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并不可怕,可怕不能正确对待挫折的理解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4 15:37:10
困难并不可怕,可怕不能正确对待挫折的理解
困难并不可怕,可怕不能正确对待挫折的理解
困难并不可怕,可怕不能正确对待挫折的理解
人们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所经历的事情瞬息万变,总会遇到许多大小各异的矛盾、挫折和冲突,给人带来烦恼与困扰.这时,就必须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通过自我调节和控制,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掌握与各种导致烦恼、困扰的因素作斗争的主动性.那么,如何正确对待挫折或者失败呢?
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价值、目的、道路等观点的总和,是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它不仅决定着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 态度,而且调节人的行为、活动方向和进行的方式.人生观属于思想意识的范畴,它以观点、信念、理想、需要、动机、兴趣等具体形式,表现在人的个性的意识倾向之中,而这种作为心理的稳定倾向的人生观,在人的整个心理活动中,处于主导的地位,对人的心理功能起着调节、支配的作用.大家都是新时期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青年,难免受到一些不良思想和影响.因此作为新时期的青年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够为整体的、大众的利益,做到识大体、顾大局、克己奉公,才不会为个人一己之利的得失而斤斤计较,才不会陷入“自我中心”而难以自拔;也才能够为崇高的理想,以顽强的意志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不被矛盾所困扰,不向挫折屈服,不为冲突而忧虑,也才能够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积极努力作出成绩,奉献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大众共享幸福之乐.古人云:玩物丧志.意思是说,过分追求个人的物质享受就会丧失志气和志向.可见,一些人头脑中只有追求自己的物质利益的思想,一旦急剧泛滥起来,将是非常可怕,它会毁掉一个人的前程,对工作、对事业也会造成损失.实际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也是人们的一种信念.在大千世界中,许多事情都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信念对人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奇特的作用,信念在人们无能为力、感觉沮丧时会显得尤为重要.具有坚定信念的人,无论是来自思想意识(或宗教信仰),还是来自丰富的经验,都能在最恶劣的环境中取得最好的结果.因此面对挫折或困扰,首先要树立信心,战胜挫折和困扰.即使无法战胜时,也决不要失望,承认并乐观地接受现实,这才是聪明之举.
现在大学生学校毕业后步入社会时的最初心态表现各异:有人有一些梦想,有人有一些追求,还有一些人自负;有一些人担心,有一些人恐惧,还有一些人迷茫.正因为如此,大学生参加工作后的表现也存在很大的差距,有的成绩卓著,令人瞩目;有的屡屡碰壁,失意至极.在梦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面前,很多没有做好准备的,在受到某些挫折后,往往掉头直下,愤世嫉俗,心灰意冷,一蹶不振,甚至采取“逃跑主义,躲避矛盾.所以,一名大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就需要在以下方面为自己的择业和工作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1、合理的自我心理定位
大学毕业后就业找工作,是其人生中所面临的重大抉择和重大转折,这对于大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毕业前,一般都有较高的理想与美好的追求,他们往往自觉清高,自认为是“天之骄子”,不少同学对自己的就业前景充满了不切实际的憧憬与自信.
然而从目前就业的严峻形势来看,情况并不容乐观.大家看看每逢周日人才市场人头攒动的拥挤场面就可想而知.社会上历届毕业生中仍有不少人几经波折至今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还在到处择业,处于待业状态.即使已就业的,大多不十分理想和满意.这当然有其社会方方面面的原因,但是,他们自身所存在的种种心理障碍,也是影响他们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所以,对自我做一个合理的心理定位是十分重要的.
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应不断调适自己原有的不切实际的就业取向,不要与他人盲目攀比,特别是要去掉“面子”观念,使自己的心理定位与择业目标要求相适应,不要成为过分的“理想主义者”,而要培养自己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的心理承受能力.
历史上有成就的人,都是从小事做起,一步步走向成功的顶峰.学生毕业后择业时如果有了这种心理准备,就可以克服其好高骛远的通病,使自己的求职愿望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因此,首先必须要对自己作出正确全面的自我评价,对自己所学专业、工作能力、爱好特长、优势劣势有一个全面完整的把握.有的大学生毕业后整天沉浸在理想王国里,缺乏对自己能力的恰当的评估,常常眼高手低,想入非非,不切实际,由于择职时取向过高,往往高不成,低不就,造成就业受挫,有的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停地跳槽、调换工作,别的人都事业有成了,他还在到处谋求职业,流浪在各个部门、人才市场.
2、用长处来经营自己
也有的毕业生存在过分的自卑心理,总认为自己技不如人,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去比,因而不敢主动地推销、展示自己,这也大可不必.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成功人生的诀窍就是经营自己的长处!有许多这样的求职者,他本来性格非常内向,不善交际,然而,他每次找工作偏偏都是专门选择他觉得工资收入高的业务联系和产品推销之类的工作,结果因为业绩太差,而屡屡被公司辞退,自尊心备受打击!
因此,在人生之旅上,一个人如果站错了位置,用他的短处而不是长处来谋生的话,那后果肯定不会理想的,他可能会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沦下去.所以,在选择职业时要注意发挥自己一技之长,首先你不要过多地考虑这个职业每个月自己能拿多少工资,能给你带来多少钱,能不能使你成名,而是应该把最能发挥你个人优势的职业作为首选.因为,你若能发挥自己的特长,钱是可以慢慢积累的;经营自己长处,能给你的人生增值;而经营自己的短处,会使你的人生贬值.大家是英语专科水平,出国搞翻译、当一名外交官,目前水平肯定是不适应的,就是当一名公办教师,也是几乎没有希望的.当一名民办学校的英语教师还是比较合适的,能找到这份职业,可以说是比较切合实际的,也是幸运的.在这里可以很好的经营自己,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我们不少同志经过不到一年的时光锻炼,已经入了门,开始初步掌握了英语教学的技能与技巧,这次赛讲评出的几位同志已成为我校的教学骨干力量,他们自己决心长期干下去,这是非常实际的选择与决定!
3、增进人际交往能力
任何人的生活总是离不开集体和社会.不论现代的学校、企业还是机关单位,都不可能是单打独斗.如果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学会尽快融入你所在的单位或工作环境之中,扮演恰当的角色,要具有一种与领导、同事等有关人员协调、沟通、合作与和谐相处的能力.这本来是一个人应具备的一种基本的生存能力,可许多人常常缺乏这种能力.也许过去传统的学校教育并没有教会你这种能力,但自己到工作岗位之中,必须得重新学习!一个人想要被某个集体和同事所认可、所接纳,就得想办法接受和认同这个集体与他们的价值观念.个人英雄主义、目中无人、刚愎自用、不知天高地厚、固执己见,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等态度是行不通的.即使你在校学习成绩很好,毕业于名牌学校,也并不意味着你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西安一名北大毕业生毕业后在大街卖猪肉,就是个典型.看来,人际交往能力与团结协作的精神,也是我们当代青年必备的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一些人在实际工作中正缺乏这种精神.
4、具备实践动手能力
发达国家很重视一个人的实际动手能力,虽然也讲学历,但是不唯学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客观导向,我国以往存在的单纯强调学历、文凭的观念正在逐渐纠正,而学历与技能并重的观念将会逐步被社会认可,选拔人才的重要条件,而能力往往比学历更为重要,有许多学校的招聘教师广告词写道:“不看学历,只看能力”“不看职称,只看业绩”就充分的说明了这个问题.
造成一些大学生就业困难或不适应工作需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较高实践操作技能的劳动者,而这些正是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所缺少的,故到了工作岗位往往不适应.这就告诉我们,即使已经工作了,还必须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技能,加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使自己做到真正的“货真价实”,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工作对我们的要求,一定不能满足自己已是大学毕业生,不要半桶水,还要淌得很.
6、努力做到知己知彼
大学毕业生参加工作后,还要不断调整心态,做到知己知彼.知彼就是了解择业的社会环境和工作单位,正确认识面临的就业形势,了解当今社会的需要,了解别的同志的能力与水平;知己就是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兴趣与特长,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如果企求一下子就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诸如工资高、环境好、稳定性强又不太辛苦之类,这是不太现实的想法.在整个求职过程中,自己心里首先要有杆秤,适时调整期望值,先确定一个目标,如果一段时间内没有进展,就要降低标准,根据客观情况及时调整主观需要,不能死钻牛角尖!第一个工作岗位,有时并不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什么工作最适合自己,只有通过一段时间亲身经历后才能确定.我们大家不少人尚未正式毕业,利用毕业前夕的一年时间在我校实习,能找到这个对口的单位工作,既能给自己将来谋出路,又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教学实践中大家在专家、同事的帮助下,不断改进,及早采取一些弥补措施,使自己的道德素质、业务水平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这对每个人的一生成长都会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同志们务必珍惜.
第二,要以平衡心态,善待挫折
失意与挫折是当人们某些愿望不能实现、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所感受到的一种心理体验,对于一直风调雨顺的青年学生来说,在上岗前就要有迎接挫折的心理准备!从学校刚走上社会时,对社会有诸多的不适应,加上工作常常受挫,因而可能感到心理有很多的不平衡,产生了压力.其实,所谓的平衡都只是相对的和暂时的,而失衡倒是经常的,绝对的公平是难以实现的,关键是看我们如何找到自我的平衡点.因此,对自己感觉不平衡的人、事、物,要能以客观的态度对待,不要过多地抱怨,因为钻牛角、发牢骚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只有从挫折中吸取教训,才能求得今后的进一步发展.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遭遇挫折.面对困难和挫折,许多人常常会痛苦自卑、怨恨,失去希望和信心,比如:管理不了学生、课堂纪律混乱、学生流动大、巩固率差、家长有意见;工作任务未完成,违反料纪律,受了领导的批评;和同志之间闹下矛盾、起了别扭;或者与对象、朋友翻了脸…….面对挫折怎么办?怎样来看待?是积极还是消极?希望大家能够认识与做到:
1、压力无处不在
每个人都想成功,但现在很多人生活在压力和挫折感中,觉得有无力感、无奈感,转变的关键是——你如何看待它们?无数事实说明:成功的人大多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的挫折,人生本来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经历越多,经验越丰富,应感谢生活的磨难,因为它们给了我们智慧.面对挫折,人要有坚强、乐观的意志,象一只永远倒不了的“不倒翁”.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与进步很重要,应不受外人不良情绪的影响,生活中有时沮丧的情绪会象瘟疫一样蔓延,所以自己要远离遇到挫折就咳声叹气、丧失意志的负面影响,不要受一些不正确思想的诱导.同时,自己遇到了挫折,要学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和思维定式,不能钻牛角,不要人为加大对压力的感受,使挫折、压力变成动力和快乐.
2、具备成功的信念
遇到了挫折,要辩证地看待:“低谷之后就是高峰”;走过雪山草地就是延安;太阳明天还会升起.事情远没有想像的那么糟糕;永远问自己“我从这件事情的失败中学到了什么?”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情,“我该如何去做?”要有“只要还活着,我就有机会成功”的坚定信念!相信“我能行”,不要妄自菲薄.
3、多看成功人士的传记和专访
人人都有遇到挫折的时候,名人是如何对待挫折的?
第一是他们有一个正确的挫折观.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挫折也一样,它能给人以打击,痛苦,它也能使人奋进、成熟. “自古雄才多磨难”,古今中外那些在政治上、科学上、文学艺术对人类作出了较大贡献的人,几乎无不经历过挫折和失败.
第二要战胜“自我”.让我们来看看列宁的一件小事.列宁在一个漆黑的冬夜要越过芬兰边境回国领导革命,在路上,一条冰河横在他面前.河里的冰已经开始融化成许多冰块浮在水面上,踩着冰块过河一点也不能迟疑滞留,否则就可能掉到河里.列宁没有丝毫的胆怯和犹豫,他果断迅速地踏着浮冰很快到达了对岸.面对浮冰,过河人要么返回原路,要么象列宁那样毫不犹豫地走过河去,但不管你是退缩还是过河,冰河是不会改变的,而改变的应当是过河人自己.看来,挫折的关键在“自我”,要战胜挫折,首先要战胜“自我”.
第三要调整目标.挫折总是跟目标连在一起的,挫折就是自己的行为受阻,心中的目标暂时没有实现.因此,当受到挫折后,要重新衡量一下,目标是否订得过高,是否符合主、客观条件,如果确属目标不切实际而造成挫折,那就要重新调整目标,使自己既定目标符合实际水平.小品《前边有棵树》里的两个女青年,一生坎坷,遇到了下乡插队、失恋、离婚、下岗等一系列挫折,但她们反复互相鼓励着同一句话:“世界上没有值得让你流泪的人(事),值得你流泪的人不希望你哭.”到了老年生活的非常幸福.说明遇到烦心的人和事,只有调整自己的心态,调整奋斗目标,战胜困难,继续前进,才可到达理想的彼岸.
总之,你要想正确对待挫折,首先要学会正确看待挫折.要有不见棺材不落泪的精神.不要让挫折把握你的感情.你要相信挫折是生活对你的磨练,是你走向成功的一条必经之路.见到挫折不要躲避,你要正确的去面对,就是在那里遇到挫折,就在那里爬起来,也就在那里找到了锻炼的机会.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毅力,这是你面对挫折的最好办法.不要在乎他带给你的失意,要看清你的未来大道的宽广.只要你有的是努力,就会有的是收获,“失败”是成功之母,“挫折”是你收获的最好的果实,你可以从中得到你所想要的经验.这就是挫折的收获.战胜了挫折,说明你在向成功迈进.逃避挫折,挫折会终生缠绕着你,成为你一生的永远摆脱不了的一块心病.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学校是会以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人的变化的.关键是自己有没有信心,希望之桥就是从“信心”开始的,如果没有自信心的话,你永远不会有快乐.希望同志们都能结合自己的实际,从今天的谈话中悟出一些道理来,记住并相信这么一条真理:未来不在命运中,而在我们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