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易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2 13:57:48
怎么理解易经?怎么理解易经?怎么理解易经?在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里,如果我们仔细去研究就会发现,中华文明为什么会那么了不起?这个跟我们一直传承《易经》的精神是分不开的.《易经》的传承,几千年下来都是一脉

怎么理解易经?
怎么理解易经?

怎么理解易经?
在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里,如果我们仔细去研究就会发现,中华文明为什么会那么了不起?这个跟我们一直传承《易经》的精神是分不开的.《易经》的传承,几千年下来都是一脉相承的,只是到宋代以后就日渐式微(包括对整个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很多人怀疑中国文化,说中国人为什么不如西方人那么厉害;也有人怀疑中医,说中医不如西医好.其实这不是中国文化有问题,是应用中国文化的人出了问题,我们对文化的理解出了问题;不是中医有什么问题,是应用中医的人出了问题.
  《易经》不是一、二个人写的,它是集体创作的,而且不是普通人的集体创作,而是圣人的集体创作.因此,我提出一个概念:即书的“能量体系”的概念.很多人没有这个概念,以为“读什么书都可以”,确实什么书都开卷都有益,但能量是不同的.如果我们把现在的小学课本的能量单位定义为1,那么《三字经》的能量就要超过小学课本100倍,它就有100的能量;《论语》比《三字经》又要超过100倍,可以达到1万的能量;那《易经》呢?她的能量跟《论语》相比,又要超过100倍.
  所以,没有学习《易经》的人是不清楚这里面的厉害关系的.我们读了《易经》,站在《易经》的高度去看世界上的事情,去读世界上其它的书,就会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一会如果有时间,我也把四书串起来给大家讲解一下,让大家感受一下通过易经的视角读书的不同境界.从《易经》的角度讲解四书,里边的道理是非常清楚的.如果没有读《易经》,按照现在专家学者的解释,诚然他们对这些书的解释不是没有道理,也是有道理,反正也是一家之言嘛.但是一般的解释,我们给的定义为,也就是小学生的水平.
  因为《易经》是这么多圣人写的,它的能量非常的充足.我们知道,任何一本书如果是圣人写的,那就是不得了.大家知道《黄帝内经》,是圣人写的;《道德经》也是圣人写的,所以,它们的能量系统也很充足.经典的这个“经”字,相信很多人也是不太清楚的,一般圣人写的才叫“经”,它们的能量都很大.而《易经》是由十几位圣人写的,大家可以想像她的能量有多大.这么高能量的书,如果我们不读,那真的是太可惜了!
  身为中国人,我们应当非常的自豪.佛教讲:“人身难得,真法难求,中国难生.”生在我们中国,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一不小心投胎到了非洲,你要想读什么经书,那就难了,因为非洲基本上没什么经书.投胎到美国,就有一本经书,叫做《圣经》.犹太人他们很厉害,很了不起,他们就会读这一本经,他们的小孩从小就读熟、背熟.所以犹太人在世界上680位诺贝尔奖得主当中,犹太人占了138位.因为诺贝尔奖是近100年的事情,而恰恰是这100年,中国人数典忘祖不学经典,特别是不学易经,所以中国在这100年是相当衰落的.
  《易经》的价值,我们有四句话来形容.第一句叫“群经之首”.在我们中国,所有的书中,没有一本书有这样的美称.群经到底有多少经呢?我把经典做了一个分类.我们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些都是基础类的.所谓基础类的,就是教你怎么做人的,这些经典.一个小孩的培养,现在中国的许多家长可以说是完全颠倒的.小孩的培养跟盖房子一样,第一步,打地基.打地基的同时,你要设计好准备盖多少层的楼.这就有一个结构的问题.打好地基,做好结构, 还要装修.现在我们的教育统统停留在装修的层面:弹琴、跳舞、画画、学英语、学数学等,这所有的都不能解决做人的问题.基础类经典是解决一个人的地基问题:怎么做人.
  有了地基会做人还不行,还要学会做事,所以要有结构类的经典.我们要学习整个世界运行的规律,以及做人做事的规律.讲解世界天地之道变化规律的,首当其冲就是《易经》.这些“经”都是圣人所整理所撰写的, 所以放在结构类里,有《孝经》、《诗经》、《道德经》、《黄帝内经》、《金刚经》……我们列在这里的已经包含了儒家的道家的医家的佛家的,“儒释道医”四家的经典.我们也不讲这些经典有什么用处,我们只设想一下,假设我们自己从小就把这些经典读完了,想想我们现在会是什么状态?那假设我们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把这些学进去, 又会是什么状态?所以教育很简单,就是读经典.但现在的家长都不懂这个规律,花很多精力很多时间在学钢琴学跳舞,而且花很多精力时间陪他在那里学.
  第三类是装修类的,我们多数的家长就喜欢装修.《唐诗》、《宋词》是装修,所以一般都会给孩子学,唱歌、跳舞是装修,也会给孩子学习.装修好不好呢,如果只有装修,是什么情况呢,我们看看最近的一条新闻,上海一栋13层的楼房倒塌, 我给大家看一下相片,是建筑史上一个叹为观止的典型案例.这栋楼就这么平平的,好像是中了迷药似的缓缓地就倒下来了,而且没有坏,还可以住.这个楼可怕在哪里?它的柱子比手臂大不了多少!它的钢筋跟小手指那样小!这种楼你要是买到了,太可怕了!好在那些住户还没住进去啊!这种完全没有地基的楼房,竟然能通过这么多质量部门的检查!那我们教育一个人,培养一个孩子,因为我们不知道地基不知道结构,所以培养出大量的没有地基没有结构的人,这些人跟建筑上的难道不是一个样么?也是豆腐渣工程啊!所以,现在我们也就不难理解, 在社会上为什么每天这么多人会自杀,杀人,这就是装修之害,太严重了!事实上登报的是少数,大部份是没有见报的,死了就死了,大家都不知道.
  结构类经典中,如果学了《易经》,《易经》的第一卦,就有“君子自强不息”.如果小孩有这条信念,就具有了一个非常大的结构,一根钢粱就出来了.第二卦,第二句话:“君子厚德载物”,所以一个孩子如果学了《易经》,只要有了这两句话,就可以确保他一辈子都不可能自杀.所以,《易经》作为群经之首的重要性就可见一斑了.
  说明易经重要性的第二句话,易经是“文化之源”.
  我们中国的文化,主要包括“儒释道医”.佛教很重要的一个思想,是劝人向善,要“行善积德”,那么“行善积德”的这个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们一起看看, 《易经》里写得明明白白,叫做“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易经》里也写了:“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所以我们做君子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话的意思,与佛教劝人向善是不是一模一样,所以很显然,佛教劝人向善的思想,出自《易经》.
  佛教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生死问题,如何离苦得乐,往生净土.昨天晚上跟几个朋友一起交流,我就把这个观点讲得比较系统,在这里讲了一下, 《易经》里大量存在着这样的话,易经是研究什么的呢?“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这些都不难看出,《易经》研究的,同样是生死问题,跟佛教是相通的.
  道教也有很多观点,我们回头一看,跟《易经》差不多一模一样:“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道德经》里写的,《易经》里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些话听起来好像是一模一样,是不是?《道德经》讲累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易经》里讲:“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道德经》讲:“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易经》里讲:“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这些意思都是一模一样的,只不过行文有所不同而已,可见道家的思想,也是完全出自《易经》.
  我们很多的古人,这些古圣人,是读什么经典的?如果我们这样问,就可以知道,老子其实也是读《易经》的.儒教就更不用说了,把《易经》尊为群经之首的主要就是儒教.我们认为,儒教的开山祖师是孔子,其实也不是孔子,儒教早就存在,孔子只不过集大成者,他把这些东西做了整理,做了一个发扬光大.那么我们学习孔子,请问孔子学什么?这又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儒教里面讲的五伦关系:“群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在《易经》里面,我们同样看得到这样的描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措.”看到没有,这里不仅是讲五伦,而是讲五伦的来源,儒门重视的五伦关系,显然源出《易经》.
  《易经》有一个家人卦,专门讲家庭的关系:“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现在我们很多女同志不知道这个道理:女性是主内的,男性是主外的,但是现在很多家庭颠倒了,女同志主外,男同志主内.如果我们能够处理好其中的关系,男女的地位进行调换,正确处理好,也无妨.可能也是因为社会发展的趋势,但是毕竟不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天地的大义就是如此.这种天地定位,你不是随便否定它就能否定的,天地就有这么样的定位.“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母就像皇帝,就像一个国家的皇帝,它后面还说:“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所以我在讲教育的时候,我们主张教育孩子要不离家庭.因为很多人把孩子送到别的地方去,交给别人教,反正有钱嘛,把他送走,以为教育就会成功.其实成功不成功我们另当别论,就算成功了,那个成功的,还是你的孩子吗?自己想一想,十几年都不跟你在一起,一起生活,一起成长,你只不过给了他钱而已,你根本没有承担教育的责任.一个家庭里,没有小孩是不成家的;父母没有孩子,家庭不成家;孩子没有父母,孩子各方面也是不健康的,所以我们主张要有“家道”.而“家道”在中国文化里面,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在《大学》里就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跟家道有非常大的关系.你修身再好,齐不了家,你怎么治国?怎么平天下?家道五伦关系,就是出自《易经》.
  我们做了这样的一个类比,说明它是文化之源,不仅这些,在医道、武术、书法、琴棋各方面,都是如此.我们这里有练太极的同志,太极的思维是不是来自《易经》?还有我们下的象棋、围棋,那个原理,也是出自《易经》,天圆地方,棋盘是方的,棋子是圆的,它都有一定的道理.武术、太极拳就更加如此了.太极就是讲阴阳和谐的,它随时都注意这种和谐.所以说,中国文化没有一个地方,没有一个领域不是来源于《易经》的.
  第三句说明易经重要的话,是“智慧之海”.
  我们在学习《易经》的时候,不断有人问:“老师,你每读一遍《易经》到底有什么感悟?”我说不一定,有时候这句话冒出来,搞明白了;有时候就那句话冒出来,搞明白了.读经典,不是要求你把《易经》全部搞懂,我相信到现在,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全部搞明白了《易经》,连孔子都不敢说他完全弄懂了《易经》,所以他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他认为自己还有不懂的地方,还要继续学习.《易经》是我们要终生学习的,绝对不能认为自己能够全部弄懂《易经》,我们只要能懂《易经》的一点点,就很了不起了.我也一样,只懂了一点点,我每次读都会增加一点点,可能永远也不能把它全部读懂.但是这一点点对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很重要.
  《易经》里,我们明白一句话都不得了,就讲“自强不息”,《易经》乾卦里的这句话, 那些自杀的孩子如果能够明白“自强不息”,这一辈子是不是不会自杀了?什么叫“悟”?明白是不行的,别人告诉我们意思,我们好象明白了,但是如果不是“悟”出来的,遇到困难时,我们同样会不行,所以要用生命去体会.什么叫开悟?自己突然明白了一句话,然后在生活当中,只要碰到这样的事情,我们就会自然地按照这样的规律去做,这才是真正的“悟”.我们读得越多,就会悟得越多.
  《易经》是智慧之海,《易经》的每一卦每一爻每一个字,可以说都是充满智慧,只不过我们有没有这个能力,能不能“悟”到的问题.
  易经重要性的第四句话,是“生命宝藏”.这个必须等到我们每人读到100遍以上才好说,到那时,也许大家自己已经悟到很多了,或者看别人讲的内容可能就比较容易看得明白了.
  就像那个“道”字,如果我们想研究,就把那个“道”字好好地写,好好地研究.如果我们把那个“道”字,能够弄明白,把它的每一撇每一竖搞明白,突然有顿悟,欢迎你来找我,看看你的“悟”跟我的“悟”是不是一样.我研究这个“道”字,研究到最后的时候,我是非常吃惊的,因为它跟佛教那些最高层的佛理相通,是完全告诉了我们这个生命的秘密,生命的本源.
  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他讲“五十以学易”,现在的许多专家就认为孔子是五十岁才学《易经》的,有天晚上4点多,我睡不着觉,就专门思考这个“五十”的问题,记得师傅曾经说过,“五十”不是五十岁,但“五十”是什么呢?
  在中国的文化里边,这个“五十”,有着专门的含义.在五行里,“五”跟“十”代表什么?五行里“五”跟“十”代表什么?对,代表土,“五”跟“十”是土.我突然想到,在周易里面,九五、六五,在乾坤两卦里边,把这个“五”跟“十”写得非常清楚.《易经》坤卦的六五,文言部分,如果我们读一下:“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这是一个非常高的状态.黄中,“黄”是土,“中”也是土,“五”也是土.
  我们学《大学》,大家知道《大学》什么意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大学是大人之学,那大人是什么?如果不学《易经》,可能我们永远也不知道什么叫大人.《易经》九五的文言里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这样的人才能叫做大人,而能达到这样一个状态的人,就是圣人.
  九五,六五,二个五合之为十,所以这个“五十”,我们学习易经,应该了解什么叫做“五十”.“五十以学易”,如果我们换一下,“以五十学易”,这个“以”字,就能够明白了,是使用、达到的意思.
  孔子说五十岁,用的是这个格式,“五十而知天命”,这个才是五十岁,中间用了“而”字,起转折.所以“五十以”跟“五十而”是完全不同的,古人用字相当考究,不可能在这里用混的.许多专家学者因为没有能够这样深入的去学习,去体悟,所以他就把“五十以学易”翻译成“五十岁学易经”.说孔子“五十岁”才学易经,道理上是讲不通的,前面还有一个“加我数年”,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就算是五十岁,加几年是什么意思呢?并且孔子说自己五十岁已经知天命,如果还没有学易经,这是完全说不通的.
  到这里我们真正去体悟圣人的话,明白孔子到了晚年,因为非常喜欢《易经》,但是对于《易经》,认为自己并没有达到五十的最高状态,所以他想叫上天再给自己多几年时间,继续学《易经》,学到五十这个标准,他就觉得无憾了.如果没有用心体会圣人的用心,要把这句话解释清楚是非常困难的,只有《易经》读得相当熟,在乾坤两卦里,真正领会了九五和六五的状态,才有可能体会到圣人的用心,这也是知类通达的状态.明白了这个就知道,孔子对《易经》的评价是相当高的.
  在历史上,还有很多人对《易经》也有很高的评价,像医圣孙思邈就说:“不知易,无以言太医.”一个医生没有学过《易经》,不懂《易经》的原理,他是不配做真正的医生的.
  唐代的名相虞世南,他也说过一句话:“不知易,不可为将帅.”所以之后的统帅,基本上都是精通《易经》的.这一句话可以扩展到很多地方,“不知易,无以言军事”,“不知易,无以言外交”,“不知易,无以言教育”.那么我们现在的状态是如何呢?举国而知易者,鲜矣,不懂《易经》却在当老师,搞教育;不懂《易经》却当医生,所以这两大领域都存在非常多的问题,教育跟医疗都是社会问题的重灾区.因为很多错误的观念,让我们付出许多生命这样惨重的代价,但是我们仍然不知道原因在哪里.
  中国历史上下几千年,因为《易经》而成就的杰出人物真是太多了.
  生在我们中国很幸运,因为我们有很多经典,但是有没有一本经典,我们读了以后,我们能够像《易经》这样,能够得到一个这样肯定的答复,比如说我们读了《三字经》,将来能不能成大材?可能没人敢给肯定的答案,我们读了《弟子规》,将来能不能成大材?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只要真的读通了《易经》,那么可以告诉肯定的说,绝对可以承担大任,可以做大材使用.
  我们中国的许多杰出人物,我们回顾历史,去看看周文王、姜太公、孔子、孟子、刘伯温、诸葛亮、毛泽东,他们是不是都学了《易经》?答案是肯定的.他们有没有学《三字经》、《弟子规》呢?不知道,其实可以肯定的说,圣人都没有学这些,因为《三字经》、《弟子规》是很晚的时候出现的,圣人的年代要早得多.我们读书,杂七杂八的书都读,你不如就读一本《易经》,你读1000本都不如读一本《易经》,这叫做杂书万卷,不如经书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