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中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三个名人的经典名言及职业.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5 22:00:46
《名人传》中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三个名人的经典名言及职业.
《名人传》中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三个名人的经典名言及职业.
《名人传》中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三个名人的经典名言及职业.
《名人传》作者:罗曼·罗兰(法国) 著, 傅雷(中国) 译
《名人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著《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的总称.本书的三位传主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有着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经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历路程,凸现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为我们谱写了一阕“英雄交响曲”.
罗曼?罗兰(1866—1944)是20世纪法国作家,19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的反战主义者.他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宗教信徒,对音乐十分喜爱,这对以后的罗兰热爱音乐、崇敬贝多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880年,罗兰一家从法国中部城市克拉姆西移居巴黎.1886年,他考取久负盛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这期间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历史著作.罗兰怀抱着崇高的社会理想和热情,而周围的现实却让他苦闷困惑,他于是给俄罗斯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信寻求生活的答案.托尔斯泰很热情地写了一封二三十页长的回信,详细解答各种问题,并高度凝练地指出:“一切使人们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们分裂的,是恶与丑.”托尔斯泰“慈祥”的言行对罗兰的一生构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名人传》写作目的崇高,创造精神世界的太阳,呼吸英雄的气息,使人们在痛苦、失望的现实中获得心灵上的支撑.《名人传》洋溢着一股旺盛的激情.每一个阅读《名人传》的读者首先都会强烈地感受到作品中无法抑制的热情,都会为罗兰那极富感召力的语言而怦然心动.
从结构上看,《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看似各自独立、互不相干,实际上却有着内在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既源于三位传主在精神上的相似,也源于罗兰另一重要的思想,即欧洲统一的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
《名人传》是一部独具魅力的人物传记,著者倾注他全部激情,成功地让读者在传记中跟三位大师接触,分担他们的痛苦、失败;也分享他们的诚挚、成功.
《名人传》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多侧面地去表现传主们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难,他们对无限苦难的不懈抗争,以及在抗争中爆发出来的生命激情.纵观三传,罗兰的英雄有着共同的命运图式和方向:经历长期的磨难,激流一般的生命力,体现生之意志的艺术创造和用痛苦换取欢乐的追求.
罗曼?罗兰把这三位伟大的天才称为‘英雄’.他的英雄观点,不是通常所称道的英雄人物.罗曼?罗兰所指的英雄,只不过是‘人类的忠仆’,只因为具有伟大的品格,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能倾心为公众服务.罗兰自己也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为了突出英雄的这一本质,罗兰改变了常规传记的写法,舍弃了对传主生平的一般知识性介绍,而集中精力去把握人物高度统一的精神品格,在这种把握中又投射进自己对英雄们的敬仰激情.
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这些被罗曼罗兰尊为英雄的人,他们或受病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惨,或因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呼吸,毁灭了理智.他们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贝多芬“用痛苦换来欢乐”的音乐;米开朗基罗以一生的心血奉献出震撼心灵的杰作;托尔斯泰始终关心万千生灵的伟大与渺小,借以传播爱的种子和宽容的理想.
下面我们分别对三部传记的内容作简要概括.
《贝多芬传》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德国的波恩.他的父亲是个男高音歌手,很早就对贝多芬进行近乎严酷的音乐训练,因此,贝多芬的童年很少温馨,人生一开始就好像是一场悲惨、残暴的斗争.17岁时,他的母亲病逝,父亲又酗酒,贝多芬实际上成了一家之主,过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贝多芬深受大革命精神的鼓舞.1792年,贝多芬离开家乡去维也纳,开始音乐创作.1796年,他的耳朵失听,这种疾苦一直伴随贝多芬一生.在肉体痛苦之外,贝多芬还不断经受着情感的折磨,他绝望苦闷,甚至想结束生命.靠着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道德追求,靠着他对欢乐之声的热切渴望,贝多芬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战胜了这些痛苦,并将个人身心的惨痛升华为一支又一支的乐曲,如《英雄交响曲》(1804)等.
《米开朗琪罗传》
1475年3月6日,米开朗琪罗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卡普雷塞出生.他的父亲是地方法官,脾气暴躁,母亲在他六岁时去世.米开朗琪罗幼时寄养在一个石匠家中,石匠妻子的乳汁哺育了这位未来的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从小迷恋绘画,在学校里总是画素描,为此他经常遭受家人的毒打,因为他的父亲认为从事艺术是可耻的.他坚持自己的选择,后来进入雕塑学校.当时的意大利正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在崇尚希腊古典文化的风气下,他潜心学习模仿古希腊艺术,这对米开朗琪罗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雕塑作品《哀悼基督》,使他一举成名.
1534年,米开朗琪罗重返罗马,他以后的全部岁月就是在罗马度过的.1536年到1541年他完成《最后之审判》.
《托尔斯泰传》
托尔斯泰是俄罗斯伟大的心魂,他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还是一个为许多人所爱戴的真诚的朋友.他的作品与他的生命紧紧联在一起,他的一生都在进行着紧张的探索.
列夫.托尔斯泰1828年8月28日出生在俄国图拉省的贵族庄园雅斯纳雅?波良纳.他的母亲去世时,托尔斯泰还不足两岁.九岁时,他的父亲又离开人世.父亲的死让他“第一次懂得悲苦的现实,心魂中充满了绝望”.托尔斯泰的两位姑母成了他的监护人,姑母虔诚而富有爱心,这些卑微的心灵帮助他认识到爱以及爱所带来的快乐,对托尔斯泰的一生影响巨大.
1844年,托尔斯泰进入喀山大学读书,这期间他的头脑处于狂热的境界中,他不断地试验各种人生观念和学说,矛盾对立的理论让他固有的信念动摇了,各种幻想不时占据他的头脑.在年轻混乱的心底,一个不变的东西是他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他绝对的真诚.他毫不留情地进行自我分析与解剖,坦白自己的一切想法和行为,他后来还将自己年青不道德的生活记录拿给妻子看.由于不满于学校的教育,他自动退学回家进行农庄改革,这些内容在他的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里都有反映,小说中的涅赫留多夫是他自己的艺术写照.
他后期的重要作品有《伊万?伊里奇之死》(1884-1886)、《克莱采奏鸣曲》(1889)和《复活》(1899)等.《复活》可以说是他艺术上的遗嘱,是他整个创作生涯中最后也是最高的山峰.七十高龄的托尔斯泰以伟人的姿态注视着他的过去、他的世界,《复活》是歌颂人类同情的最美、最真实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