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勤》议论文最好是不少于600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9 12:07:16
《说勤》议论文最好是不少于600的
《说勤》议论文
最好是不少于600的
《说勤》议论文最好是不少于600的
不知道你要的是一篇议论文《说勤》还是古文《说勤》的注解和赏析,两个都给你,自己选吧
说勤
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
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古今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
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司马迁著《史记》,从20岁起就开始周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歌德花了58年时间,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一个女青年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可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坚持练习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能读50个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但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读书很多,成了博学之士.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关键在于勤的程度如何.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聪明.唯有勤奋者,才能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开拓知识领域,使自己聪明.高尔基说:“天才出于勤奋.”只要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我想每一个渴望得到真知的人,是一定能够体会到“勤”的深刻含义的.
《说勤》原文及释文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矣.
无如人之常情,恶劳而好逸,甘食褕衣,玩日愒岁.以之为农,则不能深耕而易耨;以之为工,则不能计日而效功;以之为商,则不能乘时而趋利;以之为士,则不能笃志而力行;徒然食息于天地之间,是一蠹耳.
夫天地之化,日新则不敝.故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诚不欲其常安也.人之心与力,何独不然?劳则思,逸则淫,物之情也.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贤圣不若彼者乎?
谋生的道理,没有比勤劳更重要的了.所以北宋的邵雍先生曾说过: “一天行程的筹划,重点在于早晨(筹划一天的行程,当从早晨开始); 一年工作的筹划,重点在于春天(筹划一年的工作,当从春天算起); 一生事业的规划,重点在于勤劳的态度(规划一生的事业,则决定于勤劳的态度).”这话说得浅近,但是它的道理却很深远啊.
无可奈何的是一般人的习性,通常都是厌恶劳苦而喜爱安逸;在食物方面,贪图美味;在衣着方面,讲究华丽;怠惰偷安,浪费光阴.让这种人去当农夫,就不能把土耕深,把草除尽;
让他当个工人,就不能计算日期来求工作的成效;让他当个商人,就不能把握时机而追求利润;让他做个读书人(用这种态度来读书),就不能坚定志向,努力实践.像这样白活在世上,一点用处也没有,只能算是一只蛀虫罢了.
天地间变化的道理(或说:大自然化育万物的道理),每天更新就不会败坏.所以,门户的转轴不会被蛀蚀,流动的水不会腐臭,实在是上天不要万物时常安逸啊!(大自然的定律)人的心思和体力,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人也是一样)劳动就会用心去思考,安逸享乐就会放荡、昏乱,这也是人之常情啊!像大禹那样的圣人,尚且爱惜一寸的光阴;像陶侃那样的贤人,尚且爱惜一分的光阴;又何况贤能与圣明都不及他们的人呢?
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