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解放前发生的事件我急用,举例3~7件左右 好的我会加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4 14:46:58
中国解放前发生的事件我急用,举例3~7件左右 好的我会加分.
中国解放前发生的事件
我急用,举例3~7件左右 好的我会加分.
中国解放前发生的事件我急用,举例3~7件左右 好的我会加分.
(一)
1942年年初,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失利,被骄横的日军尾追着向国内溃败,国门洞开,日军直逼滇西要道上的名城腾冲.此时,驻守腾冲一带的中国地方武装由龙云的儿子龙绳武负责.龙绳武得到日军进逼的消息后,竟秘而不宣,加紧抢运亲眷和财产,向昆明逃之夭夭.第二天夜晚,县长邱天培也带上自卫队和警察潜逃.群龙无首,兵丁四散,只剩下手无寸铁的百姓,腾冲人纷纷舍家逃难,留下了一座空城.三天后,区区292名日本兵没费一枪一弹就长驱直入占领了腾冲,占领了这座屹立了500年的“极边第一城”.!
当时有一位赋闲在家的名士张问德,他62岁临危受命做了抗日县长,当着一百多名围观的老百姓,张问德宣誓就职,时云南省主席龙云授张问德少将执法官军职以服众,协调当地军政.沦陷期间,张问德随身携带一面中国国旗,他发动群众,经历了四次反扫荡.他手拄一根藤条拐杖,六渡怒江,八越高黎贡山,把抗日的县政府一直牢牢钉在敌后.
1943年8月31日,日军侵腾行政班本部长田岛致函张问德,企图软化诱降.张问德怒火中烧,写下了当世名檄—《答田岛书》,痛斥日寇战争罪行并表达腾冲人民抗战决心.此文怒血沸于中而婉辞流于外,至今仍被视为当代之“正气篇”盛传不衰.张问德的《答田岛书》,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大国风度,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他被陈诚誉为“全国沦陷区五百多个县县长之人杰楷模”,被蒋介石誉为“富有正气的读书人”.他的名字,被收入《大陆名人集》.
1944年5月11日,滇西远征军渡过怒江,滇西大反攻拉开序幕.
1944年8月2日,滇西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对腾冲发起总攻,腾冲战役打响.日军在败退前,将所有粮库的6000多万斤粮食全部烧毁.又是张问德动员上万民夫,越过高黎贡山,跨过怒江,运粮供应部队. 9月14日,腾冲城光复.
腾冲城光复后数天,张问德挂职而去,只留下了一片丹心.
我只是中华民族的读书人.——张问德
(二)
1944年8月5日,中国驻印军拿下缅甸重镇密支那,日军第56师团步兵指挥官水上源藏自戕.此役中历时近100天,由原本的奇袭战转变为绞肉机,中国驻印军以伤亡6000余人的代价歼灭日军3000余人,并迫使剩余的日军800人退出.此役标志着危机四伏的驼峰航线永远载入史册,中印公路重新打通.
(三)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著名的“最后关头”演说.以下为演说全文:
《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
中国正在外求和平,内求统一的时候,突然发生了卢沟桥事变,不但我举国民众悲愤不置,世界舆论也都异常震惊.此事发展结果,不仅是中国存亡的问题,而将是世界人类祸福之所系.诸位关心国难,对此事件,当然是特别关切,兹将关于此事件之几点要义,为诸君坦白说明之.
第一,中国民族本是酷爱和平,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向来主张对内求自存,对外求共存.本年二月三中全会宣言,于此更有明确的宣示,近两年来的对日外交,一秉此旨,向前努力,希望把过去各种轨外的乱态,统统纳入外交的正轨,去谋正当解决,这种苦心与事实,国内大都可共见.我常觉得,我们要应付国难,首先要认识自己国家的地位.我国是弱国,对自己国家力量要有忠实估计,国家为进行建设,绝对的需要和平,过去数年中,不惜委曲忍痛,对外保持和平,即是此理.前年五全大会,本人外交报告所谓:“和平未到根本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跟着今年二月三中全会对于“最后关头”的解释,充分表示我们对和平的爱护.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拚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那时节再不容许我们中途妥协,须知中途妥协的条件,便是整个投降、整个灭亡的条件.全国国民最要认清,所谓最后关头的意义,最后关头一至,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唯有牺牲到底”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
第二,这次卢沟桥事件发生以后,或有人以为是偶然突发的,但一月来对付舆论,或外交上直接间接的表示,都使我们觉到事变的征兆.而且在事变发生的前后,还传播着种种的新闻,说是什么要扩大塘沽协定的范围,要扩大冀东伪组织,要驱逐第二十九军,要逼宋哲元离开,诸如此类的传闻,不胜枚举.可想这一次事件,并不是偶然,从这次事变的经过,知道人家处心积虑的谋我之亟,和平已非轻易可以求得;眼前如果要求平安无事,只有让人家军队无限制的出入于我国的国土,而我们本国军队反要忍受限制,不能在本国土地内自由驻在,或是人家向中国军队开枪,而我们不能还枪.换言之,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已快要临到这个人世悲惨之境地.这在世界上稍有人格的民族,都无法忍受的.我们东四省失陷,已有了6年之久,续之以塘沽协定,现在冲突地点已到了北平门口的卢沟桥.如果卢沟桥可以受人压迫强占,那么我们百年故都,北方政治文化的中心与军事重镇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今日的北平,若果变成昔日的沈阳,今日的冀察,亦将成为昔日的东四省.北平若可变成沈阳,南京又何尝不会变成北平!所以卢沟桥事变的推演,是关系中国国家整个的问题,此事能否结束,就是最后关头的境界.
第三,万一真到了无可避免的最后关头,我们当然只有牺牲,只有抗战!但我们态度只是应战,而不是求战;应战,是应付最后关头,因为我们是弱国,又因为拥护和平是我们的国策,所以不可求战;我们固然是一个弱国,但不能不保持我们民族的生命,不能不负起祖宗先民所遗留给我们历史上的责任,所以,到了必不得已时,我们不能不应战.至于战争既无之后,则因为我们是弱国,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那时便只有拚全民族的生命,求我们最后的胜利. 第四,卢沟桥事件能否不扩大为中日战争,全系于日本政府的态度,和平希望绝续之关键,全系于日本军队之行动,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和平的,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的解决.但是我们的立场有极明显的四点:
(一)任何解决,不得侵害中国主权与领土之完整;
(二)冀察行政组织,不容任何不合法之改变;
(三)中央政府所派地方官吏,如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等,不能任人要求撤换;
(四)第二十九军现在所驻地区不受任何约束. 这四点立场,是弱国外交最低限度,如果对方犹能设身处地为东方民族作为一个远大的打算,不想促成两国关系达于关头,不愿造成中日两国世代永远的仇恨,对于我们这最低限度的立场,应该不致于漠视.
总之,政府对于卢沟桥事件,已确定始终一贯的方针和立场,且必以全力固守这个立场,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在此安危绝续之交,唯赖举国一致,服从纪律,严守秩序.希望各位回到各地,将此意转于社会,俾咸能明了局势,效忠国家,这是兄弟所恳切期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