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时候的文人都是晚上读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4 09:11:36
为什么古时候的文人都是晚上读书
为什么古时候的文人都是晚上读书
为什么古时候的文人都是晚上读书
如果是小孩,挑灯夜读,说明他很勤奋,不分昼夜的苦读诗书.如果是农民,一家老小还要吃饭了,农活谁干呐,白天种地,晚上再读书.如果是官吏,白天也要公务繁忙吧,晚上读书.如果是商人,白天要做生意吧,晚上读书.当然还有各行各业的人,都从事不同的事.
还有一点,白天比较吵闹,晚上相对很安静,可以安心读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是大唐著名的忠臣,著名的书家,也是著名的学者.特别是书法,早就被人推为极致.苏轼曾云:“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颜真卿),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东坡题跋》)然而,使颜真卿家喻户晓的可能还不是他的书法,而是他的一首小诗. 他这首诗可以说家喻户晓,知名度远远超过他那被书坛称作“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
全诗是劝学子勤奋的,中心说的是一个“勤”字.主要是从时间角度上说的.什么是勤?就是在时间上要尽自己可能,不但每天常常要读书,甚至连睡觉的时间都应该拿一部分来读书.晚上读到三更(晚上十一点至一点),早晨五更(三点至五点)又起床读书.一个有志向的人(男儿)就应该这样读书.这就是颜真卿勤的标准.
我想,颜真卿这样写,首先是他肯定也是这样做的,他应该是一个晚上经常读书很晚,又常常起早读书的人.他认为读书要趁年轻,少年是读书的好时光;少年不读书,老了难免因一事无成而后悔.在学习时间安排上,颜真卿也许有些夸张——诗本来就是允许有一些夸张的——但勤奋的确是读书的第一关.
任何内容的学习,只有勤奋才能学有所成.读书要趁早,晚了难免事倍功半.这就像打仗要抢占领高地一样,学习要以趁早抢占勤奋这块高地为上策.假若孩子没有抢占到勤奋这快高地,在学习的战场上一定会处处吃亏.因为,没有勤奋,孩子学习效率一定不高,一定很难体会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乐趣,甚至还会使有的孩子产生“自己不是读书的料”这样的错误想法.
可以说,一勤生百利,一惰生百弊.失去勤奋的“战略高地”不仅虚度光阴,也容易消磨孩子学习的锐气.哪什么时候勤奋才算的上“早”呢!
对父母来说,也许孩子的“早”应该从婴儿算起吧;当然,这可能不算孩子勤奋的范围.但对孩子来说,这个“早”最少要从小学一年级算起.让孩子从上学之初就懂得勤奋,并养成勤奋的习惯,这样,孩子受益多矣.当然,小学生不需要“三更灯火五更鸡”,讲求劳逸结合对孩子的学习也是重要的.
这是一首好诗,只是孩子们往往尽管能够背熟,而在实际学习中却忽略了她的深意,缺少落实.从小有勤奋学习习惯的孩子,学习上几乎没有不成功的;而懂得培养孩子勤奋习惯的家长,也几乎没有不省心的.
古人很重视劝学,从幼童的蒙学《三字经》到《四书》、《五经》以至《二十四史》、诸子百家,无不充满谆谆劝学.
当然,这种助学宣扬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剥削阶级思想.而《四时读书乐》的主题虽然也是劝学,却没有那种世俗的读书做官、光宗耀祖的腐朽思想.它宣扬的是读书的高雅情趣,不以功名利禄为引诱.它把一年四季都视为读书的好时光,勉励人们勤奋读书,其基调是积极的.
赵恒说:“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