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两篇2000字的 《水浒传》 的读书笔记一定要2000左右字数 好的话还有奖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8 23:10:01
急求两篇2000字的《水浒传》的读书笔记一定要2000左右字数好的话还有奖励急求两篇2000字的《水浒传》的读书笔记一定要2000左右字数好的话还有奖励急求两篇2000字的《水浒传》的读书笔记一定要2

急求两篇2000字的 《水浒传》 的读书笔记一定要2000左右字数 好的话还有奖励
急求两篇2000字的 《水浒传》 的读书笔记
一定要2000左右字数 好的话还有奖励

急求两篇2000字的 《水浒传》 的读书笔记一定要2000左右字数 好的话还有奖励
范文一: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总算被我啃完了,好辛苦!不过,我总算明白了很多道理.
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名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
我试想,假如让他来到我的身边,相信没有多少人能有他这样的魅力.这不是因为他的相貌,也不是因为他有所么高挑的身材,更不会是他有大把的财富,就一点,就是他那在别人眼中芝麻大的优点.请不要小看他那芝麻大的优点,在这世界上就要灭绝了.
我总觉得我们在生活中对于朋友甚至亲人少了一份亲情,少了一份哥们儿友情.
我清楚的记得,在我咿咿呀呀学语时,我经常毫无顾忌的到邻居家吃饭,没有礼节,没有拘束,只有欢乐.邻居家的姐姐现在和我还是和原来一样好.在我哭着闹着不上幼儿园时,我们和邻居经常一起聊天,但是我们开始装上了一扇木门.
现在当我知道为了未来奋斗的时候,我家的门也变成了三厘米厚的防盗门.这就像一条河,让我们和邻居的感情隔在天地两岸.这就像《礼记》里说的:"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我们的社会很自然的少了一份爱,一份及其重要的爱——一份关怀.对于关怀,也许只需要一句简单的问候,或者是一个会心的微笑,就能让人喜笑颜开,就让人感受母亲般的关怀.不要太吝啬,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不会让你失去什么,只能让你的人格得到升华.
水浒传读后感 范文二:
刚接到这个题目的时候着实吃了一惊,我看《水浒传》已经是3年前的事了,剧中人物早已忘了一大半;而且我最喜欢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本来就没认真看.迫不得已,只得从网上下了一套好好研读,竟发现:其实水浒传真的是不错.
第一点,也是最引人入胜的一点,就是书中那一百单八将.人物虽称不上个个性格鲜明,但也每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例如浪里白条张顺水性奇佳,玉臂匠金大坚石刻技术拔群,还有入云龙公孙胜令人闻风丧胆的魔法,哪一个不是人中奇才 有人说《水浒传》里108将是勉强凑齐的,就是为了凑传说中的108星.我也不否认这点,可如果要是真的有多少些写多少,那么不仅少了一份奇幻色彩,也丢失了一百单八将从天而降的意义,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可谓是极品.
第二点就是《水浒传》中对剧情的刻画描述.《水浒传》从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到一百单八将聚一堂,从宋江大破连环马到宋公明全夥受招安,中间事情的繁琐,人物的众多,令人望而生畏.可施耐庵却用自己优秀的文笔将如此长的故事娓娓道来却丝毫没有拖沓之感,而且一环套一环,使读者不由得继续往下看,仿佛自己到了真实的故事中去了一般,真是让人叹服.
第三点我要说的是《水浒传》对于历史的记述.大家可能都要笑我吧,这样一个类似于"科幻神话"的故事,根本就是瞎编,哪有什么真的历史.的确《水浒传》是神话故事,可他对当时民不聊生,奸臣当道,外敌入侵,军队战斗力下降的社会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进行了剖析.你们想,如果人民生活舒适,那么怎么会有100多好汉奋勇起义 如果忠臣当道,那么为什么高逑会当宰相 如果国家太平,那么金朝来干吗 如果军队丰足,那么何必招安呢 在我看来,水浒传不止是一本有意思的小说,更是一本反映当时社会的历史书.
我说了这么多,其实没什么用,只不过把《水浒传》好的地方举了出来而已,我还依旧喜欢《三国演义》.所以,每个人心目中的好书是不一样的,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有意义的好书.
水浒传读后感 范文三: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
水浒传读后感 范文四:
读了《水浒传》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书中的英雄们的豪情壮义,仗义疏财.先说智取生辰纲的七条好汉.智取生辰纲,是梁山好汉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的发端. 这一段好汉壮举,轰动了水浒世界里的江湖.但是晁盖一伙,做下这桩弥天大案,背后 的真实动机又是什么?是为了劫富济贫?还是说为了准备" 农民革命" ?显然都不是. 黄泥冈上,这一伙好汉劫得了十万贯金珠,而后大概经过坐地分赃,晁盖、吴用等回了 晁家庄园,三阮则" 得了钱财,自回石碣村去了." 随后并没听说他们有济贫的打算, 也没见他们准备扯旗造反(或曰起义),如果不是东窗事发,保不准他们真的就此安心 做了富家翁,一世快活.因此,这桩大案,打劫的固然是不义之财,但其实质,说穿了, 就是一次黑道行动.
再看鸳鸯楼上那幕血案,武松连刃十数人后,一片血泊之中,从容地将桌上银酒器 踏扁,揣入怀里带走;而即使粗心卤莽至极的角色如李逵,沂岭之上杀了假李逵后,也 没忘进房中搜看," 搜得些散碎银两并几件钗环" ,都拿了——李逵虽极端厌烦女色, 但也知这些沾满了脂粉气的钗环可以换钱换酒,照拿不误.而后,还去李鬼身边,搜回 了那锭被骗去的小银子,在这种事儿上,黑旋风也足够细心.

范文一: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总算被我啃完了,好辛苦!不过,我总算明白了很多道理.
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名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

全部展开

范文一: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总算被我啃完了,好辛苦!不过,我总算明白了很多道理.
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名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
我试想,假如让他来到我的身边,相信没有多少人能有他这样的魅力.这不是因为他的相貌,也不是因为他有所么高挑的身材,更不会是他有大把的财富,就一点,就是他那在别人眼中芝麻大的优点.请不要小看他那芝麻大的优点,在这世界上就要灭绝了.
我总觉得我们在生活中对于朋友甚至亲人少了一份亲情,少了一份哥们儿友情.
我清楚的记得,在我咿咿呀呀学语时,我经常毫无顾忌的到邻居家吃饭,没有礼节,没有拘束,只有欢乐.邻居家的姐姐现在和我还是和原来一样好.在我哭着闹着不上幼儿园时,我们和邻居经常一起聊天,但是我们开始装上了一扇木门.
现在当我知道为了未来奋斗的时候,我家的门也变成了三厘米厚的防盗门.这就像一条河,让我们和邻居的感情隔在天地两岸.这就像《礼记》里说的:"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我们的社会很自然的少了一份爱,一份及其重要的爱——一份关怀.对于关怀,也许只需要一句简单的问候,或者是一个会心的微笑,就能让人喜笑颜开,就让人感受母亲般的关怀.不要太吝啬,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不会让你失去什么,只能让你的人格得到升华.
水浒传读后感 范文二:
刚接到这个题目的时候着实吃了一惊,我看《水浒传》已经是3年前的事了,剧中人物早已忘了一大半;而且我最喜欢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本来就没认真看.迫不得已,只得从网上下了一套好好研读,竟发现:其实水浒传真的是不错.
第一点,也是最引人入胜的一点,就是书中那一百单八将.人物虽称不上个个性格鲜明,但也每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例如浪里白条张顺水性奇佳,玉臂匠金大坚石刻技术拔群,还有入云龙公孙胜令人闻风丧胆的魔法,哪一个不是人中奇才 有人说《水浒传》里108将是勉强凑齐的,就是为了凑传说中的108星.我也不否认这点,可如果要是真的有多少些写多少,那么不仅少了一份奇幻色彩,也丢失了一百单八将从天而降的意义,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可谓是极品.
第二点就是《水浒传》中对剧情的刻画描述.《水浒传》从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到一百单八将聚一堂,从宋江大破连环马到宋公明全夥受招安,中间事情的繁琐,人物的众多,令人望而生畏.可施耐庵却用自己优秀的文笔将如此长的故事娓娓道来却丝毫没有拖沓之感,而且一环套一环,使读者不由得继续往下看,仿佛自己到了真实的故事中去了一般,真是让人叹服.
第三点我要说的是《水浒传》对于历史的记述.大家可能都要笑我吧,这样一个类似于"科幻神话"的故事,根本就是瞎编,哪有什么真的历史.的确《水浒传》是神话故事,可他对当时民不聊生,奸臣当道,外敌入侵,军队战斗力下降的社会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进行了剖析.你们想,如果人民生活舒适,那么怎么会有100多好汉奋勇起义 如果忠臣当道,那么为什么高逑会当宰相 如果国家太平,那么金朝来干吗 如果军队丰足,那么何必招安呢 在我看来,水浒传不止是一本有意思的小说,更是一本反映当时社会的历史书.
我说了这么多,其实没什么用,只不过把《水浒传》好的地方举了出来而已,我还依旧喜欢《三国演义》.所以,每个人心目中的好书是不一样的,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有意义的好书.
水浒传读后感 范文三: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
水浒传读后感 范文四:
读了《水浒传》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书中的英雄们的豪情壮义,仗义疏财。先说智取生辰纲的七条好汉。智取生辰纲,是梁山好汉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的发端。 这一段好汉壮举,轰动了水浒世界里的江湖。但是晁盖一伙,做下这桩弥天大案,背后 的真实动机又是什么?是为了劫富济贫?还是说为了准备" 农民革命" ?显然都不是。 黄泥冈上,这一伙好汉劫得了十万贯金珠,而后大概经过坐地分赃,晁盖、吴用等回了 晁家庄园,三阮则" 得了钱财,自回石碣村去了。" 随后并没听说他们有济贫的打算, 也没见他们准备扯旗造反(或曰起义),如果不是东窗事发,保不准他们真的就此安心 做了富家翁,一世快活。因此,这桩大案,打劫的固然是不义之财,但其实质,说穿了, 就是一次黑道行动。
再看鸳鸯楼上那幕血案,武松连刃十数人后,一片血泊之中,从容地将桌上银酒器 踏扁,揣入怀里带走;而即使粗心卤莽至极的角色如李逵,沂岭之上杀了假李逵后,也 没忘进房中搜看," 搜得些散碎银两并几件钗环" ,都拿了——李逵虽极端厌烦女色, 但也知这些沾满了脂粉气的钗环可以换钱换酒,照拿不误。而后,还去李鬼身边,搜回 了那锭被骗去的小银子,在这种事儿上,黑旋风也足够细心。

收起

大雪满弓刀-----林冲
第一次翻开《水浒传》这本书的时候,还是十几年前,繁体的字,竖版印刷的行,从右往左翻的页,那时自己还在上小学,什么也不懂,无意间从爷爷的书柜里找到这本书,随便翻了两页,立刻被一百零八将的一张张肖像画,还有那一个个豪气冲天的绰号吸引住了,于是半懂不懂地翻下去,读起来很费劲,我却无比喜欢,而且能把一百单八将的绰号姓名甚至兵器倒背如流。那时的我执著于钻研英雄的武功排行,所...

全部展开

大雪满弓刀-----林冲
第一次翻开《水浒传》这本书的时候,还是十几年前,繁体的字,竖版印刷的行,从右往左翻的页,那时自己还在上小学,什么也不懂,无意间从爷爷的书柜里找到这本书,随便翻了两页,立刻被一百零八将的一张张肖像画,还有那一个个豪气冲天的绰号吸引住了,于是半懂不懂地翻下去,读起来很费劲,我却无比喜欢,而且能把一百单八将的绰号姓名甚至兵器倒背如流。那时的我执著于钻研英雄的武功排行,所以在《三国》中对赵云的喜爱超过诸葛亮,在《隋唐》中对罗成的喜爱超过秦琼,而《水浒传》,毫无疑问更是在我心中树立起一个个高大的偶像。
而十几年后,一年前的今天,爷爷故去,自己在清理书柜中他的遗物时无意间重新翻开这本书,希望能找回一丝儿时的回忆,结果却是徒劳。当我再次捧起它时,心中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兴奋与激动,取而代之的是难以言传的沮丧,这些所谓好汉们的面孔,在我的眼前变得模糊而扭曲:我看到宋江的猥琐卑鄙;我看到吴用的阴险诡谲;我看到李逵的嗜血暴戾;我看到武松的冷酷凶残……这些昔日的偶像,就这样变得陌生而支离破碎,与现在的自己渐行渐远。
幸好还有一张面孔,一张忧郁的、沧桑的面孔逐渐浮现,在众多模糊的面孔中慢慢清晰。这张面孔,虽然施耐庵告诉我们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和三国中的张飞如出一辙,我却觉得它应当是俊朗的,憔悴的,我更愿把它想象为渭水河畔、潼关阵前的锦马超的面孔。
风雪弥漫的深夜,一个形单影只的旅客,肩上一杆花枪挑着个酒葫芦,蹒跚地走向远方那片浩淼无边的芦花荡,远处熊熊火焰映衬着萧索的背影,他仰天长叹:“好大雪!”
这个人,就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沧州刺面配军,梁山泊马军五虎上将第二员,一百单八将第六位,天雄星豹子头林冲。
我知道我该为他写点什么了。
翻遍整部水浒,这是个唯一的孤独者,也应该是《水浒传》中唯一的英雄,唯一拥有爱情的人。他宽厚,两个差人要谋害他,被鲁智深打翻后还替他们求情;他仁慈,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像李逵那样滥杀无辜;他正直,不肯向高俅献媚取宠;他处处以大局为重,梁山泊几次重要的政治事件都是由他主持局面;他不乏谨慎精明,懂得在相互倾轧的官场中明哲保身。他也不像其他好汉那样冷血,对自己的妻子他无比深情。金圣叹曾说:“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然琢削元气也不少。”这是一个中肯的评语,唯一的疑问在于那个“狠”字,我想,这个字更多是指他身处绝境时爆发出的无尽潜能。
可惜他生活在一个是非颠倒的社会。他的种种高洁的品格,却一次次为他招来杀身之祸。他就像一只被放逐的牧羊犬,在天寒地冻中孤独地彷徨,不愿加入狼群,却又不能重返牧场。林冲是可悲的,这种可悲不仅在于他的痛苦、他的孤独,更在于这种痛苦与孤独除去鲁智深等寥寥数人外,几乎再没有人能与他共同分担。
当林冲回忆起自己在东京汴梁的生活时,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我不得而知,但我相信,那应当是他最美好的岁月:自己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武功高强,进可卫国,退亦可保家;地位虽然不算高,衣食无忧已经足够;何况还有一位如花似玉举案齐眉的夫人,即使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能得到这其中哪怕一样,也已算不枉此生。但是当高衙内第一眼看到林冲娘子的时候,命运,神秘莫测的,也是冷酷无情的命运,便开始慢慢运转,像宇宙中的黑洞一样,把林冲渐渐吸向一个巨大的陷阱。
夺妻之恨,对无论那时还是现在的男人来讲,都是莫大的耻辱,他却硬是咽下了这口恶气,忍受了一切:痛苦、侮辱,还有冤屈。如果他是高俅之流,或许难保不会以牺牲妻子换得升官发财的机会,但他不是;如果他是李逵那样的流氓无产者,也许早就抄起刀子冲向太尉府去剁人,拼得鱼死网破,然而他也不是。所以他选择的是忍让这条中庸的道路。
这是最合理的选择。无论是对他来讲,还是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讲。
我曾和人聊起过林冲的忍让,很多人都认为他窝囊,我却没有这种感觉,相反倒是觉得,他的选择将是我们大多数人的选择。真处在他的位置上,换作其他人,不见得能有更好的举动:不到走投无路,谁能鼓起勇气和这个主流社会真正决裂?“反”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从此以后你将浪迹江湖,你将亡命天涯,你将不再拥有光明、温暖、幸福,你的心中将永远充塞着黑暗、寒冷、孤独,你将一天天在憎恨、恐惧与悲伤中度过。选择了和这个社会去对抗,也就意味着自己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谁能轻易抛开自己的过去?何况还是像他曾拥有的那样幸福的过去?
但他终于还是失去了过去的所有,也终于还是踏上了这条不归路。这个社会就这样一次次逼迫着他反抗,高俅所煞费苦心要毁灭的,是自己本来应当无比倚重的栋梁。
当林冲在白虎堂被高俅喝令拿下的时候,当他用颤抖的笔写下那封饱含血泪的休书的时候,当他踏上通向沧州的漫漫旅途的时候,当他孤独地守在草料场、怀念着远方妻子的时候……谁能了解他的心情?谁能想象得出他的悲愤?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林冲娘子用自缢表达了对丈夫的忠诚,也表达了对高俅父子的蔑视,而在千里之外的沧州,在那一夜的雪与火中,林冲终于手刃了自己昔日的朋友陆谦,也扼杀了自己的一切幻想。皑皑白雪埋葬了他的全部希望,熊熊火焰也吞噬了他的所有隐忍。风雪山神庙,终于使林冲完成了由安分守己的良民向大泽龙蛇的蜕变。正如蟠龙的一声仰天长啸,曾经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已在凄迷的风雪中消失,活下来的,是令整个江湖为之胆寒的豹子头。
当我闭上眼睛,想象那一幕的情形时,我感到一种灵魂深处的震颤:惨白的雪,殷红的火,漆黑的夜。施耐庵用一种冷峻而瑰丽的笔调,用白、红、黑这三种对比最鲜明的颜色,为我们勾勒出这样一幅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带着荡气回肠的悲壮,永远凝固在几百年后读者的记忆里。我想象林冲凛凛伫立在呼啸的北风中,脸庞被仇恨扭曲,目光前所未有的凶狠,仿佛一只被逼到角落无路可退的野兽,草料场上的熊熊火焰腾起莫名的古怪形状,就像地狱的图腾,在他后背打上复仇的烙印,漫天大雪交织成一张密密匝匝的银白色大网,轻轻由空中撒下。他站在遍地的雪白血红中,大口呼吸着带着血腥的冰冷空气,仰头望着洒下纷纷扬扬大雪的幽暗苍穹,悲怆苍凉地长啸道:“好大雪!”
普天之下,竟再无他立锥之地。只有遥远的东南方,八百里水泊梁山,静静等候着自己真正主人的到来。
在那惊心动魄的一幕的尾声里,林冲总算在风雪中给自己留下了一丝慰籍,他找到了酒。整部《水浒传》弥散着的气息除了血腥外,最浓郁的毫无疑问就是酒香,大多数好汉都酗酒,如武松,如鲁智深,如李逵,酒为他们增添的是一股豪情,唯有林冲的酒是苦涩的,虽然他说:“都去了,老爷快活吃酒。”据考证,这甚至是他唯一一次从嘴里说出“快活”,但我们仍然可以从那语句中体会到深深的苦涩与无奈,也品味出他的愁肠百转。这酒,想必是他一生中最难下咽的,然而也是那一夜他最后的、唯一的朋友。
林冲的故事在这里才刚刚开始,但对我来说,已经结束了。尽管接下来他又为我们带来火并王伦等重头戏,尽管他的身影在以后的历次战役中都无比活跃,而且战功显赫,但随着晁盖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随着宋江慢慢地崭露头角,他只能渐渐由梁山泊的三朝元老变成单纯冲锋陷阵的武将,最终也和大多数上了梁山的好汉一样,泯然众人。在梁山的那段岁月中,唯一让人回味无穷的是他生擒扈三娘的一幕,小说如果交给我来写,我毫无疑问会让扈三娘嫁给他,这两个同样苦命的人,理应彼此从对方那里找到慰籍。然而那毕竟是我的想象,施耐庵甚至连这最后的一丝希望也不给他们留下,扈三娘终于还是嫁给了王矮虎,他也仍然终生孤独。
关于林冲的结局,流传比较广的说法总共有三种,第一种是《水浒传》的正统结局,林冲跟随梁山泊一同接受招安,在凯旋途中得了风瘫,半年后病故。第二种来自续集《荡寇志》,梁山泊被官军剿灭,他在守护头关时被王进(没错,就是和他同为教头的王进)大骂,回营后羞愤交加,郁郁而终。第三种则来自央视电视剧,得知宋江放走了被生擒的高俅后,他悔恨交加,被活活气死。我曾觉得后两种结局比第一种要好得多,《荡寇志》虽然全面否定了梁山泊起义,但仍对林冲稍加怜悯,让他亲手剐了高衙内,又让高俅被徽宗处斩,总算大仇得报;央视版更是让他成为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死去的头领,为招安蒙上了深深一层阴影,其中的寓意不言自明。
但是当重读《水浒传》时,掩卷再思,我终于还是觉得原先的结局是最好的。林冲应该还是会接受招安的,他终究不是李逵、刘唐、三阮那样的草莽汉子,梁山泊也终究不是他的归宿。在他的内心深处,仍然埋藏着对重回主流社会的渴望。然而当看到自己的战友先后殒命时,深深的幻灭感便重新萦绕在了心头,他明白朝廷终究不会放过梁山,高俅也仍然不会放过自己。无独有偶,有着相似经历的杨志也是在归途中病死的,我推测他们的病都是因忧心自己的未来而起,比起宋江吴用,他们更熟悉官场的游戏规则,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兔死狗烹的命运。所以这个结局,对悲苦一生的林冲来说,已经算好的了。
如果按照这个结局,林冲最后半年的余生,就是在杭州六合寺度过的,守着好友鲁智深的骨灰,望着西湖的烟波浩淼,听着钱塘江的潮起潮落,日复一日卧在病榻上,身边只有已经断臂的武松陪伴着。中风后的他应该既不能说,也不能动,唯一能做的就是回忆。他回忆的是什么?我不是施耐庵,我不知道,我只能去想象。
我想象他回忆着在东京与妻子一起走过的风光霁月;
我想象他回忆着白虎堂里的冤屈、刺配沧州路上的绝望;
我想象他回忆着野猪林中的生死一线,与鲁智深的患难真情;
我想象他回忆着棒打洪教头的忍辱负重、火并王伦的扬眉吐气;
我想象他回忆着自己在腥风血雨中出生入死,一条蛇矛令无数官军闻风丧胆、望风披靡;
我想象他回忆着自己夜夜从梦中惊醒,披起衣服来到月光下的水泊边,思念起已经玉殒香消的妻子,一次次潸然泪下;
……
但我想,他回忆最多的应该还是那一夜纷纷扬扬的大雪。他会回忆起自己站在遍地的雪白血红中,仰天长啸:“好大雪!”那是他生命中最慷慨深沉的一曲哀歌。月白风清之夜,也许他会挣扎着要武松扶自己起来,向屋外望去。那是他的丈八蛇矛伫立在夜色中,伫立在月光下,闪耀着冷冽的光芒,给他黯淡的人生涂上唯一的也是最后的一抹亮丽。
今夜没有雪,今夜是中秋之夜,爷爷已故去一周年。我从墓地归来后,坐在电脑前,一边打开那首扬琴弹奏的《林冲夜奔》,一边静静敲下这篇文字。我望着那轮圆月,眼前却浮现出施耐庵笔下几百年前的夜里,离我所在的城市千里之外的沧州的那一场大雪,还有风雪中那个孤独的身影,它已经默默伫立了几百年,也许还将继续伫立下去,也许直到永远。
今夜,好大雪!
及时雨------------宋江
一直想给央视水浒中的宋江写点东西,却不知从何写起。以前曾看十年砍柴《闲看水浒》,这书写的实在太好,所论宋江几篇也相当深刻,本文对此有所引用(后注),略论电视剧对宋江的塑造和李雪健老师的精彩表演,意在对这个角色有一个大致的理解。

一、小吏

不少朋友对李老师的宋江不感冒,以为他的表演没有多少江湖老大的气势,甚至“奴才”“投降派”云云,这无非犯了因角色本身的不堪而否定演员演技的通病。宋江本身就是一个“逢人便拜、见人便哭”的窝囊小吏,细看原著的一些具体描写,反不如李老师的表演;再者,招安是古人忠义思想的体现,也不能简单的视为变节投降。演员要演的不是历史上的豪侠,而是水浒中的小吏。李老师演绝了小吏的风姿和神韵,演出了小吏的理想和悲剧,对角色的塑造入木三分,可以说是电视剧中最为成功的一个角色。
宋江何如人也?列位请看小说第十八回描写:“眼如丹凤,眉似卧蚕。滴溜溜两耳垂珠,明皎皎双睛点漆。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李老师的扮相颇有相像之处,面目谦恭忠厚,眼睛则流露出不屈意志和些许圆滑,眉梢略向上挑以增添其权诈气息,深得宋江三味。走路迈的是小碎步,上身笔直不晃,一个小心谨慎、精明干练的郓城小吏,活生生如从小说中走出来。
刚出场时,宋江给人的感觉是谙于世道,对当时之世似有不平之意。说起生辰纲一事,感慨道:“世道不平,国无宁日,就是寻常百姓也难免铤而走险。”宋江这样的小吏,见多识广,性情圆滑,有底层经验,对江湖上的事情明明白白,对基层政府的运作清清楚楚。知道如何瞒上欺下,如何结交三教九流,如何化解风险。应对何涛那一回,何涛问及晁盖,宋江故作不知,心里一惊,但并不形于色,“不认识!只听说此人在东溪村一呼百应,非同小可!”“只要不走漏消息,此事不难,观察放心。”几句轻巧托辞,又借机让张文远相陪,稳住何涛,自己却偷偷给晁盖一伙通风报信。其表演令人忍俊不禁,又暗自叫绝。
宋江素有“及时雨”的美名,电视剧突出了宋江对周围百姓的关爱,在他身上注入人情味儿,如多处的送银子细节。李老师说起话来,语调平稳,入情入理,打人心肺,这是宋江一项得人的资本。如在柴进庄上,酒席间相慰武松,“既是喜事,可庆可贺,宋江今日也无亲无故,深知此情。我与柴大官人与兄弟共饮一杯,愿你们兄弟早日团聚。”一番话即令生性高傲的武二郎感动不已。为武松送行,送了又送,最后目送,直至望武松不见。如此重情重义,如何不受众人爱戴!觉得此时宋江还是很人性化的,或是李老师身上有着一种平易的亲和力,而送别武松这一幕,则是宋江人性中最美好的记忆。
能吏宋江,介于黑白两道之间生存自如,靠名望,也靠“仗义疏财”。如果没有杀惜之祸,他也不会流落江湖,最终走上梁山,并选择招安之路,而招安也正符合他一个小吏的人生理想。整部水浒,李老师的表演相当传神,那一举手、一投足,都使宋江谦恭圆滑之气尽现而出,更演绎出宋江的心路历程和悲剧人生。

二、二把手

电视剧对宋江的权诈虽然有所淡化,但有几处情节设置十分精妙,比小说来的更生动。本节略举李老师对宋江“二把手”生存之道的精彩表现。
第一处,宋江刚上梁山,晁盖即以寨主之位相让。这一回,宋江一副志得意满的神态,笑呵呵的,眼睛却往下面转,看众人的反应,当他看到刘唐及三阮的表情不对劲,脸上笑容就挂不住了,(猛然酒醒)坚辞道:“兄长不避刀斧,救我性命,如何把寨主之位让与小弟?仁兄长我十岁,你看我无功无禄,在兄弟们面前岂不羞死宋江?”将双手一拱,“哥哥,你再提此事,宋江情愿去死!”最后又笑着把晁盖扶到交椅上。看官须知,此时梁山的第一把交椅已非晁盖的私人钱物,可以私相授受,即使宋江当时真有心取而代之,也不能贸然接受。对宋江而言,当时的第一把交椅是个火山口,他不会傻的寸功未立,仅仅因为自己对晁盖有恩就坦然做老大,那他还想不想在江湖上混了?可见宋江的眼界、智谋远远高于晁盖
数日后,宋江便要在梁山竖一面“替天行道”大旗,并陈词:“我们哪个生来就是强盗?……”言辞激昂,情状逼真。此一番,既是宋江从残酷现实中挣得性命出来的感情宣泄,不能在官府给朝廷尽职,只能借“替天行道”为朝廷尽忠,又是宋江趁机招揽四方好汉、扩大自身影响的开始,之后江湖草莽无不冲着“山东及时雨”和“替天行道”而来。
第二处,打祝家庄之前,杨雄、石秀两人投奔梁山,说起时迁偷鸡之事,晁盖怒不可遏。先后有朱贵、戴宗劝说,此时宋江表情很冷静。待晁盖怒气略消,他就站出来说话了,“上至达官显贵,下至三教九流,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能为我梁上所用,多多亦善。”“自小弟上山以来,见兄弟们个个立功心切,却无所事事,日久天长,必然丧失斗志。讨伐祝家庄正好让兄弟们借机一试身手,扬我梁山神威。”晁盖听说,也要带兵征讨,宋江即以一句“哥哥是山寨之主,岂可轻动!”将其阻住,并保证“哥哥放心,不讨平祝家庄,宋江誓不回山。”黑脸上隐现一丝狡黠。话刚落音,众将一个个站出来表示愿随公明哥哥前往。看官亦须知,宋江攻打祝家庄,一是为了积累资本,二是扩大自己在一线将士中的威望,三是尽量避免和晁盖的近距离相处。晁天王一乡间不读经史的匹夫,面对宋江这番太极拳,竟束手无策,坐失良机。
电视剧第三十集《曾头市》第一幅画面,就是“宋”“晁”两面大旗一齐挂在聚义厅前,隐喻二人不可避免的矛盾。晁盖逞勇出战,死在史文恭箭下,并作出“谁捉住史文恭谁便为山寨之主”的遗言。剧中表现出宋江对晁盖出征的担忧,也突出了两人在招安问题上的分歧。晁盖临终前曾问宋江:“贤弟真有归顺朝廷之意了么?”其遗嘱是为梁山前程的另一种考虑。
第三处,宋江利用卢俊义,把寨主竞争的局面简化为两极,最终做上寨主。有一场宋卢相让的戏,宋江极表真诚:“论其表,宋江黑矮,不及员外凛凛一躯,堂堂一表。论出身,员外生于富贵之家,长有豪杰之誉,而宋江出身小吏,畏罪在逃。再者,宋江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众,手无缚鸡之力,身无寸箭之功,而员外力敌万众,通今博古,如此才德,正当为梁山寨主。日后归顺朝廷,建功立业,封官授爵,众兄弟们也随之尽生光彩。”这一段,李老师以谦诚语气一气呵成,一扬一抑,面色不动,权诈之相跃然!

三、招安

前文已经说过,招安是古人忠义爱国的体现,不能简单的视为变节投降。水浒就是通过招安体现宋江的忠义思想,并为他没有功成退引而感到惋惜。宋江最大的志向是为国家出力,因此竭力主张接受朝廷招安,其出发点除了“忠君报国”外,也是为弟兄的出路设想,“为兄弟们找一个好的归宿。”招安符合他一个小吏的人生理想。这时,李老师把人物心中的矛盾、志向、焦虑和茫然诠释的很深刻,也把宋江愚忠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让人看来可恨、可怜。
电视剧在多处场合表现出宋江的招安心迹,以及一班好汉对招安心怀不满,这给水浒的悲剧性又浓浓加重一笔。如乐和给大家演唱宋江的《满江红》:“……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武松直言:“今日也招安,明日也招安,把兄弟们的心都冷了!”冰冷的目光与宋江相向。忠义堂一片冷寂,宋江目视着前上方,良久一语未发。第一次招安,宋江费尽心血的安排被众好汉搅的天翻地覆,偌大的忠义堂里空留下一个哆哆嗦嗦的陈太尉和满地狼藉的酒缸碎片,那时宋江一个人凝望着远方不言不语,一滴眼泪忽然悄然无声的滑落下来。
为招安,宋江用心良苦,几费周折,终能如愿。面见皇帝那一刻,他俯伏在大殿上,声嘶力竭,高呼万岁,实是他一生的激动。然而,他也付出了沉痛代价:陈桥驿,何成自刎,宋江跪在地下,足见他心中愧疚,也见其厚黑;不愿和朝廷结怨,放走高俅,却使林教头饮恨而终。他内心是矛盾的,多少有点无所适从,林冲死时,他浑身瘫软,被兄弟们扶起,手臂手指僵硬,向前伸去,胸腔发出混浊的呼喊:“兄……弟……”很多朋友看到这里,就会感到宋江可厌可恨,那正是李老师演的太好太入戏了,感染力超强!
张叔夜对宋江说过:“当今世道,杀人放火容易,做忠臣良将难之加难,唯其难,才更显珍贵。”剧中突出了宋江招安之难,征方腊之难,梁山将士受尽蔡京、高俅奸党的阻挠和陷害,艰难前行。南征过程中,电视剧也没有把宋江塑造成穷凶极恶的朝廷鹰犬,而是特地增加了一段宋江劝方腊投降以避免生灵涂炭的情节。最后,当宋江看到童贯滥杀被俘的士兵时,他还是痛心疾首的为这些战俘求情。

四、心路

电视剧深刻的展现出宋江这一复杂人物的心路历程。李老师当真为这个角色倾注了全部精力,演绎出宋江命运的坎坷沉浮,把人物内心深处的东西挖掘了出来,细腻而真实,他的表演有些用力,却也不落痕迹,神态则多处生动传神。本节简叙几个重点片断。
流落。宋江本是一个悠然的刀笔吏,“杀惜”是他人生的一次转折,此后他一步步堕入江湖。印象中宋江总要挺着一把朴刀,甩开袖子迈大步,匆匆忙忙。清风山,和好兄弟重逢,一声“刘唐兄弟,宋江在此啊!”衣衫未整,踉踉跄跄跑向前去,流落之苦与兄弟之情尽现,让人看着很感动。父亲谆谆告诫:“等待赦免才是正路。”刺字时,他全身不动,双目紧闭,眼角的泪珠慢慢滑落下来,宋江之痛不在脸上,而在心上。到了梁山,花荣等人要他留下,宋江道:“兄弟不见我脸上两行金印?”众人无语,这是凄凉的一幕。
发配。在江州,宋江的江湖生涯跌至最低点,饱受精神和肉体痛苦,还险些丧命。他既在痛郁中期待大赦,又在新结识的兄弟之间得到些许快乐。与戴宗、李逵、张顺在酒楼喝酒,宋江酒入愁肠,喝的连人带椅子都翻了,三人把他扶起,他摸摸头巾,还说:“宋江没醉(罪)!”大喊:“痛快!”最后大家扶他回去,他连问:“回去?”“再聚?”让人看了想笑,但更同情他的遭遇,沁人心肺。不久戴宗告诉他皇帝大赦天下,可偏偏没有赦他,当时宋江拽着戴宗的衣袖,看着戴宗大叫:“他们如何不赦免于我?”然后自嘲一笑,摆摆手,绝望走去,流动的人群中是他孑然的身影。面对着浔阳江,宋江触景感怀,自斟自饮,题下反诗:“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笔走龙蛇)一气写成,反复吟诵。前人说宋江失意忘形,李老师的表演也很真切,把宋江的失意和狂放结合的很好,人物胸中不平展露无余。宋江装疯,却有几分真实的出于绝望的昏乱。
落草。晁盖众人闹江州,救出宋江,又捉了黄文炳。黄文炳大骂:“你生就是一副做贼的骨头!”当时宋江那个眼神十分传神,犹如用刀子直捅他的心窝,经久未改。电视剧多有这样的刻画,给宋江落草蒙上心理阴影,表现其内心矛盾,也为他后来招安作下铺垫。水泊上空,一两只水鸟鸣叫着飞过,阮家兄弟唱起渔歌,但是宋江神色郁郁,一路未语,可知他上山时沉重、复杂的心情,黄文炳的骂声犹在耳畔。最后在山寨里,他终于对晁盖说:“今日的宋江已非夕日的宋江了!”
招安。身在梁山,却一直思量着招安,剧中多次表现出宋江的心迹,他内心不愿为世人不齿,落草为寇仅是权宜。招安,让宋江付出极大的心血和代价,也经受着各方的压力,上节已作叙述,李老师的表演孤独而固执。后来方腊骂他:“用兄弟的鲜血染红自己的官袍!”那时宋江眼中满是惊慌和空虚。尽管如此,他还是要将征剿方腊的战争进行到底,如他所言:“我们仁至义尽,他仍要执迷不悟,固守顽抗,我们再打,心里就干净了,那就拼他个你死我活!”
结尾。宋江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心境却很低调。戴宗、朱武、柴进等人离去,他一脸愕然,道:“想我梁山兄弟聚义时,一百零八人,何等热闹,如今功成名就,却作鸟兽散。难道,我宋江错了?”后与花荣遥望蓼儿洼,亦自伤感。最末饮下御赐毒酒,竟说:“为忠义而死,死得其所!”那一刻,他眼中是不尽的遗憾、满足、凛然……
五、后注
此文第一部分有引用《小吏毕竟是小吏》篇,第二部分有引用《从水浒看“二把手”的生存之道》篇,前三部分是宋江人生的三个阶段,最后是宋江的心路历程,这也是最能体现李老师精湛演技的部分。写的简略,因为宋江这个人物太过深邃复杂,李老师的表演亦如此。“水友”荞麦曾这样写他,“我看他那个宋江,真的是太好了,不是浑身都是戏,简直每个毛孔每个细胞都是戏。觉得李雪健这种演员真的是国际顶尖级的表演水平,他已经超越了方法派这个层次,转而用一种最平实,同时也是最准确的方式去表达,如金庸的白描,显示出鲁迅的老辣,就这样瞬间击中了观众,还给你无尽的回味。”萧羽深有同感,看电视剧《水浒传》,李老师的表演,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个语调都准确而生动,活脱脱一个宋江,叫人又爱又恨,却又无法用语言描摹。他的表演何止神似!宋江其人着实可厌可恨,不少朋友因恨宋江而恨李雪健,这也恰恰反证了角色的成功。

收起

大雪满弓刀-----林冲
第一次翻开《水浒传》这本书的时候,还是十几年前,繁体的字,竖版印刷的行,从右往左翻的页,那时自己还在上小学,什么也不懂,无意间从爷爷的书柜里找到这本书,随便翻了两页,立刻被一百零八将的一张张肖像画,还有那一个个豪气冲天的绰号吸引住了,于是半懂不懂地翻下去,读起来很费劲,我却无比喜欢,而且能把一百单八将的绰号姓名甚至兵器倒背如流。那时的我执著于钻研英雄的武功排行,...

全部展开

大雪满弓刀-----林冲
第一次翻开《水浒传》这本书的时候,还是十几年前,繁体的字,竖版印刷的行,从右往左翻的页,那时自己还在上小学,什么也不懂,无意间从爷爷的书柜里找到这本书,随便翻了两页,立刻被一百零八将的一张张肖像画,还有那一个个豪气冲天的绰号吸引住了,于是半懂不懂地翻下去,读起来很费劲,我却无比喜欢,而且能把一百单八将的绰号姓名甚至兵器倒背如流。那时的我执著于钻研英雄的武功排行,所以在《三国》中对赵云的喜爱超过诸葛亮,在《隋唐》中对罗成的喜爱超过秦琼,而《水浒传》,毫无疑问更是在我心中树立起一个个高大的偶像。
而十几年后,一年前的今天,爷爷故去,自己在清理书柜中他的遗物时无意间重新翻开这本书,希望能找回一丝儿时的回忆,结果却是徒劳。当我再次捧起它时,心中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兴奋与激动,取而代之的是难以言传的沮丧,这些所谓好汉们的面孔,在我的眼前变得模糊而扭曲:我看到宋江的猥琐卑鄙;我看到吴用的阴险诡谲;我看到李逵的嗜血暴戾;我看到武松的冷酷凶残……这些昔日的偶像,就这样变得陌生而支离破碎,与现在的自己渐行渐远。
幸好还有一张面孔,一张忧郁的、沧桑的面孔逐渐浮现,在众多模糊的面孔中慢慢清晰。这张面孔,虽然施耐庵告诉我们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和三国中的张飞如出一辙,我却觉得它应当是俊朗的,憔悴的,我更愿把它想象为渭水河畔、潼关阵前的锦马超的面孔。
风雪弥漫的深夜,一个形单影只的旅客,肩上一杆花枪挑着个酒葫芦,蹒跚地走向远方那片浩淼无边的芦花荡,远处熊熊火焰映衬着萧索的背影,他仰天长叹:“好大雪!”
这个人,就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沧州刺面配军,梁山泊马军五虎上将第二员,一百单八将第六位,天雄星豹子头林冲。
翻遍整部水浒,这是个唯一的孤独者,也应该是《水浒传》中唯一的英雄,唯一拥有爱情的人。他宽厚,两个差人要谋害他,被鲁智深打翻后还替他们求情;他仁慈,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像李逵那样滥杀无辜;他正直,不肯向高俅献媚取宠;他处处以大局为重,梁山泊几次重要的政治事件都是由他主持局面;他不乏谨慎精明,懂得在相互倾轧的官场中明哲保身。他也不像其他好汉那样冷血,对自己的妻子他无比深情。金圣叹曾说:“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然琢削元气也不少。”这是一个中肯的评语,唯一的疑问在于那个“狠”字,我想,这个字更多是指他身处绝境时爆发出的无尽潜能。
可惜他生活在一个是非颠倒的社会。他的种种高洁的品格,却一次次为他招来杀身之祸。他就像一只被放逐的牧羊犬,在天寒地冻中孤独地彷徨,不愿加入狼群,却又不能重返牧场。林冲是可悲的,这种可悲不仅在于他的痛苦、他的孤独,更在于这种痛苦与孤独除去鲁智深等寥寥数人外,几乎再没有人能与他共同分担。
当林冲回忆起自己在东京汴梁的生活时,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我不得而知,但我相信,那应当是他最美好的岁月:自己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武功高强,进可卫国,退亦可保家;地位虽然不算高,衣食无忧已经足够;何况还有一位如花似玉举案齐眉的夫人,即使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能得到这其中哪怕一样,也已算不枉此生。但是当高衙内第一眼看到林冲娘子的时候,命运,神秘莫测的,也是冷酷无情的命运,便开始慢慢运转,像宇宙中的黑洞一样,把林冲渐渐吸向一个巨大的陷阱。
夺妻之恨,对无论那时还是现在的男人来讲,都是莫大的耻辱,他却硬是咽下了这口恶气,忍受了一切:痛苦、侮辱,还有冤屈。如果他是高俅之流,或许难保不会以牺牲妻子换得升官发财的机会,但他不是;如果他是李逵那样的流氓无产者,也许早就抄起刀子冲向太尉府去剁人,拼得鱼死网破,然而他也不是。所以他选择的是忍让这条中庸的道路。
我曾和人聊起过林冲的忍让,很多人都认为他窝囊,我却没有这种感觉,相反倒是觉得,他的选择将是我们大多数人的选择。真处在他的位置上,换作其他人,不见得能有更好的举动:不到走投无路,谁能鼓起勇气和这个主流社会真正决裂?“反”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从此以后你将浪迹江湖,你将亡命天涯,你将不再拥有光明、温暖、幸福,你的心中将永远充塞着黑暗、寒冷、孤独,你将一天天在憎恨、恐惧与悲伤中度过。选择了和这个社会去对抗,也就意味着自己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但他终于还是失去了过去的所有,也终于还是踏上了这条不归路。这个社会就这样一次次逼迫着他反抗,高俅所煞费苦心要毁灭的,是自己本来应当无比倚重的栋梁。
当林冲在白虎堂被高俅喝令拿下的时候,当他用颤抖的笔写下那封饱含血泪的休书的时候,当他踏上通向沧州的漫漫旅途的时候,当他孤独地守在草料场、怀念着远方妻子的时候……谁能了解他的心情?谁能想象得出他的悲愤?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林冲娘子用自缢表达了对丈夫的忠诚,也表达了对高俅父子的蔑视,而在千里之外的沧州,在那一夜的雪与火中,林冲终于手刃了自己昔日的朋友陆谦,也扼杀了自己的一切幻想。皑皑白雪埋葬了他的全部希望,熊熊火焰也吞噬了他的所有隐忍。风雪山神庙,终于使林冲完成了由安分守己的良民向大泽龙蛇的蜕变。正如蟠龙的一声仰天长啸,曾经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已在凄迷的风雪中消失,活下来的,是令整个江湖为之胆寒的豹子头。
当我闭上眼睛,想象那一幕的情形时,我感到一种灵魂深处的震颤:惨白的雪,殷红的火,漆黑的夜。施耐庵用一种冷峻而瑰丽的笔调,用白、红、黑这三种对比最鲜明的颜色,为我们勾勒出这样一幅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带着荡气回肠的悲壮,永远凝固在几百年后读者的记忆里。我想象林冲凛凛伫立在呼啸的北风中,脸庞被仇恨扭曲,目光前所未有的凶狠,仿佛一只被逼到角落无路可退的野兽,草料场上的熊熊火焰腾起莫名的古怪形状,就像地狱的图腾,在他后背打上复仇的烙印,漫天大雪交织成一张密密匝匝的银白色大网,轻轻由空中撒下。他站在遍地的雪白血红中,大口呼吸着带着血腥的冰冷空气,仰头望着洒下纷纷扬扬大雪的幽暗苍穹,悲怆苍凉地长啸道:“好大雪!”
普天之下,竟再无他立锥之地。只有遥远的东南方,八百里水泊梁山,静静等候着自己真正主人的到来。
在那惊心动魄的一幕的尾声里,林冲总算在风雪中给自己留下了一丝慰籍,他找到了酒。整部《水浒传》弥散着的气息除了血腥外,最浓郁的毫无疑问就是酒香,大多数好汉都酗酒,如武松,如鲁智深,如李逵,酒为他们增添的是一股豪情,唯有林冲的酒是苦涩的,虽然他说:“都去了,老爷快活吃酒。”据考证,这甚至是他唯一一次从嘴里说出“快活”,但我们仍然可以从那语句中体会到深深的苦涩与无奈,也品味出他的愁肠百转。这酒,想必是他一生中最难下咽的,然而也是那一夜他最后的、唯一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