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的特点及其意义?还有它的产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1 03:26:31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的特点及其意义?还有它的产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的特点及其意义?还有它的产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的特点及其意义?还有它的产生?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又因其文明自起源发展至今,传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的特点及其意义?还有它的产生?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的特点及其意义?还有它的产生?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的特点及其意义?还有它的产生?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又因其文明自起源发展至今,传统从未被割断而备受世人推崇与关注.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历来有种种猜想与说法.最近几十年,其中尤其是最近30余年,中国古人类学和中国旧、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现与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起源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因而关于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起源的研究,可谓近20年中国人文科学独领风骚的一个领域. 所谓“多元”,是指中华民族不是单一的民族,而是由56个兄弟民族所组成的复合民族共同体.所谓“一体”,是指56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中国各民族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不同角色,最终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从动态的角度来看,亦即从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发展趋势来看,具有多元化与一体化的特点.从静态的角度来看,亦即从中华民族文化现实状况来看,具有多样性与同一性两大特征.
  我坚持认为有两点贯穿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全过程:一是中华文化的多元区域性不平衡发展,各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各有渊源,又自成系统,分布区域和范围明确,文化内涵和面貌也无法相互重合,可以明显地划分为几个独立的文化区系.二是区域性文化呈现向中原汇聚及中原文化向四周辐射的双向运动.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
  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
  我这篇论文将回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
  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利消亡,形成一个你来
  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这也许是世界各
  地民族形成的共同过程.中华民族这个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还有它的特色:在相当早的
  时期,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由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
  被称为华夏,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入了这个核心.它在拥有
  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东亚平原之后,被其他民族称为汉族.汉族继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
  的成分而日益壮大,而且渗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
  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
  体,经过民族自觉而称为中华民族.
  在这多元格局中,同时也在接触中出现了竞争机制,相互吸收比自己优秀的文化而不
  失其原有的个性.例如,在黄河中游兴起的仰韶文化,曾一度向西渗入黄河上游的文化
  区,但当其接触到了比它优秀的黄河下游山东龙山文化,就出现了取代仰韶文化的河南
  龙山文化.考古学者在龙山文化前加上各个地方的名称表示它们依然是从当地原有文化
  中生长出来的,实际上说明了当时各族团间文化交流的过程,从多元之上增加了一体的
  格 局
  价值观念的一体化或同质化是世界各国历史上和当代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从历史上看,任何一个多民族的主权国家都在不断增强各民族的价值观念的同质性或共同性,不断推动一体化或同质化进程.
  价值观念的一体化或同质化进程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从秦汉开始,各民族、各地区便开始文化整合和一体化过程,形成大致相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近代以来,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共同性不断增多.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价值观念的一体化趋势更为明显.
  价值观念的一体化或同质化是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各民族、各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差距很大.而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它不分民族、地区,需要具有共同的公平竞争和市场规范意识.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发展的目标,就必须使各民族、各地区的观念和意识现代化,形成共同的现代价值观.从国内外的历史事实来看,现代化和市场经济使各民族、各地区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观念和意识的一体化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潮流.如果不抛弃阻碍现代化的各种观念和意识,则落后地区永远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价值观的一体化或同质化有助于增强保持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助于保障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逻辑推演,是从中国地域文化的多元特征为起点,在多元的地域文化的交融和汇集过程中,汉族逐渐成为多元一统的凝聚核心,它从中原扩展到中国的北部、南部和西部,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从相关著述来看,“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相对于中国这个国家概念而言,显然是一个国族的观念,而中华民族之所以时至今日依然被概括为多元一体,这本身就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由多元的诸民族构成的国族观念; 作为一个国族概念,由于它是相对于中国这个国家实体而存在的,因而这种国族理念显然不具有任何重构或改变现实存在的中国内部诸民族格局的意味.换言之,就国际政治而言,中国拥有一个多元一体的国族即中华民族;而在国内政治层面,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内部的诸民族对中华民族及其相对应的中国的认同情况,依然是当代中国内部整合的重要事项之一.
  多元一体是当今世界各个多民族国家内部族际状况的客观现实,而与其他多民族国家相比较而言,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则具有某种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也足以解释中国民族问题的特质.本文试图在多元一体的共性意义上探究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整合和由此而来的政治合法性问题.
  多元一体,作为一个历史间之于现实的理论概括和现实描述,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构成的现实情况;而国内各个民族对于这个现实的认同程度,则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命运,这种事关国家分合与存续的整合认知,又与各民族的自身利益密切相关.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就个体而言,利益首先出于维护个人基本生存条件并进而在竞争环境下发展的人性考虑,“人性的首要法则,是要维护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是对于其自身所应有的关怀”; 但在自然竞争的环境下,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努力显然受制于自身条件的优劣和机会获得的多寡,因此通过共识的或默许的方式参与或发起一个或多个群体以更有效率地追求利益并使利益最大化的个人选择,就造就了人类政治生活当中集体行动的基本动因.要发起或加入某一类型的群体,就必须遵循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通过放弃或让渡部分个人利益来共享他人的或群体的利益.换言之,某一群体在当且仅当能够发掘、展示、并最终参与分配某些通过纯粹个人努力难以实现的利益时,才又具有存在的价值和合法性.民族作为人类社会中较为稳定的群体形态,它为其成员提供了至少包括了独特经济生活的延续、共同文化的传承和对政治权力的分享等三个其他群体难以一并提供的利益前景,这种关注每一个群体成员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民族利益指向和“不能退出”的民族身份特征,使得民族在寻获到其他类型群体难以企及的感召力、亲和力和稳定性的同时,通过民族利益“推动着民族和个人的生活”. 而在群体内部利益整合方面,民族因其所独有的血缘-文化、历史、经济生活等具有宿命意义的聚合功能和利益的分享前景使得内部整合功能较之其他类型的群体来得更加独到和精巧:在一个多元文化并存并发生彼此交往的环境中,基于血缘或同质文化的社会化过程不断地塑造着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特质,这种塑造过程反过来又使得民族的界限由模糊逐渐清晰,而民族界限的清晰又造就了迥异于其他类型群体的、基于共同的神话、信仰、符号以及共有的历史传承等民族文化意义的价值共识;这种整合机制的精妙之处就在于通过非政治化的整合机制实现了泛政治化的利益追求.
  仅就民族与国家的关系角度而言,根据国家的民族构成,迄今为止的绝大多数主权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而依据民族在国家的分布,迄今为止的绝大多数民族又都没有建立起纯粹的民族国家.因此,这一现实不仅意味着民族边界与国家边界的非一致特征是民族和国家的常态,而且意味着多元一体的民族分布格局对应于一体多元的多民族国家的现实状况.换言之,一体与一国乃是当今世界主权国家形态的一般模式.
  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和建筑于上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不仅有效地解释了多民族的中国的民族与国家关系,而且也适用于海峡两岸的政治整合现实.根据台湾2000年的人口数据,在台湾2340万人口当中闽南人约有1700万,占全台人口总数的73%;客家人280万,占13%;原住民40万,占1.8%; 在中国大陆的民族识别中,闽南人、客家人被界定为汉族,而原住民则因“缺乏民族识别的实地调查为依据”而被归入“高山族”当中 .这一人口数据和人类学的田野考察都证明,台湾和大陆都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海峡两岸的民族分布并非“一边一种”,而是“两边一种”;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台湾某些政治精英试图构建“台湾民族国家”的主张是没有民族学、人类学和人口学依据的.既便是以台湾原住民为主体的民族国家建构,也于法无征:台湾的原住民既不是“想象的共同体”也不是“无国家的民族”,迄今为止的所有国际法规约中并没有赋予原住民以民族自决的权利,他们可以在多民族国家内部选择适合本民族情况的自治形式.
  在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成份的多元化并不构成分裂多民族国家的理由:“现代民族国家既不是唯一可能的国家形式,也不是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政治成就.那种把有关人民、民族、社会、国家的概念包含在一种专断的领土背景之中的概念框架,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关”; “一个国家如果关注本国突出民族性的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国家并非必须成为民族国家,它如果能够符合许多民族文化的民族性利益,这项政策在该国利益得到正确理解的情况下,也可以有益于突出自己的民族性”. 既便是在民族国家出现最早、数量最集中的欧洲大陆,具有多民族国家外壳的欧洲联盟也正在孕育当中,这表明民族的充分发育和在多民族国家当中结成一个具有利益共同体意义的国族,将更加符合历史和时代的潮流——“历史经验清楚地昭示我们:不同的民族之间是完全可以完满地融合在一起的”; 这对多民族国家而言,他们要做的就是通过不断的族际利益调适来确保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建筑于上的政治合法性.
  仅就民族与国家的关系角度而言,根据国家的民族构成,迄今为止的绝大多数主权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而依据民族在国家的分布,迄今为止的绝大多数民族又都没有建立起纯粹的民族国家.因此,这一现实不仅意味着民族边界与国家边界的非一致特征是民族和国家的常态,而且意味着多元一体的民族分布格局对应于一体多元的多民族国家的现实状况.换言之,一体与一国乃是当今世界主权国家形态的一般模式.