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征服印度的后果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09 06:56:23
英国征服印度的后果是什么英国征服印度的后果是什么英国征服印度的后果是什么英国对印度的统治,是印度第一次获得来自印度社会以外的,超越印度教强大势力,彻底颠覆阻碍印度成为一个现代化民主共和国的种姓习俗的机

英国征服印度的后果是什么
英国征服印度的后果是什么

英国征服印度的后果是什么
英国对印度的统治,是印度第一次获得来自印度社会以外的,超越印度教强大势力,彻底颠覆阻碍印度成为一个现代化民主共和国的种姓习俗的机会.但是,圣雄甘地遇刺,他的民族平等、废除种姓不平等的努力也成为历史中的梦想.而且,自他的继承人,女婿尼赫鲁对印度教的妥协,转持民族主义立场,恢复子虚乌有的“印度帝国”的光荣时,甘地的血,也白流了.印度并没有从英国的统治中吸取到足够的西方民主社会的营养,却深陷宗教传统和现代人权理念的冲突中不能自拨,成为一个形成中的国家.这点,与中国,确实也有那么几分相似.
如果说,中国的官僚等级制度,事实上将除特权阶级的一小部分人以外,排除出了中国人的范筹,因为,他们不拥有国家的福利,国家提供的保障,和国家提供的人权,和对人权的保护.那么,印度就在事实上,只让高等种姓的一小部分人,那一小批得到正果的婆罗门,和世代的军人家族,真正关心那个称为“印度”的国家命运.所以有人说,印度的GDP,其实只是10%的印度人的GDP,其余的印度人,不如说是印度野生动物园里的人科动物.这种比喻有点刻薄.不过,其实很好的解释了当初一亿人口的明朝,怎么会完败于只有几十万女真人的后金.并非几十万女真人打败了一亿汉人,而是几十万女真人打败了统治一亿汉人的几万不做事的朱家垃圾儿孙,另加几万明争暗斗的文官集团.民主的意义,在于将一个国家的政治基础扩展到整个社会阶层,显然,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都没有做到.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都不是民主国家.中国,还是“少数工人阶级的代表成为政治贵族”的国家,等同于统治印度的正果人士.
重温英国对印度的征服的统治,我觉得应该客观地说,英国,是比蒙古莫卧尔征服者文明程度更高的外来统治者.英国确实对印度进行了殖民统治,但是,打击的,主要是世袭领地地主贾吉达尔(jagirdar)和世袭正果人士(zamindars)、军事贵族刹帝利(kshatriyas).而取而代之的统治,较之其土生婆罗门、刹帝利联盟来说,税负剥削程度要低得多.同时,对农业灌溉和公共设施的社会投资,也要多得多.即使是在东印度公司时期,农业灌溉面积增加了八倍,农民税负只有莫卧儿时期的三分一略多.印度人口也从不足一亿,增加到了三亿之众.印度第一次出现了商业信用契约,全国通用的货币、金融.通过英国的小区法官,套用英国式的法治裁判,贱民们第一次拥有了与正果人士打官司的权力.用中国的传统用语来说,英国东印度公司创造了印度的“盛世”.英国对印度的统治,主要是打击了印度赖以自豪的民族精神,令今天印度民族观念的形成,始终无法在“欧洲文明衍生体”,还是“印度文明的继承体”之间作出选择.某种意义上,英国统治对于形成印度民族观,没有帮助.啥此以外,英国本身,应是印度历史上最好的统治者,或者说,最好的一个罪犯.
英国第一次完成了对印度的行政统一.而且,无论是行政牵涉的细节,还是行政覆盖涉及的范围,都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印度帝国的两到三倍.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英国的“征服”,就没有今天的印度.英国对印度的行政,也非常高效.他们把印度分成几千个小区,每个区小得可以派遣一名英国人同时担任法官、税务官、警察局.也就是,一个按照英颁印度法律在当地维持统治的小皇帝.小皇帝的任期有限,税收要上缴,薪水由东印度公司发出,(英国政府接收印度后,改由英国支薪).这是一个外来的高薪养廉的统治阶层,今天新加坡香港所谓的高薪养廉,学的就是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而且,他们也确实廉,横竖他们是外派的,所有的人情宗教世俗,对他们全无影响.统治印度只需要不到3.5万英国人,包括了军人和家属.相比于三个代表需要负担一亿人统治中国的行政负担,不能不说,英属印度的行政效率,超出了任何一次的莫卧儿土产王公,也超出了任何一界中国皇朝的政府.
“英国对印度的征服”,是简单得出错的表述.征服印度的是英国东印度公司,1857公司破产,把英国控制权卖给英政府,英国有偿接受了东印度公司全部资产,维多利亚女王,方才成为印度的女王.要注意的是,鸦片战争中与中国对敌的,也是东印度公司.如果紧紧是贸易纠纷,在英国人看来纯属东印度公司的地区事务闹出来的麻烦,英国是不会参战的.但是林则徐大人不懂国际惯例,把英国公民往死路上逼,大概以为英国家,也是“民族内部压迫的工具”.但是,西方现代宪法国家的作用,却是维护全体公民国际利益的工具.英国是以保护英国公民的利益为名义出战,这是议会反对派无力抗拒的议题.即使是在中国拍的《鸦片战争》电影中,也出现了英国人引为自豪的一幕,"Navy COMING!"(海军来了).英国海军,它存在的意义,是保护大英帝国公民的国民利益.这是保卫爱新觉罗家族利益的清政府,所无力抗拒的.本博并不认为鸦片战争,是英国击败了中国.不!是英国击败了爱新觉罗家族.
英国东印度公司,就是张五常所追求的那种“把地方政府上市”的公司.另一家,是荷属东印度公司.这种“地方政府上市”的公司,它的业务范围,就是最大限度奴役剥削管治地的人民,为股东提供最大限度利润回报的公司.他们是商业公司,不是非营利的比尔盖茨艾滋病基金.这是他们可以上市交易的原因.东印度公司的业务,简单说,就是剥夺原来缴交给“正果人士”,和莫卧儿王公的税负,购买印度的产品,初期主要是粮食和绵织品,向英国进口,从而得到英镑本币利润.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向世界各地廉价输出当时的高科技产品,————机器织的布.这个转变,令印度出口的产品,从布,降格为棉花,反而需要从英国进口质优价廉的工业化布产品.从而令成百万的手工纺织工人失业.恩格斯曾经这样描述:“成百万的孟加拉纺织工人饥荒饿死的尸体铺满了原野”.恩格斯有所夸张,实际上是印度当时没有社会保障,(当时的英国也没有),在十八世纪初的七次局部饥荒中,饿死者达到一百万人.这个事例,常被作为技术进步有害的依据,写进西方教会各类教材,在东方,就是殖民制度残酷的注脚.类似的产业新陈代谢中国今天也存在,出口导向肯定无以为继,中国目前面临着是全体国民陷入失业(继续出口导向),还是让大部分无社会价值的“公务员”的两难选择(转向内需增长的必要条件).无论是那一种,如果没有可靠的社会保障措施,重现大规模饥荒死亡并不是不可能的事.如果是前者,(目前中国仍然行进在前者的轨道上),那么,中国肯定会发生某种超出十月革命的非正常事件.
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无非就是以尽可能低的价格,获得印度输出的产品,弥补英国本土国民的福利不足.这是与西班牙对美洲的殖民不相同的地方.后者,殖民收益体现为马德里皇宫中更多的奢侈品.英国民众对殖民帝国的支持,显然不是西班牙的贫民热情可以相比的,更不是为供应郑和船队陷入饥荒死亡的明朝民众可以相比.另一方面,今天美国能够不经任何殖民统治,就同样地从中国等国家,得到了尽可能低价格的生活品弥补国内福利的不足.这也说明,时光流逝到了20世纪中后期,殖民帝国,无论对于宗主国,还是被殖民国,就效益上来说,都已经过时了.这是我们这代人,没有在世界地图上再次看到三分一的地球领土被涂上英帝国的红色的原因.
总的来说,英国对印度的殖民征服,不同于西班牙对美洲单纯的掠夺,也不同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以印度历史的纵向比较,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是印度历史的进步.可以说,没有英国的统治,就没有今天意义上的印度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