盖当梅子青黄时也。自徐淮而北则春夏常旱,至六七月之交,愁霖雨不止,物始霉焉” 。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更明确指出:“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霉也”。
可见,“梅雨“或”霉雨“的称谓由来已久,它开始在我国流传,至少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