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易背的古文和意思要古文意思都有,5篇以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7 01:05:03
简单易背的古文和意思要古文意思都有,5篇以上
简单易背的古文和意思
要古文意思都有,5篇以上
简单易背的古文和意思要古文意思都有,5篇以上
一、薛谭学讴
【原文】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二、司马光好学
原文】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三、欧阳修苦读《欧阳公事迹》
原文: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译文: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就失去了父亲,家境贫穷,没有钱供他上学.母亲用芦苇秆在地上画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等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就向街坊里做官的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进行抄写.还未抄完,就已经能背诵文章,以至于白天黑夜废寝忘食,唯一的任务只是读书.他从小时候起所写的诗歌文章,就像大人做的一样有文采.
四、张无垢勤学
原文:
张无垢谪①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辄②执书立窗下,就明③而读.如是④者十四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编辑本段]
译文 :
张无垢被贬官到横浦,住在城西的界寺.他住的房间一扇短窗,每天天将亮时,他总是拿着书本站在窗下,就着微弱的晨光读书.这样一直坚持了十四年之久.等到他回到北方了,在窗下的石头上,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直到现在还留存着.
五、夸父逐日
山海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六、郑人买履
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有者说是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其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七、自相矛盾
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八、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身为宋国笑.
九、师旷论学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词语】1、炳烛:把蜡烛点燃. 2、盲臣:瞎眼的臣子,师旷是个瞎子所以这么说. 3、阳:这里制阳光. 4、孰与:一种固定格式,用来比较,相当于“比……怎么样”. 5、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译文】
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
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
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点蜡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
平公说:“讲得好啊!”
十、自护其短(《雪涛小说•知无涯》)
【选文】
北人(1)生而不识菱者,仕(2)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某人自护(3)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注释】
(1)[北人]北方人.(2)[仕]做官.(3)[护]掩盖,遮掩.
十一:凿壁偷光(《西京杂记》)
【选文】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1),衡乃穿壁(2)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3),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原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4)给以书,遂成大学(5).
【注释】
(1)[逮]及.(2)[穿壁]在墙上找洞.(3)[文不识]姓文名不识.(4)[资]借.(5)[大学]大学问家.
十二:铁杵磨针(《方舆胜览》)
选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
(1)[媪]ǎo,年老的妇女.(2)[卒]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