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语和英语的发展前景我在网上查了下 大约3000个汉字就能覆盖大约99%的阅读量 而英文单词则有十万个之多并且仍然随着科技发展不断增多 这就使得我们在深入学习的时候 如果通过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0 18:25:03
关于汉语和英语的发展前景我在网上查了下 大约3000个汉字就能覆盖大约99%的阅读量 而英文单词则有十万个之多并且仍然随着科技发展不断增多 这就使得我们在深入学习的时候 如果通过汉
关于汉语和英语的发展前景
我在网上查了下 大约3000个汉字就能覆盖大约99%的阅读量 而英文单词则有十万个之多并且仍然随着科技发展不断增多 这就使得我们在深入学习的时候 如果通过汉语 就不需要继续进行汉语储备来增加阅读要求 而英文则不同 好比GRE考试 就需要英语能力 但是中国考研 就不需要考虑汉语 但是 如果随着科技爆发式无限发展下去 由于汉语的灵活性要比英文好的多 势必取代英语 只是 恐怕要等我们孙子那一辈了 鄙人才疏学浅如此想法 多有不足
关于汉语和英语的发展前景我在网上查了下 大约3000个汉字就能覆盖大约99%的阅读量 而英文单词则有十万个之多并且仍然随着科技发展不断增多 这就使得我们在深入学习的时候 如果通过汉
恩,你提问得仔细,说明是认真思考过的.
首先,汉语取代英语,这个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中国将来非常强大.因为,从语言学的发展来看,在当今世界,汉语的进度是最落后的类型,而英语是最先进的类型.
你说3000个汉字可以涵盖大部分阅读量,但是英文却可以用26个(区分大小写是52个)字母涵盖所有.英文单词有十万个,那么3000个汉字组词可以组多少个?几十万都有.这才是正确的对应关系.
文字的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是为了突破空间时间限制的交流,为了使话语能够“传于异地,留于异时”.口语产生的历史很长,可能有几十几百万年,几乎紧随人类的出现而出现.而文字的历史也就几千年.文字,本质上是用来表达语言的.而语言,只是一种发音,并不包含形象的因素.可是文字产生的时候,有些却加入了形象因素,甚至以形象为主,发音为次(如甲骨文).这其实是多少“有违”语言的原本表达方式的.而有如拉丁文(如其衍生的英文),一开始就直接表发音,不涉及形象,这是更贴近语言本质的.
所以,很多语言的发展趋势都是走向单纯发音.以日语为例,你看日语,长得貌似和汉字相似,比较方块,其实它更接近英语.因为这些“方块字”都是“音标”,其本身没有固定意义,只是为了表明发音.只不过它依旧保留了一定的方块字的形象,没有像英文那样彻底简化成符号.韩文亦然.像中文这种还靠字形表意的文字已经很少.
正因为英文是单纯表发音而不涉及字形的,所以它更贴近口语,于是更容易学.举个例子,同样一个生字词,在一段文字里面,联系上下文可知其意义.若是汉字,你自己或许可以知道,但是你一定读不出来,所以你即使牢牢地记得这个字,也永远会觉得“差了点什么”,同时,你也无法用这个字和他人做口语交流.而若是英文,一般根据发音经验,你不一定发音准,却一定可以念出来,于是,这个词你可以“舒服”地记住,也可以与他人口语交流,一般偏颇不至太大.
任何文字,都必须是可以用口语说出来的,而且,谁更容易说出来,也就意味着谁更容易学.汉字的每一个字,你都必须“死记”它的发音,而且,往往汉字还是多音字,多音同时带来多义,这大大增加了记忆容量和学习难度.英文则不然,很容易在发音方面举一反三,记得单词所需的记忆容量,远远小于记得汉字的发音和歧义,这还不算上汉字组词之后的歧义.
最后,说说汉字和英文的一些各自特点.汉字“比较落后”,但是何以却可以完整地流传这么久呢?这是因为,汉字善于“抵抗侵袭”,又善于“跨界”.首先,任何外来的词语,要进入汉字,都要化成汉字的形式和规律,要带上字形,很少只顾发音的.只顾发音的词有“麦克风”之类,但我若说“特律风”你肯定很难知道是电话的意思.而日语相对就“好欺负”得多,由于只顾发音,很多英文如“速度”之类的,直接扎入了日语.英文在这方面更是显得“泛滥”,英文单词里面有将近一半是来自法语的.其次,无论你说北京话,广东话,潮汕话,看和读《论语》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除了跨越了空间限制,更跨越了时间限制.而法语和英语的字母相同,不懂英语的法国人却肯定无法理解英文著作,当代的学者,若想阅读古籍,必须按时代地重新学习那个时代的发音和语言规律.
故此,英文如水,宛转善变,适应能力强,却难以稳定;汉字如山,恒定稳固,又稍显笨拙,却源远流长.至于其发展前景,我认为英文肯定会更普及,而汉字也决不委身退让,或许很久很久以后,汉字终于会逐步改变成发音文字,不过,那是很久很久以后.
我是初学者,知识掌握得不是很系统化,说得可能有点乱,请多包涵.
不过现在毕竟像你这样肯懂脑筋思考的年轻人不多了,所以看到你的提问于我也是欣慰,望你继续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