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统勋的祖先是谁刘统勋的祖先出自哪里呀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6 14:42:43
刘统勋的祖先是谁刘统勋的祖先出自哪里呀
刘统勋的祖先是谁
刘统勋的祖先出自哪里呀
刘统勋的祖先是谁刘统勋的祖先出自哪里呀
汉高祖的同族血脉
说出来可能会出乎读者们的意料,早在两千多年前,刘墉的先祖与汉高祖刘邦是同乡、同族,刘墉的先祖原来也是世代居住在江苏徐州砀山县大刘村(今属安徽省).所以说,刘墉他们家是真正的名门之后,是很有社会背景的.
到元末明初的时候,因社会动乱,这个家族迁居到山东日照,到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又迁居到山东诸城.所以,我们说刘墉是今天山东人是没错的,对于这一点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里没有说错.
虽然刘墉的先祖投靠了满洲贵族统治的清王朝,但是他们对于清朝是忠心耿耿的,用“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句话来形容这个家族,一点都不为过.
刘墉的高祖父,也就是他爷爷的爷爷刘通,在明朝末年的时候便已经考中了秀才.但是,当清军入关的时候,刘家率先归顺了清朝.在清朝急需用人之际,归顺了清朝之后的刘家逐渐受到重用.此后的刘家不但在历次的科举考试中接连得中,而且官运也逐渐亨通起来了.
刘墉的曾祖父刘必显在1652年参加清朝顺治年间的进士考试,结果一举考中.从这一年算起,到1814年为止,前后162年间山东诸城的老刘家一共出了11个进士和35个举人.
刘必显考中进士后当上了户部广西员外郎,是刘氏在外任职的第一任高官,而到了刘墉的祖父刘棨,则已官至四川布政使,相当于四川省省长;刘棨的二哥刘果官至江南学政.员外郎是什么呢,是朝廷的备选官员;江南学政,则是主管江南地区学生学习和参加科举考试的官员,相当于一省的教育厅长.
上述的荣耀还仅仅是老刘家亨通官运的开端,从刘墉的父亲刘统勋开始,刘氏一门相继出了“文正公”刘统勋、“文清公”刘墉和“文恭公”刘镮之,这一家祖孙三公二宰相,成为名至实归的书香门第、名门望族.
其中,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最受清朝重视,官至内阁大学士、漕运总督、工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刑部尚书、《四库全书》正总裁等要职,乾隆十九年(1754年)加太子太傅.他死后,乾隆皇帝赐其谥号为“文正”.
在中国古代,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死后都要由在世的大臣根据他一生的品行做出评判,并且根据这个评判给出相应的几个字,一般的大臣都是两个字.武将的第一个字是“武”,如岳飞死后的谥号就是“武穆”;而翰林出身的文臣的第一个字一般来说是“文”,而第二个字,就不尽相同了.其中,“文正”这个谥号是评价最高的谥号.
文正,按谥法的规定——道德博闻曰文(这里有个前提,谥号曰“文”的人必须是翰林出身,也就是必须在翰林院做过官),靖共其位曰正.也就是说,能够被赐予“文正”谥号的官员,生前不仅德才兼备,而且要恪尽职守,忠君爱民.整个清朝一共有八位大臣获得这个谥号.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说,刘统勋居第二位,排在汤斌后面.
看到刘统勋这个名字,看过电视连续剧《天下粮仓》的读者可能会回想起来:这个刘统勋历史上还真有其人啊,而且他竟然还是“刘罗锅”的父亲!
刘墉的祖父刘棨曾官至四川布政使,他是康熙年间著名的清官,曾入选《国朝循吏传》一书.《国朝循吏传》,是八卷本的《历代循吏传》中的最后一卷.《历代循吏传》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的著名大臣朱轼和蔡世远两个人合写的一本书,其中最后一卷就是《国朝循吏传》.这里的“国朝”,实际上指的就是清朝.本书写作的时间是在康熙年间,正式出版于雍正七年(即1729年).这两个人被雍正皇帝指定为其接班人弘历,也就是日后的乾隆皇帝的老师.也就是说,乾隆皇帝在当太子的时候通过他的老师的介绍,就已经很了解刘墉祖父的为人了.由此可见,刘棨的声望很不错.
刘统勋他们家的老祖宗,世代居住在哪儿呢?大概说来,他们居住在今天的江苏省徐州市——那个时候叫做彭城郡,再后来叫徐州府.徐州府下面有个县,叫砀山县.但是,现在这个砀山县不归徐州了,已经划归安徽省了.砀山县有个大刘村,刘统勋他们家的祖宗在汉朝的时候就居住在那儿.所以,江苏人和安徽人往往会跟山东人争论,说刘统勋和刘墉是我们那儿的人!不过,我还是认为刘统勋是山东人.为什么呢?因为刘统勋的先祖早就搬家了,而且前后一共搬了三次家呢!
好好的怎么会搬家呢?我们还要从明初的大规模移民谈起.当年,明太祖朱元璋为巩固初建的大明江山,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有效地组织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活动.这一移民活动,有其深刻的政治背景和自然原因.
上溯到明朝建立前的几百年,宋金、宋元及金元之间的战争造成中国人口大量流亡.一方面,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另一方面,由于战争不断及瘟疫流行,人口死亡甚多,加之游牧民族政权采取了重牧轻农政策,使北方很多地区荒无人烟,民生凋敝.
蒙古贵族在中原统治了97年,虽然盛极一时,但不客气地说,在整个元朝各个时期的统治者中,大多数人“只识弯弓射大雕”.到了元代末年,由于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水旱蝗疫不断,民不聊生,使河南、山东、河北、皖北等中原地区“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人民无法生活下去,只有揭竿而起,反抗元帝国的残暴统治.仅1341年山东、河北、湖广等地就发生了百余次反元起义.此后,民众的起义更加频繁,力量也越来越大.从1351年刘福通率领红巾军在颖州起义开始,到1368年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北伐,元帝出亡漠北为止,元末兵乱长达16年之久.
元朝末年除兵乱之外,水、旱、蝗灾和瘟疫也接连不断,黄、淮河又多次决口.这一切,都促使中原之地“漂没田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禾不入地、人相食”.
总之,以上种种原因使中原地区人烟稀少,土地荒芜.
明朝建立后,各地官吏纷纷向明政府告具各地荒凉情形,中原地区处处是“人力不至,久致荒芜”,“积骸成丘,居民鲜少”,“多是无人之地”,“累年租税不入”.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芜,财政收入剧减,直接威胁明王朝统治.
而在北方的山西和南方广大地区,则完全是另外一种景象.我们这里仅仅以山西为例作出说明:中原地区的兵乱及各种灾疫很少波及山西,山西大部地区也没有发生大的水旱虫灾,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同邻省相比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盛.元人钟迪在《河中府修城记》中说,当今“天下劫火燎空,洪河(黄河)南北噍类无遗,而河东一方居民丛杂,仰有所事,俯有所育”.这虽然是封建文人溢美之词,但也说明山西一带比较安定,再加邻省难民流入山西,山西南部人口很稠密.洪武十四年(1381年),河南人口是189万1千多人,河北人口是139万3千多人,而山西人口却达403万零四百五十口,比河北、河南两省人口的总和还多.
面对内忧外患,朱元璋深知:“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于是,他采纳了郑州知府苏琦、户部郎中刘九臬和国子监宋纳等人的建议,采取了移民和军民屯田的政策,以加强北部边防,开垦荒地,保障军民用粮,恢复农业生产.
从此,一场大规模的历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历时约50年的移民运动的序幕就拉开了.从明太祖朱元璋于1367年十月首次下令移民到明成祖朱棣在永乐十四年(1416年)一月最后一次大规模移民为止,明朝初年的大规模移民活动持续了50年,前后共计18次之多.
到了1370年的时候,按照政府的移民规定,江苏徐州砀山县大刘村刘氏的一支,在刘思源的曾祖(或者是高祖)率领下,就从大刘村里搬了出来.
这里我要说一句,根据山东日照刘氏族谱的记载,应政府号召进行移民的应该是刘思源本人.但是,这个记载是错误的.它属于一百多年以后的追记,是非常不准确的.
他们搬到了哪里呢?刘氏众族人一行循道迤逦北去,来到群山巍峨的甲子山西北十公里即今日照市东港区黄墩镇与莒县交界处,打量了一下那里的地形地貌,只见群山环绕,涧水涓流,花草茂密,树木繁荫.涧泉边参天古树上,住着一窝喜鹊;涧边山岭,两翼宽阔,北高南低,像一只传说中的凤凰.看上去是个好地方,于是便在那儿定居下来.后人为那里取名“喜鹊窝”.
刘思源的曾祖(或者是高祖)率领下的刘氏众族人,就搬到了今日照市东港区黄墩镇.当然,这在山东诸城刘氏族谱中并没有记载.
其实,从江苏徐州砀山县大刘村搬到山东的日照市东港区黄墩镇,从路程上来说并不遥远.按照今天的行政区域设置看,砀山县大刘村北面就是山东,东面就是江苏,它的西面就是河南,它自己在安徽的最北角,它这个地方是四省交界处,所以说老刘家搬到山东路程并不算远.
刘统勋的祖先就这样搬到了日照,其时是1370年.这就是日照西部刘姓的始祖.
作于大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的日照刘氏家谱,记下了这么一桩刘氏家族的大事:“我刘氏自汉隶籍于莒,由来久矣……委因元社将屋,我祖见机,迁居徐州府砀山县大刘家村.红巾乱起,我祖逃居东海当芦村.至我朝洪武三年,下旨迁民,我祖复由东海迁居日照喜鹊窝”.
到了明天顺年间(1457~1465年),刘家人丁日盛.但是,一场意外的火灾几乎烧掉了家里面的一切.那时刘氏先祖已故,葬在田家董旺庄北岭,留下刘氏兄弟五人:刘承源、刘思源、刘接源、刘续源、刘根源.
成化(1465~1488年)年间,刘氏兄弟五人面对兴旺的家族和日渐变得狭小的生存空间之间的矛盾,作出了关于分家的决定:老大刘承源徙居安丘;老宅西移,改称草涧,老二刘思源迁移到从喜鹊窝向北约一公里处的大槐树北侧,搭盖草棚居住下来;老三刘接源迁居邱前;老四刘续源和老五刘根源迁居莒县.
后来,刘思源娶了本村张氏为妻,生下了“福、禄、寿、禧、诗、书、忠、厚”八个儿子,1924年刘氏后代修建的一幢石碑证明了这一点.这幢石碑中记载,“始祖思源公……生我二世祖福、禄、寿、禧、诗、书、忠、厚兄弟八人.”
面对日益兴旺的家族,刘思源再一次作出了关于分家的决定:让他的八个儿子分开居住,四处谋求生路,只留四子刘禧与刘思源留守故里.
刘福、刘禄二人同迁三庄刘家沟,刘寿迁到刘家庄,刘诗迁到大朱洲,刘书迁到莒县,与他的叔叔刘续源、刘根源会合;刘忠迁临沂,刘厚迁沂水刘家店(后来刘厚的一个后代又迁居沂水卜全庄).
刘思源病逝后,葬于老槐树底西北侧七米处.古槐树下有了人气,长势更加旺盛,枝繁叶茂.古槐高50余米,粗四搂有余.其中有一年,它竟没生一新枝新叶,村人都以为它枯死了,不料第二年却又生出新枝叶,很快又呈现出郁郁葱葱的繁茂景象.村人甚感神奇,尊为神树.如果有人遇到不顺的事,便携老带幼前来老槐树下烧香磕头,祈求老槐树大显神灵,消祸弭灾,保佑平安.
到清咸丰年间,刘墉的后人选址于老槐树东北侧40米处,建起一座刘氏祠堂.遗憾的是,这棵千年古槐于1946年秋被砍掉了.
刘福后来因避匪率三子刘恒迁居诸城逢哥庄,将长子刘志干、次子刘志贞托付于刘禄.经过几百余年的子孙繁衍到现在,故里刘禧后人已是人丁兴旺,成为一个有3000多人的大家族了.清嘉庆十九年(1814),刘福九世孙刘墉逝世后10年其族重修家谱时,女性及移居外省、外地未入谱者不计在内,刘氏家族已繁衍14代,其家族已有822人.日照刘氏家谱的发现,不仅重现了湮于史海的一段家族史、民族史,而且续上了刘统勋初立其诸城族谱时所无法上溯的一段历史.
刘统勋于1751年,即其祖刘福迁移到诸城县250余年后始创家谱,并在凡例中说:吾家自前明弘治年间始祖讳福公迁诸城后,至祖讳恒公,家谱因遭兵烬,中间世次莫考.故列祖讳恒公为第二世.
后来,山东日照刘氏中的一支在刘福的率领下又从日照搬了出来.我们为什么把这一支单提出来说呢?因为,这一支正好是刘墉的祖先.
这次搬家开始的时间,根据日照刘氏族谱记载,是在明朝成化年间.也就是说,刘福是在1465年到1487年间率领日照刘氏中的一支搬离家乡的.至于这次迁移完成的时间,根据山东诸城刘氏族谱中的记载,则是在明弘治年间,即1488年到1505年间.
有的读者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怎么搬个家还要如此费事,需要几十年?其实不是这样的.根据考证,刘福率领家人开始搬家的时间应该就是在1487年,而搬家完成的时间则应该就在1488年——因为1487年正好赶上明宪宗朱见深病死,他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明孝宗朱佑樘即位,1488年改元弘治.因此,山东日照刘氏族谱就出现了这样的记载,即刘福率领刘氏中的一支于明成化年间搬离家乡,而山东诸城刘氏族谱则记载说刘福于明弘治年间搬到山东诸城.
这样,刘墉祖先的一支就在刘福的率领下搬到了山东诸城逄哥庄(现属山东省高密市)并居住了下来,称为诸城东武刘氏.刘福只有一个儿子,叫刘恒.后来,由于战乱兵灾,刘家族谱被烧毁.从此,刘氏族人对诸城以上刘氏家族的情况就不得而知了.
刘恒有三个儿子,长子叫刘玳,次子叫刘瑁,三子叫刘瑚,刘墉就是刘玳的后代.刘瑁和刘瑚的后代现在在哪里,我们还没有考证出来.刘玳也只有一个儿子,叫刘思智.刘思智有两个儿子,长子叫刘通,次子叫刘远,刘墉就是刘通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