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安塞腰鼓教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4 04:01:03
六年级安塞腰鼓教案
六年级安塞腰鼓教案
六年级安塞腰鼓教案
《安塞腰鼓》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品味西北特有的艺术奇葩.
2、学习文章形、神结合的语言.
3、感受生命的律动、蓬勃想像力.
教学重点:
1、利用多媒体教学,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2、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及运用.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安塞腰鼓”视频,学生欣赏.
2、学生谈观感.教师从以下方面适当引导:
①安塞腰鼓,它产生于距延安四十公里处的安塞县.它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
②安塞腰鼓是人、鼓合一的,没有一种乐器能够像它这样要求人和乐器的高度和谐.人的表演和乐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今天我们来学习刘成章的《安塞腰鼓》.
二、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合注释,掌握下列词语的音和义.
亢奋、晦暗、羁绊、冗杂、叹为观止、戛然而止
2、听课文的录音;请学生自己大声朗读课文,体会全文语速、语调的变化.
明确:1—4自然段语速较慢,语调沉稳有力,表现腰鼓表演前安静中蓄积力量的特点.
5—27自然段:语速较快,语调高昂激越,表现腰鼓表演的欢快、火爆、热烈的特点.
28—30自然段:语速舒缓,语调轻柔,表现腰鼓表演结束后场面寂静的特点.
3、找出全文中感情最炽烈、音调最高亢的句子.
明确:“好一个安塞腰鼓!”间隔反复四次.
4、朗读全文.
可以模仿合唱的形式.1—4自然段和28—30自然段由女生读.5—27自然段主体部分老师朗读.其中,抒发赞美之情,音调最高亢的13、17、22、24自然段,由男生读.
5、分清结构层次:
全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从“群茂腾腾的后生”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是表演前;第二部分从“但是” 到“声,成了茫茫一片.”是表演中;第三部分从“戛然而止的时候”到“耳畔是一片渺远的鸡啼”,是表演后.
开篇(1-4):雕塑般的造型 (静态美) 以静衬动
(5-13):火烈的舞蹈 (动态美)
(14-17): 激越的鼓声 (气势美)
主体(5-27)(18-22):击鼓的后生 (阳刚美)
(24-27):变幻的舞姿 (艺术美)
结束(28-30):无声的世界 (静寂美) 无声衬有声
三、 师生互动,赏析文脉.
1、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话,你会用哪个字?
用“静”.
2、两部分的“静”有没有不同?
第一部分侧重于人的安静,第二部分侧重于声音的寂静.
3、这两部分对第二部分的表达有什么作用呢?
以动衬静,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二与第-部分形成前后呼应.
四、品味语言.
生命因力量而得到渲泄,力量又带动生命奔腾、升华,我们用心去品味文章的语言,看作者是怎样体现生命的律动的.
(提示:可以结合体会多种修辞手法去品味赏析.)
示例:第8自然段中"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这个句子运用排比句式,使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
1、“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运用排比和比喻,用层出不穷的美好想像和联想,来描绘鼓声,思维大开大合.气势恢弘.)
2.“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碰撞”化无形为有形.写出了鼓声的力度.“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运用比喻,写出了沉重的鼓声清楚地回响在山崖之间,似乎山崖也被敲出了强烈的鼓点.三个“隆隆”反复出现,造成一种回环音的效果.)
3.“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遗落”表现观众在这鼓点中不自觉地遗忘和放弃了一切繁杂的思绪,情不自禁地与之产生共鸣;运用比喻,形象传神.)
4.短句的运用:为了传达勃发的生命激情,作者使用了一连串短语,使文章语句铿锵,节奏像波浪一样倾泻而出,欲止不能.如“忘情了,没命了”.让学生找出自己喜爱的短句,感情朗读.
(学贵有疑,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让学生主动质疑,合作解疑,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学生在多角度、有创意的品味中,拓展思维的空间,加深了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和体验,本文的教学重难点也得到很好的解决.)
五、评点式品读,理解文章语言的意蕴美、情味美.
①、学生任意寻找自己觉得写得精彩的地方朗读3遍,要求用“ 好,好在”这一句式进行评点.
可以从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各方面进行评点,说得越多越好.
②、分学习小组交流.
③、学习小组汇报员向全班汇报.
④、教师整理学生评点教师整理学生评点.
从用词方面说:
(1)“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一句中“呆呆地”用得好,好在它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安静时安塞腰鼓的状态.
(2)“茂腾腾的后生”“咝溜溜的南风”中的“茂腾腾”“咝溜溜”用得好,好在叠词的运用使语言亲切富有韵味.
(3)“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中反义词用得好,好在它们对比强烈,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点.
从句式上说:
(1)“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中“发狠”“忘情”“没命”用得好,好在它们语意层层递进,语势步步增强.
(2)“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这些短句用得好,好在它们使文章语句铿锵,气势强劲,突出了安塞腰鼓的豪放美.
(3)“但是”与“看”独立成段好,好在它们特别引人注目,自然完成画面由静到动的急转.
从修辞上说:
(1)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写得好,好在比喻使对象更加形象具体,从而铺排出一系列异彩纷呈的画面.
(2) 文中的反复用得好,好在使语言节奏明快,形象深刻清晰.
(3) 文章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样的排比增强了语势,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气势.
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句内部的排比:“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句与句之间的排比:“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流做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这些排比句使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钱钻,能表达出强烈的思想感情.
从写法上说:
(1)“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写得好,好在它使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增加了文章的内涵.
(2)“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写得好,好在“以声写静”,更加突出了鼓声止后的寂静.
(3)文中开头的静态描写好,好在它为文章后面写动设下铺垫,使文章静中蕴动,动静结合,充满画面美.
六、 归纳总结,言尽意长.
这篇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锡铭,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表达出作者赞美了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强烈的思想感情赞美陕北高原人们粗矿、豪迈、开放的性格特征.文章多处运用排比、比喻,使文章气势恢宏,节奏明快,每个词语都简洁有力,每个句子都激越豪壮,增强了文章感人力量.
七、练习,学用课文句式、段式.
作业:请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写一段话,描述一个表演场面.
《安塞腰鼓》教案
教学目标 :
(1)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2)学习本文形、神结合的语言,注重感悟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3 )本文的学习,用中华民族生命律动的厚重阳刚之美熏陶感染学生,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难点:学习本文形、神结合的语言,注重感悟并发表自己的见
教学设想:
本文作为一篇诗化的散文,将指导学生以"朗读法"学习课文,即以"朗读"一线贯穿读、说、析、品、评,不知不觉让学生受到熏陶,完成教学.以"讨论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二课时教学,具体实施以课堂流程而定.
教学准备 :
1、布置预习:落实字词,会读会写;多读课文,试图初步了解安塞腰鼓.
2、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苍凉厚重的黄土高原上,后生们粗犷、动力十足的击鼓场面.塞腰鼓的大型演出)
教学程序:
一、导入
播放《安塞腰鼓》的视频,进入新课学习.
二、学习新课
第一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用文中的内容.
2、明结构.
说明:文章按"鼓响前、腰鼓表演、鼓声止"可分成3个部分.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四个角度来展示腰鼓的艺术魅力,且这四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
(好一个安塞腰鼓)
这是文章内容与结构上的核心句.
3、寻美点.
布置分组朗读,分组进行寻找美点比赛.用"美,你看(听)……"的句式叙述出来.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出示幻灯片,播放例句.学生与之对照,进一步体会文章的美妙之处)
第二板块:精读文章,品味语言
1、学生采取"替换式品读",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所谓替换式品读,就是将文章形式变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