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关于日期变更线等基础知识》》》大家都知道,从西十二区到东十二曲区,日期加一天.如果一架超音速几十倍的飞机从西十二区飞往东十二区,如果在西十二区是8月1日,那么飞过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1 04:43:25
【高一地理】关于日期变更线等基础知识》》》大家都知道,从西十二区到东十二曲区,日期加一天.如果一架超音速几十倍的飞机从西十二区飞往东十二区,如果在西十二区是8月1日,那么飞过之
【高一地理】关于日期变更线等基础知识》》》
大家都知道,从西十二区到东十二曲区,日期加一天.
如果一架超音速几十倍的飞机从西十二区飞往东十二区,如果在西十二区是8月1日,那么飞过之后就是8月2日了.如果飞机环绕地球飞行用了一秒,绕了个圈回到刚才的位置,再穿过这条线不就是8月3日?(我知道这样理解不对,所以请指出到底哪里错了,一定要详细形象!)
另外有一副图,关于自然日界线和认为日界线,看不懂这个图.
(1)那个120度不知道哪里来的?
(2)西侧东侧又是怎样划分的?
(3)为什么5月1日所占比5月2日的多?
【关于人造卫星】
(1)(同步)人造卫星会自转吗?
(2)(同步)人造卫星就算没有动力,也会自转和公转?
(3)同步人造卫星需要本身卫星动力支持以保持“同步”吗?
(4)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运动的【周期】相同,是指周期?
【气压带和风带】
(1)为什么地球上的副极地地气压带会出现“极锋”,而其他气压带则不会出现?
(2)东北(南)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的方向是受什么影响的?我看到东北(南)信风都是向向左,为什么会这样呢?
【关于角速度和线速度】
(1)准确地说,极地是没有线速度和角速度还是说都为“0”?
【关于气候特点】
(1)河流断流是什么季节?为什么?
(2)梅花盛开呢?为什么?
(3)河水泛滥呢?为什么?
(4)结霜呢?为什么?
(5)总是很大雾气呢?为什么?
评定准则:质量=答案全面性>回答速度
【高一地理】关于日期变更线等基础知识》》》大家都知道,从西十二区到东十二曲区,日期加一天.如果一架超音速几十倍的飞机从西十二区飞往东十二区,如果在西十二区是8月1日,那么飞过之
1.如果一架超音速几十倍的飞机从西十二区飞往东十二区,如果在西十二区是8月1日,那么飞过之后就是8月2日了.如果飞机环绕地球飞行用了一秒,绕了个圈回到刚才的位置,再穿过这条线不就是8月3日
日期变更线是东西十二区的分界线,也就是一天中地球上最早地方和最晚地方的分界线.飞机从西十二区飞往东十二区,如果在西十二区是8月1日,那么准确说是西十二区8.1 0:00飞到东十二区(最短距离,即往西飞)8.1 24:00=8.2 0:00.(这条日期变更线只区分日期,同一经度上时间相同) 绕了个圈还是往西飞(时刻应该是减少),回到东十二区,应该是当地8.1 0:00 和最开始相同
以上是理论,没计算飞机速度,我是今年高考文科生,绝对权威
2.另外有一副图,关于自然日界线和认为日界线,看不懂这个图.
(1)那个120度不知道哪里来的?
图上标明180度经线和东经60度经线(因为标注是北极,所以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定的)相减=120度
(2)西侧东侧又是怎样划分的?
因为标注是北极,所以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定的
(3)为什么5月1日所占比5月2日的多?
判断日期用两条经线,即180度经线和0:00经线.180度经线西侧是东十二区,是地球上最早的部分,这些地区已经过完5.1,进入了5.2.0:00经线是变化的,每条经线都有自己的0:00.过了0:00就是过了前一天的24:00.进入新的一天,即5.2 此时0:00经线与180度经线夹角(劣弧)比180度小,即0:00经线属于东经度,进入5.2的地区还不到地球一半,所以5月1日所占比5月2日的多
【关于人造卫星】
(1)(同步)人造卫星会自转吗?
没讲过
(2)(同步)人造卫星就算没有动力,也会自转和公转?
谁告诉你没动力的,上面有太阳能电池
(3)同步人造卫星需要本身卫星动力支持以保持“同步”吗?
按理说不用,有地球引力(万有引力)拉着呢,不动就好了(除非偏离轨道或会撞上个什么需要改变方向,否则用不着)这是物理学知识
(4)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运动的【周期】相同,是指周期?
没看懂,你想问什么?
【气压带和风带】
(1)为什么地球上的副极地地气压带会出现“极锋”,而其他气压带则不会出现?
会出现的
(2)东北(南)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的方向是受什么影响的?我看到东北(南)信风都是向向左,为什么会这样呢?
近地面收三个合力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各自是什么请看书)
高空两个: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风向命名是根据风吹过来的方向决定的,即风源方向.东北风就是从东北吹向西南,箭头指向西南,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所以往左
同理,东南风就是从东南吹向西北,箭头指向西北,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所以往左
【关于角速度和线速度】
(1)准确地说,极地是没有线速度和角速度还是说都为“0”?
随便,这不是考点
【关于气候特点】
(1)河流断流是什么季节?为什么?
缺水的季节……中国的话一般是冬季
(2)梅花盛开呢?为什么?
冬天……为什么是生物学,不考你这个
(3)河水泛滥呢?为什么?
泛滥的多了,你问哪种?中国的话一般就是洪涝或是凌汛,洪涝一般在南方,降水太多了溢出来,就叫河水泛滥……凌汛一般在我国东北,河流必须自南向北流,冬天气温太冷河水封冻,到了开春气温上升,低纬度(即南边)先解冻,变成水要往北流,北边纬度高气温低,还是冻着冰的,水流不过去,溢出来,就叫河水泛滥……
(4)结霜呢?为什么?
近地面的水汽凝结成霜,因为冷……
(5)总是很大雾气呢?为什么?
什么总是很大雾气?
问题1:如果飞机可以一秒环绕地球的话,他的速度早就超过第三宇宙速度了,他可以几分钟之内到达太阳,所以假设不成立,按照飞机维持在地球表面飞行的速度而言,最快的速度也是十几小时绕地球一圈。
问题2:因为5月1日是按照0点开始计算的,所以假设东六区此时处于的时间为5月2日0点的话,此时东12区为5月2日早上6点,而继续往东就是5月1日6点了,所以此时从西12区到东6区的18个时区都是5月1日。图...
全部展开
问题1:如果飞机可以一秒环绕地球的话,他的速度早就超过第三宇宙速度了,他可以几分钟之内到达太阳,所以假设不成立,按照飞机维持在地球表面飞行的速度而言,最快的速度也是十几小时绕地球一圈。
问题2:因为5月1日是按照0点开始计算的,所以假设东六区此时处于的时间为5月2日0点的话,此时东12区为5月2日早上6点,而继续往东就是5月1日6点了,所以此时从西12区到东6区的18个时区都是5月1日。图中只是一个特定的时刻出现的特定的状态,不是一直如此的。
问题3:人造卫星的动力来自于太阳能,是靠表面的太阳能接收装置来驱动一切电力电子设备的,并且有电池一样的储存装备,即使在被地球挡住的时候也可以继续驱动卫星。其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
问题4:
(1)不记得极峰是什么了。。。
(2)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因为自转的只有地球,而驱动大气层转动的事实上是地球对大气层的摩擦,由于惯性作用,所以风向通常都是向着自转方向的反方向的。
问题5:极地是有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只有极点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为0
问题6:
(1)冬,因为河流的水来自降水和冰川融水,这两项在冬天都比夏天少
(2)初冬,这是生物问题。。。请参阅温度对于植物激素分泌的影响
(3)夏,原因和(1)相同
(4)冬,这是物理问题。。。请参阅水蒸气的相关知识
(5) 秋,当你把(4)看明白了就知道,由于秋天容易出现温度突降,所以会导致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导致雾气。
唉~~问题好多~~还有不明白的站内信件我,我继续给你讲,呵呵。
收起
我都忘记了
我知道的就这么多回答不对请指教
【关于人造卫星】
人造卫星会自转吗
(1) 物体平动和转动同时运作时,最平稳。射出的子弹、掷出的铁饼都在平动和转动。
地球在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这样地球就在平稳地运行着,毫无抖动的现象。它自转的动力源在于地球形成时的惯性。
人造卫星一定要有自转,太空中向阳的一面温度是比黑暗的一面高很多,所以人造卫星需...
全部展开
我知道的就这么多回答不对请指教
【关于人造卫星】
人造卫星会自转吗
(1) 物体平动和转动同时运作时,最平稳。射出的子弹、掷出的铁饼都在平动和转动。
地球在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这样地球就在平稳地运行着,毫无抖动的现象。它自转的动力源在于地球形成时的惯性。
人造卫星一定要有自转,太空中向阳的一面温度是比黑暗的一面高很多,所以人造卫星需要靠自转使让表面各部分温度均匀,避免一侧温度过高,一侧过低,旋转也使晒热的表面可以去低温的地方散热。
环绕地球在空间轨道上运行(至少一圈)的无人航天器,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人造卫星发射数量约占航天器发射总数的90%以上。完整的卫星工程系统通常由人造卫星、运载器、航天器发射场、航天控制和数据采集网以及用户台(站、网)组成。人造卫星和用户台(站、网)组成卫星应用系统,如卫星通信系统、卫星导航系统和卫星空间探测系统等。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期,各国发射的人造卫星主要用于探测地球空间环境和进行各种卫星技术试验。60年代中期,人造卫星开始进入应用阶段,各种应用卫星先后投入使用。从70年代起,各种新型专用卫星相继出现,性能不断提高。
人造卫星由包含各种仪器设备的若干系统组成,这些系统可分为专用系统和保障系统两类。专用系统是指与卫星所执行的任务直接有关的系统,大致可分为探测仪器、遥感仪器和转发器三类。科学卫星使用各种探测仪器(如红外天文望远镜、宇宙线探测器和磁强计等)探测空间环境和观测天体;通信卫星经过通信转发器和通信天线传递各种无线电信号;对地观测卫星使用各种遥感器(如可见光照相机、侧视雷达、多光谱相机等)获取地球的各种信息。保障系统主要有结构系统、热控制系统、电源系统、无线电测控系统、姿态控制系统和轨道控制系统。有些卫星还装有计算机系统,用以处理、协调和管理各分系统的工作。返回型卫星还有返回着陆系统,它由制动火箭、降落伞和信标机组成。
人造卫星观测天体不受大气层的阻挡,它可以接收来自天体的全部电磁波辐射,实现全波段天文观测。人造卫星的飞行速度高,一天绕地球飞行几圈到十几圈,能够迅速获取地球的大量信息,这是地面勘察和航空摄影无法比拟的。人造卫星在几百公里以上高度飞行,不受领土、领空、地理和气候条件限制,视野广阔。一张地球资源卫星照片拍摄的面积达几万平方公里,在静止轨道上卫星可以“看到”百分之四十的地球表面,这对通信非常有利,可实现全球范围的信息传递和交换。人造卫星能飞越地球任何地区,特别是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沙漠、深山、海洋和南北两极,并对地下矿藏、海洋资源和地层断裂带等进行观测。因此人造卫星可用于天文观测、空间物理探测、全球通信、电视广播、军事侦察、气象观测、资源普查、环境监测、大地测量、搜索营救等方面。
同步卫星周期就是地球的自转周期。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ωe=7.292115×10^(-5 )弧度/秒,自转一周即转过2π弧度,则自转周期=2π/ωe=86164.1秒=23.93447小时。
同步卫星的周期与此值相同。
副极地低压带;由西风(暖)和极地东风(冷)相遇,形成锋面后,西风的暖气团上升而成,在极地附近为极锋
极锋是风带和风带气流交汇而成的,一般是准静止锋。有时可能局部表现出一方气流过强的形势产生中尺度影响。
结霜呢?为什么?
是因为温度过低,产生了物理里所说的凝华现象,是气体直接转变成固体的现象,霜就是地表上方的空气凝华成固体的产物。
河水泛滥的原因之一
至于原因,专家们都说是全球变暖导致了气候异常。不过,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土地减少、蓄洪能力降低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
比如在南方。20世纪80年代时,村子里的农田还挺多的,阡陌交横;几条河流穿过村子,在村子里还点缀着几处鱼塘,一派典型的南方农村风光。印象中,村里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到处都在搞开发区,村里的很多农田被拿去当建设用地,填了。后来有的修了水泥路、盖了房子,有的开而不发,这些地也就荒在那里。
更惨的是,村里的人垃圾没地方扔,就往河里扔。先是河越来越小,河水脏得发绿,别说游泳,里面连鱼都没有了。后来干脆又把河填了,盖了房子。
村里的河流、池塘、农田越来越少、越来越小,以前能盛在河里的水,现在无处可去。雨下得时间一长,村子就被淹
科学技术-气象
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
雾形成的条件:
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
雾的种类:
1、辐射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
2、平流雾: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气象上叫平流雾。
3、混合雾:有时兼以上有两种原因形成的雾叫混合雾。
4、蒸发雾:即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如果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则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气便发生水汽凝结成雾。这时雾层上往往有逆温层存在,否则对流会使雾消散。所以蒸发雾范围小,强度弱,一般发生在下半年的水塘周围。
5、烟雾:城市中的烟雾是另一种原因所造成的,那就是人类的活动。早晨和晚上正是供暖锅炉的高峰期,大量排放的烟尘悬浮物和汽车尾气等污染物在低气压、风小的条件下,不易扩散,与低层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比较容易形成烟尘(雾),而这种烟尘(雾)持续时间往往较长。
一般来说,秋冬早晨雾特别多,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当空气容纳的水汽达到最大限度时,就达到了饱和。而气温愈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也愈多。1立方米的空气,气温在4℃时,最多能容纳的水汽量是6.36克;而气温是20℃时,1立方米的空气中最多可以含水汽量是17.30克。如果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多于一定温度条件下的饱和水汽量,多余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当足够多的水分了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在一起,同时水分子本身也会相互粘结,就变成小水滴或冰晶。空气中的水汽超过饱和量,凝结成水滴,这主要是气温降低造成的。
如果地面热量散失,温度下降,空气又相当潮湿,那么当它冷却到一定的程度时,空气中一部分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变成很多小水滴,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这就是雾。它和云都是由于温度下降而造成的,雾实际上也可以说是靠近地面的云。
这样说来,雾既不是从天而降,也不是自地而出?是空气中凝结的水汽。不过他与天上和地面的温度、湿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靠近地面的大气中,空气里飘浮着无数直径约千分之几毫米的小水珠,使天地间白蒙蒙的一片,能见距离较小,这种天气现象称之为雾。
那么,雾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知道,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是有一定限度的,达到最大限度时,就称为水汽饱和。气温越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也越多。
例如,在气温为4℃时,每立方米的空气中,最多能容纳的水汽量是6.36克;而气温是20℃时,每立方米的空气中的水汽饱和量为17.30克。
如果,空气中所含有的水汽多于某一温度条件下的饱和水汽量时,多余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变成小水滴或冰晶,所以,空气中的水汽超过饱和量,就要凝结成水滴,这主要是随着气温的降低而造成的。
地面热量的散失,会使地面温度下降,同时会影响接近地面的空气,使空气的温度也降低。如果地面附近的空气相当潮湿,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空气中的部分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变成很多小水滴,悬浮在靠近地面的空间里。如果靠近地面的空气层里的小水滴多了,能见度低了,这就形成了雾。
雾和云都是由浮游在空中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只是雾生成在大气的近地面层中,而云生成在大气的较高层而已。雾既然是水汽凝结物,因此应从造成水汽凝结的条件中寻找它的成因。大气中水汽达到饱和的原因不外两个:一是由于蒸发,增加了大气中的水汽;另一是由于空气自身的冷却。对于雾来说冷却更重要。当空气中有凝结核时,饱和空气如继续有水汽增加或继续冶却,便会发生凝结。凝结的水滴如使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内时,雾就形成了。
另外,过大的风速和强烈的扰动不利于雾的生成。
因此,凡是在有利于空气低层冷却的地区,如果水汽充分,风力微和,大气层结稳定,并有大量的凝结核存在,便最容易生成雾。一般在工业区和城市中心形成雾的机会更多,因为那里有丰富的凝结核存在。
一早出门,一片烟雾飘渺总是给人些许遐想。那么雾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知道,空气里有一定量的水汽,气温高水汽多,气温低水汽少。按照这个道理,温度较高的白天里,空气中存在着水汽,在等到夜晚温度下降之后,空气冷却,就凝结成了小水滴或者是冰晶,浮游在接近地面的大气中,雾就形成了。凌晨时分气温最低,所以大雾经常出现在早晨,而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小水滴或是冰晶又变成了水汽,雾也就渐渐消散了。
至于雾有哪些类型,我们提到了陆地上最常见的,主要发生在晴朗、微风而且水汽比较充沛的夜间或是早晨的辐射雾;还有我国春夏季在沿海一带经常出现的海雾,我们也叫它平流雾;以及大多出现在高纬度北极地区的蒸汽雾;另外还有上坡雾和锋面雾。它们形成的原理和其他种类大同小异,都是冷暖气流互相作用形成的。
当然,雾是有不少危害的。这当中除了我们都知道的对交通出行的严重影响外,因为它具有的较强吸附性,所以含了大量污染物的雾滴,还会加剧人们罹患鼻炎、咽炎、支气管炎和肺癌的危险,那在这儿,我们也顺便建议您,在有雾的天气,应该暂停到室外运动;另外,雾滴当中的化学成分还会对金属有很强的腐蚀作用;雾滴落在农作物上,也会造成农作物的减产。
那我们又该怎么来对付它呢?通常情况下,我们把雾分成暖雾和冷雾两种,温度高于0度就是暖雾、低于0度就是冷雾。
消除暖雾有三种办法,一是加热法,这是对小范围区域比如机场跑道采用的方法,就是加热空气让雾滴蒸发而消失;二是吸湿法,就是撒一些盐或是尿素等等吸湿物质来做催化剂,让雾气蒸发;第三种叫做人工扰动合成法,就是用直升机在雾区上空缓缓飞行,把雾顶的干燥空气驱赶下来和雾里的空气混合,以让雾气蒸发消失。
而人工消冷雾的方法是把碘化银、干冰和液化丙烷这些催化剂撒到雾中,产生大量的冰晶,这些冰晶会吸收雾里的水汽而不断长大,之后降落到地面,雾也就随之而消失了。这种方法效果显著。
人类想了这么多方法来消除雾,其实也不能就这么否定它,因为,在很多时候,雾也是有它可爱之处的。比如说,雾里含有的水分能够滋润土地,滋养农作物,在一些干旱地区,人们常常收集雾水去灌溉农作物,海边住的人还收集雾水来喝。不仅如此,冬天的雾还能起到保温的作用,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发,让农作物不至于受冻,这个对农作物过冬特别有好处。而那些喜欢温暖和水的植物,比如茶叶、咖啡和药材等,都是在多雾的地方生长的十分茂盛。而在很多的旅游胜地,也都是因为有雾,别具一番景致。比如我国湖北省的神农架就是一个云雾缭绕的人间仙境,不仅有很浓厚的神秘感,还盛产许多的名贵中药材;还比如烟波浩淼的鄱阳湖环绕中的庐山,也是因了无数的雾滴,隐隐现现,让我们总是很难一睹它的真面目。
-
收起
你的理解有一点点问题,就时间上说,除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外,其他的时区之间都是东加西减,但国际日期变更线是反的,东减一日,西加一日.所以没有你的担心不会发生的.
人为日界线是为了不让一个国家不要出现时间不同意的现象(俄罗斯)(本初子午线在欧洲),自然日期变更线不记得了.
(2)地球东西两侧的分法已经有些历史了,从工业革命以后,老外就称中国和印度是东方古国,盛产香料和茶叶.大概是因为在他...
全部展开
你的理解有一点点问题,就时间上说,除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外,其他的时区之间都是东加西减,但国际日期变更线是反的,东减一日,西加一日.所以没有你的担心不会发生的.
人为日界线是为了不让一个国家不要出现时间不同意的现象(俄罗斯)(本初子午线在欧洲),自然日期变更线不记得了.
(2)地球东西两侧的分法已经有些历史了,从工业革命以后,老外就称中国和印度是东方古国,盛产香料和茶叶.大概是因为在他们以东.
(3)你的图对不对啊,时间长短是因为四季的变化,导致白昼有长短变化,对于北半球来说应该是5月2日比5月1日长.
【关于人造卫星】
(1)他们是不会叫卫星自转的,它要和地面实施数据接收还有让太阳能电池板正面接受太阳照射,还有要是要改变轨道的话卫星在自转的话难度会加大,他们是不会浪费能源的,能带上去的也不多.
(2)同步卫星和非同步卫星主要是和月亮一样受地球引力作用,绕地球运动,成为地球的卫星.
名字一样吧,知道来历了吧.
(3)不需要,卫星的周期是由它的轨道决定的,离地球越近的,它要快速转动而避免被地球吸下去,你看离太阳近的公转多快,而地球要一年,冥王星呢?
(4)是和地球相对静止,也是时间上同步,现在就美国已经发射了24颗同步卫星用于GPS卫星定位系统,它们处于同一个平面内,要是乱跑还不乱套啊.
【气压带和风带】
(1)"极锋"是因为两极的冷空气在纬度为60多(记不清了)(空气在地球上是做的一个8字运动,只是一个半球而言,北半球)冷空气碰见"8"左上边是因为重会从底下插进去,把热空气抬高,这种就叫...
(2)赤道处是因为地球向东转,摩擦和惯性使空气向右运动,到北美遇见大陆温度高空气抬高,因为左边出现空缺了,所以在对流层上部向左运动.
(3)极地线速度为0那是没话说,因为确实不动,角速度是因为它在转动的时候有一个角度的改变,这就有了角速度.(这就和一个告诉旋转的圆盘上边放不住东西一样.)(其实是因为地球给物体的支持力和地球旋转的惯性给物体的向心力的合力,)在别的地方,合力很少,甚至为0,所以没有这一说法.在基地表现明显一点.)
【关于气候特点】
(1)河流断流是干旱或者冰冻引起的,其他的不会.除非是人为的.
(2)生物钟在搞鬼,万物到了繁殖的季节了.
(3)这种问题有原因吗?
有的话就是老天爷下的多了,要是说尼罗河周期性的泛滥那就是月亮和太阳搞鬼,和潮汐现象有关.(降水量大增,河流的排水量不够.)
(4)空气里的水蒸气直接由气体变为固体冰了,和雪有点类似,只是雪是在高空.(他们的结构有点相似吧,很好看的多边形,很规则的.漂亮.)
(5)空气湿度很大,温差变化大,还有一种就是凹地,就是一个U形的盆地,空气一般是垂直地面向上的,(地面给空气加热).聚集的多了容易形成云,近而为雨.
好久了,估计有些东西不准确,甚至有错的.
收起
你是高三文科生?那你应该知道日期变更线有两条。所以不会出现你所说的情况。而且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是减一天(这点你的表述错了)。向东越过零时线,日期还要加回来。
(1)180-60=120
(2)看自转的方向
(3)图中就是那样的,未来的趋势是5.2越来越大,逐渐取代5.1,二线重合,全部都是5.2,再出现新的区域,就是5.3
【关于人造卫星】
(1)会
全部展开
你是高三文科生?那你应该知道日期变更线有两条。所以不会出现你所说的情况。而且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是减一天(这点你的表述错了)。向东越过零时线,日期还要加回来。
(1)180-60=120
(2)看自转的方向
(3)图中就是那样的,未来的趋势是5.2越来越大,逐渐取代5.1,二线重合,全部都是5.2,再出现新的区域,就是5.3
【关于人造卫星】
(1)会
(2)会,它是靠惯性
(3)同步,要选合适的飞行高度和飞行角度,人造卫星不可能靠动力飞行,那得带多少燃料。有限的燃料是要在关键时刻对飞行姿态作调整的。
(4)天哪!地球自转有两个周期!同步,是指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
【气压带和风带】
(1)副低(真怕这么说你看不懂,副极地低压带),是冷暖气流相遇被迫抬升形成的,冷暖气流相遇所以是锋面。
(2)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不是书本的左和右,是运动方向的左和右。俄的神呐!你真的是高三文科?
【关于角速度和线速度】
南北极点,既没有角速度,也没有线速度。或者说都为零。两种说法都可以。
【关于气候特点】
(1)要看具体那条河
(2)冬季,常识
(3)同(1)
(4)秋季
(5)不一定,只看雾定不下季节。水气充足,大气过饱和就行。
唉!抓点儿紧吧!高三文科!这些东西太基础了。你整个地球运动、大气环境就没学好。我讲的都是实话,没有挖苦的意思,起码我本意不是挖苦。
收起
1.关键看有没有跨过日界线
2.顺着自转的方向,自西往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去一天。
也就是说,日界线以东是旧的一天,以西是新的一天!
3.【关于人造卫星】
会
是的
不需要,只要把它送入轨道
是 角速度是相同的
4.冷暖空气相遇,才能够形成锋面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
全部展开
1.关键看有没有跨过日界线
2.顺着自转的方向,自西往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去一天。
也就是说,日界线以东是旧的一天,以西是新的一天!
3.【关于人造卫星】
会
是的
不需要,只要把它送入轨道
是 角速度是相同的
4.冷暖空气相遇,才能够形成锋面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
5.都可以
0,既可以认为无限大,也可以认为无限小。
6.先要分析该河流的补给形式!
冬季
某地雨季
深秋、、冬季
冬季 气温低利于成雾
收起
关于日界线:从西十二进入东十二日期要加一天,而从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一天,而且从东十二区到西十二区环球航行,每过一个时区时间要减一小时,24个时区减24小时,正好减去一天。
你只说跨日界线的时候加一天,可是你怎么不想,过了日界线到下次过日界线之前,你不断的向西跨越一个个时区,一共24个时区,每跨一个时区再见一个小时。最后同一天第二次跨过日界线时就还是8月2号
所以并没矛盾。只是你只想到了,跨日界线时的加一天,而忘了从东十二时区绕一圈走向西十二时区要减24小时。所以一天内两次跨过日界线不会增减两天的。...
全部展开
你只说跨日界线的时候加一天,可是你怎么不想,过了日界线到下次过日界线之前,你不断的向西跨越一个个时区,一共24个时区,每跨一个时区再见一个小时。最后同一天第二次跨过日界线时就还是8月2号
所以并没矛盾。只是你只想到了,跨日界线时的加一天,而忘了从东十二时区绕一圈走向西十二时区要减24小时。所以一天内两次跨过日界线不会增减两天的。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