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故事和题目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21:13:35
毛主席的故事和题目毛主席的故事和题目毛主席的故事和题目斗智  在上私塾的几年中,毛泽东对同学团结友爱,礼让.为先.放学之后在回家的路上,有些同学总喜欢抢头,他却从容不迫地慢慢走.毛泽东对人很有礼貌,但

毛主席的故事和题目
毛主席的故事和题目

毛主席的故事和题目
斗智
  在上私塾的几年中,毛泽东对同学团结友爱,礼让.为先.放学之后在回家的路上,有些同学总喜欢抢头,他却从容不迫地慢慢走.毛泽东对人很有礼貌,但对于无理取闹的人力主制服.他常常对人说:“逢恶就莫怪,逢善就莫欺.”
  一天,毛泽东从韶山到外婆家去.当他走到一个山谷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双手插腰拦住了去路,原来是当地一个姓赵的富豪子弟.毛泽东早就听说,这个人经常在穷人面前舞文弄墨,以富欺贫.赵某横在路上,傲慢地说:“我知道你是文家的外甥,今天要考考你,能答得出,我就放你过去,若答不出,哼!你就别想回去!”赵某接着说:“百家姓里的‘赵钱孙李’分开如何解释,”毛泽东稍加思索便说:“赵公元帅的‘赵’,有钱无钱的‘钱’,有理无理与‘李’同音.大宋天子赵匡胤说过,有钱龟孙不讲理!”赵某听后满脸通红,又恼怒又尴尬,只得让他过去.
  “牛司令”
  毛泽东少年时代和同伴放牛时,经常在山坡上玩耍,一玩起来往往就误了放牛,要么是到了时间牛还没有吃饱,要么是牛跑到人家的田里去啃庄稼.怎样才能既保证放好牛,又让大家玩得痛快?毛泽东和大家商量了一个办法.他把同伴们组织起来分成三班:一班看牛,不让它们吃了庄稼;一班割草;一班去采野果子.每天轮班,今天看牛的,明天割草,后天去采野果子.这样,各人都有自己的工作.
  快到晌午的时候,大家都回到了原来聚会的地方.看牛的孩子们,让牛吃得滚圆滚圆的;割草的孩子们,都装满了一大篓子;采野果子的孩子们,从山里带回来大堆大堆美味的野果……这时候,毛泽东就把草和果子拿来,合理地分给每个人.有时不够分了,他就少分一点.而有剩余的草,他就用绳拴起吊在树枝上,谁能跳起来抓着就归谁.和毛泽东一起,不仅能放好牛,而且玩得痛快,因此,小伙伴都乐意同毛泽东一起放牛,称他为“牛司令”.
  爱民的毛主席
  1942年8月,一天下大雨,陕甘宁边区政府小礼堂正在开征粮会议.忽然一声雷响,礼堂的一根木柱被劈断了,出席会议的延川县长李彩云同志不幸触电而死.这件事传出后,有的群众说:为什么雷没有劈毛主席?这话传到毛主席耳里,毛主席没有叫人去追查骂自己的人,更没有去抓什么“反革命”,而是向干部了解“骂”的原因.原来,边区政府下达的征粮任务重,群众有意见,便借劈雷一事发泄不满.毛主席知道原委后,指示有关部门将征收公粮任务从二十万担(每担三百斤)减至十六万担.这件事的处理,使党群关系更加亲近,毛主席在群众中的威信更加提高了.
  一幅餐具照片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居住在北京香山公园的双清别墅,后来,这个别墅被立为“革命事迹展览室”,室内陈列的物品中有一幅他当年的餐具照片:一个竹制的小提盒,盘中有两个大碗,两个小碟和一个小锅.知情人士介绍,两个小碟很小,是放汤匙的,小锅盛菜,两只大碗,一个盛饭,一个盛汤.毛泽东一餐,只吃一饭,一菜,一汤.这正如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所说,“毛泽东的伙食也同每个人一样”.一月26斤口粮
  1960年至1962年,是我国建国以后经济最为困难的三年.全国的粮食产量跌落到1951年的水平,国人的吃饭问题显得尤为严峻.为带领全国人民度过难关,中共中央号召广大党员、千部,尤其是领导同志带头降低口粮标准.在中南海,降低口粮标准的办法是先由每个人自报,而后再经群众评定.毛泽东身材魁伟,身体的能量消耗自然也大,但他为自己报的口粮标准,每月仅为26斤.由于粮食等食品的紧缺,毛泽东有过一星期不吃饭和七个月不吃肉、不喝茶的记录.
  一餐四菜一汤
  1965年5月22日,毛泽东重去井冈山,住进了井冈山宾馆一楼115房间.江西省委办公厅负责人特向宾馆管理员交待:“在宾馆食宿,食品专由你采购,每天按两元五角的伙食标准,素菜中要有辣椒、小豌豆、竹笋、豆鼓之类;再准备些猪肉、鳝鱼、泥鳅、猪油渣之类的荤莱;菜要新鲜,随时都要准备好;拿得出.”宾馆工作人员更是以最高的标准招待毛泽东.餐桌上摆了茅台酒、香烟、苹果及丰盛的饭菜.负责毛泽东外巡工作的负责人发现这一情况,立即向宾馆工作人员指明:“首长每餐四菜一汤,每天两元五角伙食贫标准,一路上都没喝酒.你们快将烟、酒、水果都收进去.”宾馆工作人员无奈,只好照此办事,所以,到毛泽东用餐时,梁桌上只有四小碟菜和一碗汤.
  毛泽东离开宾馆时,他亦严格要求他的生活管理员到宾馆会计处为他如数结帐,没少交一分钱伙食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