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手抄报素材,主题是走进文学之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2 03:58:42
语文手抄报素材,主题是走进文学之路
语文手抄报素材,主题是走进文学之路
语文手抄报素材,主题是走进文学之路
(一)
●你不知道的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是指四部著名小说的统称.
中国的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欧洲的四大名著是《荷马史诗》、《神曲》、《哈姆雷特》、《浮士德》.
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是《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苦行记》 .
金庸四大名著《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射雕英雄传》
古龙四大名著 《多情剑客无情剑》《楚留香传奇》《陆小凤传奇》《七种武器》
古龙中期四大名著 《绝代双骄》《武林外史》《大旗英雄传》《浣花洗剑录》
梁羽生四大名著《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女帝奇英传》《七剑下天山》
(二)作家与文学的不解之缘
●舒婷《书渴》
和书的缘分就像谈恋爱,越是遭到砍伐杀戮,越是生长得疯狂、热烈.
有一本好书在家静静等着,手边的琐事都会变成音乐,犹如甜蜜的幽会守在你将要经过的街角,你心中储存了那么多情感准备与他同行.
书中主人公的命运和你息息相关,当悲剧像乌云一样不可避免,你想扔下书逃走.但你不能,正如你不能逃脱你自己的命运.
别人让我回忆自己和书之间的酸甜苦辣,犹如要一个结婚多年的妻子回答她的恋爱史,她不知所措,不知从何说起.只记得有几件小事:小学三年级,由于家庭的分离,我暂时转学到奶奶家.出身书香门第的奶奶却本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观念,对我的嗜书如命给予干涉.有一天放学回来,我刚借的《古丽雅的道路》从我的抽屉不见了.我当时疯了,说了很多蠢话.直至我那享有长孙特权的哥哥为我说话,奶奶才从针线筐下掏出我的书.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关于这本书,我和奶奶之间始终没有取得谅解.
文化大革命时,普遍闹书荒,但民间却有许多名著流传.我只要看到纸边卷起的旧书,心里就像被吸空了.我读《茶花女》是向好朋友挪的十小时.
从晚上8 时我便拼命看,夜间1 时看完,让我妹妹起来看,翌晨5 时,妹妹回到床上睡觉.我一边翻看第二遍,一边走到轮渡过海去还书.还记得那晚停电,点两盏油灯,仿佛听见窗下有人哭泣,几次撩开窗帘,望着发白的小路,我自己泪流满面.
下乡期间,一本好书在手,便可辗转换来不少意外的书.有一本书就是过节日,割稻想着它,连从田坎上摔一大跤爬起来想的也是它.最愉快的享受便是洗完澡,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小心地把书吹了吹,坐在灯下一气看到半夜无人打扰.啊,那些日子!
至今,如果我同时借到五本有价值的书,我便要一气读完,百事不管.
家人见我屡教不改,只好妥协,连四岁的小儿子也学会了我看书的姿态:蜷在沙发里,食指抚着眉——眼睛酸痛呀!读书读得了一点新知,几日不吃肉满口中仍是余香.文/舒婷
●王英琦《书缘》
我和书结下缘分较早.
四五年级时,便人模人样地捧起《红岩》、《苦菜花》、《三家巷》.
上六年级时,已看完《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还看了诸如《东周列国志》、《隋唐演义》、《官场现形记》等.到了初一,我的目光又“情移”到外国名著上头去了.什么《复活》、《红与黑》、《高老头》、《死魂灵》等等,都是这时节看完的.
可惜好景不长,不久便开始了文化大革命.所有的书被归荡一空,校图书馆也行将倒闭.
我那年才十二岁,“搞革命”嫌嫩了点,“打砸抢”够不上资格.人家大串连,为的是祖国山河一片红,我大串连的直接动机和辉煌成果是两大本漂亮糖纸.
为了打发少年萌动时期那过剩的精力和躁动的情绪,我常常上街去瞎转白逛.或是听大学生大辩论,或是看红卫兵刷标语,散传单.
一天,我看完一场拙劣的美其名曰“造反有理”宣传演出归来,路过一个废品收购站,见一个老头正撅着屁股起劲地搬一捆书.我忙凑上去,助了他一臂之力.
谁知这一凑还真不愿走了,老头那捆书竟然都是货真价实的中外名著.
我随手翻了一下,就看到了《战争与和平》、《毁灭》、《贝姨》、《聊斋志异》等.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我搜罗出仅有的五角钱.
“五角钱,拿五本去.”老头慷慨地挥挥手.
我挑了五本,仍不过瘾,又多拿两本.老头也没介意.
从此,老头的废品收购站成了我经常光顾的地方.
于是,我在每天下午三四点钟光景,就拎着小黄包来到收购站.照例老头每天都要收进一批新的旧书.
每进一批书时,他总爱对我说:“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哇,可肥了咱废品收购站.”
因为厮混得熟了,由一开始的一角钱一本,发展到后来的一角钱好几本.
至于那些过期的刊物和杂志,更是比烂萝卜烂茄子还便宜,常常是一角钱一大捆.记得当时除了小说书外,我还买了《世界通史》、《中国通史》、《中国文学史》、《欧洲哲学史》以及《历史研究》、文史哲一类的书籍和刊物.
正是在这些书中,我知道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故事;认识了富有传奇色彩的《基度山伯爵》;看到了《悲惨世界》里底层人民的不幸遭遇;了解到《在人间》谋生的艰辛……至于亚瑟的坚贞不屈;于连的个人奋斗;简•爱对于人格平等的追求;克里斯朵夫不向命运屈服的反抗精神,都在我少年时代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1968 年我下放农村,这些书被装满了一大箱带到农村.为了打发农村那些吃饭干活百无聊赖的日子,昏暗的煤油灯下,霪雨绵绵的歇工日,这些书成了我最亲密的朋友和精神伴侣.
我开始一本本,一册册系统地认真地读这些书.小说书看完了,就啃这史那史.然而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啃这些属于专家学者读的“高层次”专著,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了.
好在我当时已经“发蒙”,已经有一种对于知识渴望的原动力,我坚定地认为,既然人家都能把书写出来,我却连看也看不懂么?——就那么窝囊废蠢不可及?
凭着一股少年气盛的倔劲,凭着我不算太懒太顽愚的悟性,我硬是看字典,读完了那一本本的“史”,一本本的刊物.
如果说一开始读这些书还有些生吞活剥,还全凭意志和毅力才能读下去的话,那么到后来,我竟喜欢上爱上这一类的书了.因为这类书,可以满足我的求知欲,可以使我知道昨天的历史昨天的人类,可以给我们思想,给我们启迪和智慧.
记得有一次去一位女友家做客,女友的爱人是学法国史的.无意之中我们扯起了路易十四,法国大革命,枫丹白露及超现实主义……当时那位女友的爱人十分吃惊,说“没想到女人们还有喜欢外国史的.”
其实他大可不必这么惊奇.女人也是人,也有求知欲,读书是不分性别的.我向来认为一个人的读书面越宽越好,我甚至还认为,作为一名作家,肚子里应有几本“史”.
我的那些在“文革”中在废品收购站里弄来的书,后来便成了我的丰富财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批藏书,不仅成就了我,也成为当时我的一些朋友的共同精神食粮.我之所以在后来写下历史题材的电影文学剧本《李清照》,之所以写出了一系列具有历史纵深感和民族使命感的散文,如《不该遗忘的废墟》、《写在半坡村遗址》、《大唐的太阳,你沉沦了吗》……就是与那时打下的底子有关.
如果说,今天的我还不算太蠢的话,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那个老头的废品收购站造就了我,使我在人生读书的“最佳峰值”年龄里,读了一批有价值的书.
热爱书吧,青年朋友们!——倘若你不想使自己愚蠢,倘若你想使自己的人性完善,倘若你一心要在未来成就一番事业的话.
文/王英琦
(三)读书方法
●老舍谈读书:怎样读书,是个自己决定的问题;我说我的,没勉强谁跟我学.第一,我读书没系统.借着什么,买着什么,遇着什么,就读什么.不懂的放下,是我糊涂的放下,没趣味的放下,不客气.我不能叫书管着我.
第二,读得很快,而记不住.书要都叫我记住,那还要书干嘛?书应该记住自己.对我,最讨厌的发文是:“那个典故哪儿的呢?”“那句话是怎么来着?”我永远不回答这样的考问,即使我记得.我又不是印刷机器养的,管你这一套!
读得快,因为我有时候跳过几页去.不合我意,我就练习跳远.书要是不服气,来跳我呀!看侦探小说的时候,我先看最后几页,省事.
第三,读完一本书,没有批评.一批评就糟,必定要惹气.读完一本书再打通儿架,不上算.我的爱与不爱存在我自己的心里,有什么新的我自己知道,谁也不告诉,这是种享受,虽然显得自私一点.
第四,我不读自己的书,不愿谈论自己的书.我知道,书是别人的好.虽然未必都好,可是至少给我一点我不知道的东西.
第五,哼,算了吧.
(四)名人名言
1.当文学变成半是商品半是艺术的时候,就会繁荣鼎盛----[英]拉尔夫
2.社会向文学提供素材,文学向社会提供规范.-----郭沫若
3.文学是人的生活的教科书---车尔尼雪夫斯基
4.弄文学的人,只要一坚韧,二认真,三韧长,就可以了.----鲁迅
5.文学---其实一向是教育的伙半;文学的展和受教育程的要求的发展,一向是平行的.[俄]杜勃罗留波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