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全文读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5 10:45:05
道德经全文读音
道德经全文读音
道德经全文读音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现在可以看到的最初的版本,是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老子》.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甲乙两种帛书《老子》,是西汉初年的版本,把《德经》放在《道经》之前,也受到学者的重视.
《道德经》常会被归属为道教学说.其实哲学上的道家,和宗教上的道教,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但《道德经》作为道教基本教义的重要构成之一,被道教视为重要经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视为至上的三清尊神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称太上老君,所以应该说道教吸纳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同时,前面所说的哲学,并不能涵括《道德经》(修身立命、治国安邦、出世入世)的全貌.
《道德经》提出了“无为而治”的主张,成为中国历史上某些朝代,如西汉初的治国方略,在经济上可以缓解人民的压力,对早期中国的稳定起到过一定作用.历史上《道德经》注者如云,甚至有几位皇帝都为其作注.
唐贞观二十一年(647),译《道德经》为梵文,传入东天竺;唐开元二十二年(735),唐玄宗亲注《老子》.日本使者名代,请《老子经》及老子“天尊像”归国,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过影响.
道教奉为主要经典之一.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老子五千文》.春秋末周守藏室吏老子(李聃)著,《吕觉不二篇》汉高诱注释老子去国西游,函谷关尹喜请为著《上至经》五千言,即此书.旧题西汉河上公《老子章句》将其分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名《道德经》.
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国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河南鹿邑县东)厉乡曲仁里人,有人说又称老聃.“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汉河上公作《老子章句》,分为八十一章,以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有《道德经》之名.但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老子》抄写本,《德经》在《道经》之前.
《道德经》本为先秦道家的代表作,汉末张陵创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祖,以《老子五千文》为教典教悔道徒,并作《老子想尔注》以宗教的观点解释《老子五千年》,自此成为道教的基本经典.
泉州清源山老君岩《道德经》为韵文哲理诗体.《庄子天下篇》括其旨曰: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居神明居.……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其说大体从天人合一之立场出发,穷究作为天地万物本源及宇宙最高理则之“道”,以之为宗极,而发明修身治政等人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道当取法于地,究源及道所本之自然.道之理则,分无、有二面.道常无,无名无形,先于天地鬼神,而为天地万物之始,道常有,生天地万物,具无穷之用.道之理则贯穿于万有,表现为万有皆相对而存,极则必反,终必归,根本之规律.而有之用,常以无为本,“有生于无”.圣人体道之无,法道之自然无为,以之修身,当无欲而静,无心而虚,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为而不持,功成而不居,怀慈尚俭,处实去华,以之治天下,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还刀兵,离争斗,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使民虚心实腹,无知无欲,则无为而治.“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故知道者守雌抱朴,退让谦下,挫锐解纷,和光同坐,以柔弱胜刚强.道教知道之论与政治观、伦理观,大体不出老氏体系.至若经言“致虚极,守静笃”“专气致柔”、“涤除玄鉴”,抱一处和等修养之道,更为道教守一、心齐、坐忘、服气、内丹等多种炼养术之所本.而“长生”“死而不亡者专”等说法,道教引为仙学长生说之宗源.“归根”“复命”之说,内丹学则发挥为内炼成真、与道合一之哲学依据.
《道德经》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宝典,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无论对中华民族的性格的铸成,还需要是对于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世界意义也日渐显著,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不遗余力地探求其中的科学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
道德经有多个版本,下面这部“《道德经》通行本(王弼本)”是最常见的.另外郭店出土的楚简《老子》残篇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展示了早期《道德经》的不同文字风貌,备受当今多数学者的重视,后面附带《简帛老子古本合校》以作为参考.
看来是个BABY
http://wenku.baidu.com/view/bcb4f721dd36a32d7375810e.html
希望能解决您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