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大的原因是什么?从2005年8月到2010年8月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三次较大的浮动,其中包括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但是谁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2010年年初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6 18:01:37
2010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大的原因是什么?从2005年8月到2010年8月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三次较大的浮动,其中包括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但是谁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2010年年初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2010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大的原因是什么?
从2005年8月到2010年8月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三次较大的浮动,其中包括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但是谁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2010年年初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的?是否有像金融危机一样的事件发生导致的,还是因为是一些决策呢?是什么具体原因呢?
2010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大的原因是什么?从2005年8月到2010年8月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三次较大的浮动,其中包括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但是谁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2010年年初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帮你找出的答案.
我们首先来看一看汇率的基础知识.关于汇率的决定,是大国之间政治经济的博弈,贸易摩擦、贸易战、就业组织、失业率等众多复杂因素掺杂其中.在学术界则把购买力平价当做一种理论,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理论.
它怎么来决定一国与一国之间汇率的比价呢?就是通过看在各国购买同样的消费品,尤其是大家经常所需要的消费品的价格的比率,来决定汇率的比率.比方说,麦当劳的巨无霸汉堡包,在中国可能是卖1美元,而在美国可能是卖3美元,它就认为两国的比价大概可能是1∶3.
通过这样一种简单的方式来进行汇率的决定机制,这是学术界的观点,所以,当年英国的《经济学家》杂志曾经就以麦当劳汉堡在中国和美国的价格比率做出一个建议,说中国兑美元的汇率是被低估了56%.
实际上,在各国政府的汇率决定当中,不会采取这样一种决定的方法,所以,我们把它当做一种非常有趣的汇率决定的方法来与读者分享.汇率是由大国之间,在经济、政治、就业、贸易战等等各种综合因素的考量之后决定的.
这次人民币升值,为什么中国压力非常之大?是因为以下几点因素导致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其一是美元的持续贬值;其二是中国庞大的贸易顺差;其三是国际热钱的投机.这三大因素综合发力,形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美元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持续贬值,对16个主要国家的货币都是贬值,那在过去的四五年里面,美元实际上已经贬值超过了40%.
美元为什么会陷入一个贬值的通道呢?
首先,美元贬值的大背景是美国的贸易和财政的双赤字.美国民众处于多年过度消费状态,都是借款消费.中国现在人均才2000多美元产值,我们是一个低收入国家,其实相比美国,我们大家都是富人,因为我们在银行都有存款,而美国人是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是借款消费,所以呢,有人提出来,美国是全世界最“负有”的国家,因为美国人均负债15万美元,这就是美国过度消费的结果.
其次,此次美元贬值的核心导火索又是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所以,请大家注意,这个房地产价格的泡沫对于各国的经济,对于汇率都有极大的影响.
美元危机,是在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大背景之下,导致了次级贷款出现了重大问题,次级贷款又被几何级地放大到了“次级债”,次级债的债务危机,也是大家现在通常所讲的“次债风波”.“次债风波”导致美国陷入了相当严重的经济衰退.
此次中国经济受到美国经济这么大的影响,实际上表明了中国经济正在加速融入全球化,中国经济正在成为全球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美国感冒了,中国就得打个喷嚏,这是非常形象的一个表达.
正如我们天天喜欢讲的,中国正在对全世界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东方睡狮正在崛起,不可否认,这完全成立.但是,与此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中国也不得不受到来自于世界经济的重大影响.我们已经无法再回到过去“闭关锁国”的时代,无法回到我们内生循环的时代,我们是在一个开放的全球化的时代下,中国在影响着世界,而世界也在影响着中国.
美元持续贬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之大难以估量.我们就来回顾导致美元贬值的罪魁祸首之一的“次级债务风波”.
现在的经济学家普遍都认为,美国正在陷入历史上非常大的一次经济衰退,甚至有人认为,它是仅次于1929年那次最著名的经济大崩溃以后的经济衰退.无论是长盛不衰的股神巴菲特,还是新任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甚至是过去被奉为神明,今天很多人认为是他制造了美国泡沫的前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都认为美国已经陷入一个经济衰退的通道.那美国这次经济衰退的背景又是怎样的呢?
大家如果还有印象的话,可以回想在2000年,就是美国科技泡沫的破裂,互联网公司股票大幅度跳水,美国纳斯达克股市从5000多点下降到2000多点,到今天也没有恢复过来.当时也有人认为,美国将陷入一次衰退.美联储是通过“吹大泡,抵抗小泡”这样的做法来避免美国经济衰退.科技股的股市泡沫破裂了,它就想到了房地产,所以,通过大幅度地降低利率推动房地产价格不断地上涨,促使美国当时很快就走出了科技股泡沫破裂的衰退.当时,美国经济复苏的速度超过了各界普遍的分析与认识.房地产的贷款政策非常宽松,为了促进美国的经济增长,基本上不用还钱不用交钱就能贷款住上房子.这种做法听起来令人震惊.
所谓次级贷款的危机,就是因为美国放宽了贷款政策.过去,贷款只能够提供给那些优质贷款人,也就是信用等级分在660分以上的、有充分的收入证明的这样一群人,发放优质贷款,使他们享受低利率政策.房地产价格不断在上涨,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美国的银行铤而走险,把房地产贷款发放到那些没有偿还能力的人手上.这些人过去是无法想象竟然可以申请到房地产贷款.这些人群的信用等级分相对比较低,在620分以下,甚至没有收入证明,这样的房屋贷款就被称之为“次级贷款”.它是相对于优质贷款而言的.
那这些无偿还能力的贷款人为什么敢贷款?因为银行给他要求的还款政策是“前松后紧”,前几年你几乎不用还钱,还得很少,但是,到后面突然就涨上去了.要还的钱突然涨上去也不可怕,因为银行会把你的房地产价格上涨部分进行转按揭再贷款,这样,相当于你还是不用自己还钱.这些贷款户就发现,有房子住为什么不住呢.反正房地产价格在不断上涨,还不用还钱.于是,大家都很高兴地进行了次级贷款的申请与次级贷款的发放.
这里面,整个游戏规则的假设前提就是房地产价格不断地上涨.在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也会出现这样盲目的乐观,非常值得中国各级政府官员和广大民众警醒.
仅此还远远不够,如果只是次级贷款,以美国的家底,绝对不会让美国蒙上经济衰退的阴影,问题是次级贷款被证券化以后,就成几何级地放大了风险.投资银行发现,次级贷款这个生意模型不错,房价不断上涨,要赚更多的利润,就要把次级贷款证券化,也就是发行了次级债券.把它反复地分割,反复地打包,然后推广到资本市场上,让更多人进行交易和购买,这就是美国资产证券化的重要体现,也是美国金融衍生产品的重要体现.
在美国,凡是一个业务有未来现金流,就具备被资产证券化的可能.比如说,在美国,甚至有一种“死亡债券”,就是可以把你死亡后的保险金提前拿出来用,按照20%~40%的比例提前拿出来用,这个保险金是你死了以后留给继承人的,那何不拿出来自己先花了?美国人的这种心态,跟我们中国人不太一样.连保险都可以被证券化、被债券化,可想而知美国的金融衍生交易是多么发达.
这样一个次级贷款推出的次级债券被推到市场以后,怎么让大家蜂拥而至来购买呢?因为,毕竟它的贷款风险还是非常之大,因为,这些都是那些没有收入证明的人去申请的房地产贷款.美国的银行都非常聪明,也非常有盈利的冲动,所以,他们做通了美国三大评级机构的工作,通过标普和穆迪等知名评级机构,给这个债券评级到3A级.
各位读者朋友要注意,这些债券评级机构不是国立的,不是官办的,而是民营公司.所以,这些民营公司在把次级债券评高到3A级的过程当中是有盈利冲动的.它可以获得评估费,甚至可以在交易当中获得一笔分成费.3A级的债券当然会受到投资者广泛的追捧.这时,保险公司一看,哎,这生意也不错,那我来给你提供保险吧.于是,参与者都越来越觉得心里踏实了.不断上涨的房价就使得所有参与者都获利了,所有参与者都获利了,就必然推动了整个次级债券的不断发展.琳琅满目,纷繁复杂,五花八门,从几千亿次级贷款扩展到了几十万亿的次级债券、保险等等.这就使得美国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金融风险旋涡之中.
这种“天方夜谭”的故事,几乎是一个后现代版“皇帝的新衣”的故事.那么,谁来扮演那个小孩,戳穿这个“谎言”呢?
天底下的金融故事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它发端于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这个泡沫破裂必然源自于房地产价格的下跌.随着美国房地产价格的下跌,购房者就开始违约不还钱了,因为他们本身就没有偿还能力.购房者一旦违约不还钱,银行就只能把这个房地产进行拍卖.随着拍卖的增多,房地产价格不断地下跌,连环的下跌、持续的下跌,进一步引起更多的人还不了贷款,更多的房地产被拍卖.这种时候,整个房地产价格陷入一个下跌的通道.
此时,三大评级机构又跳出来了,说不能给3A级了,次级债券有风险.它这一评可好,债券价格也下跌了.相应的,所有的金融机构这时候都亏损惨重,从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养老基金、社保基金、政府基金、保险基金,你能够想到的几乎所有美国的金融机构都陷入了严重亏损.在过去的一两年里面,各大金融机构的高管被迫纷纷辞职,从高盛银行的董事长,到美林证券董事长,再到贝尔斯登投资银行的董事长,纷纷辞职下课.这些人原本掌控的是什么呢?是美国最大的银行、美国最大的证券公司和美国老牌的投资银行.这些金融机构纷纷严重亏损,就导致了美国金融当中的流动性严重不足.
〖=QLTS〗〖=5〗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过去四五年美国的房地产泡沫,让很多人赚着钱了,今天,房地产价格下跌之后,这些人就被套牢了.这种情形警醒我们:大家以后在自己投资的过程当中,如果遇到了所谓的大牛市、大发展的时候,要有警戒的意识.无数的案例、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出来混,欠下的早晚都是要还的.〖=B〗美国次级债券的危机,重创了美国的金融系统和美国的房地产系统,使得美元加速贬值.美元加速贬值,转化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汇率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决定机制,汇率是货币的核心,货币是金融的核心,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在美元、欧元、石油、黄金这些国际重要的金融要素里面,都是大国博弈的结果,都是各个国家之间主流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是各个阶层利益最大化博弈的结果.凡是既得利益者,都想办法把这些规则和原理去固化,中国作为一个后发的发展中国家,就是和这些既得利益者进行连续博弈的一个过程.
汇率是国与国之间经济博弈的结果,也是政治博弈的结果,也是就业、贸易摩擦等诸多因素参与博弈过程的结果.人民币自2005年以来进入持续升值轨道,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美国经济结构调整、贸易结构失调和失业率趋高压力的影响.急剧放大的一般性贸易逆差、由于产业结构调整造成的结构性失业率的上升使得美国的政党、政府不得不通过对中国施加压力的方法来上演对美国选民的政治宣传秀.
虽然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改变不了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的现状,却是大国之间博弈的一个力量.同时,中国的博弈力量也在增长,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2008年6月参加“中美年度战略经济会议”时就明确提出对美元持续政策性贬值的批评,而由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全球产业布局的完成,人民币汇率单边上升所带来的利益和损失常常是冲抵的,很难有哪个国家是绝对的受益者或者沦为百分之百的受害者.
〖=QLTS〗〖=4〗在这种情况之下,无论是地方政府、产业协会,还是企业,都无法左右或干预、影响宏观经济.我们只能做到,首先充分去理解,然后积极去应对,这才是一种正确的方法和心态.抱怨是没有意义的,漠然置之不理更是大错特错.〖=B〗我们要极为清醒地看到金融大地震有可能产生的损失,对一个国家、产业、企业和民众的影响可能会远大于自然大地震.
日本在1985年以后处理日元兑美元汇率政策就出现了重大失误.当时,日本经济历经战后40年重建已然成为庞然大物,从规模上看仅次于美国,GDP已经达到了美国的60%,在特定产业和制造技术领域甚至超越美国水平.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政府采用了出口导向型战略,因此,经济的发展就导致日本制造产品像潮水一样涌向全世界,特别是涌向美国,引发美国对日本出现持续而巨大的一般性贸易逆差,招来美国劳工组织和产业保护势力的强烈抗议.
这种抗议很快转换成一种政治力量,向日本政府施加巨大的压力.1985年,美国在纽约市中心的广场饭店召开西方七国会议,强烈要求这些发达国家经济盟友改变当前经济政策,通过本国货币对美元的升值来减少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帮助美国缓解因为巨大贸易逆差而导致的经济和政治不稳定,同时,加大对美国资本市场的投资,意图通过资本项下的资金节余来弥补一般性贸易导致的逆差.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日本是美国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因此也是在本次会谈中受到压力最大的国家.日本被迫快速进入升值轨道.日元兑美元的汇率从250∶1一路飙升到了120∶1,稍经反复之后又继续摸高,最高达到了79∶1.在这样快速升值的过程中,日本国内资产价格出现大幅度攀升,以日本地产价格为例,最高的时候,日本皇室拥有的一座皇宫所占土地的估价几乎可以买下美国整个加利福尼亚州.日本国民一夜之间成为世界收入最高的群体,他们疯狂地购物、购买艺术品、购买全球市场的股票、购买建筑物,大批大批地周游欧美国家,所到之处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日本人真富裕.
这种经济上的乐观主义情绪甚至迅速蔓延到政治上.20世纪80年代,日本有一本轰动国际社会的名著就叫《日本可以说不》.这本书中所流露出来的经济独立引发的政治雄心令全世界为之侧目,甚至有媒体惊呼,即将到来的21世纪将是日本世纪.
在《广场协定》签订后的五年里,日本在当时超低利率政策之下,资产的价格大幅度抬升,房地产价格上升了四倍,股票的价格上升了四倍.但是,好景不长,国际投资资本早就看好日元升值带来的巨大商业利益,因此先是一致看高日本兑美元汇率,其后又通过“远程核打击”做空远期外汇指数抛出日元,导致日元兑美元汇率出现巨幅波动,随后出现了资产泡沫的紧缩,这个大泡泡被吹破.国际游资撤出日本,股市跌幅高达70%,房地产跌幅达60%,如此整体性、全局性暴跌,势必对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其毁灭性与严重后果无异于一场金融大地震.
日本经济迅速进入不景气时代,企业被迫大量裁员,银行被迫缩紧银根.曾经被作为日本经济奇迹谜底的“银企联盟合作模式”遭受到了沉重打击.一批金融机构破产,国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由于汇率的不稳定甚至影响到了国际出口市场信心.以出口为导向的出口经济政策不得不进行转型.日本此次金融战败造成的损失绝对不会小于二次世界大战战败的损失.直至今天,这段“失去的十年”对东亚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影响依然深刻.
从日本经济的战败中,中国学会减少通过政府去人为设计大型财团,避免银行与企业之间无风险控制的合作,强调保持汇率的稳定性和对外汇的严格管制.同时,日本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产业外移也促成了东亚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繁荣时代的到来.
无独有偶,在10年前,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也对东南亚的长期发展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我们知道,在这之前,亚洲经济奇迹被全世界所瞩目,亚洲四小龙、亚洲四小虎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但是,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就像一场大地震一样终止了所谓的亚洲奇迹,在整个过程当中,亚洲损失真金白银至少在数千亿美元.
相比金融危机后的日本与东南亚企业,今天的中国企业赚钱无疑要容易得多,这就是一个宏观经济环境对一个产业和企业的影响.当宏观经济环境好的时候,其实谁都能挣钱,无非是多与少.水平差的人也能挣钱,大家相差不大.当宏观经济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却连聪明人都很难挣到钱,好的企业挣钱都相当不容易.
我们对这样的金融大地震要有深刻的认识,东南亚金融危机是在货币贬值的过程当中,出现了巨大的金融大地震.日本是升值后动荡,而东南亚国家是剧烈贬值,但是,同样的结果都是股票价格大幅度下跌,房地产泡沫破裂,银行系统出现大量的呆坏账,银行被迫关门,企业被迫关闭破产.
在这里面,我们看到,房地产、股票这些资产的泡沫早晚都是要破的.最重要的就是提醒我们中国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我们的金融知识必须补充与提升,否则将蒙受严重的损失.与日本和东南亚相比,各位读者朋友的金融知识还相差甚远.当金融大地震来临的时候,他们都出现了应对上的错误,都没有进行积极的预防,那更何况我们呢?所以,金融大地震,对产业、对企业、对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对民众产生的影响,将远大于自然大地震,我们必须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应对和积极的预防准备.
美国经济的秘密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考虑到两种交易对本国货币流动性的重大影响,一种是贸易往来所产生的结余;另一种是资本型交易所产生的结余.进出口贸易中间,出口所产生的收入大于进口的各项支出,就称之为顺差;反之,则称之为逆差.在资本项下的交易,如果流入的资本大于本国流出的资本,这称之为资本上的顺差;反之,则称之为在资本上的逆差.
任何一个经济体必须在这两者之间寻求一种资金流动的平衡,也就是说,如果你的一般性贸易方面产生了大量逆差,你就必须在资本性项目下产生足够的顺差,以此平衡整个资金流动.如果不能够产生足够的平衡,比如说,一个国家在一般性贸易以及资本性的项目之下都持续地出现逆差,就会导致这个国家在经济层面上出现收支不平衡,这种收支不平衡达到一定规模后,就会诱发这个国家的金融风险.通过金融风险的扩散,影响到这个国家的一般性贸易和产业结构,影响到该国的生产要素成本和企业经营的宏观环境,进而深刻地影响到该国企业的竞争力,导致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衰退.
因此,任何国家,不管它是什么样的性质,都努力追求这样一种平衡.众所周知,美国在一般贸易上的逆差非常大,以中美贸易为例,2007年度,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已经超过2000亿美元.美国大量的一般性对外贸易逆差,必须通过资本项目下的收支结余来进行平衡.因此,美国经济的一个很大特点就在于,它必须通过金融的手段来控制产业,同时,也必须通过金融手段来实现自身的收支平衡.
所谓金融的手段,说得简单一点就是,美国必须持续地在经济生活中间,要么通过自身的信用实现持续的负债,要么通过自身资本市场足够高的回报率来吸引投资和投机的外来资本.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因此,美国保持庞大的国债来维持一般性贸易失衡下的经济运转.但又不能仅仅依靠庞大的国债,它必须发育出来足够多的、足够想象空间的庞大资本市场,而这个资本市场必须源源不断地给投资人带来更大的回报、更高的预期和更有效的金融产品,以便不断地吸引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以及发达国家的既有资本源源不断地涌入美国,进入到美国的资本市场,以此来实现资本项下的节余,对冲一般型贸易的逆差,形成国际收支平衡.
〖=QLTS〗〖=4〗就美国经济的特点来讲,实质上它是一种金融经济.金融经济就必须强化它的信用和它的回报率.因此,美国必须不断地制造出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回报率,并依托这个高水平的回报率来吸引海外资本,以实现美国经济的平衡.〖=B〗按照经济学的一般逻辑,回报率从哪里来呢?回报率是从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中来,回报率是通过不断增加对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等类似的要素的投入来获取.如果美国不能保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要素投入,或者说美国不能保持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要素投入效率,则美国经济无法保持对外部资本的强大诱惑力,也就无法保持自身经济的正常循环.因此,美国必须在生产要素的投放和生产要素投入效率方面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以解决吸引资金的问题.
这种吸引效能如果通过传统产业来实现,那将非常之困难.因为传统产业的局限,现代技术的传播,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速度,后发展中国家有很强大的后发优势,通过快速的模仿,通过密集的人力资源使用,通过资金与资本的密集型投入,很快地形成一种后发的追赶优势,因此,单纯靠传统产业上的生产效率提升,美国很难获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增长率,也很难吸引世界资本流向美国.
美国的做法就是通过不断地开展所谓的金融创新,推出所谓创新的金融衍生产品,从而不断地提出更加具有诱惑力的回报水平,以便吸引来自全球范围内的庞大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