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 (5 20:52:4)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6.解释词语含义.①略无 ②嶂 ③蔽 ④曦 7.本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8.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5 02:19:07
三峡 (5 20:52:4)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6.解释词语含义.①略无 ②嶂 ③蔽 ④曦 7.本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8.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
三峡 (5 20:52:4)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6.解释词语含义.
①略无 ②嶂 ③蔽 ④曦
7.本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8.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试用两个字概括)
9.“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
10.“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概括上文三段内容的大意.
12.试分析一下第一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
13.理清第二段作者的写作思路.
14.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
16.讨论: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
三峡 (5 20:52:4)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6.解释词语含义.①略无 ②嶂 ③蔽 ④曦 7.本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8.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
6.①毫无 ②峭壁 ③遮蔽 ④日光,这里指太阳
7.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8.连 高
9.重岩叠嶂,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视所得;而隐天蔽日,以天和日衬其高,是仰视所见.
10.以特定条件下的情景形象地综合表现三峡的特点.
11.①段写夏季三峡情景:水涨流速,交通阻断 ②段写春冬时三峡情景:水退潭清,风景秀丽 ③段写秋天三峡情景:水枯气寒,猿鸣凄凉.
12.先从正面落笔,后分两层来写:以“沿溯阻绝”概括水势险恶;以“王命急宣”的特例给人具体印象.又加上奔马和疾风的比喻,则给人的感受更加形象而深刻.
13.先写俯视江中所见,后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最后作者总结,状写了四种景物.
14.抓住了有代表性事物猿.突出了凄清肃杀的气氛.
1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6.答案要点: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