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名著 的读书笔记名著的读书笔记 必须1500字以上 、不要超出2000字我还会加分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9 08:26:05
读名著 的读书笔记名著的读书笔记 必须1500字以上 、不要超出2000字我还会加分的、
读名著 的读书笔记
名著的读书笔记 必须1500字以上 、不要超出2000字
我还会加分的、
读名著 的读书笔记名著的读书笔记 必须1500字以上 、不要超出2000字我还会加分的、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英文名字: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翻译为:三个国度的传奇故事),为四大名著(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之一,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中国小说由短篇发展至长篇的原因与说书有关.宋代讲故事的风气盛行,说书成为一种职业,说书人喜欢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为题材来敷演,而陈寿《三国志》里面的人物众多,事件纷繁,正是撰写故事的最好素材.三国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来在民间也已流传,加上说书人长期取材,内容越来越丰富,人物形象越来越饱满,最后由许多独立的故事逐渐组合而成长篇巨著.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会上经过漫长时间口耳相传,最后得以加工、集合成书,成为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这是一种了不起的集体创造,与由单一作者撰写完成的小说在形态上有所不同.《三国演义》对后来的小说相信有一定的启导作用.
三国故事在我国古代民间颇为流行.宋元时代即被搬上舞台,金、元演出的三国剧目达30多种.元代即出现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本书24卷.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拥刘贬曹”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
《三国演义》塑造了一大群鲜明生动,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罗贯中也因此获得了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刻画的近200个人物形象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义胸怀,具有济世救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真实的曹操是有不同的.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人志士.其实历史上的刘备和演义中的差别很多.但是历史上的刘备确实也是仁德为怀,感人至深的.
《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对古代文化有了很多了解.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感人肺腑.给读者们带来丰富的历史文化.
全书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气势充沛,生动活泼.
《三国演义》开创了历史小说的先河,代表了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自此以后,文人纷纷效法.在中国文学史上,历史小说便蔚然成为一大潮流.直到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已写成了各种历史小说,无不是罗贯中历史演义的继承和发展.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府祁县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一生著作颇罗贯中像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小秦王词话》《十七史演义》《水浒传》(有人说是罗贯中与施耐庵合著的,这个仍在争论)以及代表作《三国演义》等.元代中期,由于灭宋战争的创伤逐渐平息,社会的经济、文化重心也开始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南宋的故都杭州不仅成为人口云集、商业发达的繁华城市,也成为戏剧演出和「说话」艺术发展的重要中心.
【故事梗概】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拥兵自重的豪强,他们彼此为了各自利益又重新混战.汉灵帝死后,诸侯混战局面愈演愈烈,北方的曹操迎奉献帝至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并先后歼灭吕布、袁绍、张绣等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
而身为汉朝皇室后裔的刘备最初转徙不定,直至他三顾茅庐.得诸葛亮出山辅佐,以“联吴抗曹”为基本方针,自荆州扩张逐渐有益州两川之地.
江东孙氏自长沙太守孙坚开始,就以江东六郡八十一县为根据地站稳了脚跟,直至其长子孙策死后,孙权即位,江东实力日益增强.最后,经过孙刘联军抗曹的“赤壁之战”,迫使曹操北还.而东汉十三州中最大的荆州之地也被曹、刘、孙瓜分,三分天下之雏形已成.
此后,三国争战层层展开.先是孙权乘关羽和曹兵交战之际,派兵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死于孙权之手.不久,曹操病死,其子曹丕废汉称帝,定国号“魏”.刘备在西川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为报关羽被害之仇,刘备亲征江东,结果孤军深入,为陆逊所败,刘备病死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八年后,孙权称帝,国号“吴”.
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少主刘禅,苦撑危局.其间,诸葛亮坚持联吴抗曹的基本方略,七擒孟获之后,稳定了后方.又先后六出祁山伐魏,但均以失败告终,诸葛亮也积劳成疾,病死军中.他死后,姜维继任其职,先后九伐中原,却无功而返.后主刘禅昏庸无知,朝政腐败,蜀汉国力日渐衰弱.
然而,历史的潮流终究不可逆转.魏国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懿死后,司马氏家族掌权,渐渐强大起来.其子司马昭派邓艾、钟会攻打蜀汉,大军直逼成都,刘禅不战而降,蜀汉灭亡.蜀汉被灭不久后,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篡权,建立西晋,曹魏灭亡.晋太始元年,司马炎派大将杜预、王浑伐吴,吴主孙皓投降,东吴灭亡.至此,西晋司马氏篡魏、降蜀、灭吴,三分天下重归于一统.
正是: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