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书写学案导学模式的教学案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17:59:54
如何书写学案导学模式的教学案例
如何书写学案导学模式的教学案例
如何书写学案导学模式的教学案例
“导学案”的编写
(一)编写原则
“导学案”设计重点突出一个“导”字,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自我探索,在深入思考中发现疑点,强化思维活动.
一份好的导学案要体现四个特点:①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②知识整理是导学案的重点.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③阅读思考是导学案的特色.④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
1、以学生为本,切合学生实际的原则
每个导学案的编写,均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来编写,怎样有利于学生学习怎样编写,容量和难度都要适合于学生的实际,容量过大或难度超出学生实际是毫无意义的.让我们用学生的思维去备课,用学生的头脑去思考,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来编写导学案.
2、课时化原则
在每个学科新教材中,一些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问题化原则
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要在怎样设计问题方面多加研究,要注意设计的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问题不易太多,太碎;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4、参与化原则
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参与性原则.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只要教师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其学习潜能将会得到更有效的挖掘.
5、方法化原则
导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教师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检查等.
6、层次化原则
在编写导学案时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认真研究导学案的层次性.学案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还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编写方法
在编制“导学案”时,应依据学习的内容,目标和学习者的情况而变,没有千篇一律,固定不变的格式.但从“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学为本,因学论教”的原理出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步骤,分层次地从知识,能力到理论的运用逐步加深.不同层次的同学可根据不同层次目标要求进行自主学习.
1、明确教学目标建立知识结构框架
导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知识结构包括学科知识结构,单元或章的知识结构,课时知识结构.通过知识结构分析,建立知识结构框架,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宏观认识.
2、把握知识的重难点找准最佳切入点
“导学案”把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给学生一定方法引导和思维启示,让学生自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3、设计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导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教师要依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依据学生的情况,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 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
4、通过练习及时自查和巩固学习效果
在“导学案”的最后一部分,对学生学习效果紧系巩固.学生层次不同,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差异,自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各个层面的新问题,帮助学生及时从练习中发现这些问题并进行及时的正确的纠正引导,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维能力以及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三)编写流程
1、准备阶段
备课组长提前一周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进行分工,组内成员明确了备课内容后,每人要充分利用这一周的时间进行编写学案的准备,确定本节课详细的教学目的,重难点,知识构成.在此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内容的地位和知识结构,根据现代教学理念设计出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形成初案.
2、集体备课阶段
主备人先说课,包括教学目标,重难点内容,及确立的依据,突破重难点的策略,课堂活动的准备,师生互动的方法,课堂例题和练习题的设计及理论依据,教学方法,手段等.然后全组人员结合自己的备课思路,各抒己见,充分讨论,统一认识,同时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确立一个最优的教学思路,由主备人进行整理,形成一个优秀的导学案.确定后的导学案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可以共享,共享“导学案”必须体现有个性化修改的二次备课.
(四)应注意的问题
1、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是一节课成败的基础,它能体现教师的“支架”作用.使用时要求教师语言简练、开门见山、直击要点.作为教师要清楚何时点拨、点拨什么内容(易错知识点、易混知识点、方法、规律、知识结构、注意事项、拓展等).
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必须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把教材严谨的、逻辑性极强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帮助学生确定适当台的学习目标,并给出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好老师要能够深入浅出,设计导学案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
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要求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必须解决;B级为“理解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四级要求”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力自主选择.对于老师而言,导学案则实现了从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的转变.
2、导学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必须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操作的角度思考创作,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在导学案可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增加“加油站”“温馨提示”“友情链接”等补充说明、信息提供、方法指导的栏目.
3、应根据不同的课型编制不同的学案,如新授课中的预习性学案、复习课中的检测性学案、专题性学案等.
4、多一些激励的话语.如:试试你的身手,你最行!做一做,你一定能过关!温馨提示:比比看,哪个小组办法多等等
5、课后反思、不断完善
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况.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就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单独解决,如果是大面上的问题,则下阶段要强化训练此知识点. ②反思教学方法是否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③知识点的训练程度与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是否匹配; ④某个教学环节失误的原因是重、难点把握力度不当,还是对学生的指导、点拨不到位;⑤某个教学环节的成功是偶然还是必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