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快给我看看有没有颐和园的传说?明天就要交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4 07:14:22
大家快给我看看有没有颐和园的传说?明天就要交了!
大家快给我看看有没有颐和园的传说?
明天就要交了!
大家快给我看看有没有颐和园的传说?明天就要交了!
1.戊戌变法与光绪皇帝
光绪是清朝第九个皇帝,本是慈禧的侄子.慈禧在儿子同治死后,为掌握实权,立他为帝,实行“垂帘听政”.光绪帝19岁“亲政”后,宫廷中保守派与维新派在政治上发生冲突.1898年,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通过光绪皇帝实行变法,史称“戊戌变法”.由于这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只持续了 103天即被扼杀,故亦称“百日维新”.
变法失败后,光绪被软禁在南海的瀛台岛上.每年慈禧来颐和园时,光绪帝也必须跟随同来,住在玉澜堂.为了严密控制光绪帝,慈禧命人在王谰堂前后左右修了不少砖墙,门口还有太监站岗.此时的玉澜堂被全面封闭起来,活像一座监狱,光绪在这里完全失去了行动自由.近百年来,原为囚禁光绪帝用的砖墙已拆去不少,王澜堂也基本上恢复了皇帝寝宫的面貌,只有玉澜堂东西配殿(霞芬室和藕香榭)内的暗墙仍然保持原样,作为与戊戌变法有关的遗迹供人参观.
2. 关于铜牛传说
清朝光绪年间,慈禧太后为了个人享乐,挪用建立海军的几百万两白银修了颐和园.她传下旨令:颐和园要修成“天上人间”.佛香阁象征天宫,昆明湖好比天河,八方亭和龙王庙一带便是人间了.既然有天河,当然还要有牛郎和织女.於是,在八方亭下面的昆明湖边安置了一头铜牛,以象征牛郎;在石舫的旁边又建了一座织女亭.铜牛身体朝东,而头扭向西北,正冲着织女亭方向.这样,以昆明湖为界,形成了左有“牛郎”,右有“织女”的格局.从此,这头铜牛就这样朝朝暮暮遥望着“织女”,却不得相聚.
有一年的七月初七,也就是天上的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日子,这头铜牛突然活了.它离开了原来的位置,一步一步走到湖里,向着织女亭的方向游去.怎奈昆明湖太大了,铜牛游到一半便沉了下去.人们赶忙禀报太后慈禧.慈禧开始不信,亲自到十七孔桥一看:铜牛果然不见了.怎么办?“天河”边不能没有牛郎啊!於是下令仿照过去的铜牛赶制一只,放在原来的地方.防它再跑,就用铁链拴住.
到了第二年七月七,铜牛又动起来,眼看铁链子也拴不住了,慈禧忙派手下几个保镖的壮汉将它拉住.几个壮汉用尽全身力气拼命拽着“牛”尾巴,由於用力过猛,“咔嚓”一声,尾巴断了.幸好这时有人拿来了更粗的铁链,七手八脚最后总算将铜牛锁住了.
从此,昆明湖边便留下了一只断了尾巴的铜牛.
3. 铜牛的六大传说
传说一:七孔桥头说铜牛
颐和园昆明湖东堤岸边,十七孔桥桥头不远处,有一只神态生动、栩栩如生的镀金铜牛,它昂首安卧于岸边.令游人流连忘返,合影留念.是牛的力大无比,勤劳朴实,温顺善良,平和自如,使游人陶醉;另一层意思,是镀金铜牛的故事,多少年来,吸引了千千万万游人.
传说二:禹治水铸铁牛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是海内外炎黄子孙人人皆知的故事.大禹,传说中的夏后氏部落长、炎黄部落联盟领袖、夏朝的创始者.姒姓.亦称大禹、夏禹、戎禹.鲧之子.奉舜命治理洪水,接受鲧治水失败的教训,立足于疏导,终于治平水患.据传说,大禹每治好一处水患,便铸造一条铁牛沉入河底,认为牛识水性,可防河水泛滥.
传说三乾隆:皇帝铸铜牛
到了唐代,经过长期沿袭,人们不再把铁牛投入河中,而是把牛放置在河岸边.清代高宗皇帝弘历,好大喜功,仿盛唐而自比尧舜禹,袭古人而又标新立异,于乾隆二十年(1755),沿用大禹治水的传说,仿唐朝铁牛上岸的做法,命匠人铸造了一只铜牛,为了表示大清王朝的繁荣强盛,铜牛全身镀金,并在金牛背上用篆文铸了《金牛铭》,其全文是:"夏禹治河,铁牛传颂,义重安澜,后人景从.制寓刚戊,象取厚坤.蛟龙远避,讵数鼍 (音驮,一种爬行动物)鼋(音元,俗儿鼋).(音湾)此昆明,潴流万顷.金写神牛,用镇悠永.巴邱淮水,共贯同条.人称汉武,我慕唐尧,瑞应之符,逮于西海.敬兹降祥,乾隆乙亥." 乾隆皇帝一生好大喜功,但毕竟是一代较有作为的君主.铸造镀金铜牛,放置在昆明湖岸边,还能起到考查昆明湖水水位的作用.据科学考证,昆明湖的东堤,比故宫的地基高约10米.以前,遇到大雨之年,昆明湖一带便成水患之地,为了防止昆明湖东堤决口,殃及紫禁城受害,在此设置铜牛,观察湖水水位线,随时知道水位比皇宫的城墙高多少,以便加强防护,免使皇宫遭受洪水之灾.
传说四:天上人间话铜牛
铜牛是天上牛郎的象征.乾隆皇帝把自己比作天上的玉皇大帝,把昆明湖比作为天河.在天河两侧必有牛郎和织女.昆明湖东堤岸边设置了"牛郎",那么织女又在何方?据有关史料记载,昆明湖西侧有"织耕图",以此象征"织女".据民间传说,在昆明湖西墙外某一菜园里,曾发现了"织耕图",的踪迹.有一汉白玉石碑,上刻有三个字"织耕图"和乾隆御笔的方印,这织女如何在西墙外?据分析,在1860和1900年,因为晚清府腐败无能,颐和园 遭帝国主义列强两次劫难,很多珍贵文物遭受破坏,被偷盗哄抢很多,有一些流失园外,也就不足为奇了.乾隆把自己比作玉皇大帝,晚清贪图享乐的慈禧太后,则把自己比作天上国母王母娘娘.在扩奸建颐和园,她曾传下御旨,要将颐和园修成"天上人间".佛香阁 象征天宫,昆明湖好比天河,八方亭和龙王庙一带便是人间了.既然有天宫天河,当然要有牛郎和织女了.为此,她见昆明湖东堤已经安置了铜牛,能够象征牛郎,所以又在石舫的旁边,建起了织女亭.铜牛的身子朝东,头扭向西北,正好冲着织女亭所在方向,以昆明湖(天河)为界,便暗合了牛郎和织女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
传说五:铜牛遭难民相救
1860年,英法侵略军攻入北京城,侵占了颐和园.侵略者贪婪无度,掠夺成性,破坏园林,抢夺文物.镀金铜牛身上的金箔,也成为他们抢的目标.这伙儿魔鬼竟在光天化日之下,一块一块剥金箔.铜牛在哭泣,湖水在落泪,手无寸铁的当地居民一个个义愤填膺,怒气冲天.后来又听说,金箔剥完之后,这伙魔鬼还打算将铜牛运出颐和园化铜卖钱,合伙分赃.民众们经过商议,决定挑选十个身强体壮的大汉,趁天黑夜静之时,带上工具,潜入颐和园,将铜牛沉入了昆明湖底.这一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昆明湖东堤留下一点痕迹.第二天,附近居民纷纷传说,铜牛被大风刮跑了,洋鬼子寻不到破绽,真以为是上帝的安排,也就没有再寻找.由于人民的保护,时至今日,铜牛才得以在昆明湖东堤岸边,向广大游人展示.
传说六:铜牛的铸造
颐和园铜牛,是我国古代用拨蜡法铸造的代表作.我国古代雕刻,是以写意见长,这只铜牛,却用了写实的手法,它不仅造形生动,而且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置于昆明湖东堤岸边,十七孔桥桥头不远处,好似回首惊顾,若有所闻.炯炯目光注视着昆明湖的西北方向.它神态自若,造型逼真、反映了我国当时的铸造艺术水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镀金铜牛,也是颐和园内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
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