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700字格列佛游记读后感(原创) 好的话加分100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3 09:47:32
求……700字格列佛游记读后感(原创) 好的话加分100
求……700字格列佛游记读后感(原创) 好的话加分100
求……700字格列佛游记读后感(原创) 好的话加分100
格列佛任务
“奇异的幻想产生于残酷的现实,美丽的梦境脱胎于肮脏的世界“一位作家这样说.诚如是,在斯威夫特笔下,有一位冒险的船医,一个勇敢的旅行者.格列佛!格列佛走过大与小,看遍丑与美.格列佛经历了离奇的故事,纠结于无解的谜题.这个亦真亦幻,亦美亦丑,亦正亦邪的空间充满冒险与不可思议,以至于现实中的人们沉迷其中.那么他的背后是否也有现实的支撑呢?有,而且现实残酷而肮脏.
1688年英国政变后,英国举国混乱,社会秩序崩坏,大地一片乱象.其中托利党与辉格党开始了公然争权夺利.他们互相攻击,争相献媚.斯威夫特抓住两党斗争的本质------贵族与资产阶级间的斗争,创造了小人国的高跟党与低跟党.同时皇家科学院也面临了科学灵感的枯竭.学士皈依宗教,科学家空想不止,懒汉博士无所事事.斯威夫特也就顺势塑造飞岛,其中畸形的学者和设计家恰如其分的影射现实.还有巫人国,慧骃国等,他们虽都是格列佛的假象,但其包含的隐喻个个直指现实.这些情节把现实表现的更为强烈,集中,典型,普遍.那时的英国虽距今二三百年,但如今我们还能深深的感受到那时昏庸阴暗的社会氛围.
因为幻想源于现实,所以斯威夫特的幻想和现实是统一而和谐的.书中格列佛在各岛的游记虽迥然不同,但都合情合理,毫无破绽.他每到一个国度收到的待遇,见到的风景也都绘声绘色.作品在巧妙的幻想中不失艺术的真实感,这真实感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管是讽刺还是抒情都收获了高度的效果.在具体情节的描述上,作者也常常使用象征和影射手法.比如小人国中的高跟党和低跟党、大端派和小端派的争执,就影射了英国社会的政党和教派之争.当然这种象征和影射的对象并不仅仅是英国,而是整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就象高尔基说的:“斯威夫特是面对全欧洲的,可欧洲的资产阶级却认为他的讽刺只是针对英国.”
而要深入理解《格列佛游记》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就要从人物形象上进行分析,特别是本书的主人公格列佛,因为他是贯串整部作品的主线,他不但是故事的直接参与者,而且还是故事的叙述者和评论者.
故事里格利佛是一名,学识渊博,善良、正直的医生.他受过优良的教育,而且有自己的一套处世哲学和道德评价标准.由于格列佛在行医的过程中不愿做出有违医德的事情,所以他的生意清冷,以致生活艰难,不得已当了一名随船医生,踏上海上的冒险之旅.由于他的善良,他甚至遭到小人国君臣的猜疑和迫害.
他还是一个细心的观察者和深刻的评论者.格列佛的所到之处,他不仅参与当地的政治生活,而且还细心观察当地的政治、文化和人民的生活状态等情况并进行深入的剖析,然后将这些情况跟自己国家的情况作比较,从而做出比较冷静和客观的评判.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深入,格列佛在作品中的评价功能也在不断增强.第一、二卷中,格列佛主要是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现,中间插入一些评论,而到了第三、四卷,他已经逐渐从“参与者”的身份向“旁观者”的身份转变,成为一个比较纯粹的叙述者和评论者.从这个角度来说,格列佛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参与者身份,成为了一个具有一定思想深度和个人价值标准的批判者.此时书中的格列佛俨然已经成了作者斯威夫特的代言人,他的评论多少反映出斯威夫特对人类社会的认识.
而主人公的批判视角也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在小人国中,他相对来说体形巨大,心地善良,跟小人国那些心胸狭窄的人比起来就显得更高大了,所以作品所采取的批判视角是俯视的.而在大人国的皇帝面前,格列佛的视角是先平视后仰视.通过与皇帝的争论,他逐渐认识到自己国家的文治武功和辉煌历史实际上是“一大堆阴谋、叛乱、暗杀、屠戮、革命或流放”,暗中增强了批判的力度.在飞岛国中,格列佛是一个旁观者,他接触到了政治、司法、科学、文化等领域中的种种丑陋现象,由此而开始反观自己国家的现实,并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暴露和批判.而在慧骃国中,格列佛是一个内省者和人类社会的彻底的批判者,他虽然继续对英国社会政治制度进行抨击与批判,但讽刺的矛头已经指向以“耶胡”为代表的人类自身的劣根性,这是又是以完全旁观超脱的角度来写.
最后,作为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批判和讽刺的矛头不仅仅是指向英国,而是指向18世纪前期整个欧洲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科学等领域中存在的腐败、丑陋的现象和诸多的社会矛盾,而且他还对人类自身以及人类的文明史进行了冷静的反思与检讨.游记虽然轻松幽默,老少皆宜.但其中真正却充斥了荒诞之音与严肃之乐.就像小丑讨好的曲调,一种由悲剧酿造的喜剧.迷乱中我们仿佛感到了一种警惕与督促.那就是永远不能背叛公正与民主的信念,要积极的改变现实的肮脏与残酷.
字数:1866
转载请注明出自百度网友:yangjc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