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讲座的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09 00:09:04
教育孩子的讲座的读后感
教育孩子的讲座的读后感
教育孩子的讲座的读后感
我们是这样教育孩子的》读后感
不少家长经常面对孩子的教育感到束手无策,交谈中总是希望我能给他们一些具体的帮助.虽然我是一名班主任,有些事情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尤其是像家庭教育这样的系统工程更是如此.因此我总是向他们推荐一些非常好的教子经验类的文章,他们读后都认为受益匪浅.
最近我又读了一遍《我们是这样教育孩子》这本书,其中《孩子你大胆往前走》一文,在家庭教育中,又给我指明了新的方向.
现在的孩子们,除了少数特殊情形的孩子,智力水平相差并不大.但是,为什么他们的学习成绩却表现出差异呢?很重要的是各人的非智力因素所起的作用不同.诱发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发展非常重要的,这种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按教育者意图进行的.
一 迁移兴趣,将孩子引向目标兴趣
在“激发兴趣”中要注意孩子现有的兴趣和家长确立的培养方向不一致的情况.这个时侯,家长应反复认真地思考自己确立的方向是否正确.如果正确,是孩子的兴趣不妥当,那么家教的任务就是要设法把孩子现有的兴趣,转变为家长确立的目标兴趣上,这种转变是可能的,它叫兴趣迁移.
例如:有的孩子喜欢唱歌,不喜欢古诗,想让孩子背唐诗,可是孩子不愿意背.我们可以针对他喜欢唱歌的兴趣,买《儿童唱唐诗》的光盘,让孩子跟着一起唱,我们也可以放下手中的事情,和孩子一起唱学唐诗.这里最关键的一点,孩子目标兴趣的产生不是家长强加给孩子的,是孩子在接受过程中自发产生的.
二 培养自觉性,“狠抓初犯”很重要
当孩子在某个问题上第一次出现不自觉行为时,家长应抓住不放,因为这时这种不自觉行为往往是偶然发生的,还未形成稳定的意志品质,若能及时教育,就容易纠正.要培养自觉性的方法很多,但是有一个原则是共同的,就是纠正不自觉行为的过程中培养自觉性.
比如:我们可以再纠正盲从中培养自觉性.盲从,就是盲目的受他人的暗示和影响,是孩子意志力不高的表现,是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纠正了盲从,就是提高了自觉性.有的孩子写作业喜欢对答案,只要一发现自己的答案与别人的不同,就认为是自己错了.这就是盲从.这种盲从的原因,往往是由于父母不恰当的家庭辅导造成的.平时,父母检查孩子的作业,一旦发现错处,马上就给指出来,久而久之,孩子就想,反正有爸爸妈妈把关,做完了事.
要纠正盲从,必须进行长时间的培养.每次写作业要求自己检查,家长发现错误也不要具体点出,让孩子自己去找,甚至没有错误,也故意说有,锻炼孩子的自我判断能力,让孩子敢于否定家长的意见.
许多家长反映现在的孩子“不好管”“管不住”,其实不应该去管,而是应该去培养孩子的自觉性.
三 培养能力,教给孩子点石成金的指头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神仙,有点石成金的本事.一天,他在人间碰到一个穷孩子,她很可怜这个穷孩子,当即点石成金,给了孩子许多金子.可是孩子不要,他要那神仙的能够点石成金的指头,因为金子再多总有用完的时候,用完了不就又受穷了吗?神仙很感动,就告诉孩子:点石成金的指头就是劳动,勤劳可以致富.
在家庭教育中也是如此.孩子学习,都是知识上的“穷”孩子,我们不能只给孩子解决具体的题目,而应当教给孩子点石成金的指头——学习的方法.
天下无不是的孩子,只有不是的父母,超常儿童出自善学父母之手,问题孩子都是问题父母的产物,面对孩子,我们必须重新学习.
——与大家共勉
读《爱的教育》有感
教师:王云波
几年前曾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除了人的资格以外,我在家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亲,在教育界是执过十余年的教鞭的教师.平日为人为父为师的态度,读了这书好像丑女见了美人,自己难堪起来,不觉惭愧了流泪."我一直想拜读这本让夏丐尊先生如此感动的书《爱的教育》,这个寒假终于如愿以偿了.
《爱的教育》,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虽然我没有流泪,可是我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首先《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使人读之,尤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 虽然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稀释",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朴实语言中深厚的爱,我想这部好小说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