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育 1500~3000字 小论文主题:家乡的生态环境要求:(1)通过实地考察、走访、查找资料等活动过程来收集本地某一方面的生态环境及其变化等有关素材.(2)根据所收集的事实、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10:33:07
生态文明教育1500~3000字小论文主题:家乡的生态环境要求:(1)通过实地考察、走访、查找资料等活动过程来收集本地某一方面的生态环境及其变化等有关素材.(2)根据所收集的事实、生态文明教育1500

生态文明教育 1500~3000字 小论文主题:家乡的生态环境要求:(1)通过实地考察、走访、查找资料等活动过程来收集本地某一方面的生态环境及其变化等有关素材.(2)根据所收集的事实、
生态文明教育 1500~3000字 小论文
主题:家乡的生态环境
要求:
(1)通过实地考察、走访、查找资料等活动过程来收集本地某一方面的生态环境及其变化等有关素材.
(2)根据所收集的事实、数据等来说明本地某一方面的生态环境及其变化,并从我省“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角度进行思考,提出改善(或进一步改善)本地某一方面生态环境的建议.
(3)题目自拟,体裁不限,每篇文章字数在1500~3000字之间,提倡图文并茂.

生态文明教育 1500~3000字 小论文主题:家乡的生态环境要求:(1)通过实地考察、走访、查找资料等活动过程来收集本地某一方面的生态环境及其变化等有关素材.(2)根据所收集的事实、
维护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对策比较
  针对我国西部草原地区的过度放牧现象,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如下治理方案:
  第一,政府干预或者说政府向牧民征收牛羊税.例如,在2000年上海举行的一次名为“走经济全球化发展道路:中国在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国际学术会议上,华裔加拿大经济学家徐滇庆教授便呼吁,中国政府应征收牛羊消费税.据他认为,把从牛羊肉消费中征集来的税收的一部分用于帮助农牧民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另一部分则可用于解决政府帮助农牧民转向其它产业所需要的财政经费来源.不过在我认为,对牛羊征税虽有理论或法律依据(即便国家是向牧民征税,也有依据.因为在我国的法律中,草原资源的产权被界定为属于国家所有,作为产权主体,国家显然有权力向牧民征收牧羊税),但是,在我国真正实施征税政策还是存在很大问题的.对牛羊课税的经济学含义即移动牛羊产品的供给曲线,税收的增加将促使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这一过程必然带来均衡点的移动以及牛羊产品价格的上升和均衡产量的减少.即使是对牛羊征收消费税,最终后果也可能会加重牧区人民的经济负担,严重的是将可能导致牧民失去生活的来源.特别是在牧民没有其它就业渠道的前提下,税负的加重无疑会使牧区人民的脱贫致富速度减慢,甚至还会使牧区人民陷入生存危机的困境之中.
  具体说,如果消费牛羊产品的消费者是不受宗教和习俗制约的非少数民族人口,那么,牛羊消费税的征收以及客观存在的替代效应将可能改变其对牛羊肉产品的需求,即需求曲线的斜率会发生改变,需求曲线将可能变得较为平缓一些或更富有价格弹性这一结果将是:因供给减少所导致的价格上升不仅不能增加牛羊产品提供者的收入,反而会导致牛羊产品提供者(西部地区人民)的收入下降.
  另一方面,如果消费牛羊肉的消费者是那些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那么,受消费习俗或宗教因素影响,他们对牛羊征税的反应将是不会明显改变其需求曲线斜率,这时,西部少数民族消费者所面临的问题将是不得不分担更多的税收.至于西部地区牛羊产品的生产者则会因均衡产量的减少而使实际总收益下降.尽管政府税收的增加可以用于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方面,但是“双退双还”措施在近期所造成的农牧民直接收入的减少却是不争的事实.总之,征税不仅会通过加大牛羊生产者的成本、削弱牧民的市场竞争能力而降低牧民的收入;而且会增加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消费者的生活费支出;此外,还会导致“消费者剩余”的无谓损失.因此,在不能给牧民提供其它有效的生活来源渠道之前,加征牛羊税对原来就贫困的广大西部地区来说是不可取的(至于以行政手段禁止牧民养羊更没有道理可言).
  第二,重新界定草原的产权.即明确草原的产权主体,或者允许土地(草原)自由贸易.著名经济学家杨小凯在2000年参观江苏企业改制时,曾建议通过“进一步明确土地的产权”来推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主张改革土地(或草原)资源产权的经济学家依据现代产权理论,认为产权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安排,具有节约费用的作用,它能以低费用的方式解决人们在使用稀缺资源(如草地)中的冲突.换言之,按照产权学派的观点,将草地分给牧民私人所有,将会促使牧民充分关注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过度放牧现象也就可以得到彻底的解决.然而我们认为,在我国现有的制度框架下,无论是对土地资源进行“私有化”改革还是实行“自由贸易”改革均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重大障碍.
  既然“禁止牧民养羊”的行政干预办法、“征收牛羊税”办法以及“进行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办法,在解决西部草原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上或不可取,或在近期内不具备可行性,因此,我们提出“人口迁移或减少牧区人口数量”的对策主张.
  实际上,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根本原因乃在于人口过多.按联合国沙漠会议规定,干旱区每平方公里土地负荷人口的临界指标为7人,半干旱区为20人,然而我国西部地区诸省区的情况如何呢?大多数地区的人口都超过了此临界指标.以宁夏为例,目前,其山区人口较1950年代初期增长了250万,人口超过临界指标2.3—2.4倍.必须看到的是,在工业化与现代化没有完成的传统社会或落后地区,过多的人口数量或过快的人口增长必然导致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和草地的过度放牧,因为,在工业化不发达的前提下,草原地区的人民只有依靠增加牛羊放牧数量才能维持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如目前宁夏山区的牛羊数量较1950年代初便增长了274%,牲畜超载2.3倍.(9)可见,草原牲畜放牧的超载,首要原因是草原上人口数量的超载.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首先考虑的对策就应该是设法减少西部牧区的人口总量,而不能象现在一些地区那样简单地“消灭山羊或不允许牧民养羊”.而且从理论上讲,西部地区牧民的减少或牧区人口的转移其实是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工业化、现代化进一步推进的必然规律,人口的转移不仅是西部生态环境保护的客观需要;而且是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