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叙,插叙例文要题目和内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5 15:45:56
倒叙,插叙例文要题目和内容
倒叙,插叙例文
要题目和内容
倒叙,插叙例文要题目和内容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断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倒叙的类型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把结局提前,如《永不忘记》;二是像《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那样把中间扣人心弦的部分提前;三是由眼前事物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修鞋姑娘》.
《一件珍贵的衬衫》
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这不是一件普通的衬衫.这衬衫,凝聚着敬爱的周总理对工人群众的阶级深情.每当我看到它,周总理那高大光辉的形象就浮现在我的眼前;每当我捧起它,就不由得回想起那激动人心的往事.
那是1972年8月3日的夜晚.我在马路上骑自行车,不留神插进了快行线.突然一声紧急刹车,一辆大型“红旗”轿车紧贴着我身体的左侧,嘎地停住了.我刚扭过头,这辆车后座旁的窗帘唰地拉开了.周总理那慈祥的面容立即跃入了我的眼帘.啊!我仔细再看看,真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总理正亲切地注视着我,目光中充满了关切,充满了爱护,像在询问:同志,碰着了吗?受伤没有?这时,总理的司机走下车来,站在我身旁问我:“同志,碰着没有?”我赶忙回答:“没事儿!没事儿!”有关人员迅速察看了现场,决定留下另一辆“红旗”轿车送我去医院检查,总理的车才开走了.
其实,我只是让汽车剐了一下,衬衫剐破了,后背蹭破了一点皮,有啥要紧?自己回家上点药就行了.可是,遵照总理指示留下处理这件事的工作人员,却坚持让我坐进“红旗”轿车,并且脱下衬衫叫我穿上,他自己只穿个背心.我百感交集,思潮翻滚.一个普通工人,由于自己的不慎,蹭破点皮,却受到这样的关怀、照顾,如果不是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不是遇到这样的好总理,哪会有这种事呢!
汽车很快开到了医院.检查将近结束时,屋内的电话铃响了.电话是打给这位工作人员的.通话时,我就坐在离电话机不远的椅子上.我听到,他在电话中说的是我的伤情和检查情况.原来电话是总理打来的.我出神地盯着那话机,心里十分激动,泪水禁不住涌了出来.周总理的工作是多么繁忙,时间是多么宝贵,可是,他老人家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却挂念着我这样一个普通的工人,亲自打电话来询问我的情况.周总理真是人民的好总理,我们工人阶级的贴心人哪!
检查和治疗结束后,这位工作人员打电话把我们车间的支部书记和我们班的班长请来,让他们同我一起到交通队去谈谈情况.“红旗”轿车把我们送到天安门交通队,我们谈了谈这次事故的经过.这时候,国务院的一名工作人员匆匆赶来了,他拿来一件崭新的白色的确良衬衫,要我穿上.我心里激动极了,说什么也不肯收.我猜到,这肯定是周总理出钱买的.我的衬衫剐破了,可这是由于我自己的过失造成的,怎么能叫总理给我买一件新衬衫呢?但这位工作人员坚持叫我收下,说这是领导的指示.我只好收下这件珍贵的衬衫.
这件事已经过去四年多了.但是,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却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四年来,这件珍贵的衬衫,我精心地收藏着,没有舍得穿它一次.我深深知道,我经历的这件事,在敬爱的周总理一生的伟大革命实践中,不过是微乎其微的一件小事,然而,从这件小事上,我们看到的是周总理那平易近人的高贵品质,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本色.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
从内容上看,插叙有下列常见的形式:
(1)追叙.
(2)补叙.
(3)逆叙.
如《同志的信任》为表现文章的中心——鲁迅先生是“最可信的同志”的需要,先写鲁迅先生接到方志敏的密信、文稿及看信的经过,再插写方志敏被捕及狱中书写文稿和密信以及托付鲁迅先生,然后再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鲁迅先生如何珍藏密信、文稿和把它们转交给党中央的情况等.
《同志的信任》
1935年冬天的一个傍晚,鲁迅先生在预先约定的地点,会见了一个陌生的女青年.互通姓名之后,来客拿出一个小小的纸包,还有一封已经有点磨烂和破损的信,头尾都没有具名〔头尾都没有具名〕开头没有写收信人的名字,末尾没有写发信人的名字.具,这里是“写上”的意思..鲁迅先生读完这封短信,和来客谈了一会儿,把她送走了,自己也立刻带着纸包和那封信,急急忙忙走回家里.
灯下,他郑重〔郑重〕态度严肃.地打开纸包,按照那封信里指明的记号,把右角上用墨笔点了两点的一张毛边纸拣出来.那是一张空白毛边纸.鲁迅先生用洗脸盆盛满水,滴入一点碘酒,把纸平放到水面,纸上立刻现出了淡淡的字迹.
这是方志敏同志生前从狱中用米汤写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信.
方志敏同志在信里说,他已经抱定牺牲的决心,没有任何牵挂和留恋.只有一点,他希望鲁迅先生能把送上的三张空白毛边纸和一束文稿,设法转给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他虽然不认识鲁迅先生,也从来没有通过信,可是确信鲁迅先生一定能够满足一个共产党人临死之前的这个庄严的要求.
一股悲愤的感情涌上鲁迅先生的心头,他目不转睛地看完这封信,苍白的脸色越来越严肃了.他从报上知道,这个写信的人几个月之前,已经在南昌英勇就义,现在却接到了他的亲笔信.事情是千真万确的,这封信就在眼前.鲁迅先生又从头读了一遍.盆里的水逐渐浸渍〔渍〕念zì.字迹,字慢慢地模糊起来,模糊起来,终于什么也没有了.
鲁迅先生团起浸湿的纸,揉烂了,把它放进炉子里.他擦干两手,将另外三张空白毛边纸收起,小心地翻阅着墨笔写成的文稿:一篇《清贫》,一篇《可爱的中国》.
方志敏同志是红军第十军的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长征开始的时候,他是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总司令,在进军的路上,打得国民党军队望风而逃.蒋介石一看势头不好,就调集超过先遣队七倍以上的兵力来堵截,在怀玉山〔怀玉山〕在江西省东北部.把这支远离根据地的队伍包围了.由于叛徒告密,方志敏同志不幸落到敌人的手里.国民党兵士认定他是个当“大官”的人,身边想必带着很多钱.他们威胁他,搜索他,结果却连一个铜元〔铜元〕当时通用的一种铜质硬币.也没有,失望之余,就抢走了他的怀表和钢笔.
国民党反动派把方志敏同志从上饶〔上饶〕县名,在江西省东北部.解〔解(jiè)〕押送.到南昌,绑着他“游街”,想借此打击中国共产党在江西人民中的威信.方志敏同志一路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引来许多听众.敌人又在公园里搭了台,开“庆祝大会”,将他锁起来“示众〔示众〕这里指反动统治者当众杀人,或者公开对人施加侮辱,借以威吓群众.示,给人看.”.方志敏同志在台上大声演讲,说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反动派慌了手脚,把他关进监牢,用金钱、地位引诱他,派遣国民党党棍和劣绅来劝降,一个个都被方志敏同志骂回去.
方志敏同志在狱中受着折磨,又患了重病,却一天也没有忘记党和人民的事业.他利用敌人要他写“自白书”的笔墨,写了充满着爱国主义热情的文章,又秘密地用米汤给党中央写信,总结这次先遣队胜利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对今后的工作提出建议.他决定托个可靠的人把这些密信和文稿送出监狱去.可是,红军尚在长征的途中.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区,我们党的活动是秘密的,党员的身份是不公开的.叫那送信的人到哪里去找党的关系呢?
方志敏同志思索着,苦恼着.臭虫、蚊子、跳蚤困扰着他,他辗转〔辗转〕翻来覆去.翻覆,昼夜不能安睡:必须给密信和文稿找个可靠的着落.有一次,仿佛暗夜里亮起一道闪光,他突然想起了鲁迅先生.虽然彼此并不认识,然而他读过鲁迅先生的文章,深信鲁迅先生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决定把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写成的信件和文稿,送到鲁迅先生的手里.他完全相信:鲁迅先生一定能够承担起这个十分艰巨和危险的任务.
他又用米汤写了给鲁迅先生的信,心里像放下一块石头,觉得浑身轻松了.
方志敏同志具有革命的眼力,他想得一点不错.在白色恐怖弥漫的年代里,无论环境怎样险恶,鲁迅先生一直把密信和文稿珍藏着.他清楚地知道,这是共产党人用鲜血写成的最后的报告,其中有着中国革命的经验和教训.直到1936年4月,鲁迅先生在他逝世前半年,才找到了一个稳妥的渠道,把这些重要的文件迅速地转给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鲁迅先生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可是,在所有共产党员的心目中,他永远是一个能以生命相托付的、最可信任的同志.
文一 倒叙 隐 痛
每个人心中少不了痛,我心中的痛比别人的更痛。我忘得了吗?
记得上三年级的时候,我在《小学生优秀作文》上抄写了一篇题为《小草》的作文,同学们都说我写得好,叫着、闹着,要我快点誊写寄报社发表。我心里清清楚楚地知道发表后的恶果,可又怕同学们耻笑我抄作文,于是硬着头皮,拿着千斤重的钢笔把作文抄到稿纸上,装进了信封。
放学了,陈丽同学拿着...
全部展开
文一 倒叙 隐 痛
每个人心中少不了痛,我心中的痛比别人的更痛。我忘得了吗?
记得上三年级的时候,我在《小学生优秀作文》上抄写了一篇题为《小草》的作文,同学们都说我写得好,叫着、闹着,要我快点誊写寄报社发表。我心里清清楚楚地知道发表后的恶果,可又怕同学们耻笑我抄作文,于是硬着头皮,拿着千斤重的钢笔把作文抄到稿纸上,装进了信封。
放学了,陈丽同学拿着她那份刚写的《游公园》的作文催我走快点,我腿上像绑了沙袋似的,每走一步,都要费很大的劲。到了邮筒前,陈丽轻松地把信投了进去;我呢?却站在邮筒前迟迟不肯松手。陈丽一把将我手中的文稿夺过去,呼地一下推进了邮筒。在回家的路上,陈丽又笑又跳,快乐得像只小鸟;而我却呆头呆脑,直觉得头重脚轻……
一个用过去了,三个月过去了,半年过去了……谢天谢地,我的作文总算没有发表。我想一定是报社的叔叔、阿姨们发现了我的抄袭行为吧。
事情已经过去几年了,每当回想起来,我的心总是那么沉,那么沉。今后,我一定要努力学习,让自己的作文变成铅字,登在报纸上。也许,只有那时,我的心情才会变得轻松。
文2 插叙 新年贺卡
新年将至,我照例挑选了一张精致的贺卡给韦华寄去。在小学,我俩就是最好的朋友,可那时,每年新年,我们却从不互赠贺卡:反正低头不见抬头见,彼此祝福一句,又何必那么“形式主义”呢?然而现在不一样了,天各一方。虽然韦华的中学不那么理想,可我从未介意过什么。我见不着她的面,只好在新年之际,飞雁寄语长相忆,遥问友人冷暖情。她倒好,从不给我回复,从不给我一点点有关她的消息。
然而这次,我却意外地收到了她的贺卡。小小的信笺,装着小小的贺卡,显得有些单薄。我兴奋了,她到底来了信。眼前仿佛又浮现出那张盈盈的笑脸。我并不马上撕开信笺,只觉得此刻的感觉真好。悠悠往事从记忆的长河里奔流出来,激起圈圈涟漪……
终于忍不住取出贺卡,怀着满心的欢喜。然而这一切,却在启开贺卡的那一瞬间全都成了泡影。贺卡里赫然写道:“芳,以后别再给我贺卡了。你的祝福,我受不起。珍重!”片言只语,浇得我浑身冰凉……依旧是熟悉的小字,内容却完全陌生。我愣了,贺卡从指间无声地滑落……
这是我熟悉的韦华吗?从学前班至六年级,我们一直是朋友。七年的同窗友谊难道就因为校与校之间的差别而结束了吗?我不甘心!韦华呀韦华,是什么让你变得如此世故?!
难忘往事,七年前的一天(交代时间,插叙往事,为今日的隔阂铺垫),我还坐在学前班教室里的时候,老师领着你走到我身边,告诉我你刚刚转来,人生地不熟,让我多多帮助你。我答应了,因为你腼腆的笑容已经让我喜欢上了你。我们一块儿长大,彼此之间也渐渐“放肆”:放学后,你我一起做功课,常常为了一道题更简洁的解题方式争得面红耳赤;我做错了事,你敢当着众人的面指责我,并逼着我当众认错,事后却又偷偷塞给我一块巧克力;你也曾在暴雨天,为了送没带雨具的我回家而绕了一圈路,小伞不够两人用,你把大半留给了我,自己却……大家都叫我们姊妹花,因为我们形影不离。然而我们现在却分开了——不是人,是心!(由插叙转入顺叙)这一对姊妹花可以轻易忘掉她们手足般的友谊吗?
不,明年我还要给韦华寄贺卡(呼应开头,表明心迹),并郑重地告诉她——我们永远是朋友——人与人之间原本没有差异。
〔简评〕本文采用插叙。从意外收到新年贺卡时的欢喜到失望的心情变化,自然回想起一对“姊妹花”交往的经历,然后再回到现实,表明明年再寄贺卡的心迹,寄寓着对淳朴友谊的热诚呼唤。行文波澜回转,运笔也较娟秀流畅。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